企業生產經營動物檢疫申報點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51439
2024-09-08
11頁
31.50KB
1、企業生產經營動物檢疫申報點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動物檢疫申報制度一、動物檢疫申報點應安排專人接受檢疫申報。工作人員必須遵守工作紀律,不遲到,不早退。二、動物產地檢疫實施報檢制度。動物出售、運輸之前,畜主應當按照規定時間向所在地動物衛生監督所(或報檢點)申報檢疫。供屠宰或者育肥的動物提前三天,種用、乳用動物提前十五天報檢,因生產生活特殊需要出售、調運和攜帶動物或者動物產品的,隨報隨檢。三、報檢可采用書面、傳真、電話等形式,但企業初次報檢、種用、乳用動物報檢須采用書面形式。動物報檢應提供畜主名稱、地址2、報檢動物種類、數量、約定檢疫時間、用途、聯系電話等信息,并準備好相應的養殖檔案備查,依法應當辦理檢疫審批的,須同時提交檢疫審批單。四、報檢人虛假報檢,應承擔相應的責任。動物衛生監督所(或報檢點)接到報檢,應當記錄報檢信息,決定受理的檢疫申報,約定檢疫時間。準時安排檢疫員按照檢疫規程實施現場檢疫。約定的檢疫時間不得超過48小時。五、檢疫員對檢疫合格的動物及動物產品,出具動物檢疫合格證明。六、檢疫員對檢疫不合格的動物及動物產品,要按照有關規定處理。七、發現重大動物疫情,要按照有關規定上報疫情,并采取先期應急處置措施。八、發現貨主有違犯動物防疫法、動物檢疫管理辦法的行為,應根據授權立即查處或立即報3、告區動物衛生監督所。動物產地檢疫程序1、對家畜(豬、牛、羊等偶蹄動物和單蹄動物)應查驗動物免疫耳標和動物免疫證明;對小家禽畜(雞、鴨、鵝、兔、鳥等)應查驗動物免疫證明;必要時應查驗動物免疫記錄。經檢疫合格的出具動物產地檢疫證明。2、經產地檢疫合格的屠宰動物,回收動物免疫證明。3、經產地檢疫合格需異地飼養的動物,畜主應將動物檢疫證明移交給異地飼養者。4、經臨床檢查合格、有動物免疫證明,但無動物免疫耳標的家畜,應先核查免疫檔案,對己免疫的動物應先補戴動物免疫耳標后,出具動物產地檢疫證明。5、經臨床檢查合格、有動物免疫耳標、無動物免疫證明的家畜,應先核查免疫檔案,對已免疫的動物應補發動物免疫證明后,4、出具動物產地檢疫證明。6、對未經免疫的家畜,應在指定場所或報檢點的動物隔離觀察室進行補免,補戴動物免疫耳標,補發動物免疫證明,隔離觀察十四天,經檢疫合格后,出具產地檢疫證明。隔離觀察期間所需費用由畜主承擔。補檢加倍收費。7、對檢疫不合格的動物,應在指定場所或報檢點的動物隔離觀察室進行隔離、觀察、治療、消毒;嚴禁染疫動物進入流通環節。8、對運出縣境的動物應回收動物產地檢疫證明后出具出縣境檢疫證明。不得重復收費。動物產地檢疫工作制度一、為規范動物產地檢疫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動物檢疫管理辦法及動物檢疫的相關規定,制定本制度。二、動物衛生監督所(或報檢點)接到報檢,符合報檢要求的,應及5、時派出檢疫人員實施實地檢疫。三、動物產地檢疫員應根據檢疫規程,了解產地疫情、查驗畜禽標識、養殖檔案、對受檢動物實施臨床檢查,乳用、種用等動物按規定需要檢測的應查驗檢測報告。四、檢疫合格的,按規定簽發檢疫證明,需要出具消毒證明的應監督畜主對運載工具進行消毒或查驗消毒記錄。五、檢疫不合格的,應告知畜主不合格原因、整改措施等。發現疑似疫情的,按動物疫情報告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及時向轄區動物衛生監督所報告。六、嚴禁產地檢疫員跨區域檢疫、未經檢疫簽證、不規范簽證等行為。七、產地檢疫員應及時做好檢疫記錄,并由畜主簽名。病害動物生物安全處理制度一、現場檢疫發現的病害動物,需要留養治療的,檢疫員須當場告知畜貨主6、。二、現場檢疫發現的病害動物,需要生物安全處理的,檢疫員應當責令并監督畜貨主實施生物安全處理措施。三、現場檢疫發現的病害動物產品,檢疫員應當責令并監督貨主實施生物安全處理措施。四、畜貨主不按照要求對病害動物及動物產品進行處理的,檢疫員應當根據授權按規定實施處罰和強制待處理;或者立即報告區動物衛生監督所。五、檢疫員要做好自身防護和消毒工作 。 疫情報告制度1、發現動物傳染病或疑似動物傳染病時,須迅速采取隔離措施,立即報告區動監所,區動監所應及時采取相應措施,并逐級上報。2、發現國家規定的一類動物傳染病或當地新發現的動物傳染病或二類動物傳染病呈暴發流行時,應在24小時內報告區動監所,然后迅速逐級上7、報。如發現新的烈性傳染病,應在短時間內報告區動監所,并迅速逐級上報。3、疫情報告中應說明所發生的動物疫病的名稱或可疑病名、癥狀、流行情況、發病地點、發病時間和已采取的防治措施及存在的問題。