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銷售中心財務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53004
2024-09-08
6頁
27KB
1、公司銷售中心財務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銷售中心財務管理制度(試行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財務管理,規范財務工作,促進*有限公司銷售中心(以下簡稱中心經營業務的發展,提高中心經濟效益,根據國家有關財務管理法規制度和*有關規定,結合中心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條財務管理的基本任務:(一做好資金管理,有效使用資金,監督資金正常運行,維護資金安全,努力提高中心經濟效益。(二做好財務管理基礎工作,認真做好財務收支的審核、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工作。(三加強財務核算管理,提高會計信息的及時性和準確性。(四2、監督中心各類資產的購置、保管、銷售和使用,配合庫管人員定期進行資產和存貨清查。(五按期編制各類會計報表和財務說明書,做好分析、考核工作。第二章財務管理的基礎工作第三條加強原始憑證管理,做到制度化、規范化。原始憑證是中心發生的每項經營活動不可缺少的書面證明,是會計記錄的主要依據。原始憑證必須真實、合規,原始憑證報銷必須有經辦人、證明人簽字,由中心會計人員審核,經中心經理審批后方可報銷。第四條中心根據審批無誤的原始憑證編制記賬憑證。記賬憑證的內容必須具備:填制憑證的日期、憑證編號、經濟業務摘要、會計科目、金額、所附原始憑證張數、填制憑證人員,復核人員、會計主管人員簽名或蓋章。收款和付款記賬憑證還應3、當由出納人員簽名或蓋章。第五條健全會計核算,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的會計制度和中心業務的需要設置會計賬簿。會計核算應以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為依據,按照規定的會計處理方法進行。第六條做好會計審核工作,中心會計人員應認真審核每項業務的合法性、真實性、手續完整性和資料的準確性。第七條會計人員應定期根據會計賬簿記錄的有關數額與庫存實物、貨幣資金、往來單位或個人等進行相互核對,保證賬實相符、帳表相符。第八條建立會計檔案,包括對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和其他會計資料建立檔案,妥善保管。按會計檔案管理辦法的規定進行保管和銷毀。第九條會計人員因工作變動或離職,必須將本人所經管的會計工作全部移交給接替人員。會計人員4、辦理交接手續,必須有監交人負責監交,交接人員及監交人員應分別在交接清單上簽字后,移交人員方可調離或離職。第三章流動資產管理第十條現金的管理:嚴格執行人民銀行頒布的現金管理暫行條例,根據中心實際需要,合理核實現金的庫存限額,超出限額部分要及時送存銀行。第十一條嚴禁白條抵庫和任意挪用現金,出納人員必須每日結出現金日記賬的賬面余額,并與庫存現金相核對,發現不符必須及時查明原因。會計人員應對庫存現金進行定期或不定期檢查,以保證現金的安全和完整。公司的一切現金收付都必須有合法、合規的原始憑證。第十二條中心銷售商品等取得的營業收入現金應當日存入銀行,不得坐支。第十三條銀行存款的管理:銀行賬戶預留印鑒實行分5、管制,不得一人統一保管使用。加強對銀行賬戶的保密工作,非因業務需要不準外泄。第十四條出納人員要及時掌握銀行存款余額,不得簽發空頭支票,不得將銀行賬戶出借給任何單位和個人辦理結算或套取現金。按月與銀行對賬單進行對帳,并編制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對未達帳項進行分析,查找原因。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需交會計人員復核。第十五條應收賬款及預付賬款的管理:對應收賬款及預付賬款,每年年末末做一次帳齡和清收情況的分析,并報中心經理和相關負責人員,督促相關負責人員積極催收或結清,避免形成壞帳。對因個人原因形成的壞賬損失,由責任人按責任賠償相應損失。第十六條其他應收款的管理:應按戶分頁記賬,嚴格個人借款審批程序,個人借6、款必須經中心經理審批,并在業務辦理完成后5個工作日內辦理完成核銷或還款手續。第十七條庫存商品的管理:(一庫存商品是指中心采購、總店調劑、藏家代銷、征集的已驗收入庫,尚未銷售的商品。