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公司設備缺陷分類及處理管理制度2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54579
2024-09-08
24頁
4.19MB
1、電力公司設備缺陷分類及處理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設備缺陷管理規定1 總則為加強設備的運行管理,提高設備健康水平,規范各運行、檢修、管理科室的生產活動,做到及時發現缺陷,消除缺陷,防患于未然,保證電網的安全運行,實現安全經濟供電,特制定本制度。1. 1 為了進一步規范和加強設備缺陷管理工作,提高設備健康水平,確保電網安全運行,結合寒亭電網實際,特制定本規定。1.2 各有關單位要認真做好設備缺陷管理工作,從發現、傳遞、審定、到消除等全過程應用缺陷管理軟件系統,提高缺陷處理的現代化管理手段。1.3 本2、規定規定了設備缺陷管理工作的管理職能、管理內容與要求、檢查與考核。2 設備缺陷的定義及分類2.1 設備缺陷是指設備在運行中發生異常,雖能繼續使用,但影響安全、經濟運行。2.2 設備缺陷的分類:設備缺陷按其嚴重程度分為緊急、重大、一般三個等級。 緊急缺陷指對人身或設備有嚴重威脅,不及時處理可能造成事故的缺陷。 重大缺陷指對安全、經濟運行影響較大,只能堅持短期運行,不及時處理可能發展為緊急缺陷或導致事故者。 一般缺陷指對設備雖有影響,但尚能堅持安全運行的設備缺陷。2.3 缺陷分級參考無法確定設備缺陷類別可參考*設備評級管理規定確定。 2.3.1 緊急缺陷主要有: .1變電部分 .1.1 注油設備嚴3、重漏油,從油位指示器中看不到油位。 .1.2 斷路器不能進行分、合閘操作。 .1.3 隔離開關不能進行分、合閘操作。 .1.4 斷路器故障掉閘次數達到規定的允許次數。.1.5 由于某種原因造成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退出運行,開關不能正確動作跳、合閘。.1.6 主變壓器運行中的冷卻器全停或冷卻器不能按規定全部投入運行。.1.7 充油設備大量噴油。 .1.8 電壓互感器二次回路失壓,電流互感器二次回路開路。 .1.9 設備接頭或線夾過熱,達到90及以上者。 .1.10 主變、互感器、電容器、避雷器、電抗器、消弧器等的套管或電纜溢膠、淌油、冒煙發出臭味或瓷質部分縱向裂紋達總長度20。.1.11 直流接地4、。.1.12 房屋漏雨,水滴在電氣設備上。 .1.13 設備的全部主保護不能運行。 .1.14 操作(控制)電源不可靠或能源不足。 .1.15 中央信號裝置不發信或不正確發信。 .1.16 通訊設備故障、中斷。.1.17 重要的遙測、遙信量不正確;遙控、遙調失靈。.1.18 設備內部有明顯的放電聲或異音。.1.19 設備的絕緣、溫升、強度等技術數據超過極限值。.1.20 套管流膠、電容器類設備漏油。 .1.21 真空開關的真空泡失去光澤、發紅。.1.22 斷路器失壓、泄氣、不儲能或發閉鎖信號者。 .1.23 因外力使電氣設備或者設備基礎、部門房、院墻發生傾斜、下沉、裂紋、倒塌并危及安全者。.25、 線路部分 .2.1 導地線斷股、損傷到需切斷重接的程度。.2.2 導地線壓接管明顯抽出或發熱溫度超過90。.2.3 跳線連接點溫度超過允許值,或已變色。.2.4 導線上掛有異物、極易造成接地或短路。 .2.5 一串絕緣子上零值或破損瓷瓶片數35kV-110kV2片及以上者;硅橡膠絕緣子有裂紋、傘裙殘缺較大,不處理將引發事故者。.2.6 承力拉線被破壞(或被盜);直線桿塔拉線被破壞(或被盜),隨時有可能造成倒桿者;桿塔傾斜嚴重,有傾倒的可能。.2.7 導線對樹木、橋梁、樓群建筑、施工吊塔、通訊線路、電視天線等物體的安全距離小于規程標準值,不立即處理將要發生事故者。.2.8 桿塔基礎塌陷、變形、6、破裂、損壞、被沖、傾斜 ,不處理會造成倒桿者。.2.9 金具銹蝕嚴重、串釘移位、脫出、掛環斷裂、變形、彈簧銷脫出或生銹失效,不處理會造成導線脫落者。.2.10 柱上斷路器或負荷開關不能進行分、合閘操作。.2.11 電壓互感器二次回路失壓,電流互感器二次回路開路。 .2.12 互感器、電容器、避雷器等的套管或電纜溢膠、淌油、冒煙發出臭味或瓷質部分縱向裂紋達總長度20。.2.13 FTU、DTU操作(控制)電源不可靠或能源不足。.2.14 配網自動化中央信號裝置不發信或不正確發信。 .2.15 配網自動化通訊設備故障、中斷。.2.16 配網自動化重要的遙測、遙信量不正確;遙控、遙調失靈。.2.177、 柱上斷路器或負荷開關失壓、泄氣、不儲能或發閉鎖信號者。.2.18 斷路器故障掉閘次數達到規定的允許次數。.2.19 因外力使電氣設備或者設備基礎傾斜、下沉、裂紋、倒塌并危及安全者。.3 配電室設備部分 .3.1 配電變壓器嚴重漏油,從油位指示器中看不到油位。.3.2 斷路器、空氣開關、剩余電流保護器不能進行分、合閘操作。.3.3 隔離開關、跌落開關、刀熔開關不能進行分、合閘操作。.3.4 配電變壓器大量噴油。.3.5 電壓互感器二次回路失壓,電流互感器二次回路開路。 .3.6 設備接頭或線夾過熱,達到90及以上者。2.3.1.3.7 房屋漏雨,水滴在電氣設備上。.3.8 TTU操作(控制)電8、源不可靠或能源不足。.3.9 互感器、電容器、避雷器等的套管或電纜溢膠、淌油、冒煙發出臭味或瓷質部分縱向裂紋達總長度20。.3.10 因外力使電氣設備或者設備基礎、部門房、院墻發生傾斜、下沉、裂紋、倒塌并危及安全者。2.3.2 重大缺陷主要有:.1 變電部分 2.3.2.1.1 注油設備漏油(五分鐘內有油珠垂滴)。 2.3.2.1.2 接頭發熱化蠟且有臘滴,確認不再發展。 2.3.2.1.3 裸導體設備溫升大于50K。 2.3.2.1.4 設備內部發熱,外殼溫升大于20K(開關、PT、CT、耦合電容器、電力電容器、套管)。 2.3.2.1.5 絕緣試驗超標準。 2.3.2.1.6 不能按銘牌出9、力運行且無批準手續。2.3.2.1.7 接地電阻不合格。 2.3.2.1.8 工作、保護接地失效,變電設備架構、避雷針結合部開裂或傾斜。2.3.2.1.9 故障錄波器不能錄波。2.3.2.1.10 主變鐵心接地電流測試值不合格。2.3.2.1.11 35kV及以上設備試驗超周期且無批準手續。2.3.2.1.12 上級下達的重大反措項目在規定時間未完成。 2.3.2.1.13 電容器鼓肚、滲油或熔絲經常熔斷者。.2 線路部分 .2.1 導地線弧垂正負誤差,三相不平衡值超過規定要求。 2.3.2.2.2 鋼芯鋁絞線斷股,損傷截面積占總鋁股面積的1025;架空地線斷股,損傷截面積占總面積的8-17或10、銹蝕嚴重。 .2.3 電桿有多處裂紋,長度大于1.5米,寬度超過2毫米或多處露筋,對電桿強度有較大影響。.2.4 電桿嚴重傾斜,其傾斜度或撓度大于2者,但短期內不至于倒桿,轉角桿向內角側正常受力,受力拉線嚴重斷股或嚴重銹蝕。 .2.5 鐵塔重要部位缺材或總計缺塔材5條以上,主材包鋼和主要受力構件連接處缺螺栓占該處螺栓總數三分之一以上。 .2.6 桿塔或拉線基礎被沖刷,破壞塌陷,使基礎穩固受到較大影響。 .2.7 絕緣子鹽密超標。 .2.8 絕緣子串彈簧銷子,導地線掛線金具上穿釘和開口銷子,螺桿有脫落的可能,跳線連接處螺栓松動,壓板有溫升,跳線對拉線及電桿空氣間隙小于規程距離。 .2.9 導線對11、樹木及房屋建筑物的凈空距離小于規程規定,交叉跨越及對地限距小于規程規定。 .2.10 均壓環、屏蔽環脫開,嚴重變形。.2.11 導地線上掛有異物、影響安全運行。 .2.12 電纜管道被挖開或電纜工井蓋板被盜造成電纜暴露在外,不處理會造成電纜被砸壞或工井內電纜被生活垃圾引燃燒壞者。.2.13 電纜接頭有放電聲音或電纜終端頭發熱變色者。.2.14 隔離開關、跌落開關鐵件銹蝕嚴重、觸頭老化放電。.2.15 接地電阻低于規程標準,接地線不符合要求者。.2.16 線路防護區內有危及線路安全的作業施工或者在不足300米處采石放炮,且防護措施不湊效、不健全者。.2.17 跳線、連線發熱、連接螺絲松動,爆壓連12、接處有溫升者。.2.18 設備絕緣試驗超標準。.2.19 隔離開關、跌落開關鐵件銹蝕嚴重、觸頭老化放電。.2.20 電纜溝蓋板殘缺不全;溝壁水泥脫落;支架銹蝕嚴重,積水積污者。.2.20 各種設備的箱體底部孔洞未封堵或封堵不嚴,不能防小動物者。.3 配電室設備部分 .3.1 配電變壓器漏油(五分鐘內有油珠垂滴)。 .3.2 接頭發熱化蠟且有臘滴,確認不再發展。.3.3 裸導體設備溫升大于50K。.3.4 設備內部發熱,外殼溫升大于20K(開關、PT、CT、電力電容器、套管)。.3.5 絕緣試驗超標準。.3.6 不能按銘牌出力運行且無批準手續。.3.7 接地電阻不合格。.3.8 工作、保護接地失13、效,設備接地、避雷器接地結合部開裂。.3.9 設備試驗超周期且無批準手續.3.10 上級下達的重大反措項目在規定時間未完成。.3.11 電容器鼓肚、滲油或熔絲經常熔斷者。.3.12 電纜接頭有放電聲音或電纜終端頭發熱變色者。.3.13 隔離開關、跌落開關鐵件銹蝕嚴重、觸頭老化放電。.3.14 配電室漏雨并逐漸發展,水滴可能落在電氣設備上。.3.15 電纜溝未封堵或封堵不嚴,配電室窗戶破損或缺少,配電室無擋鼠板,易發生小動物爬上電氣設備者。.3.16 電度表不走字或走字不正常者。.3.17 電纜外皮發熱, 溫度超過45者。.3.18 電纜外絕緣受熱變色、變形或有異味,經確認在短期內不再發展者。.14、3.19 設備無名稱、編號、標志或者不清、不符者。.3.20 運行的設備無技術資料、無設備圖紙或與實際不符者。.3.21 指示儀表滯動、卡針,數字儀表不指示、誤碼或者顯碼不清者。.3.22 配電變壓器有異音,不能堅持長期運行者。.3.23 刀閘、瓷瓶及端子排掛塵、掛灰、結堿、結露、受潮、生銹嚴重者。2.3.3 一般缺陷 對設備運行雖有影響,但尚能堅持安全運行的設備缺陷。 3 設備缺陷管理的范圍3.1 變電站、配電室一、二次設備。 3.2 防止電氣誤操作閉鎖裝置。 3.3 變電設備構架、基礎、電纜溝道。3.4 保護、通訊、遠動、計量、圖像監控、遠程抄表及其輔助設備。 3.5 生產房屋建筑、照明、15、排水、制冷及通風設備。3.6 架空線路導地線、絕緣子、桿塔、拉線及附件。 3.7 線路桿塔基礎。3.8 電纜線路、電纜終端頭、電纜中間頭、電纜分支箱、環網柜一、二次設備及配網造化設備。3.9 電纜線路電纜溝道、管道、電纜工井等。