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職業技術學院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52855
2024-09-08
9頁
37.50KB
1、女子職業技術學院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xx女子職業技術學院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規章制度匯編一、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工作宗旨 xx女子職業技術學院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關注學生內在精神的成長與完善,幫助學生排除在學習、生活以及成長過程中遇到的煩惱與心理問題,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學會關心他人、學會關心社會,增強社會適應能力,發掘個人潛能,完善健全的人格,為成人、成才、成功奠定堅實的基礎。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工作范圍 主要負責xx女子職業技術學院全體學生的心理健康教2、育、咨詢工作。三、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工作內容(一)培養學生心理特點和現代健康新觀念;(二)樹立正確的自我意識;(三)建立合理認知;(四)優化個性心理品質,塑造健康人格;(五)建立積極的心理挫折承受機制;(六)培養良好的學習心理;(七)培養創新精神和創造性思維;(八)人際交往中的心理調適;(九)就業心理準備和擇業心理;(十)戀愛心理和性心理的調適;四、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工作制度(一)心理咨詢教師應認真履行工作職責,熱情誠懇,耐心細致,任勞任怨,盡職盡責地為來詢者服務。(二)“中心”應堅持開展經常性咨詢工作,實行專人定期值班制度,為學生提供及時、周到的服務。(三)建立并妥善保管學生心理健康3、檔案,對特別需要幫助的學生給予重點關注。(四)心理咨詢一律免費(本校學生),心理問卷測試按規定收取成本費(收費標準按照學校規定執行),任何人不得向來詢者索取或接受額外報酬。(五)咨詢教師應遵守職業道德,對咨詢內容嚴格保密,不得傷害來詢者的尊嚴和情感。(六)咨詢教師與來詢者之間屬于客觀的咨詢指導工作關系,如果超越了這種工作界限,應立即終止雙方的咨詢關系。五、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工作職責(一)對全院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進行規劃,制定工作計劃并組織實施。(二)宣傳普及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識,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學與研究工作。組織、參加各種形式的學術、業務交流活動。(三)負責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進行4、調查,建立大學生心理健康檔案。(四)負責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專、兼職咨詢(輔導)人員及心理健康教育志愿人員的業務培訓。(五)指導、協調大學生心理協會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六)開展多種形式的心理咨詢活動,組織團體心理輔導。(七)負責與各系學生工作系統的協調與溝通,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三級網絡體系。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職責(一)全面負責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工作。(二)規劃學院心理研究課題,每學年制定并完成1次。(三)主抓學院學生心理的研究。(四)主抓學院師生關系的研究。(五)主抓學院、各系心理健康指導教師和心靈使者的工作。(六)負責各系心理輔導室的指導工作。(七)主管心理健康5、教育中心日常接待來訪與咨詢工作。(八)負責學院學生心理健康協會的指導與培訓工作。(九)承擔一定時數的心理學及相關知識講座的教學任務。七、心理咨詢室工作職責(一)廣泛宣傳心理健康知識。(二)組織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教學。(三)開展大學生心理知識系列講座。(四)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第二課堂活動。(五)負責對專、兼職輔導員及心理健康教育志愿者的培訓。(六)指導“大學生心理協會”的各項活動。(七)建立學生心理檔案。(八)開展多種形式的心理咨詢活動,適時開展團體心理輔導。(九)建立和維護心理健康教育網站。八、心理咨詢人員工作守則心理咨詢是一項技術性很強的專業工作,為了引導和推動這項工作的健康發展,維護當事人6、的利益,保護心理咨詢工作者的合法權益,特制定心理咨詢員工作守則。