4、嚴禁謊報、瞞報或阻礙他人報告疫情,對報告不及時造成疫病流行和重大損失者,要依法追究有關單位及當事人的責任。動物及動物產品檢疫范圍和對象一、豬17種:口蹄疫、豬瘟、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高致病性豬藍耳病、豬丹毒、豬肺疫豬細小病毒病、豬圓環病毒病、豬乙型腦炎、 豬傳染性胃腸炎、豬支原體性肺炎、豬密螺旋體痢疾、偽狂犬病、豬傳染性萎縮性鼻炎布魯氏菌病豬囊尾蚴病、旋毛蟲病。其中:(一)產地檢疫1.商品豬(3種)口蹄疫8、豬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 。2.種豬(14種)口蹄疫、豬瘟、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豬丹毒、豬肺疫、豬細小病毒病、豬圓環病毒病、豬乙型腦炎、豬傳染性胃腸炎、豬支原體性肺炎、豬密螺旋體痢疾、偽狂犬病、豬傳染性萎縮性鼻炎、布魯氏菌病 (二)屠宰檢疫(7種)口蹄疫、豬瘟、高致病性藍耳病、炭疽、豬丹毒、豬囊尾蚴病、旋毛蟲病二、牛9種:口蹄疫、布魯氏菌病、牛結核病、藍舌病、牛白血病、副結核病 、牛傳染性鼻氣管炎、牛病毒性腹瀉/粘膜病、炭疽。其中:(一)產地檢疫1.商品牛(3種)口蹄疫、布魯氏菌病、牛結核病。2.種牛、奶牛(8種)口蹄疫、布魯氏菌病、牛結核病、副結核病、藍舌病、牛白血病、牛傳染性鼻氣管炎、牛病9、毒性腹瀉/粘膜病(二)屠宰檢疫(4種)口蹄疫、布魯氏菌病、牛結核病、炭疽三、羊8種:口蹄疫、布魯氏菌病、小反芻獸疫、炭疽、綿羊痘和山羊痘、藍舌病、山羊關節炎腦炎、梅迪維斯那病、 (一)產地檢疫1.商品羊(4種)口蹄疫、布魯氏菌病、綿羊痘和山羊痘、小反芻獸疫2.種羊(7種)口蹄疫、布魯氏菌病、小反芻獸疫、綿羊痘和山羊痘、藍舌病、山羊關節炎腦炎、梅迪維斯那病(二)屠宰檢疫(4種)口蹄疫、布魯氏菌病、炭疽、小反芻獸疫四、駱駝、鹿3種:口蹄疫、布魯氏菌病、結核病。五、馬屬動物2種:馬傳染性貧血病、馬鼻疽。六、禽(雞、鴨、鵝、鴕鳥、珍珠雞、火雞、鴿、鵪鶉等)14種:高致病性禽流感、低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10、鴨瘟、小鵝瘟、禽支原體病、鴨病毒性肝炎、馬立克氏病、傳染性法氏囊病、雞傳染性支氣管炎、雞傳染性喉氣管炎、雞白痢、禽痘、禽白血病。其中:(一)產地檢疫1.商品禽(5種)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禽痘、雞傳染性支氣管炎、雞傳染性喉氣管炎。2.種禽(14種)高致病性禽流感、低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鴨瘟、小鵝瘟、禽支原體病、鴨病毒性肝炎、馬立克氏病、傳染性法氏囊病、雞傳染性支氣管炎、雞傳染性喉氣管炎、雞白痢、禽痘、禽白血病七、兔 2種:兔病毒性出血癥、兔球蟲病。八、犬、狐、貂、貉3種:狂犬病、犬瘟熱、犬細小病毒病。九、貓 1種:狂犬病十、蜜蜂5種:美洲幼蟲腐臭病、歐洲幼蟲腐臭病、蜂螨病、瓦螨病、亮熱厲11、螨病。十一、蠶種2種:蠶白僵病、蠶型多角體病。十二、實驗動物、合法捕獲的其他動物:參照上述同種屬動物實施。沒有同種屬動物的,不檢疫。十三、動物產品: (一)肉、頭、蹄(爪)、臟器、脂、血液、筋:檢疫對象同供體動物的屠宰檢疫。(二)精液、卵、胚胎、種蛋:檢疫對象同供體動物。(三)骨、角、生皮、原毛、絨:檢疫對象同供體動物或按照有關標準消毒。動物檢疫申報依據及時限、方式根據動物防疫法、動物檢疫管理辦法規定,國家實行動物檢疫申報制度,檢疫申報時限如下:一、出售、運輸動物產品和供屠宰、繼續飼養的動物,應當提前3天申報檢疫。二、出售、運輸乳用動物、種用動物及其精液、卵、胚胎、種蛋,以及參加展覽、演出和比12、賽的動物,應當提前15天申報檢疫。三、向無規定動物疫病區輸入相關易感動物、易感動物產品的,貨主除按規定向輸出地動物衛生監督機構申報檢疫外,還應當在起運3天前向輸入地省級動物衛生監督機構申報檢疫。四、合法捕獲野生動物的,應當在捕獲后3天內向捕獲地縣級動物衛生監督機構申報檢疫。五、屠宰動物的,應當提前6小時向所在地動物衛生監督機構申報檢疫;急宰動物的,可以隨時申報。六、申報檢疫的,應當提交檢疫申報單;跨省、自治區、直轄市調運乳用動物、種用動物及其精液、胚胎、種蛋的,還應當同時提交輸入地省、自治區、直轄市動物衛生監督機構批準的跨省引進乳用種用動物檢疫審批表。七、申報檢疫采取申報點填報、傳真、電話等方式申報。采用電話申報的,需在現場補填檢疫申報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