3.10 線路防護及交叉跨越。3.11 防雷保護和接地裝置。3.12 可能危及輸變電設備的周圍環境。4 設備缺陷處理的規定 4.1 緊急缺陷的消除時間不超過24小時。4.2 重大缺陷的消除時間不超過一周。 4.3 一般缺陷的消除時間不超過半年或按生產技術部規定時間內消缺。5 職責分工與管理5.1 設備缺陷管理實行公司、部門、班組三級管理體制。5.2 設備缺陷管理由生產經16、理領導,生產技術部是設備缺陷的歸口管理部門,由設備專工(線路專工、變電專工、配電專工)負責分專業管理。各有關部門設兼職人員負責分管范圍內的缺陷管理。5.3 各級人員職責分工5.3.1 生產經理職責5.3.1.1 在接到緊急缺陷匯報后,及時作出決策指令。5.3.1.2 批準緊急缺陷和重大缺陷處理方案和計劃。5.3.2 生產技術部職責5.3.2.1 負責設備缺陷全過程管理的組織、協調工作,督促部室及時消除設備缺陷。5.3.2.2 負責設備缺陷類別的最終確定和消缺工作中的有關技術問題。5.3.2.3 負責審核消缺技術措施。5.3.2.4 根據部室提出的消缺計劃及缺陷性質列入月度、季度計劃停電,做到及17、時安排消缺。5.3.2.5 負責設備缺陷全過程管理,做好設備缺陷的傳遞、整理、分析、反饋、統計、評價和考核工作。5.3.2.6 負責組織必要的消缺驗收。5.3.3 運行部門的職責5.3.3.1 加強對設備的巡視,發現缺陷,及時匯報調度和有關部門;及時記錄、錄入SG186安全生產管理系統、及時交接、及時跟蹤監控。5.3.3.2 凡影響安全運行的缺陷,要制定反事故措施,對尚不能消除的缺陷進行有效的監督,確保設備安全運行。5.3.3.3 定期審閱缺陷單,督促檢修部門及時消缺,并參加消缺驗收。5.3.3.4 每月匯集各站統計報表,計算消缺率并上報生技部。5.3.4 檢修部門的職責5.3.4.1 詳細記18、錄或打印設備缺陷內容,及時分析、分類匯總。及時制定消缺計劃,并列入生產計劃,安排并組織班組消缺。根據設備缺陷提出反事故措施,并組織班組對尚不能立即消除需廠家配合的缺陷進行有效的監督。 設備廠家到達后給與人員、車輛等支持。5.3.4.2 參與并監督班組消缺工作,保障檢修質量;參加或組織消缺驗收。5.3.4.3 將已消缺陷信息,及時反饋。負責將檢修過程中發現的缺陷及時處理,并上報生產技術部;對不能及時處理的缺陷,應上報生產技術部,并注明是否允許運行,允許運行的缺陷應采取的防范措施。5.3.5 調度部門的職責5.3.5.1 運行人員匯報的設備缺陷做好記錄,并盡快通知有關部門。5.3.5.2 在缺陷消19、除之前,應考慮從運行方式上限制缺陷的繼續惡化和發展。5.3.5.3 負責將調度運行中發現的缺陷上報生產技術部。5.3.5.4 調度所在不能確定缺陷內容的情況下可立即安排變電運行中心現場查看確定后報生技部。6 設備缺陷的管理程序6.1 常見缺陷的管理6.1.1 一般缺陷,一經發現要及時報告運行負責人,由運行負責人按類別輸入SG186安全生產管理系統并填入缺陷記錄。依照缺陷管理流程及傳遞流程進行處理。同時運行單位應做好全部缺陷記錄的電子存檔,保證同一缺陷不重復傳遞,實時監督檢修單位消缺。6.1.2 重大缺陷,應在當時匯報調度及部門領導并輸入MIS網。并依照缺陷管理流程及傳遞流程進行處理。6.1.320、 緊急缺陷,一經發現要立即報告調度值班人員及部門領導,并根據現場情況提出消缺的初步方案。當值調度員應立即指揮檢修部門進行處理,并匯報生產技術部、安全監察部和生產經理。檢修部門應立即組織力量消缺,各有關部門應及時到位,緊急缺陷處理完畢后,必須由生產技術部組織驗收后,方可送電或終結。