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防滅火和火情監測分析預報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52514
2024-09-08
8頁
34.04KB
1、XXXX有限公司 XXXX管理制度煤礦防滅火和火情監測分析預報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防滅火管理制度和火情監測分析預報制度 防滅火管理制度1、加強防滅火系統的管理,建全井上、下消防水池和消防管路系統,確保消防系統可靠,水源充足,供水正常。2、井上、下設置的消防器材庫,庫內消防器材品種齊全,數量符合規定,井上、下有關硐室、井巷防滅火設施,設備齊全,性能良好,安裝地點、位置、數量符合質量標準要求。所有煤巷掘進巷道必須清除浮煤,風筒和電纜要分側懸掛,消防管路設施齊全。3、皮帶運輸機頭附近禁止堆積可燃物,機2、頭前后各5米,用不燃性支架支護,并備有一定數量的消防器材,司機應經常清理機頭前后5米內巷道周壁和電器上的浮煤。 4、井下和峒室內不準存放汽油、煤油和變壓器油,井下使用的潤滑油、棉紗、布頭和紙等,必須存放在蓋嚴的鐵桶(箱)內,用過的棉紗、布頭和紙也必須放在蓋嚴的鐵桶(箱)內,并由專人定期送地面處理,不準亂扔亂放,嚴禁將剩油廢油潑灑在井巷和峒室內。5、采區設計中,必須有綜合以及專項預防煤層自燃、發火的措施。6、嚴格井口驗身制度,嚴禁任何人攜帶煙火、火種及易燃品下井,井口附近20米內禁止煙火。7、加強井下機電設備管理,井下供電必須做到“三無”、 “四有”、“二齊”、“三全”、“三堅持”,消滅電器火源3、。8、放炮認真執行“一炮三檢”、“三人連鎖放炮制”及其它有關放炮管理的具體規定,杜絕放炮火源。9、嚴格按規程要求進行火區管理。10、井下嚴禁使用燈泡和電爐取暖,井下和井口房內不得從事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工作,如果必須在井下主要峒室、主要進風井巷和井口房內進行焊接工作,施工單位每次都必須制定安全措施,經總工程師批準后,報總監審批并報公司備案,指定專人在現場檢查和監督;監理和公司有關單位派專人在現場監督。11、各單位對本工作區域內的防滅火設施要加強管理,每周檢查一次,使其保持良好狀態。 12、每季由總經理組織施工單位、礦山救護隊、通風、機電、安檢、調度、公安消防等有關部門分別對井上、下消防管路系統4、防火門、消防材料庫和消防器材等其它防滅火設施情況進行一次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13、救護隊每旬進行一次火災預測、預報檢查,觀測地點和內容符合標準要求,結果報通風區存檔。14、加強對職工進行火災預防和滅火知識教育,使職工了解和掌握預防火災,直接滅火及使用各種防滅火設施、設備的方法,提高防火、救災技術素質,每半年舉辦一次學習班。 15、嚴格執行礦井防滅火規范及各項規定,嚴格按照防滅火安全措施進行作業施工,否則嚴肅查處,對造成災害者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火情監測分析預報制度 建立火情監測分析預報系統進行火災早期預報,是改變煤礦安全面貌,防止重大火災事故的根本出路。 礦井火災的發生發展是有一個過程的5、,根據火災發生發展時期產生的各種跡象,比如:氣味、煙霧、明火等,可以早期發現,并及時撲救。礦井火災早期識別能夠盡可能早地發現火災并及時控制火勢,將火災危害和造成的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為此特制訂本制度。 一、監測分析預報監測分析預報的方法: 所謂礦井火情監測分析預報,就是根據火災發生和發展的規律,應用成熟的經驗和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采集處于萌芽狀態的火災信息,進行分析后給出火情報告,及時而準確地進行火災早期監測預報,可以彌補預防之不足。 