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產品開發管理規章制度.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53769
2024-09-08
9頁
21.10KB
1、公司新產品開發管理規章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新產品開發管理制度(樣本)一、總則第一條在進行產品開發前必須進行調查研究,調查研究的工作包括:1、調查國內市場和重要用戶以及國際重點市場同類產品的技術現狀和改進要求。 2、以國內同類產品市場占有率的前三名以及國際名牌產品為對象,調查同類產品的質量、價格、市場及使用情況。3、廣泛收集國內外有關情報和專刊,然后進行可行性分析研究。第二條可行性分析的工作有:1、論證該類產品的技術發展方向。2、論證市場動態及發展該產品具備的技術優勢。3、論證發展該產品的資源條件的可2、行性。第三條制定產品發展規劃:由研究所提出草擬規劃,經公司總工程辦公室初步審查,由總工程師組織有關部門人員進行縝密研究,定稿后報公司批準,由計劃科下達執行。第四條產品開發研究所的主要職責是:1、開展產品生命周期的研究,促進產品的升級換代,預測企業的盈虧,為企業提供產品生產的科學依據。2開展對產品升級換代具有決定意義的基礎科學研究、重大工藝改革、重大專用設備和測試儀器的研究。3、開展那些對提高產品質量有重大影響的新材料研究。二、新產品試制工作規定第五條新產品試制是在產品按科學程序完成“三段設計”的基礎上進行的,是正式投入批生產的前期工作,試制一般分為樣品試制和小批試制兩個階段。第六條樣品試制是指3、根據設計圖紙、技術文件和少數必要的工裝,由試制車間試制出一件或數十件樣品,然后按要求進行試驗,以考查產品的性能和設計的合理性。此階段應完全在研究所內進行。第七條小批量試制是在樣品試制的基礎上進行的,它的主要目的是考核產品工藝性,進一步校正和審驗設計圖紙。此階段以研究所為主,由工藝室負責技術文件和工具設計,試制工作部分轉移到生產車間進行。第八條在樣品試制小批試制結束后,應分別對考核情況進行總結,并按0000標準要求編制下列文件:1、試制總結;2、型式試驗報告;3、試用(運行)報告。三、新產品試制工作程序第九條進行新產品簡單工藝設計:根據新產品任務書,安排利用廠房、面積、設備、測試條件等設想和簡略4、工藝流程。第十條進行工藝分析:根據產品方案設計和技術設計,做出材料改制,元件改裝,選配復雜自制件加工等幾項工藝分析。第十一條進行產品生產圖的工藝性審查。第十二條編制試用工藝卡片:1、工藝過程卡片(路線卡);2、關鍵工序卡片(工序卡);3、裝配工藝過程卡(裝配卡)。第十三條根據產品試驗的需要,設計必不可少的工裝,本著經濟可靠,保證產品質量的原則,充分利用現有工裝、通用工裝、組合工裝、簡易工裝、過渡工裝(如低熔點合金模具)等。第十四條制定試制用材料消耗工藝定額和加工工時定額。第十五條零部件制造、總裝配中應按質量保證計劃,加強質量管理和信息反饋,并做好試制記錄,編制新產品質量保證要求和文件。第十六條5、編寫試制總結:著重總結圖樣和設計文件驗證情況,以及在裝配和調試中所反映出的有關產品結構、工藝及產品性能方面的問題及其解決過程,并附上各種反映技術內容的原始記錄。該文件的內容及要求按ZH000183進行編寫。樣品試制總結由設計部門負責編制,供樣品鑒定用,小批量試制總結由工藝部門編寫,供批量試制鑒定用。第十七條編寫型式試驗報告:是產品經全面性能試驗后所編的文件,型式試驗所進行的試驗項目和方法按產品技術條件,試驗程序,步驟和記錄表格參照0000試制鑒定大綱規定,并由檢驗室負責按0000編制型式試驗報告。第十八條編寫試用(運行)報告:是產品在實際工作條件下進行試用試驗后所編制的文件,試用(運行)試驗項6、目和方法由技術條件規定,試驗通常委托用戶進行,其試驗程序步驟和記錄表格按0000試制鑒定大綱規定,由研究所設計室負責編制。第十九條編制特種材料及外購、外部協作零件定點定型報告,由研究所負責編制。第二十條本制度自頒布之日起施行。四、新產品鑒定準則與要求第二十一條鑒定是對新產品從技術上、經濟上作全面的評價,以確定是否可進入下階段試制或正式投產,它應對社會和用戶負責,要求嚴肅認真和公正地進行。第二十二條在完成樣品試制和小批試制的全部工作后,按項目管理級別申請鑒定。