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急診科設備配置及急救管理制度3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54219
2024-09-08
37頁
89.04KB
1、醫院急診科設備配置及急救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急 診 科 設 施 配 置 及 管 理 制 度一、目的使科室的設施齊全,管理制度完善,責任到人,使之隨時處于完好、備用狀態,提高工作效率和醫療服務質量。二、適用范圍急診科室。三、職責(一).病區設施配置不完善的,科主任或護士長應及時向院領導及設備科報告申請。(二).病區的設施管理責任到人,并有定期檢查、登記、簽名。(三).護士長每周進行一次設施、器械的檢查,護士每班當面清點交接,發現問題及時請維修工修理,發現遺失,當班護士應立即向科主任、護士長匯報,然2、后向院領導匯報。(四).對陳舊、磨損的設施使用不便,必須報廢的,科主任或護士長應向設備科申請報廢、更新。四、工作程序(一).病區設施策劃及配置,按國家規定的病區設施要求配置病區所需設施及器材。(二).科主任、護士長負責收集設施及器材使用信息,如需要增加的設施、器材,填寫購買申請單,送醫院領導審批。(三).護士長負責對購買的設施及器材進行建賬管理,并按病區及編號標識在醒目的位置。(四).護士長建立儀器使用登記本,當班人員負責使用后的清潔及維護,使該儀器處于備用狀態。(五).使用當中發現故障,及時匯報護士長或科主任,同時匯報器械維修工及設備科。(六).每種器械、設施定人、定期、定地點、定數量管理,3、保證各種儀器、材料性能良好。(七).一切搶救器械、物品使用后,要及時歸還原處,清理補充,并保持清潔、整齊。(八).病區的急救設施不準挪用、外借,非急救設施原則上也不準挪用,若其他科室要作短暫的借用,也要有登記,杜絕以私人的名義借用。(九).護士長每周全面檢查一次科室所有設施、器械,對貴重儀器使用后應有記載。 醫 院 急 救 管 理 制 度一、目的院前急救設施齊全,人員配備管理,利于院前急救患者的救治,提高醫療服務質量。 二、適用范圍急診科一般情況下的院前急救過程控制(不包括災害事故急救)。 三、職責(一).由科主任、護士長負責督促配置救護車上院前急救所需的設施及藥品。(二).由醫務科、護理部和4、科主任、護士長負責配置救護工作所需的醫生、護士、司機。(三).由護士長、護理責任護士認真做好院前急救的準備工作,急救箱及常用急救器材完好率必須保證達到100%,并經常保持救護車箱內的衛生。(四).由出診醫護人員實施院前急救工作,并做好記錄。(五).救護車司機要熟悉本區交通情況,保持車況良好,做好車輛的維護、保養和年審。四、工作程序:(一).救護車設施策劃及配置:按基本醫療管理制度的救護車設施要求配置所需設施及通訊器材,由科主任、護士長負責申請、領用。(二).值班人員準時接班,熟悉了解上一班的救護情況,堅守崗位,認真作好院前急救的準備工作。(三).值班人員接到呼救電話后,詳細記錄時間、地點、求救5、大致原因,并立即通知出診醫生、護士和司機(必要時派出護工)在3分鐘內出診,不得拒絕出車。有關救護車的工作程序詳見救護車的管理制度。 (四).院前急救內容:出診醫生到達急救現場時,對患者應有高度負責精神,應立即檢查患者,動作迅速,處理果斷,根據病人情況可就地搶救,待病情穩定后再送回醫院進一步搶救,轉送過程應密切觀察生命體征變化。如有3個以上的重傷者,應迅速報告科主任是否增援。