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職工職業健康安全管理辦法.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52123
2024-09-08
7頁
27KB
1、企業職工職業健康安全管理辦法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切實抓好本單位職工職業健康安全管理,堅決杜絕與預防職業病的發生,特制訂本管理辦法。 第二章 管理職責 第二條 對產生嚴重職業病危害的作業崗位的醒目位置設置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警示說明應當載明產生職業病危害的種類、后果、預防以及應急救治措施等內容。第三條 為保證本單位職工的安全,生產設備科統一購置職業防護用品,保障職工在職業勞動中免受職業危害因素對其健康的影響,對設備暴露在有職業危害因素作業環境的部位,采用相2、應的防護用品進行保護。第四條 對防護設施進行定期或不定期檢查、維修、保養,保證防護設施正常運轉,每年應當對防護設施的效果進行綜合性檢測,評定防護設施對職業病危害因素控制的效果。第五條 對本單位職工進行使用防護設施操作規程、防護設施性能、使用要求等相關知識的培訓,指導職工正確使用職業病防護設施。 第六條 本單位職工不得擅自拆除或停用防護設施。如因檢修需要拆除的,應當采取臨時防護措施,生產設備科向職工配發防護用品,檢修后及時恢復原狀。經工藝改革已消除了職業危害因素而需拆除防護設施的,應經上級監管部門確認,并在職業健康防治檔案中做好記錄。 第七條 對工作中存在職業危害因素的,為接觸職業危害因素勞動者3、提供符合國家標準和衛生要求的防護用品。 第三章 防護用品使用第八條 防護用品分類: 根據防護用品對職業病危害因素的防護功能和作用,用于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個人防護用品主要有以下五類: (一)呼吸器官防護用品類; (二)眼、面防護用品類; (三)聽覺器官防護用品類; (四)皮膚保護用品類; (五)其他用品類。 一、各分部在使用防護用品時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一)選用的防護用品應當能控制職業病危害因素對勞動者健康的損害; (二)向職工配發足夠數量的防護用品; (三)當與職工簽訂防護用品使用責任書。二、職業健康事故:(一)事故報告:(1)發生職業健康事故時,立即向上級部門報告。(2)職業健康事故報告的內4、容應當包括事故發生的地點、時間、發病情況、死亡人數、可能發生原因、已采取措施和發展趨勢等。(3) 不得以任何借口對職業病危害事故瞞報、虛報、漏報和遲報。(二)職業健康事故處理:發生職業健康事故時,各分部應當根據情況立即采取以下緊急措施:(1)停止導致職業病危害事故的作業,控制事故現場,防止事態擴大,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限度;(2)撤離作業人員,組織泄險;(3)保護事故現場,保留導致職業病危害事故的設備、設施和工具等;(4)對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職業病危害的職工,及時組織救治、進行健康檢查和醫學觀察;(5) 按照規定進行事故報告。(6) 配合上級部門進行調查,按照有關部門的要求如實提供事故發生情況5、有關材料和樣品;(7) 落實衛生等部門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三)事故的應急救援保障:對可能發生有損職業健康的有毒、有害工作場所,應當設置報警裝置,配置現場急救用品、沖洗設備、應急撤離通道。 第四章 可能發生的職業病預防措施 第九條 接觸各種藥劑,引起的中毒預防控制措施: (一)作業場所防護措施:加強鹽酸等易中毒等藥劑的存放處、使用處的防護、通風,任何人不得隨意拆除,并設置警示標志。(二)個人防護措施:落實相關崗位的持證上崗,給職工提供防護口罩,杜絕職工的超時工作。(三)檢查措施:在檢查項目工程安全的同時,檢查作業場所的防護措施的落實,檢查職工防護措施的落實,每月不少于一次,并指導職工避免中毒6、的操作方法和技巧。第十條 維修人員電焊塵肺、眼病的預防控制措施:(一)作業場所防護措施:為職工提供通風良好的操作空間。(二)個人防護措施:維修工必須持證上崗,作業時佩戴有害氣體防護口罩、眼睛防護罩,杜絕違章作業,采取輪流作業,杜絕職工的超時工作。(三)檢查措施:在檢查作業場所安全的同時,檢查落實職工作業場所的通風情況,個人防護用品的佩戴,及時制止違章作業。第十一條 運行、維修人員接觸有機材料散發不良氣體引起的中毒預防控制措施:(一)作業場所防護措施:加強作業區的通風排氣措施。(二)個人防護措施:相關工種持證上崗,給作業職工提供防護口罩,采取輪流作業,杜絕作業人員的超時工作。(三)檢查措施:在檢7、查工程安全的同時,檢查落實作業場所的良好通風,職工持證上崗,佩戴口罩,工作時間不超時,并指導提高中毒事故中職工救人與自救的能力。 第十二條 接觸噪聲引起的職業性耳聾的預防控制措施:(一)作業場所防護措施:在作業區設置防職業病警示標志,對噪音大的機械加強日常保養和維護,減少噪音污染。(二)個人防護措施:為職工提供勞動防護耳塞,采取輪流作業,杜絕職工的超時工作。(三)檢查措施:在檢查作業場所運行正常的同時,檢查落實作業場所的降噪音措施,工人佩戴防護耳塞,工作時間不超時。第十三條 長期超時、超強度地工作,精神長期過度緊張造成相應職業病預防控制措施:(一)作業場所防護措施:提高設備運轉率,減小職工勞動8、強度,為職工提供良好的休息場所。(二)個人防護措施:不盲目搶修設備,即使時間緊急,搶修設備也必須安排充足的人員能夠按時換班作業。(三)檢查措施:職工勞動強度適宜,工作時間不超時。第十四條 高溫中暑的預防控制措施:(一)作業場所防護措施:在高溫期間,為職工備足飲用水或綠豆水、防中暑藥品、器材。(二)個人防護措施:減少職工工作時間,尤其是延長中午休息時間。(三)檢查措施:夏季工作,在巡檢的同時,檢查落實飲水、防中暑物品的配備,工人勞逸適宜,并指導提高中暑情況發生時,職工救人與自救的能力。 第五章 職業健康保障措施第十五條 運行、維修人員培訓合格后上崗,組織定期訓練。第十六條 崗位操作人員必須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按時、按點進行檢查。第十七條 化學品放置區禁止煙火,并嚴禁放置易燃易爆物品。第十八條 定期進行安全衛生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并做好檢查記錄。 第六章 附則 第十九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