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公司大型機械設備管理及操作人員交接班制度.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54592
2024-09-08
12頁
29.70KB
1、建設公司大型機械設備管理及操作人員交接班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一 總 則第一條 為切實提高本項目工程建設大型施工機械設備安全管理水平,確保大型施工機械設備在施工過程中安全使用,杜絕或減少機械設備事故的發生,特制定本辦法。第二條 本辦法依據安全生產法、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 (國務院令第393號) 、 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國務院令第397號)、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 (國務院令第549號) 、 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12)、施工現場機械設備檢查技術規程(JGJ160-2008)、施工2、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建筑起重機械安全監督管理規定(建設部令第166號)以及省、市有關大型施工機械設備安全管理規定制定。第三條 項目部應當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 的方針,建立健全大型施工機械設備安全管理制度和崗位安全責任制度,項目的主要負責人應對本項目大型施工機械設備的安全使用全面責。第四條 大型施工機械設備的范圍1. 大型設備:龍門式起重機、橋式起重機、旋挖鉆。 2. 其他大型設備:重型挖掘機、裝載機、載重汽車、自卸汽車、通風機等。二 職責1. 項目經理是大型施工機械及特種設備的安全第一責任人對大型施工機械及特種設備的進場、安裝、使用、維護、保養負全3、部責任。2. 項目部的物設部或其指定管理部門負責大型施工機械及特種設備的技術狀況、維修保養、安全操作和執行制度的具體管理。3. 項目部的安質部負責大型施工機械及特種設備管理的安全監督和檢查。4. 項目安質部協助、督促監理單位負責本工程大型施工機械及特種設備管理的監督管理。三 管理制度1項目部是大型施工機械設備安全管理的主體。應建立健全大型施工機械設備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和安全教育培訓制度,制定大型施工機械設備安全生產日常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確保大型施工機械設備的正常投入,對大型施工機械進行定期和專項安全檢查,并做好記錄,組織編制本項目部大型施工機械設備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并定期演練。2. 項目部必須指4、定專人負責大型施工機械設備的安全管理工作。設備安全管理人員應當掌握相關的安全技術知識,熟悉有關大型機械設備的法規和標準,并履行以下職責:(1)檢查和糾正大型施工機械設備使用中的違章行為;(2)管理大型施工機械設備技術檔案;(3)編制常規檢查、定期檢驗計劃并組織落實,并做好檢查、檢驗結果資料報送工作;(4)組織應急演練;(5)組織相關作業人員的培訓工作。3. 項目部必須制定以崗位責任制為核心的大型施工機械設備安全管理制度,并予以嚴格執行。安全管理制度至少應包括:3.1各種相關人員的職責(1) 項目經理是大型施工機械及特種設備的安全第一責任人對大型施工機械及特種設備的進場、安裝、使用、維護、保養負5、全部責任。(2) 項目部的物機部或其指定管理部門負責大型施工機械及特種設備的技術狀況、維修保養、安全操作和執行制度的具體管理。(3) 項目部的安質部負責大型施工機械及特種設備管理的安全監督和檢查。3.2 操作人員守則(1)設備操作人員應加強業務學習,提高操作技能、增強工作責任心,愛崗敬業,奉公守法,積極進取。(2)設備操作人員必須嚴格遵守操作規程,熟悉操作方法及步驟。(3)機械設備在運行前要按規定進行安全檢查。(4)交接班時要認真做好交接手續,檢查交班記錄及有關部門規定的記錄等填寫和記載得是否齊全。當發現或懷疑設備有異常情況時,交班司機和接班司機必須當面交接,嚴禁交班和接班司機不接頭或經他人轉6、告交班。(5)機械設備嚴禁帶故障運行,千萬不能湊合使用,以防發生事故。(6)檢查安全防護、制動(止動)、限位和換向等裝置應齊全完好。(7)機械設備的安全裝置必須按規定正確使用,嚴禁將其拆掉不用。(8)機械設備運轉時,操作者應精力集中,聽從指揮人員口令進行操作,且不得離開工作崗位,以防出現情況而無人處置。3.3 操作人員交接班制度(1)機械交接班制度是保證機械正常運行的基本制度,必須嚴格執行。(2)一機多班制、一機多人操作的設備,操作工人必須執行設備交接班制度,必須進行交接班。交接班由上一班操作工與下一班操作工共同進行,雙方應進行全面檢查,按規定要求逐項交接,做到交接清楚明確,并認真填寫交接班記7、錄。(3)交接人在本班下班前,完成日常作業后,應將本班設備運轉情況,故障檢修情況填入“交接班記錄本”,并向接班人當面交待。如接班人因故未到,可將交接班記錄送交上級領導簽字。(4)接班工人必須在上班前十分鐘到達交接班地點,對照交接班記錄認真檢查設備,辦理交接班手續,發現問題及時提出,必要時可拒絕接班,并將情況報告上一級領導。接班操作工要認真查閱交接班記錄,確認屬實后方能簽字接班。如因交接不清,設備在接班后發生的問題由接班人負責。(5)交接班記錄必須由雙方簽字后,交班操作工方準離崗。