1、現場急救:目的在于挽救和維持基本生命,減輕途中痛苦和并發癥,強調對癥治療。維持呼吸系統功能(包括吸氧、吸除痰及分泌物,呼吸興奮劑,口對口人工呼吸,氣管插管人工呼吸等)。維持循環系統功能(包括胸外心臟按壓、心電監護、除顫、6、體外起搏器的使用,有生命危險的心率失常的藥物治療等)。維持中樞神經系統功能(急性腦血管病的處理,預防治療腦水腫、降低顱內壓治療、控制癲癇等)。急性中毒、意外事故處理。腦、胸、腹、脊柱、四肢以及其他部位外傷的止血、包扎、固定、搬運。止痛、止吐、止喘、止血等對癥處理。2、途中救護:合理轉運分流患者,但對轉運傷病員要求快速安全。為避免突然剎車時造成車內傷病員和醫護人員受傷,患者的擔架應該很好固定,醫護人員和陪護人員應該使用安全帶或抓牢扶手,患者在車內應根據病情采取坐位、平臥位或頭低足高位。四肢骨折的患者,給予外固定防止顛簸;脊柱骨折的患者臥硬板,以防止脊髓損傷;昏迷嘔吐病人,將頭側向一邊,避免嘔吐時7、窒息;疑有頸椎骨折的病人,以頸領固定之,避免加重或造成高位截癱。3、出診醫生到達急救現場后,如患者已死亡,應詳細詢問患者家屬或在場人員,了解發病情況及既往病史,做好記錄,并明確通知其家屬或在場人員。死亡原因證明由司法部門出具。4.醫護人員實施院前急救時要聽從急救指揮中心、交警、公安人 員的調度安排,保護有法律糾紛的現場。5.出診醫護人員詳細填寫院前急救病歷及已完成急救處理的措施,送轉醫院急診室后作詳細交接,完成院前急救任務后向急救指揮中心報告,返回后及時檢查、補充搶救藥物和更換物品等工作。 醫 院 急 救 接 診、診 療 管 理 制 度 一、目的完善管理制度,健全設施配置,規范操作程序,利于急8、救患者及時得到救治,提高院內急救服務質量。 二、適用范圍急診科對院內急救接診、診療的過程控制。 三、職責(一).由科主任、護士長負責急診科人員日常工作安排。(二).由科主任、護士長負責配置、領用急診科急救所需設施及器材。(三).由護士長、質控護士負責對急診科設施及器材的管理、維護和使用記錄進行控制。(四).急診科各級醫護人員實施院內急救接診、診療工作。四、工作程序(一).急診科設施策劃及配置:按國家對急診科設施的規定要求配置所需的設施及器材。(詳見急診科設施配置及管理制度(二).日常工作安排:科主任、護士長負責急診科工作人員的日常工作安排,制定一定時間內的醫、護人員值班表,并對醫護人員的出勤情9、況進行檢查以保證急診科24小時開診。(三).急診就診范圍:為了急診患者方便就醫,及時得到救治,故制定急診就診范圍: 1、急性外傷;2、急性腹痛;3、突發性高熱;4、各類休克;5、各類大出血;6、心、肺、腦、肝、腎功能衰竭或多臟器功能衰竭;7、昏迷、抽搐、嘔吐;8、耳道、鼻道、咽部、眼內、氣管、食管內異物或疼痛、出血;9、中毒、中暑、自縊、淹溺、觸電;10、急性過敏;11、其他急性病癥。急診患者往往比較復雜,表現千差萬別,因而不要死卡條文貽誤病情。(四).院內急救患者的接診:1、急診值班人員堅守崗位,要嚴肅、認真、迅速、敏捷地救護患者,對患者態度和藹、熱情負責。2、當遇有急、危、重患者時,分診護10、士應立即將其送往急診專科診室進行救治,后補掛號手續。(五).院內急救患者的診斷、治療:1、首診醫師對就診患者認真負責,仔細詢問病史、仔細查體,作必要的輔助檢查,在最短時間內進行救治。具體工作程序參照常見疾病基本診療規范和醫療護理技術操作常規中各種急診疾病的診療常規。2、 如果首診醫師發現就診患者的病情涉及其他專科或確系他科診治范圍時,在完成各項檢查并作了必要的處置、寫好病歷后,再請有關專科會診。危重患者應由首診醫師陪送。3、病情較重的患者,當值醫師應決定是否收急診留觀或收住院,經搶救后的患者,如病情穩定或允許移動時,應迅速送入病房或手術室。