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業有限公司環境保護管理規章制度2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53031
2024-09-08
23頁
54KB
1、漆業有限公司環境保護管理規章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第一章目的第一條 為了保護公司生活和生產環境,防治污染,保障職工身 體健康,確保全面完成污染減排指標,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并逐步實 現清潔生產,特制定本制度。第二章適用范圍第二條 適用于XXXX漆業有限公司。第三章職責第三條總經理是公司最高管理者,是公司環境保護工作的第一 責任人,應認真遵守國家環保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加強環境保護 和污染防治工作,把環境保護工作列入公司重要議事日程,不定期召 開公司級會議,解決有關環境保護的重大問題,并對本制度的貫徹落2、 實負領導責任。第四條 公司領導實行環境保護“一把手”負責制,對本單位環 境保護工作負責,制定環境保護目標。組織本單位職工專業技能培訓, 確保職工按照崗位操作規程進行操作,避免因錯誤或習慣性操作引發 污染事故。第五條公司建立適應企業發展需要的、健全的環境保護管理體 系,建立健全環境保護制度。第六條公司安環部負責具體貫徹實施國家有關環保法律、法規、方針和政策,不斷共同推進公司清潔生產工作。第七條公司生產部門在組織生產過程中,必須將保護環境放在 重耍位置,確保環保設施與生產設施同步運行,并對生產過程中的污 染環境事件負責。第八條根據我國環境保護法第26條規定:“建設項目屮防 治污染的措施,必須與主3、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 防治污染的設施必須經原審批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環保部門驗收合格 后,該建設項目方可投入生產或者使用。”這一規定在我國環境立法 中通稱為“三同時”制度。它適用于在中國領域內的新建、改建、擴 建項目(含小型建設項目)和技術改造項目,以及其他一切可能對環 境造成污染和破壞的工程建設項目和自然開發項目。它與環境影響評 價制度相輔相成,是防止新污染和破壞的兩大“法寶”,是中國預防 為主方針的具體化、制度化。第九條設備管理處要將環保設施納入生產設施的統一管理,確 保環保設施正常運行,達到設計要求,并對環保設備的技術狀況和正 常運行負責。第十條安保人員對廠區綠化維護負有4、兼管責任,將對廠區草 坪、樹木等的管理納入考核,避免因兼管不善造成的草坪、樹木等踩 踏、壞死、丟失等現象。第十一條公司所購原材料要確保優先選用清潔、無害、無毒或 低毒的,以避免在生產過程中產生污染物,發生重大污染事故。第四章管理第十二條 公司各部門耍重視環境保護、節能減排方面知識的宣 傳教育,提高干部職工的環境保護意識和法制觀念。安環部負責編制 環保培訓教材,定期對職工進行培訓。第十三條公司要有計劃的培養和引進環保專業人才。各部門在 進行職工培訓教育時,應把環境保護教育作為一項重要內容,不斷提 高職工環境保護的意識和環保專業技術水平。第十四條公司任何員工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并有權對污染、破 壞5、環境、毀壞花草、樹木的行為向公司領導或有關部門舉報。第十五條 公司各生產工序應積極采用清潔生產工藝,努力實現 廢物綜合利用。第十六條生產車間必須保證環保設施隨生產同步運行,環保設 施或設備進行檢修,須向設備機動處、安全環保處報告,經同意后, 方可實施。環保設施必須嚴格按照操作說明書進行操作。第十七條加強污水處理設施的管理,同時加強節水管理,避免 浪費水資源現象。第十八條固體廢棄物應積極回收利用,禁止亂排亂堆現象,杜 絕固體廢棄物污染環境事故。第十九條 公司生產廠區及廠界綠化應以凈化和綠化為主,兼顧 美化,盡量采用對空氣有凈化作用的樹種,采取喬、灌、草相結合的 種植方式,擴大綠化面積。第二十條 6、公司每年邀請環保局監測部門來廠進行監測,持續改 進,加強對環境質量的監督管理。第二十一條 公司安全環保人員耍經常深入現場,對環保設施運 轉使用情況及污染現象進行檢查、指導,并對職工提出的環境問題予 以答復,對于存在的環保問題提出整改意見,限期整改。第二十二條設置環保員,負責本單位的環境保護、節能減排工 作,并定期組織培訓并進行考核。第五章 建設項目的環境管理第二十三條對于新、擴、改建項目,在建設之前,必須執行環 境影響評價制度,對建設項目的選址、設計和建成投產后可能對周圍 環境產生的不良影響進行調查、預測和評估,提出防治措施。環境管 理部門在工程籌建過程屮對環境影響評價屮提出的防治措施的實施 7、情況進行監督。籌建部門在對項口進行論證時必須考慮環境影響評價 中提出的防治措施,采用評價中提出的或優于評價中的治理工藝。第二十四條嚴格執行環保“三同時”制度,即新建、改建、擴 建 的基本建設項冃、技術改造項冃,其環保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 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一)工程設計階段,建設項目的工藝設計應該積極采用不產生 或少產生污染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最大限度的提高資源、能 源利用率,從源頭減少污染物排放,按照“清潔生產”的要求,盡可 能在生產過程中把污染減少到最低限度。(二)建設項目的環境治理工藝設施盡可能采用國家推薦的技 術工藝,禁止采用落后的淘汰的技術設備。