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工程公司職業健康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53917
2024-09-08
6頁
29.49KB
1、鐵路工程公司職業健康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職業健康管理制度積極響應成都鐵貴陽建設指揮部號召,嚴格貫徹執行集團公司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的有關制度,制訂本制度。一、職業健康管理目標注重職工的職業健康,保證文明施工,保障勞動保護,杜絕職業病的發生,加強衛生監控,確保無大的疫情,無傳染病流行。二、職業健康管理體系及職責2.1、職業健康管理體系項目經理部成立職業健康管理機構,全面負責工地勞動衛生和醫療保障系統的領導工作,切實做到領導到位,制度健全,措施得力。項目部職業健康管理領導小組:2.2、主要職責建立健全項2、目職業勞動衛生保障責任制;組織制定項目職業勞動衛生保障制度和操作規程,如實告知職業危害;保證項目職業勞動衛生保障投入和保障體系的有效實施;督促檢查項目的勞動衛生工作,及時消除事故隱患;制定項目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救援預案;及時如實報告職業勞動衛生事故。三、職業健康安全保障措施3.1、勞動保護措施建立健全勞動保護制度,嚴格執行有關勞動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規則。增強職工勞動保障意識和知識,調動職工維護自身合法利益的能力,充分發揮群策群管的能動性,讓全體施工人員查隱患、堵漏洞,自覺遵紀守法,使有關政策、法規、標準落實到班組和工作崗位。做好勞動保護工作,確保施工人員身體健康。對于在高噪音3、環境中作業的人員,采取必要的勞動保護措施(戴耳罩、防聲頭盔、耳塞、塞耳棉等);對于在混凝土拌合等經常接觸粉塵作業的人員,定期檢查身體。根據勞動強度等級,合理安排施工人員,加強勞動保護,做好勞動衛生教育及身體檢查,充分做好生產物資、生活資料供應準備。加強施工機械化程度,減輕作業人員勞動強度。安排間隔替換施工的方法,確保勞動者的健康。勞動保護用品和生活物資采購供應由專人負責,采購供應要嚴把質量關,注意審核產品的“生產許可證”、“產品合格證”和“安全鑒定”等有關資料。根據施工需要配備勞動保護用品,并按規定配發、穿戴和使用。對在使用中的勞動防護用品要定期檢查,做到有效防護,安全使用。制定勞動防護用品發4、放標準及管理辦法,建立防護用品收發臺帳,指定專人管理,建立職工個人勞動防護用品登記卡(冊)。對容易產生危害勞動衛生的工點、工序、項目,如:砼攪拌站、運輸便道、炎熱氣候施工等重點項目列出重點檢查內容和規定日期。3.2、醫療衛生保障措施組建工地衛生所,配備必要的醫療搶救設備和藥品。生活營區內各架子隊配備一名專職醫務人員,負責平時的傷、病處理和聯系定點醫院進行定期身體檢查工作,健全醫療衛生保障措施。保持駐地環境整潔,定期消毒,經常打掃衛生,建立衛生檢查評比制度,嚴禁隨地丟棄生活垃圾。主副食加工和烹調配餐間、食堂布局要合理,門窗有防蠅設施。選好等級廚師,進行營養配餐。嚴格實行食品衛生監督和管理,接受上5、級和地方管理。飲用水源必須經過防疫檢驗,感官、理化和微生物各項指標符合飲用水衛生標準后方可飲用。嚴禁飲用生水,要保證職工喝上開水。職工生活區配備電動凈水機,凈化水質,供職工飲用。設置盥洗室、淋浴間和文娛活動室,解決好施工人員洗澡、理發等實際問題。配置體育活動設施,讓職工勞逸結合,加強鍛煉。3.3、職業疾病防治措施混凝土施工中粉塵和有毒物質、隧道開挖作業中粉塵等對人體會產生永久性的危害。職業健康安全保障領導小組,除自身堅持不懈的努力搞好此項工作外,還必須經常保持和當地防疫部門、衛生部門、勞動部門的聯系,取得當地權威部門的支持和幫助;配合架子隊不斷改進設備的選型和改進施工工藝、施工方法,通力合作,6、使防塵防毒工作做好,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范圍內。采取合理措施,避免因施工方法不當、引起的污染、噪聲和其它原因造成對作業人員的傷害。加強機械設備的保養和正常操作,盡量使機械噪聲維持其最低級水平。按規定發放防暑降溫用品,配備齊全粉塵施工的保護用品。對于攪拌站,采取設置隔擋裝置的措施,防止粉塵飛揚。工程垃圾、生活垃圾按有關規定排放、處理。做好疾病和突發病的預防工作,經常保持衛生清潔、通風良好的環境。一旦發生疾病和傳染病,及時與醫院取得聯系,抓緊采取措施進行治療,絕不因疾病傳染而影響施工生產的完成。3.4、項目部職業健康管理領導小組,每半月檢查一次職業健康設施。由安質環保部進行組織策劃。 架子隊未按照項目部要求設置職業健康設施,每出現一次,通報批評,情節嚴重的罰款1000-2000元的處罰。3.5、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理措施四不放過處理原則: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過;責任者和職工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事件隱患不整改不放過;事件責任者沒有處理不放過。處理程序: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處理程序如下圖。處理事件,搶救人員排除險情,防止事態繼續擴大做好標記,保護好現場報告突發性公共安全衛生事件調查事件原因對事件責任人進行處理編寫調查報告并上報按規定程序逐級上報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處理程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