4、值班醫師對急救留觀患者負責觀察病情變化,及時寫好留11、觀病歷及觀察記錄,并做好交接班工作。5、對傳染病患者或疑似傳染病患者應做好登記及報告工作,遇有交通事故、吸毒、自殺或有傷情異議等患者及涉及公安、司法情況時,由值班人員報告總值班,通知有關單位。6、護士認真執行醫囑,及時配合醫生搶救工作,要對急診搶救設備、藥品保證完好、充足,并做好護理觀察記錄。(詳見急診醫囑執行管理制度)7、急診科主任、醫師要主持各種搶救工作及死亡病例討論、會診 工作,及時總結經驗、教訓。8、當遇有特殊情況時,當值醫師要及時、如實向上級領導報告,白天應向急診科主任及醫務科主任報告,夜間報告醫院總值班,請求處理意見,避免造成不良影響或后果。 災 害 事 故 急 救 管 理 制 度12、 一、目的完善管理制度、規范工作程序、合理利用資源配置,提高醫院災害事故急救能力,密切配合消防、公安、交通、人防、物資等部門進行搶險,使人民的生命財產損失降低到最低水平。 二、適用范圍本院急診科及各臨床科室、預防保健所。 三、職責(一).由院領導組織成立災害事故急救方案及領導小組。(二).由急診科主任、護士長負責監督執行院前 (災害事故)急救工作制度。(三).以急診科醫護人員為核心,各臨床科室輔助完成災害事故的救護工作。四、工作程序(一).醫院加強急診科建設,有固定的人員編制,充實技術骨干,配備必需的搶救設備,提高應急能力,嚴格執行基本醫療管理制度中的各項急診規章制度。(二).設立災害事故急救13、領導小組:詳見本醫院對急救和救治突發性災害的應急方案、接納成批傷病患者的應急方案。(三).院前災害事故急救范圍:包括自然災害和人為災害,如:暴雨、洪水、臺風、地震、火山爆發、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火災、車船飛機事故、礦山塌陷、爆炸、毒氣泄漏、武裝暴力等人為災害。(四).急救過程:(1)醫院遇有災害事故急救時應立即報告衛生行政主管部門。(2)科主任及時通知醫院急救領導小組,組織足夠力量搶救,并及時將現場情況報告急救中心指揮調度室,通知有關醫院做好接診準備,或要求現場增援,并與公安、消防等部門進行協調,盡力完成院前救護任務。(3)遇災害事故急救要嚴格實行就近、就地搶救原則,急、重、危患者生命體征不穩定14、時不得轉院,首診醫院因病床、設備、技術條件所限確需轉院而病情又允許條件下,由專人護送至目的醫院,并進行詳細病情交接。(4)急救的內容包括現場急救和途中救護,同院前急救管理制度。(5)院內臨床科室及相應科室積極做好增援工作,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患者。(6)值班人員嚴格執行緊急情況及重大醫療事件報告制度,并認真做好各項記錄,如災害性事故急救參加人員記錄本、災害性事故急救記錄本。(7)醫院內短期成批接診傳染病患者時,要及時報告,嚴格執行傳染病報告制度。 一、對普通散發病例的常規急救服務急 救 和 突 發 災 害 救 治 應 預案(一).院內急救我院設立有急診科,實行全天候24小時急診服務制度,分為:115、內、兒、傳染科系統急診:設在醫院急診科。附設有急診室、監護室、觀察室等。2、外科:急診科設有外科急診室,附設有小手術室、搶救室、換藥處置室等。3、婦產科:設在婦產科病房內,必要時直送手術室。4、五官科:急診科不能解決時,臨時邀請五官科緊急會診或直送手術室。(二).院外急救1、急救通訊指揮系統設有急診科專線電話,號碼:院內電話急診科號碼為:外線內線院辦公室設24小時總值班制,醫院總值班電話為:外線內線- 。