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自動化儀表及設備管理制度.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53231
2024-09-08
13頁
31.05KB
1、公司自動化儀表及設備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目 錄1、 總則 22、 職責 23、 儀表設備的前期管理 34、 儀表設備分類 45、 常規儀表管理 46、 控制系統管理 67、 儀表聯鎖保護系統管理 88、 可燃、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儀管理 99、 儀表電源、氣源管理1010、 相關文件記錄11自動化儀表儀器設備管理制度1. 總則1.1 為加強公司儀器儀表及自動控制設備 (以下簡稱“儀表設備” )的管理工作,提高儀表設備管理水平,保障儀表設備安全經濟運行,依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制定本制度。1.2 儀表設2、備管理的主要目標是對儀表設備從規劃、設計、選型、購置、安裝、使用、維護、修理、改造、更新直至報廢的全過程進行科學的管理,使儀表設備處于良好的技術使用狀態。 1.3 本制度所稱儀表設備是指在我公司生產、經營過程中所使用的各類檢測儀表、自動控制監視儀表、執行器、過程控制計算機系統、分析儀器儀表、(有毒)可燃氣體檢測報警器及其輔助單元等。1.4 本制度適用于公司的各車間及相關部門的儀表設備管理。 2. 職責2.1 儀表設備由生產部統一管理,在生產部分管副主任的領導下,負責公司儀表設備的管理。 2.2 生產部儀表設備管理職責:2.2.1 貫徹執行國家有關儀表設備管理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法規,貫徹執行公司3、儀表設備管理制度、規程和規定。 2.2.2 組織制定和修訂公司儀表設備管理制度、規程、標準和規定。 2.2.3 檢查各車間執行儀表管理制度、規程、標準和規定的情況。 2.2.4 參與新建裝置、更新或技改等項目中儀表設備的規劃、設計選型等前期管理工作。 2.2.5 負責公司各車間上報的儀表設備零購、更新計劃,匯總到經營部采購,負責審批公司各車間上報的儀表設備報廢、儀表檢修計劃。2.2.6 負責審查或制定公司各單位儀表設備及其系統的技改技措項目計劃。 2.2.7 負責公司儀表設備的日常運行、維護管理工作,按時匯總、上報自動化儀表技術狀況表。 2.2.8 負責審核公司重要儀表設備的檢修項目及方案,參4、與重要儀表項目驗收工作。 2.2.9 負責組織儀表設備新產品、新技術的交流及管理經驗交流。 2.2.10 參加公司儀表設備的重大事故調查與分析,及時上報儀表設備事故分析報告,督促所屬各單位及時上報儀表設備事故分析報告。 2.2.11 組織建立健全公司儀表設備臺帳及檔案。3. 儀表設備的前期管理3.1 儀表設備的前期管理是全過程管理中規劃、設計、選型、購置、安裝、竣工、投運階段的全部管理工作,是綜合管理的重要內容,為使壽命周期費用最經濟,綜合效率最高,必須重視前期管理工作。 3.2 儀表設備規劃主要依據企業的生產經營發展方向、安全生產和產品質量保證體系的需要、儀表設備發展動態等因素。儀表設備主管5、部門負責制定本企業儀表設備規劃。3.3 生產部儀表負責人應參與新建、改擴建等項目中儀表設備的設計審查,對設計選型的可靠性、維修性、適用性、經濟性、先進性、安全性提出要求,堅持安全可靠、技術先進、經濟合理的原則。 3.4 儀表設備購置要堅持質量第一、性能價格比高和壽命周期費用最經濟的原則,嚴格進廠質量驗收,進口設備應有必備的維保配件。3.5 在新建、改擴建工程中負責儀表設備施工的單位必須具有相應的施工資質,具有按設計要求進行施工的能力,具有健全的工程質量保證體系。儀表設備施工必須按設計要求進行。 3.6 生產部儀表負責人應參與或負責儀表設備工程項目的竣工驗收、調試、竣工資料移交等方面的工作。施工6、單位在移交時, 竣工驗收必須按設計要求及自動化儀表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093-2002)進行,按照規定程序進行交接。