(二庫存商品在按照*銷售中心管理辦法(試行辦理完成入庫手續后,庫管人員應及時將手續完備的入庫清單交會計人員,入庫清單必須注明庫存商品名稱、編號、規格、型號、數量、成本價。出納人員將相應發票、付款單據等相關單據交會計人員,會計人員根據入庫清單及相應發票、付款單據等相關單據入賬。對暫時無法確認準確購置金額的商品,應先予以合理估價,會計人員暫估入賬,待購置金額確認后應及時將相應單據交會計人員予以調整。(三庫存商品銷售后,庫7、管人員應及時將手續完備的庫存商品出庫單交會計人員,出庫單必須注明庫存商品名稱、編號、規格、型號、數量、成本價。出納人員將相應銷售情況表、發票、收款單據等相關單據交會計人員,會計人員根據出庫單及相應銷售情況表、發票、收款單據等相關單據入賬。(四會計人員應按月與庫管人員核對庫存商品存量,發現不符應及時查明原因,核對完成后應編制庫存商品賬實核對表,由會計人員和庫管人員簽字確認。第四章長期資產管理第十八條固定資產的管理:有下列情況之一的資產應納入固定資產進行核算: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的房屋、建筑物、機器、機械、運輸工具和其它與經營有關的設備器具、工具等;不屬于經營主要設備的物品,單位價值在2000元以上8、,并且使用期限超過2年的。第十九條固定資產要做到有帳、有卡,帳實相符。會計人員負責固定資產的價值核算與管理,并建立固定資產明細賬,實物管理人員負責實物的記錄、保管和卡片登記工作。第二十條固定資產的購置和調入均按實際成本入賬,固定資產折舊采用直線法分類計提,折舊年限參照國家有關規定。第二十一條已經提足折舊、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不再提取折舊,提前報廢的固定資產,不再補提折舊。當月增加的固定資產,當月不提折舊,當月減少的固定資產,當月照提折舊。第二十二條對固定資產和其它資產要進行定期盤點,每年末由實物管理人員負責盤點一次,盤點中發現短缺或盈余,應及時查明原因,并編制盤盈盤虧表,交會計人員核對后,經中心9、經理批準后進行賬務處理。第五章收入管理第二十三條中心的營業收入包括銷售收入、其它營業收入等。第二十四條營業收入要嚴格按照權責發生制原則確認,會計人員根據相關原始單據認真核實、正確核算,以保證公司損益的真實性。第二十五條營業收入收到的貨幣資金必須當日存入銀行賬戶,不得挪用。應收營業款項應由經辦人及時催收,催收情況將納入個人年度考核。第六章成本費用管理第二十五條中心在業務經營活動中發生的與業務有關的支出,按規定計入成本費用。成本費用是管理中心經濟效益的重要內容。控制好成本費用,對堵塞管理漏洞、提高中心經濟效益具有重要作用。第二十六條成本費用開支范圍包括: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營業費用等。(一10、主營業務成本:指中心已銷售商品的取得成本或已提供勞務的勞務成本以及其他銷售的業務成本。(二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中心日常經營活動應負擔的稅金及附加,包括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附加等。(二營業費用包括:職工工資、職工福利費、醫藥費、職工教育經費、工會經費、住房公積金、保險費、固定資產折舊費、修理費、通訊費、交通費、水電費、招待費、差旅費、車輛使用費、報刊費、會議費、辦公費、勞務費、宣傳廣告費等各項經營銷售費用。第二十七條會計人員應加強對費用支出的控制,嚴格按照有關法規和*銷售中心管理辦法(試行規定審核開支預算,認真審核有關支出憑證,原始單證不合規、經辦人手續不齊全、未經中心11、經理簽字或審批手續不全的,不予報銷,對違反有關制度規定的行為應及時向中心經理反映。第七章財務報告與財務分析第二十八條財務報表分月報和年報,月報財務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年度財務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營業費用明細表、利潤分配表。財務月報應于次月5日內完成,財務年報應于次年30日內完成,必要時聘請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審計。第二十九條期末向中心經理報送財務情況說明書。財務情況說明書主要內容包括:業務、經營情況,利潤實現情況,資金增減及周轉情況,財務收支情況等。第八章附則第三十條本制度自中心經理批準之日起開始施行。第三十一條隨中心業務發展,本制度不完善之處將另行文補充規定。年五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