2、應急工作系統急診人員:由急診科醫生、護士輪流值班,做到隨時派出醫、護人員在分鐘之內出診。救護車:急診科值班救護車臺,其他院內車輛為備用車,隨時聽候調遣。急診出診處理和程序:接到急診電話和16、通知時,急診科應立即派出醫、護人員和救護車(分鐘內出車);如病情適宜轉運回院時,由出診醫、護人員隨車轉運回院,并就地作相應基本處理,如:包扎、止血、固定等。病情不適宜轉院的患者應在現場進行搶救,并盡可能通過電話向急診科主任和院總值班領導報告。如遇情況特殊,在了解清楚真實情況,視具體需要由急診科主任或院總值班領導配齊相關醫、護人員、器械、藥品及有關人員前往。 (二).常備急救物資及物品1、儀器類:急診科配備應有萬能手術床、多功能搶救床、心電圖機、除顫監護儀、呼吸機、洗胃機、輸液泵、吸引器、輸氧裝置、血壓脈搏監護儀、氣管插管設備,以及各科治療包、穿刺包、導尿包等。2、藥品類:能保障對外傷、出血、休17、克、心衰、呼衰、急性腎衰、肝衰、腦衰等相應急診搶救的藥品供應,并保持相對恒定數目。有關救護車存放急救藥品物品,內、兒科出診箱存放物品、外科出診箱存放物品表、婦產科出診箱存放物品及急救小推車備用藥品基數、存藥等應列表統計,并定期檢查。(三).行政后勤部門行政、后勤、物資、設備及其他人員的應急時做法:在重大事件的急救任務面前,時間就是生命,病情、災情、傷員就是命令,無論工作時間或休息時間,無論白天還是黑夜,一旦接到領導命令,全院工作人員都要迅速到崗,一切工作部門都要開綠燈,所有手續從簡,工作原則是先治病救人,后補辦手續。全院同心協力,互相支持,有條不紊。(四).思想政治保證1、救死扶傷的醫德感召:18、全院工作人員樹立以救死扶傷為己任,發揚吃苦耐勞、勇敢頑強的精神,并對黨和人民生命財產高度負責,滿腔熱情、認真細致地做好本職工作。2、思想政治的考驗:共產黨員、共青團員、積極分子在突發事件中要充分發揮先鋒 模范作用,勇往直前。3、鐵的紀律:凡在緊急救治時畏縮不前,臨陣脫逃,借故回避,拈輕怕重,拒不服從指揮,袖手旁觀等情況,皆按情節輕重,由醫院或報上級部門嚴肅處理。 留觀室工作制度 1、凡病情變化、療效難以估計,診斷不明而不愿住院的患者均需在留觀室留院觀察。2、留觀的患者白天及前半夜由120醫生及護士負責,下半夜由當班醫生及護士負責觀察及處理。并及時做好病歷書寫,交接班,書寫交班記錄。3、醫護人員19、必須不定期巡視病房,及時發現病情變化,及時修改診斷,調整治療方案。4、遇病情變化及診斷不明等情況,120醫生及留觀室護士應及時向主班醫生或科主任提出會診。 120護士管理制度 1、在急診科護士長領導下,嚴格執行醫院及急診科各項規章制度。2、必須嚴守崗位,聽從指揮,隨叫隨到,完成任務后,須立即回院,不得在外擔擱。接到120指令后,白天不超過3 分鐘,夜間不超過5分鐘出車。必須按規定著裝,帶齊必備搶救物品。3、病人文明禮貌,服務周到,遵守職業道德,按規定收費,嚴禁私收費及向病人索要錢物。4、熟悉各搶救物品的擺放位置及使用方法,做好搶救物品的準備、檢查、整理、更換工作,及時清理過期失效物品。5、急救20、醫護人員必須及時做好醫療文書記錄,對危重病患者,及時做好病危通知并請家屬簽字,對現場死亡的,只作死亡診斷,避免不安全因素,實行保護性醫療。6、病人接回醫院后,應向醫生匯報病情及搶救經過,做好交班記錄。7、積極參加院部及科室各項政治、業務學習,提高業務水平。8、在衛生包干區內做好清潔衛生工作。 綠色通道管理制度1、為了發揚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迅速、及時、有效地搶救急危重病,凡進入急診科的病員,應無條件進行生命支持搶救。