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業集團推廣新技術新工藝等科技進步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53192
2024-09-08
9頁
93KB
1、煤業集團推廣新技術新工藝等科技進步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推廣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等科技進步制度總辦室xx年11月推廣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等科技進步制度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促進在*科學技術進步中做出重要貢獻的集體和個人,充分調動公司廣大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創造性,結合xx煤集團公司有關文件,制訂*本制度。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范圍: 在本公司內現使用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等科技成果,均可進行獎勵。第三條 *設立科學技術評審委員會 , 評委會在公司黨政領導下進行工作,下設辦公室,2、辦公室設在總辦室,負責集團公司級、礦隊級進步項目的申報、受理、登記、評審、獎勵、成果管理等實行統一歸口管理 。第四條 科技進步獎分為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 三個等級。對科技成果主要完成人員實行物質和精神兩種獎勵相結合,每年申報一次 ,兩年召開一次獎勵表彰大會。第五條 *對科技成果實行基層、機關兩級管理,各區隊統一收集、統一上報總辦室,機關業務科室分科在規定時間送總辦室,逾期不予受理。第二章 科技成果的申報第六條 申報公司科技進步獎的成果完成時間界限,按當年發布的成果申報通知規定的申報起始時間計算,上一年內完成的成果,即在實踐中應用的成果。新的應用科技成果自鑒定或驗收后應用于實踐半年以上,推廣應3、用成果需應用實踐一年以上。當年緩評的項目次年可繼續申報。第七條 具備以下條件之一的,可以申請*科技進步獎:( 一 ) 新的應用科學技術成果 ( 包括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等 ), 同時具有先進性、可行性和效益性。1 、先進性是指所申報的科技成果在我公司內屬首創、技術先進;2、可行性是指所申報的科技成呆在我公司內某單位應用,證明是成功的;3 、效益性是指申報的科技成果經過實踐應用取得了較大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 。( 二 ) 在推廣、應用已有的科學技術成果中,做出重大或較大技術改進或創造性貢獻,并取得較大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的 。( 三 ) 在工程建設和企業技術改造中采用國內外先進技術,做出創4、造性貢獻并取得較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 。( 四 ) 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轉化為公司內成果,創造性發揮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 。( 五 ) 在醫療、文教、衛生、洗煤等領域中,做出創造性貢獻并取得較大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的 。( 六 ) 在自然科學領域內個人或集體編著的公開出版、發行的 優秀科技著作,對推動公司科技進步、培養人材或提高廣大煤炭職工的科學文化素質作出創造性貢獻并取得特別顯著的社會或經濟效益的 。( 七 ) 申報科技進步獎應具備申報書和詳細的文字說明打印材料兩份。內容包括開題報告、實踐過程、技術攻關、創新點及經濟、社會效益評價。第八條 凡申報集團公司科技進步獎一、二、三等獎的項目,必5、須執行集團公司科技進步獎申報細則規定。第九條 同一應用項目,同一攻關課題,幾個單位同時申報的,一般應合并評審,如果各有借鑒,又各有所長,將由評委會擇優評審。第十條 已獲得成果或表彰的項目不得重復申報。第十一條 申報項目的主要完成人員應是:1 、提出和確定項目的總體方案設計、并參與項目的實際研究工作;2 、在研究過程中直接參與并對關鍵技術和問題的解決做出較大貢獻;3 、直接參與并解決生產應用、推廣過程中的主要技術難題或關鍵措施 。4 、科技著作的主要完成人員應是對優秀科技著作的形成和出版作出創造性貢獻的人員,包括科技著作的作者和編輯。三個等級的獲獎項目的主要完成人員限額為:一等獎 10 人,二等6、獎 7 人,三等獎 5 人。第三章 成果評審第十二條 公司評委會辦公室負責提出聘請有關評審專家人員名單,報請公司領導審定,必要時可外聘專家參加。