(一)熱愛高校心理咨詢事業,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二)尊重、關心和理解來訪者,與來訪者相互溝通,建立平等、信賴的工作關系。(三)忠于科學,實事求是,堅持真理,以當事人為中心,提供最佳心理咨詢服務。堅持整體性、發展性、堅持性、靈活性等原則,保證咨詢工作準確有效。(四)明確自己工作性質,在自己的職責范圍內開展工作。心理咨詢人員只能接受其專業能力范圍內來訪個案,如果發現無法幫助來訪者,應作好適當的轉詢建議。(五)不得應用心理咨詢技術進行非專業性的活動和其它不正當目的的活動。不得與當事人發生任何有經濟利益的關系。充分尊重和保護當7、事人的隱私,維護當事人的利益。未經來訪者許可,不泄露來訪者秘密的信息。(六)做到按時上崗,使心理咨詢工作制度化,規范化。(七)在咨詢(輔導)活動中,應注意咨詢關系有助于來訪者心理成長,應盡量避免來訪者對咨詢(輔導)員的過分依賴。(八)在進行正規心理測試前,必須向來訪者說明測試的內容和目的,并在測試結束后作出慎重的專業解釋。(九)每次咨詢(輔導)結束后,必須認真填寫心理咨詢檔案,未經許可,不得將記錄帶出咨詢室九、心理咨詢室學生值班人員工作規范(一)心理咨詢中心值班人員為學院心理健康教育三級網絡體系的成員和大學生心理協會正式注冊會員。值班的學生人員須具有一定的心理衛生知識,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富于8、愛心,樂于奉獻,學習成績優良。(二)值班人員的工作職責:熱情接待個體來訪者,將來訪者引介給心理咨詢人員;給來訪者提供一些常識性幫助,做好與心理咨詢員的聯系和預約工作;當班心咨人員根據具體情況適時開展各種心理咨詢工作;注意做好中心保潔工作,保持中心清潔衛生;做好每天值班記錄,尤其是來訪咨詢預約和電話預約的記錄情況,認真填寫值班登記表。(三)值班人員不得接受自己能力范圍外的咨詢,不得將咨詢中心來訪者的個人情況透露給他人,凡因值班人員泄密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值班員個人承擔。(四)值班人員須準時到崗,因特殊原因不能到崗時,可以與他人臨時調換。值班期間必須整齊著裝,保持良好形象。 十、心理咨詢倫理規范(一)9、高校心理咨詢的目的是提高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二)高校心理咨詢工作者必須忠于高校心理咨詢事業,具備心理咨詢專業知識,并有一家的實踐經驗,有良好的敬業精神。(三)心理咨詢工作者必須在自己的知識、能力、訓練和經驗的范圍內,以科學的態度以及職業方式從事與心理健康有關的工作。應該認識到自己職業訓練的長處與局限,能夠分清精神病、神經質、心理困難、心理問題與其他問題的界限,明確自己的工作范圍和能力范圍。對自己不能處理的問題,要及時、妥善地移交給有關人員。(四)心理咨詢工作者必須忠于科學,實事求是,堅持真理。不搞門戶之見,承認各個學派和專業的長處與優點,兼收并蓄,以10、當事人為中心,提供最佳心理咨詢服務。(五)不得應用心理咨詢技術適用非專業目的,例如進行恐嚇、敲詐、挑撥、離間、性騷擾以及其他不正當的目的,維護當事人的權益。(六)尊重當事人的人格,對每一位來訪者,不論其生理、心理、政治、文化、種族、性別以及宗教等,均一視同仁。(七)在維護社會利益的前提下,保護當事人隱私,充分尊重當事人的隱私權。十一、心理咨詢室規范建設意見由于心理咨詢在技術上的特殊性,來訪者和咨詢人員的會談必須在特殊的地點進行,因此,咨詢室的建設應有特殊的要求和規范。(一)心理咨詢室應該獨立地設在環境幽靜且有安全感的地方,不能與其它機構合署辦公。咨詢室至少應包括接待室、咨詢室,總面積不少于3011、平方米。(二)心理咨詢室外面必須懸掛牌子,公示咨詢接待時間、咨詢員姓名、咨詢員工作守則。(三)咨詢室裝飾簡潔,富有溫馨感,室內應有現代辦公設備、飲用設備,座椅舒適,咨詢員與來訪者的座位擺放恰當,桌子上應放有花束、餐巾紙等。(四)建有完整的心理咨詢工作檔案、學生個人心理健康狀況資料。 十二、心理咨詢人員資格等級認定本校從事心理咨詢工作的人員應取得從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資格。本校心理咨詢人員設二個層次,各有不同的職能與工作范圍。(一)心理咨詢師具備心理咨詢師資格者,可獨立從事咨詢工作,并具有心理咨詢督導資格。1、以下人員具備心理咨詢師資格。(1)心理學大學本科以上,具有高級職稱,經過5年以上心理咨12、詢實踐;(2)德育或思政工作者,具有高級職稱,并經過5年以上心理咨詢實踐。2、其他人員須取得中級職稱,并取得主干課程培訓合格證。(1)心理學專業本科畢業生,取得中級職稱,并經過心理咨詢與治療,心理測量培訓,取得合格證。(2)其他專業本科畢業生,取得中級職稱,經過普通心理學、心理咨詢與治療、心理統計與測量、社會心理學、大學生心理學、發展心理學6門主干課程培訓,并取得合格證。 (二)心理咨詢助理員1、心理學大學本科以上,具備助教以上職稱;2、德育或思政工作者,具備助教以上職稱,并經過短期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培訓班或經過門主干課程進修班培訓,并取得合格證。3、取得心理咨詢助理員資格者,可在心理咨詢師指導下,從事有關心理咨詢的輔助性工作。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4
14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3
14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