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公司研發部BUG軟件缺陷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52110
2024-09-08
9頁
33.04KB
1、科技公司研發部BUG軟件缺陷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第1章 總則為了加強部門管理工作,建立規范的缺陷管理制度,提高工作水平,根據公司和部門的有關規定,制定缺陷管理制度。本缺陷管理制度適用于研發部。各測試,研發人員應當依據本制度的規定,規范工作,保證軟件質量。軟件缺陷又被叫做Bug。所謂軟件缺陷,即為軟件中存在的某種破壞正常運行能力的問題、錯誤,或者隱藏的功能缺陷。缺陷的存在會導致軟件產品在某種程度上不能滿足用戶的需要。IEEE729-對缺陷有一個標準的定義:從產品內部看,缺陷是軟件產品開發或維護過程2、中存在的錯誤、毛病等各種問題;從產品外部看,缺陷是系統所需要實現的某種功能的失效或違背。軟件缺陷的管理分為四個階段。包括:缺陷提交、明確指明缺陷類型、缺陷修復、缺陷回歸驗證。第2章 缺陷提交缺陷提交階段需要提交缺陷報告,缺陷報告必須詳細描述缺陷內容。缺陷描述的內容包含缺陷操作步驟,實際結果和期望結果,明確指明缺陷類型,缺陷嚴重程度,缺陷優先級,缺陷狀態,以及軟件版本,提交人,提交日期等信息。第3章 缺陷分析定位缺陷分析定位階段需要根據缺陷報告的內容對缺陷進行分析和定位。缺陷分析和定位是相關人員根據缺陷報告中對缺陷的詳細描述查找重現缺陷,確定缺陷產生的原因,明確缺陷所處的位置,以便修改缺陷。第43、章 缺陷修復缺陷修復階段需要對已經定位的缺陷進行修改。缺陷修復是開發人員對已經分析定位的缺陷進行修改并更改缺陷狀態,修改后的軟件需要實現預期的結果(缺陷報告中的預期結果)。第5章 缺陷回歸驗證缺陷回歸驗證階段需要對已經修改的缺陷進行驗證和回歸測試。缺陷回歸驗證是測試人人員對已經修改的缺陷進行回歸測試,根據缺陷報告中的操作步驟對缺陷重新進行測試,并對缺陷修改過程中可能影響到的組件、模塊或功能進行重新測試,驗證修改后的缺陷可以實現預期結果并對其他組件、模塊或功能無影響。同時,根據驗證結果修改相應的缺陷狀態,提交新產生的缺陷。第6章 缺陷管理缺陷管理是對各階段測試發現的缺陷進行跟蹤管理,以保證各級缺4、陷的修復率達到一定標準。包含內容如下:(一) 測試人員在提供的缺陷模板中新建或重新打開缺陷。(二) 測試人員提交的缺陷將反饋給項目負責人,由項目負責人安排開發人員修復缺陷。(三) 開發人員修復缺陷后,記錄處理時間及處理結果,并將文檔及時反饋給測試人員驗證。(四) 測試人員驗證缺陷后,記錄驗證時間及驗證結果,并提交給項目負責人。第7章 缺陷類型缺陷類型是指根據缺陷的自然屬性劃分的缺陷種類。共分為九類,包括:文檔缺陷、設計缺陷、配置缺陷、界面交互缺陷、數據校驗缺陷、查詢統計缺陷、功能缺陷、性能缺陷、安全性缺陷。文檔缺陷是指軟件相關文檔不滿足其完整性、正確性、一致性、易理解性、易瀏覽性的要求。滿足以5、下一或多種情況:(一) 影響發布和維護,其中包括注釋。(二) 文檔中術語不一致。(三) 文檔中詞語、語句表達不清晰,產生歧義。(四) 文檔內容缺失,結構不完整。(五) 文檔編制過程中產生的錯誤。(六) 文檔中發現的其他錯誤。設計缺陷是指軟件在最初設計時由于未考慮全面,而使軟件在使用中存在的一些潛在的缺陷。滿足以下一或多種情況:第8章 需求分析階段沒有考慮和挖掘到的隱式需求,導致的需求缺失。第9章 操作便捷性設計不符合大眾操作習慣。第10章 控件功能設計不符合大眾使用習慣。第11章 錯誤提示內容不符合大眾閱讀習慣。第12章 其他設計不合理引發的缺陷。