(6)交接過程中交方要主動介紹情況,接方要主動了解情況。接班人未按記錄查驗,發生問題由接班人負責。(7)交接工作中如8、果有解決不了的問題,雙方應及時向分管領導匯報,取得解決。(8)交班的操作工負責搞好機械的清潔衛生。(9)維護工人每日必須查看此交接班記錄本,了解情況并及時排除故障。(10)交接班記錄本不準撕毀,丟失。3.4安全技術交底制度設備進場時要對設備進行安全交底,對設備安全性做一個記錄,項目相關負責人要對其簽字。3.5安全檢查制度(1)機械設備檢查是促進機械管理,提高機械完好率、利用率,確保安全生產,改進服務態度的有效措施。(2)機械檢查的主要內容:檢查機械技術狀況、附件、備品工具、資料、記錄、保養、操作、消耗、質量等情況,并對機械使用人員進行技術考核。(3)檢查規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和貫徹執行情況;(49、)檢查管理機構和機務人員配備情況;(5)檢查機械技術狀況及完好率、利用率情況;(6)檢查機械使用、維修、保養、管理情況;(7)檢查機械使用維修的運行效果。(8)機械設備使用人員凡不按規定要求組織機械檢查或檢查不細,存在問題未解決,發生機械事故的,對有關人員按失職追究責任。3.6 維修保養及設備報廢制度(1)操作人員和維(檢)修人員應以主人翁的態度,做到正確使用,精心維護,用嚴肅的態度和科學的方法維護好設備。堅持維護與檢修并重。嚴格執行崗位責任制,實行設備包機制,確保在用設備臺完好。(2)操作人員對所使用的設備,通過崗位練兵和學習技術,做到“四懂、三會”(懂結構、懂性能、懂用途;全使用、會維護保10、養、會排除故障),并享有“三項權利”,即:有權制止他人私自動用自已操作的設備;未采取防范措施或未經主客部門審批超負荷使用設備,有權停止使用,發現設備運轉不正常,超期不檢修,安全裝置不符合規定應立即上報。3.7租賃機械管理制度(1)項目部物設部是項目主管生產機械設備的職能部門,在項目經理和分管副經理領導下進行工作。管理機構和管理人員應相對固定,不得隨意變動。(2)機械設備管理部門應當認真履行管理職責,項目部物設部管理機械設備的主要職責.(3)租賃的設備確實為項目部目前所必需,且項目部暫時無力購置或從成本上考慮目前不宜購置的設備。(4)在設備到達項目部前,項目部負責設備人員必需對設備的技術狀況、維11、護狀況和管理狀況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并在租賃合同中注明該設備當前的實際狀況。以避免在歸還設備時的糾紛。(5)租賃合同中應含有以下內容:租賃物名稱、數量及相關配套設施、質量技術及當前的狀況、租賃期限、租賃物的用途或性質、租金、租金支付期限及方式、租賃物交付期限、時間、地點及方式、租賃物的維修、租賃物損壞后賠償方式、違約責任等。3.8 進場驗收制度機械設備進場必須認真檢查機械設備的性能是否完好,有檢查記錄、產品合格證、或法定檢驗檢測合格證,不準將帶病殘缺的機械投放到施工現場,進場機械設備或者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檢驗檢測使用單位和監理單位共同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做好驗收記錄,填寫進場設備檢查表和設備驗12、收表。3.9定期報檢制度(1)起重機械安全檢驗合格標志有效期滿前一個月向特種設備安全檢驗機構申請定期檢驗。(2)起重機械停用一年重新啟用,或發生重大的設備事故和人員傷亡事故,或經受了可能影響其安全技術性能的自然災害(火災、水淹、地震、雷擊、大風等)后也應該向特種設備安全監督檢驗機構申請檢驗。(3)起重機械經較長時間停用,不超過一年時間的,起重機械安全管理人員認為有必要的可向特種設備安全監督檢驗機構申請安全檢驗。(4)申請起重機械安全技術檢驗應以書面的形式,一份報送執行檢驗的部門,另一份有起重機械安全管理人員負責保管,作為起重機械管理檔案保存。(5)凡有下列情況之一的起重機械,必須經檢驗檢測機構13、按照相應的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實施監督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首次啟用或停用一年后重新啟用的;經大修、改造后的;發生事故后可能影響設備安全技術性能的;自然災害后可能影響設備安全技術性能的;轉場安裝和移位安裝的;國家其他法律法規要求的。3.8大型施工機械裝拆及檢測制度(1) 施工現場龍門吊、橋式起重機等大型機械設備的拆裝作業,必須由具備安裝資質的專業隊伍和專業人員承擔,一般人員不得參與。(2)拆裝作業必須符合GB6067-85起重機械安裝規程和GB5144-85起重機械安全規程之要求。(3)拆裝作業應嚴格遵照產品說明書的技術標準和作業規程進行作業,并做好技術交底工作。(4)設備基礎的施工(塔吊軌道的14、鋪設)要符合各種機型的技術要求,嚴格按原廠提供的施工圖紙進行施工。(5)重新安裝的大型設備,安裝技術負責人應組織參與人員認真研究圖紙和熟悉安裝使用說明書,并對設備及其零部件進行技術性檢查,確認達到要求后方可安裝。(6)設備安裝完畢后,要按規定進行調試,對安全裝置進行可靠性試驗,對整機要進行負荷試驗,全部驗收資料要記錄存檔。驗收和試驗都應遵照建筑機械技術試驗規程和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施行。3.11特種作業人員培訓考核制度(1)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必須具備以下基本條件:年滿18周歲;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身體健康(縣級以上醫療機構出具的健康證明)無妨礙從事本工種作業的疾病和生理缺陷;(四)通過規定的專15、業技術理論和實際操作的培訓考核了解相應工種的專業技術知識掌握相應工種的操作技能。