2、對綠色通道病員,實行優先搶救、檢查和治療,一切手續由護理員負責辦理。如需要會診,應及時通知會診科室,會診醫生應在5分鐘內到場。3、綠色通道病員經急診搶救后,病情相對穩定,需21、要住院者,由護理員協助辦理住院手續,并由醫務人員護送入住,同時做好交接班手續。4、凡110或120送入我院的急危重病員,因無家屬在場或費用困難,先由110或120經辦人員填寫綠卡,報醫務處或總值班及時辦理有關手續。醫護人員應及時做好費用催交。 急 診 科 護士工 作 制 度 一、急診科必須24小時開診,隨時應診,節假日照常接診。護理工作人員必須明確急救 工作的性質 、任務,嚴格執行首診負責制和搶救規則、程序、職責、制度及技術操作常規,掌握急救醫學理論和搶救技術,實施急救措施以及搶救制度、分診制度、交接班制度、查對制度、治療 護理制度、觀察室工作制度、監護室與搶救室工作制度、病歷書寫制度、查房會22、診制度、消毒隔離制度,嚴格履行各級各類人員職責。二、值班護士不得離開接診室。急診患者就診時,值班護士應立即通知有關科室值 班醫師,同時予以一定處置(如測體溫、脈搏、血壓等)和登記姓名、性別、年齡、住址、來院準確時間、單位等項目。值班醫師在接到急診通知后,必須在510分鐘內接診患者, 進行處理。對拒絕來急診科診治患者或接急癥通知后10分鐘不到的醫師,急診室護士隨時通知醫務科、門診部或總值班室,與有關科負責人聯系,查清原因后予以嚴肅處理。三、急診科各類搶救藥品、器材要準備完善,由專人管理,放置固定位置,經常檢 查,及時補充更新、修理和消毒,保證搶救需要。四、對急診患者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和同情心,及時23、正確、敏捷地進行救治,嚴密觀 察病情變化,做好各項記錄。疑難、危、重癥患者應在急診科就地組織搶救,待病情穩定后 再護送病房。對需立即進行手術治療的患者,應及時送手術室進行手術。五、急診患者收入急診觀察室,急診護士負責治療,對急診患者要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并做好記錄,及時有效地采取治療措施。觀察時間一般不超過3天,最多不超過一周。六、遇重大搶救患者須立即報告醫務科、護理部、門診部,有關領導親臨參加指揮。凡涉及法律糾紛的患者,在積極救治的同時,要積極向有關部門報告。 急 診 搶 救 室 工 作 制 度 一、搶救室專為搶救患者設置,其他任何情況不得占用(尤其搶救室)。搶救的人一旦允許搬動,即應轉移出搶24、救室以備再來搶救患者的使用。二、一切搶救藥品、物品、器械、敷料均須放在指定位置,并有明顯標記,不準任意挪用或外借。三、藥品、器械用后均需及時清理、消毒,消耗部分應及時補充,放回原處,以備再用。四、每日核對一次物品,班班交接,做到賬物相符。五、無菌物品須注明滅菌日期,超過1周時重新滅菌。六、每周須徹底清掃、消毒一次,室內禁止吸煙。七、搶救時搶救人員要按崗定位,遵照各種疾病的搶救常規程序,進行工作。八、每次搶救患者完畢后,要作現場評論和初步總結。 急診觀察室工作制度 一、因病情需要,可在急診科觀察室短期觀察患者(包括病情復雜難以確診,需入院診治而暫時無床又不能轉出者)。二、值班醫師和護士,要嚴密觀25、察病情變化,開好醫囑,及時填寫急診觀察病歷,隨時記錄病情和處理經過,認真做好交接班。三、急診觀察室醫師早、晚各查床一次,重癥隨時查看。主治醫師每日查床一次,及時修訂診療計劃。四、急診觀察室值班護士,要隨時主動巡視患者的病情、輸液、給氧等情況。發現病情變化,立即報告醫師并及時記錄。