配置缺陷是指由于配置庫、變更管理或版本控制引起6、的錯誤。滿足以下一或多種情況:(五) 獨立安裝部署不成功。(六) 配置文件或初始化數據錯誤。(七) 不同運行環境產生的錯誤。界面交互缺陷是指接口通信和人機交互時產生的缺陷。滿足以下一或多種情況:(一) 組件、模塊之間數據通信錯誤。(二) 程序接口錯誤。(三) 硬件接口通信錯誤。(四) 界面不存在,界面不滿足易用性要求,界面難以被用戶理解,界面不協調不美觀,提示信息沒有使用用業務詞匯或者容易被用戶理解的詞匯而是使用計算機專業術語。(五) 界面風格不相對一致,不符合操作習慣。(六) 提示、警告、錯誤說明等友好信息表達模糊、失當。(七) 沒有區別不同操作(增加、刪除、修改、查詢)對應界面的性質。(八7、) 沒有提供輔助輸入手段。數據校驗缺陷是指提示的錯誤信息,不適當的數據驗證等缺陷。滿足以下一或多種情況:(一) 數據計算錯誤。(二) 數據約束錯誤。(三) 不同操作之間數據邏輯校驗錯誤。(四) 數據庫發生死鎖。(五) 數據庫的表、缺省值未加完整性等約束條件。(六) 數據庫連接錯誤。(七) 數據庫中得表有過多空字段。查詢統計缺陷是指條件設置不準確引起的查詢統計結果不正確。滿足以下一或多種情況:(一) 查詢條件設置不準確。(二) 查詢結果列表異常。(三) 同一查詢條件得到的結果不一致。功能缺陷是指影響軟件要求或基本功能實現的缺陷。滿足以下一或多種情況:(一) 功能無法實現。(二) 功能實現錯誤。(8、三) 業務流程錯誤。(四) 功能操作與數據庫存儲不一致。(五) 功能與輔助幫助不吻合。性能缺陷是指產品性能不能滿足需求規格說明書中對性能需求的要求。滿足以下一或多種情況:(一) 業務處理效率低。(二) 查詢統計效率低。(三) 響應速度不能滿足需求規格說明書中的要求。安全性缺陷是指產品不能滿足需求規格說明書中對安全性需求的要求。滿足以下一或多種情況:(一) 用戶登錄用戶名/口令校驗不正確。(二) 口令沒有掩碼顯示。(三) 用戶權限分配錯誤。(四) 用戶功能超權限。第13章 缺陷嚴重程度缺陷嚴重程度是指因缺陷引起的故障對軟件產品的影響程度。分為五類,包括:致命、嚴重、一般、輕微、建議。(一) “致9、命”,不能執行正常工作功能或重要功能。(二) “嚴重”,嚴重影響系統要求或基本功能的實現導致系統出錯或關閉進程,且沒有辦法更正。(重新安裝或重新啟動該軟件不屬于更正辦法)(三) “一般”,嚴重影響系統要求或基本功能的實現導致系統提示錯誤,但存在合理的更正辦法。(重新安裝或重新啟動該軟件不屬于更正辦法)(四) “輕微”,使操作者不方便或遇到麻煩,但它不影響執行工作功能或重要功能。(五) “建議”,其他錯誤。第14章 缺陷優先級缺陷優先級指缺陷必須被修復的緊急程度。分為四類,包括:緊急、嚴重、一般、輕微。(一) “緊急”,缺陷不被修改將無法繼續測試。(二) “嚴重”,缺陷必須被立即解決。(三) “10、一般”,缺陷需要正常排隊等待修復或列入軟件發布清單。(四) “輕微”,缺陷可以在方便時被糾正。第15章 缺陷狀態缺陷狀態指缺陷在跟蹤修復過程中的進展狀態。分為五類,包括:新建、打開、重現打開、否決、解決、延遲、關閉。(一) “新建”,已提交的缺陷。(二) “打開”,確認“提交的缺陷”,等待處理。(三) “重新打開”,驗證后發現未修復的缺陷。(四) “否決”,否決“提交的缺陷”,不需要修復或不是缺陷。(五) “解決”,缺陷被修復。(六) “延遲”,缺陷暫緩修復。(七) “關閉”,確認被修復的缺陷,將其關閉。第16章 附錄測試團隊中的任何人都有權利和義務提出缺陷,并負責跟蹤和關閉。如本人無法跟蹤和關閉,請委托上一級領導進行跟蹤并關閉缺陷。缺陷的嚴重程度、優先級和狀態均嚴格按照本制度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