評審組成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并具備下列條件:1 、具有初級以上職稱;2 、具有較高該專業的理論和較豐富的實踐經驗;3 、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第十三條 評審科技成果時應堅持以下原則和制度;1 、實事求事,認真負責,大公無私;2 、少數服從多數,充分發揚民主;3 、保守秘密,評審結果不向外泄露;4 、實行回避制度,評審人員不得參加本人的成果評審和表決,但可以向評委介紹情況, 參與討論。 第十四條 科技成果的評審方法采取評分制,評分項目分技術難度、技術水平、7、推廣應用范圍、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四項,成果類別分為新技術研究、技術改進、推廣新技術、科學管理及著作四類,評分按總分百分制評定。詳見下表 。獎勵范圍評分項目 成 果 類 別新技術研 究新技術改 進推廣新技 術科學管理及 著 作一新技術難度或創造性1難度或創造性大353515202難度或創造性較大252510153難度或創造性一般151555二技術水平或科學價值1國內領先水平303015202省內領先水平252510153局內領先水平2020510三技術推廣應用范圍1國內推廣151530202省內推廣121220153局內推廣8815104本單位推廣55105四經濟效益1經濟效益達一等獎指標2028、040402經濟效益達二等獎指標151530303經濟效益達三等獎指標10102020五社會效益1很顯著(國內受益)202040402顯 著(省內受益)151530303較顯著(局內受益)101020204一般(廠、礦受益)551010說明1、 凡以經濟效益為主的項目按一、二、三、四項打分凡以社會效益為主的項目按一、二、三、五項打分。2、 總分 85 一 100分為一等獎 ,70-84 分為二等獎 ,60-69分為三等獎。3、所有項目均要打分。第十五條 評審程序 ( 一 )公司評委會辦公室負責將收集到的申報項目作形式審查,并將形式審查項目按專業分類提交給各專業小組評議,各小組打分并寫出評審意見9、交評審委員會辦公室。( 二 ) 評審委員會辦公室召集專業評委(各位付總工程師)進行評審表決,確定等級上報公司兩委會。( 三 ) 公司兩委會對專業評審委員會評定的登記進行審查,確定最后的項目等級,獲獎數額及獎勵標準。第十六條 獎勵分物資和榮譽兩種形式,獎金分配由第一完成人支配,獲得者的事跡由總辦室、組干科記入檔案,作為考核、晉升、評定職稱的重要依據。第十七條 *將根據每年評審的最高獎項,擇優向集團公司或上一級呈報科技成果。第四章 獎勵第十八條 本辦法解釋權屬*科技管理評審委員會。第十九條 本辦法自發行之日起執行。附件一:新的應用技術成果等類型科技成果應達到的經濟效益指標表獎勵獎級均以年均凈增收節10、支額(含工程建設節約投資額)為經濟效益評價指標(萬元/年)新的應用技術成果推廣、應用已有的先進科學技術成果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進行國產化科技成果一等超過150超過300超過150(超過350)二等超過80超過200超過100(超過250)三等60萬元以上,超過100超過100(超過150)括號外數字為首次引進進行國產化成果,括號內數字為首次引進進行國產化后并加以推廣應用的科技成果。附件二:科技成果的年節約或創造價值,是指扣除實施費用后的凈增價值。其計算方法是由采用之日起 ( 即實施生效之日 ), 按十二個 月計算 ,可以跨年度。 實施費過大的項目,費用可以按折舊年限 逐年分攤。實際使用不足一11、年的,按實際使用的時間計算經濟效益。對必須實施若干年后,才能見效的項目,應估算出節約或創 造價值總額,除以實施年限,作為年節約或創造價值 。 一般計算方法如下:( 一 ) 節約價值計算(1) 工時節約、價值 =( 原工時定額-改進后的工時額 )x 計算期第一年平均工時費用 x 計算期實際產量-工藝改革費用 ( 或技 改費用 )。 技術改造費用、工藝改革費用包括為技改、改革工藝所支出 的一切費用及技改、工藝改革后需增加的費用支出 。若改革費用 較大,可按新工藝裝備的折舊年限平均分攤。(2) 燃料、原材料、動力、工具等節約價值 =( 原實際平均先進單位消耗定額-改進后實際單位消耗 )x 該物資單價12、 x 計算期的 實際產量-工藝改革費用 。物資單價指計算期內的國家牌價。(3) 減少廢品節約價值 = 單價價值 x( 改進前六個月的平均 廢品率-改進后六個月的平均廢品率 ) 計劃期計劃產量-工藝改革費用 。( 二 ) 新工藝創經濟價值計算創經濟價值 = 老工藝產品 ( 半成品 ) 的平均先進單位成本-新工藝產品 ( 半成品等 ) 的平均單位成本 x 計劃期的實際產量。新工藝產品的單位成本指出廠成本,包括工藝改革費用 工藝改革費用中包括新裝備固定資產的分年折舊 。(三 ) 新產品創經濟價值計算創經濟價值 =( 計算期為十二個月的平均銷售單價-單位產品平均出廠成本 -單位產品銷售費用 -單位產品稅金)計算期實際銷售量。(出廠成本包括工藝術改革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