五、加強基礎護理,預防褥瘡、肺炎等并發癥的發生。六、留觀察者只許留一人陪伴(特殊情況除外)。七、留觀察時間一般不超過3天,最多不超過1周。急診 就 診 制 度 一、由接診護士詢問病情確定就診科目后,辦理掛號,并通知有關科急診值班醫生 。病情復雜難以立即確定科別者,由首診科負責處理。二、接診醫生檢診后,記錄檢查結果及處理26、意見。三、傳染病患者應到隔離室就診。四、對重病及病危患者應即刻通知值班醫生作緊急處理,然后辦掛號手續。須有專人陪伴,隨時觀察病情變化。五、接診護士測體溫,必要時測呼吸、脈搏和血壓(重危患者必須測血壓),一般 患者用腋表,小兒、昏迷、精神失常、驚厥患者用肛表。六、需要搶救的危重病者,在值班醫生到達前,護士可酌情先予急救處理,如止血 、給氧、人工呼吸、胸外按壓、吸痰等,亦可請其他值班醫生進行初步急救,被邀請醫生不得拒絕。七、紫紺及呼吸困難者吸氧。體溫超過39可予冰袋或冰敷常溫。呼吸心跳停止者 即行胸外心臟按壓、心內注射及氣管內插管給氧、靜脈輸液等。八、需要X光等檢查的患者,就病情需要,須有工作人員27、或陪伴人員陪送,或通知有 關科室到急診科檢查。九、病情需要時,可邀請其他科值班醫生會診。遇有就診者過多或疑。難病例,應及 時請上級醫生協助。遇有大批急診或病情復雜,需要多方面合作搶救的患者,應通知急診科主任、醫務科科長及院長。所 有會診及一切處理經過,應記入病案。十、病情需要時,可轉入急診觀察室觀察。十一、多部位傷的患者或多種(兩種以上)疾病共存的患者就診時,應由病情最危 重的科室首先負責診治,其他科室密切配合。十二、有急癥需手術者,按醫囑作術前準備,并通知手術室,如須住院,由陪送人 或護士代辦住院手續。十三、重危病者入院時,由護士親自護送,并對病區護士作好交班。十四、急癥由于交通事故、服毒、28、自殺等涉及公安、司法者,應立即通知有關單位 。十五、護士應記錄患者到達時刻、醫生到達時刻及患者送入病區時刻。 值 班 工 作 制 度 一、值班人員負責處理全日急診工作,必須嚴守崗位,態度熱情,工作細心,認真 履行職責。實習人員參加值班時,應有專人指導。二、各科室派責任心強,畢業3年以上的人員來急診科工作,應將名單送醫務科和急 診科。值班者不得擅自離開崗位。三、值班護士交接班時,應檢查一切急救用品的性能、數量及其放置位置,如有缺 損或不適用時,應立即補充更換。放置位置有誤時,立即改正。擔任急診醫護人員如需出診,必須有人代替工作。四、嚴格執行交接班及查對制度。急診及觀察患者,應床旁交班,避免將處理29、未畢 的事項交他人處理。 危 重 患 者 搶 救 制 度 一、須做到嚴肅認真、分秒一、搶救工作須組織健全,分工周密,參加搶救的醫護人員必必爭。二、在搶救中應由急診科主任、護士或在場的最高職稱的醫生擔任組織搶救工作,參加搶救的人員應服從指揮,準確地完成各項工作。搶救過程應嚴格執行正規技術操作及查 對制度。三、必要時由醫院組織搶救組進行搶救,在聽到搶救的呼叫訊號后,參加搶救人員立即奔赴急診科參加搶救工作。四、經搶救后病情允許移動時,應迅速送入監護室或病房。如需繼續搶救或進行手術者,應預先通知病房或手術室做好準備。不能搬動而急需手術者,應在急診室進行。留監 護室繼續搶救治療者,待病情好轉后再送入病區30、。五、凡經搶救的患者,應有詳細病案及搶救記錄,搶救工作告一段落時,應作小結。 交 通 事 故 急 救 管 理 制 度 一、重大交通事故造成傷亡已成為人類疾病的重要死因之一,急救管理原則是“先搶后救”、“先非醫療工程救險后現場醫療救護”。二、在發生車禍事故后首先要將傷員從車內救出,燃燒或毒氣等因素都會繼續進一步威脅傷員,其原則是盡快將傷員從車內救出,這是搶救的第一環,否則無法進行有效的醫 療處理。