變電缺陷除做好安全措施外,還要做好記錄并立即上網輸入。線路缺陷可在搶修后上網輸入。6.1.4 對需要臨時停電消缺的,檢修部門要將停電申請和消缺措施一并報生產技術部等部門審批,在獲準后消缺。不需臨修和未批準的缺陷,檢修部門要結合月度停電計劃和工作計劃安排消缺。6.1.5 設備缺陷處理單統一編號,由SG186安全生產管理系21、統自動生成。 6.1.6 除節假日外,發現缺陷后,一般缺陷通知單要在24小時內傳交到生產技術部,生產技術部最晚在48小時內簽發至檢修部門。6.1.7 檢修部門分管人員要每天瀏覽上網缺陷,并根據缺陷的緊急程度,及時安排消缺;除緊急缺陷外,消缺后的設備,由運行人員驗收、簽字。對遺留問題和要注意事項,檢修人員除了在記錄上詳細記載外,還應向運行人員做口頭交代。6.1.8 消缺中發現非本專業缺陷,要立即通知生產技術部;由生產技術部通知相關人員消缺。通知遇有困難時,應及時向生產經理反映。6.1.9 檢修部門對定性不準、重復填報或不可處理的缺陷,應填明不處理原因并經有關人員批準,反饋給生產技術部。6.1.122、0 所報缺陷的類別,部門要嚴格把關,禁止故意將類別抬高。6.1.11 缺陷單除在缺陷夾保存以外,要在微機內備份,內容要一致。6.1.12 使用微機上網傳遞缺陷,應按傳遞順序進行批簽,以提高傳遞效率。6.2 特殊缺陷的管理6.2.1 復處理缺陷復處理缺陷是指由幾個單位配合處理,方能消除的缺陷。6.2.1.1 計劃中的復缺陷的處理,一般由生產技術部協調進行。6.2.1.2 消缺中發現的復缺陷,應由發現者立即通知運行人員和調度值班員,然后由調度值班員直接通知到相關單位。盡量減少停電時間和次數。6.2.1.3 相關單位應積極組織并及時趕到現場,緊密配合,盡快消缺。6.2.1.4 消缺中發現的復缺陷一般23、不用傳遞,但在處理后要向生產技術部匯報。6.2.2 暫態缺陷暫態缺陷是指受環境、溫度等條件影響所產生的非器質缺陷。6.2.2.1 受濕度、溫度等因素影響而出現的時顯時消缺陷,應先記入缺陷記錄;然后匯報運行負責人并組織進行觀察和確認。當診斷為永久或者是器質性的缺陷時,再進行傳遞。6.2.2.2 受季節影響具有時效性的缺陷(如空調、開關的加熱器等),在季節發生變化后,可申請延長其消缺期并在適當時機消缺。但在其時效性恢復之前,此缺陷必須消除。6.2.3 不傳遞缺陷6.2.3.1 發現后,立即被消除的缺陷。此類缺陷只登記不傳遞,留做統計缺陷的發現率和消缺率。6.2.3.2 因制造、安裝遺留下來的缺陷,24、在投產后,根本無法消除,但在運行中,能通過采取某些措施或者遵守某些規定,就能保障安全生產。此類缺陷由檢修部門申請,經生產經理批準,可不用傳遞和消缺,但要在設備臺帳記載。6.2.4 緩消缺陷設備大修、預試超周期;試驗中的非關鍵數據偏差;因在周期內不能立即停電處理,只要目前對安全不會造成影響,可由檢修部門申請,經生產經理批準,可延期消缺。6.3 對暫態缺陷、緩消缺陷以及不傳遞缺陷的處理措施要長期遵守,加強對該類缺陷設備的有效監視、定期分析其變化或發展,一旦發現不安全因素,立即轉入傳遞管理。7 設備缺陷的統計分析與總結7.1 各檢修、運行班組于每月初統計上月所發現、所消除的各類缺陷的發現日期、消除日25、期、缺陷內容及消除條數,計算消缺率并于3日前報各自部門。7.2 檢修、運行部門將班組所報消缺表進行統計匯總,于每月的5日前報生產技術部。7.3 生產技術部每月7日匯集、核查全月消缺條數,統計消缺率;并根據回執單公布超消期缺陷,提出考核意見。