第二十三條鑒定分為樣品試制后的樣品鑒定和小批試制后的小批試制鑒定,不準超越階段進行。屬于已投入正式生產的產品系列的,經過批準,樣品試制和小7、批試制鑒定可以合并進行,但必須具備兩種鑒定所應有的技術文件。第二十四條按0000鑒定大綱完成樣品或小批試制產品進的各項測試。第二十五條按0000鑒定大綱備齊完整成套的圖樣及設計文件。第二十六條組織技術鑒定,履行技術鑒定書簽字手續,其技術鑒定的結論內容是:1、樣品鑒定結論內容。(1)審查樣品試制結果,設計結構和圖樣的合理性、工藝性,以及特種材料解決的可能性等,確定能否投入小批試制。(2)明確樣品應改進的事項。2、小批試制鑒定結論內容。(1)審查產品的可靠性,審查生產工藝、工具與產品測試設備,各種技術資料的完備與可靠程度,以及資源供應、外購外協件定點定型情況等,確定產品能否投入批量生產。(2)明確8、產品制造應改進的事項,搞好產品生產工程評價(C評價)。五、產品開發周期管理辦法第二十七條對于簡單產品、公司已具有成熟制造和應用技術的產品以及由己有產品派生出來的變型產品,允許直接從技術設計或工作圖紙設計開始,開發周期定為13個月。第二十八條從高等院校或有關科研設計機構引進的經過實驗考核的產品,必須索取全部論證、設計和工藝(含工具)的技術資料,并應重新調查分析論證。這類產品的開發周期定為25個月。第二十九條屬于已有產品在性能和結構原理上有較大的改變的研究以及新類別的產品的開發,開發周期一般定為67個月,最長為一年(特別情況下超過一年半時間),具體程序周期規定為:1、調研論證和決策周期:一般產品一9、個月,復雜產品一個半月。2、產品設計周期(含技術任務書、技術設計和工作圖設計):12個月。3、工藝(含工具)設計周期:12個月。4、產品試制(含工具制造)周期:12個月。5、樣品試制周期:12個月(含樣品鑒定)。6、小批量試制周期:235個月。7、產品鑒定和移交生產周期:1個月。六、新產品成果評審和報批規定第三十條新產品根據鑒定級別,按照國務院、國家科委有關科技成果與技術進步有關獎勵條例和本公司關于技術改進與合理化建議管理辦法辦理報審手續。第三十一條為節省開支,新產品(科研)成果評審會應盡量與新產品鑒定會合并進行。第三十二條成果報審手續必須在評審鑒定后一個月內辦理完畢。第三十三條成果獎勵分配方10、案由公司研究所共同商定后報總工程師批準執行。七、新產品移交投產管理制度第三十四條新產品開發都必須具有批準的設計任務書(或建議書),由設計部門進行技術設計,工作圖設計經批準、審核、會簽后進行樣試。樣試圖標記為“S”,批試圖標記為“A”,批試生產圖標記為“B”。A和B的標志必須由總工程師組織召開會議確定。第三十五條每一項新產品要力求結構合理,技術先進,具有良好的工藝性。第三十六條產品的主要參數、型號、尺寸、基本結構應采用國家標準或國際同類產品的先進標準,在充分滿足使用需要的基礎上,做到標準化、系統化和通用化。第三十七條每一項新產品都必須經過樣品試制和小批量試制后方可成批生產,樣試和小批量試制的產品11、必須經過嚴格的檢驗,具有完整的試制和檢驗報告。部分新產品還必須具有運行報告。樣試、批試均由總工程師召集有關單位進行鑒定并決定投產與否,和下一步的工作安排。在同一系列中,個別工藝變化很小的新產品,經工藝部門同意,可以不進行批試,在樣品試制后,直接辦理成批投產的手續。第三十八條新產品移交生產線由總工程辦公室組織。總工程師主持召開由設計、試制、計劃、生產、技術、工藝、檢查、標準化、技術檔案、生產車間等各有關部門參加的鑒定會,多方面聽取意見,對新產品從技術、經濟上做出評價,確認設計合理,工藝規程、工藝裝備沒有問題后,提出是否可以正式移交生產線及移交時間的意見。第三十九條批準移交生產線的新產品,必須有產品技術標準、工藝規程、產品裝配圖、零件圖、工具圖以及其他有關的技術資料。第四十條移交生產線的新產品必須填寫“新產品移交生產線鑒定驗收表”。第四十一條圖紙大小和制圖要符合有關國家標準和企業標準要求。第四十二條成套圖冊編號有序,藍圖與實物相符,工具圖、產品圖等編號應與已有的編號有連貫性。第四十三條產品圖應按會簽審批程序簽字。總裝圖必須經總工程師審查批準。工藝工具圖紙資料應由工藝部門編制和設計,全部底圖應移交技術檔案部門簽收歸檔。第四十四條驗收前一個月應將圖紙、資料送驗收部門審閱。第四十五條技術資料的驗收匯總管理由研究所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