礦井火情監測分析預報的方法,按其原理可分為: 1、利用人體生理感覺預測預報自然發火,依靠人體生理感覺預報礦井火災的主要方法有: (1)嗅覺:可燃物受高溫或火源作6、用,會分解生成一些正常時大氣中所沒有的、異常氣味的火災氣體。例如煤炭自熱到一定溫度后出現煤油味、汽油味和輕微芳香氣味;橡膠、塑料制品在加熱到一定溫度后,會產生燒焦味。人們利用嗅覺嗅到這些火災氣味,則可以分析判斷出附近的煤炭和膠塑制品在燃燒。 (2)視覺:人體視覺發現可燃物起火時產生的煙霧,煤在氧化過程中產生的水蒸氣,及其在附近煤巖體表面凝結成水珠(俗稱為“掛汗”),進行報警。 (3)感(觸)覺:煤炭自燃或自熱、可燃物燃燒會使環境溫度升高,并可能使附近空氣中的氧濃度降低,CO2等有害氣體增加,所以當人們接近火源時,會有頭痛、悶熱、精神疲乏等不適之感。 2、氣體成分分析方法有: (1)一氧化碳(C7、O) 一氧化碳氣體成分分析方法是預報煤炭自燃火災較靈敏的指標之一。煤在低溫氧化過程中生成的CO量與煤溫之間的關系十分密切,一氧化碳的溫度低、量大,其生成量隨溫度升高按指數規律增加。由于CO的發生溫度比較低,溫度范圍寬,2絕對發生量大,只要在井下巷道中利用CO探頭或其他科技手段進行監測分析,檢測出氣體且持續存在,其濃度不斷穩定增加,就可以判斷此測點風流的上風側產生高溫點或自燃火源。在正常時若大氣中含有CO,則采用CO作為指標氣體時,要確定預報的最低值。確定最低值時一般要考慮下列因素: 確定各采樣工作地點在正常時風流中CO的最底濃度; 最低值時所對應的煤溫適當,即留有充分的時間尋找和處理自然發熱源8、。 二二、外因火災的預報 礦井外因火災預測的任務是,通過井巷中的可燃物和潛在火源分析調查,確定可能產生外因火災的空間位置,及其危險性等級。準確的監測預報,可以使外因火災的預防更具有針對性,滅火準備更充分。外因火災預測可遵循如下程序: 調查井下可能出現火源(包括潛在火源)的類型及其分布; 調查井下可燃物的類型及其分布; 劃分發火危險區(井下可燃物和火源(包括潛在火源)同時存在的地區視為三、 內因火災的預報 四、 內因火災的發生,往往伴有一個蘊藏的過程,根據預兆能夠早期予以發現。但火源隱蔽,經常發生在人們難以進入的采空區或煤柱內,要想準確地找到火源確非易事。因此,難以撲滅,以致火災可以持續數月、數9、年之久。有的燃燒范圍逐漸蔓延擴大,燒毀大量煤炭,凍結大量資源。 煤炭發生自燃后,其空氣成份的變化首先是氧含量的減少,CO2量的增加,其次才是CO量的增多。CO出現的時間最晚有時在發生自燃火災前數日才出現。另外,煤炭自燃的初期階段CO生成量較少,運用一般的實驗手段難以檢出。根據我國礦井實際工作經驗,為確切地監測火情,須對進、回風流的空氣成分作系統的檢測,以掌握下列四種氣體的變化情況: 氧氣含量的減少量; 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量; 一氧化碳含量的增加量; 氮的變化量。四、監測分析預報制度 由于C14、C15煤層屬三級不易自燃煤層,因此火情監測分析預報的重點為外因火災,其次為內因火災。 1、加強人工觀測力度,火區觀測檢查地點的重點為:皮帶運輸機機頭、機尾;井下變電所;井下配電點以及電纜; 其次為采煤面采空區、掘進巷道高冒區及壓裂處,其他巷道可疑地點;火區觀測員必須每兩天對全礦進行一次全面檢查,每檢查一次,必須將檢測結果以報表形式上報礦長、總工程師和安全礦長,發現異常情況,由總工程師立即組織人員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2、充分發揮安全集中監控系統高效、實時的作用,提高礦井抗災能力。在采煤工作面皮帶機機頭下風側及其他可疑地點安設一氧化碳傳感器和煙霧傳感器及時監測風流中的一氧化碳濃度變化情況和煙霧情況,發現一氧化碳濃度升高或有煙霧報警立即查明原因進行處理。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