8 設備缺陷處理的規定消缺率及計算公式8.1 設備缺陷處理的規定:緊急缺陷在發現后的二十四小時內消除;重大缺陷在發現后的一周內消除;一般缺陷在發現后的半年內或按生產技術部規定時間內消缺。8.2 設備缺陷的消缺率:緊急缺陷為100%;重大缺陷為100%;一般缺陷為100%。8.3 設備缺陷的計算公式消缺率統計期已消除缺陷的總條數統計期內應消除缺陷的總條數10026、(緊急、重大、一般缺陷的消缺率要分別計算)。9 工作要求9.1 為保證設備安全運行,所有設備必須按照銘牌或制造廠家的規定參數運行,并嚴格執行有關的運行、檢修規程。9.2 各檢修部門應積極利用檢修、試驗、數據分析等手段查找設備缺陷,發現缺陷后立即通知生產技術部和運行部門,并及時消缺。缺陷發現和消除情況記入缺陷記錄。9.3 缺陷消除以前,各運行部門必須密切關注缺陷發展情況,及時匯報其異常變化,并積極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缺陷升級和危害擴大。9.4 各級部門在接到緊急缺陷和重大缺陷處理通知后,都不得延誤消缺時間,要確保在最短的時間內進行檢修、消缺。所有缺陷從提報到消除必須嚴格遵守相應的時限要求。9.5 27、生產技術部作為設備缺陷管理的主管部門,牽頭負責監督、控制缺陷管理各項流程規范執行,并嚴格執行缺陷注銷制度。建立缺陷庫,主要內容應包括:設備名稱和編號、缺陷主要情況、缺陷性質分類、發現人姓名和日期、處理方案及結果、未處理原因、消缺責任人和消缺日期等。9.6 缺陷處理過程中,嚴格執行*各級生產管理人員工作到位標準,由安全監察部負責監督其落實情況。9.7 設備缺陷的管理要和設備評定級有機結合,評定級為消缺工作提供宏觀指導意見。設備評定級過程中發現的缺陷依據性質劃分納入相應的缺陷管理流程。9.8 缺陷管理流程中除已明確責任人的環節外,各級生產部門的技術員為落實缺陷管理流程的第一責任人。10 設備缺陷的28、檢查與考核10.1 生產技術部根據本規定要求,對未能及時處理的缺陷,按照性質對責任單位進行經濟考核。緊急設備缺陷300元/臺次;重大設備缺陷200元/臺次;一般設備缺陷100元/臺次。對運行人員或巡視聯責人員及時發現設備缺陷避免事故擴大進行獎勵,緊急設備缺陷100元/人次;重大設備缺陷50元/人次。對SG186系統各流程責任人進行考核,未按時上網瀏覽傳遞設備缺陷扣罰50元/人次。對設備消缺率按照設備缺陷每半年考核一次,設備消缺率滿足100%獎勵檢修單位100元/站(條);設備消缺率不滿足100%扣罰100元/站次(即每個專業每半年全部缺陷消除率達不到100%的,需按所轄全部設備臺、條次扣罰,獎29、勵亦采用同等方式)。10.2 設備缺陷管理的考核按經濟責任制進行,考核內容包括: 消缺率完成情況 ; 缺陷發現、匯報、匯總處理等方面是否及時、合格; 是否貽誤消缺時機,造成事故或重復消缺等。本規定自頒布之日起執行,原設備缺陷管理規定同時廢止。本規定由*生產技術部負責解釋。附件一: 變電設備缺陷處理程序流程附件二: 輸配電設備缺陷處理程序流程附件三: 缺陷處理回執單附件四: 各部門缺陷單編號附件一: 變電設備缺陷處理程序流程附件二: 輸配電設備缺陷處理程序流程附件二: 月度缺陷處理回執單 年 月份設備缺陷處理回執單消缺責任部門: 回執時間: 年 月 日序號變電站/線路名稱設備名稱缺陷內容方法及結果未處理原因及建議方案消缺責任人消缺時間審核: 制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