要做到竣工資料齊全,工程竣工驗收資料應包括: (1) 工程竣工圖包括 (裝置整套儀表自控設計圖紙及竣工圖); (2) 設計修改文件和材料代用文件; (3) 隱患工程資料和記錄; (4) 儀表安裝及質量檢查記錄; (5) 接地電阻測試記錄; (6) 電纜絕緣測試記錄; (7) 儀表風和導壓管等掃線、試壓、試漏記錄; (8) 儀表設備和材料的產品質量合格證明; (9) 儀表校驗和試驗記錄; (10) 回路試驗和系統試驗記錄;(11) 儀表設備交接清單; (12) 報警、聯鎖系7、統調試記錄; (13) 智能儀表、DCS、PLC 組態記錄工作單; (14) 未完工程項目明細表等。(15) 儀表設備說明書。其中:(1)、(2)、(10)、(15)除檔案部門外還應交給儀表設備維護部門、儀表設備管理部門。3.7 儀表設備投用前,運行維護單位應根據設備的特點編制相關規程,開展技術培訓、事故預案演練等工作。 4. 儀表設備分類儀表設備按以下類別進行分類: 4.1 常規儀表。4.2 過程控制系統儀表。4.3 聯鎖保護系統儀表。4.4 在線分析儀表。4.5 可燃氣體、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儀。4.6 其它儀表。5. 常規儀表管理5.1 常規儀表是指一般情況下通用的檢測儀器儀表、控制監視儀表8、執行器、輔助單元及其附件、化驗分析儀器儀表等。 5.2 常規儀表選型應考慮以下原則:5.2.1 在滿足生產需要的臆前提下,儀表選型應綜合考慮其安全可靠性、技術先進性、經濟實用性。5.2.2 選用的儀表應是經過國家技術監督部門認可的合格產品。優化選用經GB/T 19000或ISO 9000標準認證的產品或符合國際標準的產品。在工程設計不得采用未經工業鑒定的試制試表。選用的儀表須考慮外殼防護等級(IP)適應使用環境。5.2.3 儀表選型應考慮企業的現狀和發展規劃,主流機種力求統一。5.2.4 儀表選型應有利于全廠或區域性的集中控制和集中管理,有利于系統集成、信息集成、功能集成,提高企業生產管理水9、平。5.2.5 對于新建或改造裝置的常規儀表配置、選型用遵循石油化工自動化儀表選型設計規范(SH 30051999)之規定,儀表設備主管部門應參與或組織對設計資料進行審查。5.3 防爆型儀表管理應符合下列要求: 5.3.1 根據使用場所爆炸危險區域的劃分,選擇儀表的防爆類型并滿足等級要求。儀表的安裝、配線應按安裝場所爆炸性氣體混合物的類型、級別、組別確定安裝、敷設方式。5.3.2 防爆型儀表及基輔助設備、連接件、接線盒等均應有合法的防爆合格證,其構成的系統應符合整體防爆的設計要求。5.3.3 防爆型儀表檢修時不準更改零部件的結構、材質。5.3.4 在爆炸危險區域對原有防爆型儀表進行更新、改造時10、,必須審定已有的防爆性能,不得降低防爆等級。5.3.5 在爆炸危險區域新增儀表測控回路及其它回路,其防爆等級不得低于區域內其它儀表防爆等級。 5.4 放射性儀表現場要有明顯的警示標記,安置使用應符合國家規范。5.5 常規儀表的使用、日常維護、故障處理和檢修要求。 5.5.1 儀表檢維人員應執行常規儀表運行、維護、校驗、檢修等各種規程和管理制度。5.5.2 儀表設備的操作及維護保養人員應經過培訓,取得相應的資格證書。 5.5.3 特殊儀表的維護人員應接受專門培訓,才能進行儀表的維護調校工作;放射性儀表應指定專職維護人員,并配備必要的防護用 品和監測儀器。 5.5.4 嚴格執行儀表設備的定期檢查、11、強制保養制度,搞好計劃檢修工作,備用儀表應隨時處于完好狀態。 5.5.5 儀表運行時如發現異常或故障,維護人員應及時進行處理,并對故障現象、原因、處理方法及結果做好記錄。 5.5.6 各種標準儀器應按有關計量法規要求進行周檢,嚴禁使用超期未檢或檢定不合格的標準儀器。 5.5.7 當對參加聯鎖的常規儀表進行維護檢修時,應嚴格按照本制度第七章的要求進行。 5.5.8 常規儀表的檢修一般隨裝置停工檢修進行,在檢修前應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檢修計劃,準備必要的備品備件、檢修材料、工具和標準儀器,并制定切實可行的檢修網絡圖。需要外委的檢修項目應辦理外委審批手續。 5.5.9 儀表檢修按要求進行,在每個檢修周期12、內,應對每臺儀表進行檢查校驗。 5.5.10 儀表單機校驗后應進行回路聯校,參加聯鎖的儀表還應進行聯鎖回路確認。5.6 壓力表的校驗和維護應符合國家計量部門的有關規定。壓力表安裝前應進行校驗,在刻度盤上應劃出指示最高或最低壓力的紅線,壓力表校驗后應加鉛封。壓力表應根據工作壓力選用。壓力表表盤刻度極限值不應小于工作壓力的1.5 倍。6. 控制系統管理6.1 控制系統主要包括集散控制系統(DCS)、可編程控制器(PLC)系統及使用的上位計算機等。 6.2 生產部應參與公司控制系統的設計、安裝、調試、驗收等階段的全過程管理。 