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業公司CEMS設施故障預防和應急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53857
2024-09-08
6頁
79.04KB
1、實業公司CEMS設施故障預防和應急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設施故障預防和應急制度為滿足環保監管要求,規范CEMS系統運行維護,確保CEMS穩定運行,監測數據的完整有效,提升運維質量和管理水平,制訂本制度一、適用范圍及目的本管理制度適用于已通過環保相關部門驗收,并已委托我公司運維的所有CEMS出現運行異常、數據缺失等情況時公司運行維護部的應對管理,及時處理出現的各種問題,最大限度地減少監測數據缺失,最大限度提高監測數據的完整率和準確率。主要執行部門為公司運行維護部下屬的各項目組。本制度的目的在于完善經常性2、的事故處理和監督工作的流程管理體系。二、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公司成立運維應急組,由總經理擔任總指揮,現場、網絡、備件、質量、設備和后勤組成。注:若總經理不在由總工代理,總工不在公司時,由項目組負責人為臨時總指揮,全權負責應急處置工作。三、事故定義及分類處于正常維護的CEMS因異常情況出現數據缺失,列為“CEMS數據缺失事故”。或數據雖然沒有缺失,但因設備故障、設施缺陷或網絡斷網造成的數據明顯異常稱為無效數據,無效數據等同于數據缺失。數據缺失事故按持續時間確定事故等級。1數據缺失持續時間在24小時以內的,為三級事故;2數據缺失持續時間在24-72小時的,為二級事故;3數據缺失持續時間超過72小時,3、為一級事故。四、分級管理辦法1發生三級事故的,由運行維護部自行處理,網絡巡檢員履行配合工作并做好監督工作(即故障發現、遠程處理、故障通知、故障反饋、時限統計、善后配合處理等)。2發生二級事故的,運行維護部必須按“24小時內故障無法修復工作流程”進行處置,事故處理由運維部主管、技術負責人會同項目組成員專門處理。同時,按二級事故發生記錄在案。3發生一級事故的,運行維護部必須立即填報“在線監控一級事故上報表”,上報部門主管。由部門主管負責協調運行維護部其它相關人員提出進一步的處理意見,監督并協助相關責任人實施。事故處理工作了結后,由事故處理負責人填寫“在線監控一級事故處理結果反饋表”,交運行維護部備4、案。4所有突發事故的發生時間、結束時間、處理過程、處理方式、處理結果都必須在現場檢修記錄表中體現,現場操作人員應認真如實填寫。5三級事故從由環保上位平臺數管員通知現場操作員時啟動,二級事故從現場操作人員填寫“24小時內故障無法修復流程”時啟動,一級事故由填寫“在線監控一級事故上報表”時啟動。6環保監管部門或委托方對在線監控檢測結果真實性和準確性有疑義,直接啟動一級事故流程。五、故障預防和應急措施1、故障預防嚴格按照維護規程開展日巡檢、定期維護、定期校準、定期實樣比對工作;配合業主單位做好大、小修工作。2、應急措施嚴格執行故障預警和匯報制度;嚴格執行足量耗材制度、備品備件制度和整機備機制度;嚴格5、按照HJ/75-2007進行數據缺失處理。六、事故處理工作的考評根據事故發生的情況、造成的影響、以及相關責任人員在事故過程中的工作態度、質量意識情況,公司在考核上給予相應的處理措施。1屬二級、三級事故,定性為維護方原因,一般按正常維護工作考核,納入數據完整率考核。2屬一級事故的,定性為維護方原因客觀原因造成的:除納入數據完整率考核外,按維護質量不達標納入月度考核。主觀原因造成的:除納入數據完整率考核、按維護質量不達標納入月度考核外,同時按工作差錯認定對相關負責人員進行考核。情節嚴重或受到上級部門領導批評的,可同時予降薪、記過、解聘等處理。3凡發生事故,未按應對措施中匯報機制完成上報程序的,或造6、成惡劣影響的,一律按工作差錯執行考核。情節嚴重或受到上級部門領導批評的,可同時予免職、降薪、記過、解聘等處理。七、24小時內故障無法修復工作流程為了嚴格執行環保相關文件的規定,以及配合公司“質控考核管理辦法”提高在線監測系統運行的效率和質量,特制定本工作流程。技術難題的定義:公司培訓教材或外派培訓中未涉及到的并且是實際運營工作中未碰到過的問題,屬于技術難題。工程整改的定義:只包括CEMS整體或者部分整體的改造。其他未定義的情況由運行維護部主管進行審核。1當遇到“技術難題”、 “工程整改”和“其他特殊情況”的時候。必須執行“24小時內故障無法修復的工作流程”,填寫相關材料和表格,否則視情況嚴重性作出相應的處罰。2屬應報告情況而未報告的,并且又無法及時完成故障修復,任由故障存在的,則按重大過錯計,按每次100元扣款計算。3網絡巡檢員應對出現24小時的異常情況,及時向部門上級報告,未及時報告的,按過錯程度給予處罰。4原則上,24小時指故障發生之時起計算或按故障通知8小時計算,預計會超過72小時,應立即進入一級事故流程。5技術難題的最終確定由部門主管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