笫二十五條建設項目8、的環境治理資金占項目總投資的比例應不低丁國家規定。第二十六條未經安全環保部、生產部等有關部門的同意,各部 門對現有環保設施不得私自拆除、改動、改造。第二十七條對于投入使用的環保設施應按照設計使用說明書 建設項目的環境治理資金占項目總投資的比例應定期進行維護,以 保證其運行效果。第二十八條對于可能產生較大污染的部位、工藝,要查找產生 污 染的原因,改進工藝操作,加強人員操作,盡量避免污染。第六章大氣污染防治管理辦法第二十九條大氣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一、污染物排放需根據政府規定的排污量進行管理。二、向大氣排放污染物時,安保人員應當按規定統計企業擁有 的污染物排放設施、處理設施和正常作業條件下排放污染9、物的種類、 數量、濃度。排放污染物的種類、數量、濃度有較大改變時,應當及 時更新。三、新、擴、改建工程的人氣污染防治項目必須執行環保“三同 時”及本制度笫五章和關條款。四、各部門必須保證大氣污染防治設施的正常運行。第三十條防治廢氣、煙粉塵污染一、各部門在生產工藝屮易產生無組織的部位或場所,必須采取 相應措施收集和處理,在達到國家規定環保要求內,做到有組織排 放。二、禁止在廠區焚燒圾及其它產生有毒有害氣體或惡臭氣體的物 質,各部門有責任教育 其職工遵守上述規定。三、道路保潔清掃應當防治揚塵污染,清掃后的粉塵及垃圾及時 運走。第七章水污染防治管理辦法第三十一條水污染防治監督管理一、合理安排生產,對10、產生廢水污染的工藝、設備逐步進行調整 和技術改造。采取綜合防治的措施,提高水資源的重復利用率,合理 利用水資源,減少廢水的排放量。二、排放污水時,安保人員應當按規定統計企業擁有的污染物排 放設施、處理設施和正常作業條件下排放污染物的種類、數量、濃度, 并提供水污染防治方面的技術資料。排放污染物的種類、數量、濃度 有較大改變時,應當及時更新。三、新、擴、改建工程的水污染防治項冃必須執行環保“三同 時”及本制度第五章相關條款。四、必須保證廢水處理、凈化設施的正常運行。五、溢流廢水污染物的濃度不得超過國家排放標準。六、出現水污染事故后,安保人員應立即會同有關部門采取措 施,減輕或消除污染,并向公司領11、導報告,再由公司辦公室向政府部 門報告。七、嚴禁向公司排水系統偷排廢水、廢渣、廢油、廢酸、廢堿或 有毒液體。八、嚴禁向公司排水系統排放、傾倒工業廢渣、各種垃圾及其它 廢棄物。第八章固體廢物管理辦法第三十二條定義固體廢物:指在生產建設、日常生活和其它活動中產生的污染環 境的固態、半固態廢棄物質。生活垃圾:是指在H常生活中或者為H常生活服務的活動中產 生的固體廢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視為生活垃圾的固體廢物。第三十三條固體廢物污染環境的防治一、產生固體廢物時應當采取措施,防止或者減少固體廢物對環 固體廢物管理辦法境的污染。二、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固體廢物時,必須采取措施, 防揚散、防流失、12、防滲漏;不得擅自傾倒、堆放、丟棄、遺撒固體廢 物。三、應當根據公司的經濟、技術條件對產生的工業固體廢物積極 回收利用。四、需在指定地點傾倒垃圾,垃圾分類,及時清理,禁止隨意扔 撒或堆放各種垃圾。第九章環境污染事故管理辦法第三十四條定義:本辦法所稱環境污染事故,是指由于違反操 作規程致使污染物大量外泄的行為,以及意外因素的影響或不可抗 拒的自然災害等原因致使環境受到污染,廠區環境受到影響,員工 身體健康受到危害,給公司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的突發性事件。第三十五條事故的報告一、環境污染事故發生后,責任者或最先發現人,必須立即報告 班組長、車間主任、廠長等有關領導,有關領導必須及時采取措施, 組織搶救,13、保護現場,防止事故擴大,同時立即上報總經理。屬較大 環境污染以上的事故,應在兩個小時內報至總經理,重大或特大污染 事故經過總經理確認后,由公司辦公室48小吋之內報至上級行政環 境保護管理部門。二、發生環境污染事故,由產生污染單位填寫環境污染事故報 告單(見附件),除留存外,送至公司總經理一份,送達時間不 得遲于事故發生后的48小時。第四十一條事故的調查一、在發生環境污染事故后,公司應立即組織有關部門成立調查 組,進行事故的調查分析。事故的調查與確認,按事故的嚴重程度分 級負責進行:一般環境污染事故,由生產經理負責;較大環境污染事 故,由公司安保負責人員會同有關部門組織調查與確認;重人和特人 污14、染事故,由總經理直接負責組織調查。二、在事故調查中,要通過現場調查和必要的技術分析、鑒定或 試驗,查明下列事項:1、事故發生的準確時間、具體地點或部位。2、造成污染事故的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質。3、危害程度,人員或動植物受害情況,經濟損失數額等。4、事故發生前生產情況,導致事故發生的起因,作業人員作業 吋的工藝條件、操作法設備工作參數(如壓力、溫度、流量)。設備 有無缺陷、操作是否正常,事故發生前有無異常反映和征兆。5、事故現場的照片資料等。三、事故調查組在查明事故有關情況后進行事故分析時,應從直 接原因入手,逐步深入到間接原因,從而掌握事故的全部原因,確認 事故危害程度和事故發生的直接責任者、主要責任者或領導責任者。第十章附則笫四十六條本制度由公司安環部負責解釋。XXXX漆業有限公司附件:XXXX漆業有限公司污染事故報告單編碼:事故發半起止時間事故污染地區事故性質(責任、非責任、破壞)事故類別(水、氣、渣、噪聲、其它)事故程度(一般、 較大、重大、特大)造成事故的部門和個人事故簡耍經過:填報單位章環保負責人填表人單位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