6.3 新建或改造裝置控制系統的規劃和選型或在原有控制系統進行開發升級改造13、, 儀表設備主管部門應對設計資料進行審查。 控制系統的配置、選型,既要保證滿足裝置生產控制的要求,又要具有較高的技術先進性。 6.4 對已投入使用的控制系統,如果生產工藝要求改變控制方案,或增加儀表回路,應由裝置提出,生產部辦理審批手續后,由檢修班負責安排儀表人員實施,并做好相關記錄。6.5 對控制系統機房的管理,達到以下要求: 6.5.1 進入機房作業人員宜采取靜電釋放措施,消除人身所帶的靜電。6.5.2 機房環境必須滿足控制系統設計規定的要求。6.5.3 機房內嚴禁帶入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不得在機房內堆放雜物,機柜上禁放任何物品。6.5.4 機房內消防設施要配備齊全。6.5.5 機房電纜通14、道要有防小動物設施。6.5.6 在裝置運行間,控制系統機房內應控制使用移動通訊工具。6.6 控制系統的備件管理,達到以下要求: 6.6.1 備品配件要有專門的帳卡,要隨時掌握備件配件的儲備情況,保持一定數量的備品配件儲備,以保證控制系統的穩定運行。6.6.2 保管儲存控制系統備品配件的環境,必須符合要求的保管條件。6.6.3 在裝置停工檢修期間,要對備件進行通電試驗,確保其處于備用狀態。 6.7 為防止病毒感染,嚴禁在控制系統上使用無關的軟件,也不得進行與控制系統軟件組態無關的作業。做備份用的移動硬盤、光盤等不準另作他用,也不準在其他計算機上使用。控制系統與信息管理系統間應采取隔離措施,以防范15、外來計算機病毒侵害控制系 統。 6.8 控制系統的日常維護、故障處理和檢修管理6.8.1 每日應定時檢查主機、外圍設備硬件的完好和運行狀況。保證環境條件滿足控制系統正常運行要求;供電及接地系統符合標準;按規定周期做好設備的清潔工作。 6.8.2 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必須有雙備份,并妥善保管;控制系統的密碼或鍵鎖開關的鑰匙要由專人保管,并嚴格執行規定范圍內的操作內容;系統軟件和主要應用軟件修改應經主管部門、公司主管副總批準后,方可進行;軟件備份要注明軟件名稱、修改日期、修改人,并將有關修改設計資料存檔。 6.8.3 系統運行時如發現異?;蚬收?,維護人員應及時進行處理,并對故障現象、原因、處理方法及16、結果做好記錄。 6.8.4 控制系統的檢測原則上隨裝置停工大修同步進行。大修時要對系統進行全面、徹底的清潔工作;要進行系統的調試、診斷、維護和系統聯校工作,并對聯鎖系統進行確認;大修期間還要對系統外圍設備進行檢查和測試。6.8.5 加強控制系統故障管理,制定控制系統故障應急預案,不斷提高處理突發故障的能力。 6.8.6 在對系統進行維修操作前,必須做好技術準備工作,杜絕盲目操作。 6.8.7 在檢修前必須檢查并記錄其屬性設置、跳線或開關的位置;拔下的卡件必須立即放到防靜電塑料袋中,不得隨意擺放。6.9 生產部必須建立系統硬件設備檔案、軟件檔案,建立必要的臺帳,建立操作日志和維修記錄,必須建立健17、全硬件配件清單和 I/O 分配表。 7. 儀表聯鎖保護系統管理7.1 聯鎖分為工藝聯鎖和設備聯鎖,根據其重要性,分成A、B 兩類。其中關鍵、重要的工藝系統聯鎖和可能涉及發生人身傷害、設備損壞或產品重大質量事故的聯鎖劃為A 類聯鎖,其他聯鎖劃為B類聯鎖。 7.2 車間根據上述定義將所管裝置內的聯鎖進行分類,匯編整理為聯鎖分類一覽表,報公司生產部進行審核后,上報到公司安環部;經公司主管副總批準后下發執行。7.3 聯鎖保護系統需要變更(包括設定值、聯鎖方式等)、解除或取消時,必須辦理手續。解除聯鎖保護系統時應制訂相應的防范措施工及整改方案等。7.4 執行聯鎖保護系統的變更、臨時/長期解除、取消等作業18、時,應辦理聯鎖保護系統作業(工作)票,注明該作業的依據、作業執行人/監護人、執行作業內容、作業時間等。7.5 新裝置或設備檢修后投運之前、長期解除的聯鎖保護系統恢復之前,應對所有的聯鎖回路進行全面的檢查和確認。對聯鎖回路確認,應組織相關專業人員共同參加,檢查確認后,應填寫聯鎖回路確認單(表)。7.6 聯鎖保護系統所用器件(包括一次檢測元件、線路和執行元件)、運算單元應隨裝置停車檢修進行檢修、校準、標定。新更換的元件、儀表、設備必須經過檢驗、標定之后方可入系統。聯鎖保護系統檢修后必須進行聯校。7.7 新增聯鎖保護系統必須做到圖紙、資料齊全。7.8 為杜絕誤操作,必須采用雙人操作的方式,一人操作、19、一人現場監護。操作前應仔細檢查核對聯鎖狀況,在操作過程中應與工藝操作人員保持密切聯系。作業完成后,作業人和監護人必須在聯鎖工作票上詳細記錄作業內容并簽字確認。