三、第二環是現場急救,著重處理傷員的出血、窒息、休克等嚴重問題,進行止血、包扎、固定、注射強心劑、呼吸興奮劑。四、在保護生命和減輕傷殘的原則下盡快進入第三環節,即醫療運輸。借助救護車運送,有條件的還可采31、用直升飛機等,以使救護工作速度快、顛簸少、較平穩。救護車管理制度一、目的防止科室或私人隨意使用救護車,避免影響急診出車。保證救護車處于備用應急狀態,隨時接受急救中心指揮。 二、適用范圍急診科救護車的管理。 三、職責(一).護士長、救護車司機每天檢查救護車的車況、車容、搶救設備和藥品。(二).急診班護士每班檢查救護車的車況、車容、搶救設備和藥品,做到及時更換和補充并做好登記。(三).護理部每月檢查救護車的車況、車容、搶救設備和藥品。(四).科主任、護士長對救護車進行嚴格管理,救護車只做醫療救護用,不得挪做他用。(五).救護車司機必須保持車況良好、車容車貌整潔,接到電話5分鐘內必須出車。并設有出車32、登記本,記錄出車時間、地點、到達時間、隨車人員等。 四、工作程序(一).當醫務人員接到120電話后,立即通知司機及值班醫生、護士,攜帶必要的搶救設備5分鐘內出發(用物見“救護車物品配備清單”)。由接120電話醫生在出車登記本上記錄 出車時間、地點、到達時間、隨行人員等。(二).藥品、器材、物品用后均由出診護士及時補充、清理、消毒,使其保持完好備用。護士長每天檢查,急診班、上夜、下夜三班要每班檢查,并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做好各 種登記。發現搶救儀器有故障應及時報告科主任、護士長,并請維修工修理。(三)救護車離開本院執行任務,須報本院醫務科同意,并上報急救 醫療中心指揮調度室,以便指揮中心隨時掌握33、救護車動向。(四).出車執行120急救任務返回醫院時,出診醫生須向急救中心指揮調度室報告出車情 況并做好登記。(五).車內禁止吸煙、擺放雜物。(六).救護車司機定期做好車輛的檢修、保養和救護車的清潔、消毒工作,保持車況良好,安全行駛。 救 護 車 使 用 規 定 一、救護車為醫療救護專用,實行24小時院內值班,由急診科主任、護士長簽發派車單。司機接到通知后,應在5分鐘內做好出車準備,及時出車。二、使用救護車一律按標準交費,一般情況先收費后出車。如情況緊急或通過電話 呼救者,可先出車,出車費由司機負責督促患者補交。三、住院患者要求到外院就診、檢查或請外院醫生會診、手術者,均按上述收費標 準,交納34、出車費。四、每月末由救護車司機將每次派車單和收費單據校對后交財務科審查收支情況, 按醫院出車補助標準,結算出車補助費。五、非醫療用車,必須經業務院長簽發派車單。私自派車、私自出車和出車不收費 ,查明責任者,按出車地點收費標準加倍罰款。 急 診 患 者 接 待 管 理 制 度 一、目的通過對急診患者接診過程進行控制,使急診患者及時、準確得到診治,危重患者及時得到搶 救,避免多科轉診,延誤救治時機。 二、適用范圍急診科患者的接診服務。 三、職責(一).急診護士負責急診患者接診、分診工作,按醫囑及時進行各種治療和護理服務。(二).急診科護士長負責指導接診、分診工作,協調解決急診患者接診過程出現的問題35、及意外。(三).護理部主任、急診科主任負責協調解決特大意外、災難事件及大的糾紛。 四、工作程序(一).急診科專門設立一急診班護士,負責接待來診急診患者,24小時值班。(二).接診護士應按急診患者病情輕、重、緩、急分別處理。(1)對接受治療的患者,當班護士根據需要安排坐姿或臥位,并介紹環境,交待注意事項及患者須知。(2)對外傷的患者,接診護士應做相應的初步處理,如止血包扎、固定制動等。 (3)高熱患者按醫囑予以測量體溫、物理降溫,并安排床位、保暖等。在病歷上 做相應的記錄,并按醫囑給予治療及護理。(4)急診護士接到危重患者直接送入搶救室,通知相關醫生搶救,并參加搶救工作,開通各種搶救通道,準備各36、種搶救儀器。遇到因科內條件限制不能處理的急診患者(如心臟破裂、股動脈破裂等)應立即送往手術室,爭取搶救時間,在護送途中做好相應救治工作(如開通靜脈通 道等)。(5)遇到由路人送來的無名氏,做好接診救治工作的同時,護士應 向患者詢問他的地址、姓名、電話,根據患者提供的資料,聯系其家人或朋友。(6)對神志不清而無人照看者,在做好救治工作的同時,接診護士和醫生同時檢查、 清點患者的物品并登記、簽名后暫時保管。根據患者隨身物品所提供的資料,設法通知其家人或朋友。 設 施 配 置 及 管 理 制 度 一、目的使科室的設施齊全,管理制度完善,責任到人,使之隨時處于完好、備用狀態,提高工作效率和醫療服務質量37、。 二、適用范圍急診科室。 三、職責(一).病區設施配置不完善的,科主任或護士長應及時向院領導及設備科報告申請。(二).病區的設施管理責任到人,并有定期檢查、登記、簽名。(三).護士長每周進行一次設施、器械的檢查,護士每班當面清點交接,發現問題及時請維修工修理,發現遺失,當班護士應立即向科主任、護士長匯報,然后向院領導匯報。(四).對陳舊、磨損的設施使用不便,必須報廢的,科主任或護士長應向設備科申請報廢、更新。四、工作程序(一).病區設施策劃及配置,按國家規定的病區設施要求配置病區所需設施及器材。(二).科主任、護士長負責收集設施及器材使用信息,如需要增加的設施、器材,填寫購買申請單,送醫院領38、導審批。(三).護士長負責對購買的設施及器材進行建賬管理,并按病區及編號標識在醒目的位置。(四).護士長建立儀器使用登記本,當班人員負責使用后的清潔及維護,使該儀器處于備用狀態。(五).使用當中發現故障,及時匯報護士長或科主任,同時匯報器械維修工及設備科。(六).每種器械、設施定人、定期、定地點、定數量管理,保證各種儀器、材料性能良好。(七).一切搶救器械、物品使用后,要及時歸還原處,清理補充,并保持清潔、整齊。(八).病區的急救設施不準挪用、外借,非急救設施原則上也不準挪用,若其他科室要作短暫的借用,也要有登記,杜絕以私人的名義借用。(九).護士長每周全面檢查一次科室所有設施、器械,對貴重儀39、器使用后應有記載。 急診科病人入院護送制度1、急診科為急、危重病人入院設立了綠色通道:全體人員必須有急診、服務、窗口意識,熟悉急診科工作制度,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常規,堅守崗位。2、對急、危重病人來急診科就診,醫務人員必須在急診科門口接診,態度和藹,用語文明。3、凡急、危重病人接診后嚴格按照各項搶救程序做好急診搶救工作,陪同并護送病人做必需的檢查,對嚴重顱腦外傷、胸腹聯合傷、大出血等在搶救的同時做好術前一切準備,必要時送入手術室,危重病人電告病房做好床位準備及搶救的準備工作,對年老、體弱、行動不便者協助辦理入院手續,護送入院。3、護送患者時應注意安全、保暖、人文關懷,途中密切觀察病情變化,保持輸液、用氧及各管道通暢,對外傷骨折患者注意保持體位,減少痛苦。4、傳染病人做好消毒隔離工作,送入病房后要進行終末消毒。5、送入病房后,應向病房醫務人員做好交接班工作,如病情診斷、用藥處置、生命體征、輔助檢查、各管道通暢情況。接待病人、家屬的咨詢、問訊,指導醫院路線、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