7.9 聯鎖保護系統應具有足夠的備品配件。8. 可燃、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儀管理8.1 凡新、改、護建的生產裝置及貯運設施,如有可燃、有毒氣體意外泄漏可能的,必須按照“三同時”原則配備可燃、有毒氣體檢測警儀。8.2 可燃、有毒氣體檢測警儀的配置、選型應嚴格執行石油化工企業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設計規范(SH 30631999)的規定。報警儀的選型應符合下列規定:8.3 可燃、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儀功能、結構、性能和質量應符合國家法定要求,并取20、得國計量行政部門頒發的計量器具生產許可證或計量器具型式批準證書。8.4 技術先進、質量穩定、反應靈敏、便于維護、保證備品配件的供應。8.5 根據使用場所爆炸危險區域的劃分,選擇檢測器的防爆類型:根據使用場所被檢測的可燃性氣體的類別、級別、組別,選擇檢測器的防爆等級。8.6 當使用場所在能使檢測元件中毒的硫、砷、鹵素化合物等介質時,應選擇抗毒性檢測器。8.7 多點式指示報警器應具有相對獨立、互不影響的報警功能,并能區分和識別報警場所的位號。8.8 可燃、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儀的安裝必須符合有關規范:8.8.1 根據可燃、有毒氣體的密度和主導風向,確定檢測器的安裝和位置。8.8.2 檢測器宜安裝在無沖21、擊、無振動、無強電磁場干擾的場所。8.8.3 為減少雨水對檢測元件的影響,檢測元件應防雨措施。8.8.4 報警儀的安裝應考慮便于操作和監測的原則,報警儀應有其對應檢測位號牌,其使用單位檢測器的分布圖。8.8.5 檢測器的安裝和接線應按設計規定的要求進行,并應符合防爆儀表按裝接線的有關規定。8.9 可燃、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儀的日常維護、故障處理及檢修管理要求:8.9.1 檢測器為隔爆型時,不得在超出規定的條件范圍下使用;在儀表通電情況下,嚴禁拆卸檢測器。8.9.2 每日巡回檢查時,應按動試驗按鈕、檢查提示、報警系統是否工作正常,檢查檢測器是否意外進水,防止檢測元件浸水受潮后影響其工作性能。8.9.22、3 根據環境條件和儀表工作狀況,定期通氣,檢查和試驗檢測報警儀是否正常。8.10 可燃、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儀維護和檢修按SHS 070052004石油化工設備維護檢修規程要求進行。8.11 可燃、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儀檢定每年不少于一次??扇?、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儀的檢定或校準符合計量檢定規程要求。8.12 可燃、有毒氣體報警器的停運、拆除應報安環部審批后方能進行。9. 儀表電源、氣源管理9.1 儀表電源管理:9.1.1 定期對供電系統的各部位進行巡回檢查,檢查電源箱、電源分配器、開關、熔斷器等部件運行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分析處理。9.1.2 對并聯使用的電源箱,在線檢查其運行情況,負載應均衡,每個電源箱23、的輸出電流均不得超過其額定值。在硬件條件具備時,應設置電源故障報警功能。9.1.3 供電系統中的開關、電源分配器、供電端子排的標識必須準確清晰。9.1.4 儀表盤(柜)的儀表供電開關宜留有至少10%備用用回路。嚴禁從儀表電源上向非儀表負載供電。9.1.5 DCS系統供電應采用雙路獨立電源供電方式。9.2 儀表氣源管理:9.2.1 凈化后的氣體不應含有易燃、易爆、有毒及腐蝕性氣體(或蒸汽)。在操作壓力下的氣源露點,應此工作環境或歷史上當地年極端最低溫度至少低10。9.2.2 控制空內應設供氣系統壓力的的監視與報警。9.2.3 定期對供氣系統(風罐、閥門、管線、過濾器、減壓閥、壓力表等)檢查。9.2.4 定期對在用的過濾器進行排空(視儀表供氣品質及安裝地點可適當增加排空次數),定期對裝置最低點處的排污閥進行排空。10. 相關文件記錄10.1 生產部檢查制度;10.2 控制系統信號電纜布線規程;10.3 儀器儀表檔案臺賬;儀器儀表檢定計劃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