(2)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經考核合格后取得有效資格證件本單位聘用的經法定代表人在其資格證件上簽章同意后方可從事資格項目內作業。(3)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資格證件每兩年進行一次復審經合格后方可上崗作業在資格證件有效期內本單位定期組織培訓學習電梯有關專業技術知識。3.12事故的應急救援預案及應急救援演練制度根據接受培訓的人員不同,選擇不同側重點,確定培訓內容,制定培訓計劃。培訓內容如下:鑒別異常情況并及時上報的能力與意識;對待各種事故如何處理;自救與互相救護的能力;學習使用各種器件、工具的技能與知識;任務的目的和如何完成任務;16、與上下級聯系的方法和各種信號的含義。定期組織進行演練。項目部進行事故應急預案演習是必不可少的,通過訓練和演習可以驗證事故應急預案的合理性,發現與實際不符合的情況,找出不足項和整改項,及時對預案進行修訂和完善。每年至少組織一次應急演練。進行事故應急預案的演習要注意以下事項(1)事故應急處理預案編制完成后,項目部應向所有員工以及外部應急服務機構公布;(2)每一次演練后,項目部應核對事故應急處理預案規定的內容是否都被檢查,找出不足的缺點。檢查主要包括以下內容:事故期間通訊系統是否運作;員工是否安全撤離;急救服務機構能否及時參與事故搶救。3.13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制度(1)施工企業應建立安全生產教育培訓17、制度以確保:施工單位對管理人員和作業人員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安全生產教育培訓;作業人員進入新的崗位或者新的施工現場能受 到安全生產教育培訓;當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時, 能使作業人員受到相應的安全培訓;施工單位的主要負責人,項目負責人,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接受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安全生產考核和繼續教育,保持安全生產考核合格證書的有效性;把對農民工的安全教育培訓列為重點,擺上日程。(2)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制度應明確教育職責、形式、內容、場所和時間。(3)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制度中應制定教育培訓的考核辦法,教育培訓考核不合格人員一律不得上崗作業或上崗從事管理工作。(4)項目部主要負責人應保證安全18、生產教育培訓資源的配備,包括:資金、場地、設施、師資、教材等。(5)落實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制度,施工單位應編制年度安全生產教育培訓計劃。(6)施工單位應建立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檔案,記錄齊全,資料完整,妥善保管。4. 各種大型設備實行“三定”制度即定人、定機、定崗位,做到責任落實到人。5. 新購和在用的大型施工機械及特種設備必須是具有設計許可證的單位設計,具有制造許可證的單位制造,具有安裝、改造、維修許可證的單位安裝、改造、維修。6. 在用的大型施工機械、應執行掛牌制度。掛牌內容包括機械安全檢驗合格證、額定起重量、操作人員姓名、崗位責任制、安全操作規程等。7. 項目部應在大型施工機械設備周圍設置明顯19、的安全警示標志,安全警示標志必須符合國家標準。四 項目大型設備管理項目主要的大型設備有橋式起動機、門式起動機、旋挖鉆機、汽車起重機。1. 橋式起重機、門式起重機的管理(1) 建筑起重機械安裝完畢后,項目部應當組織出租、安裝、監理等有關單位進行驗收,并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檢驗檢測機構進行檢測。檢測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未經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的不得使用。項目部應當自安裝驗收合格之日起30日內,將塔吊、物料提升機等建筑起重機械安裝驗收資料、安全管理制度、特種作業人員名單等,向工程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辦理建筑起重機械使用登記,登記標志置于或者附著于該設備的顯著位置。(2)起重機械要嚴20、格執行定人、定機、定崗位制度,起重機調動時,應執行機調人隨的規定,并且使用、保養、維修等有關資料必須要隨機調動。(3)起重機械作業人員及其相關管理人員,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考核合格,取得國家統一格式的特種作業人員證書,方可從事相應的作業或者管理工作。(4)起重機械操作人員,必須經定機任命后才具有操作權力。操作人員不僅要熟悉安全操作規程,還必須掌握機械的性能、結構、原理和用途。必須嚴格按安全技術操作規定、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和隨機出廠的有關安全規定使用起重機機械。(5)每個月定期對設備進行維修保養,并做好記錄,設備每天進行日檢記錄,對設備進行備案。(6)對剛進場的大型起21、重設備要對其進行設備驗收、設備檢查、設備進場報驗,對設備進行安全交底,對進場的設備做好臺賬記錄。(7)對退場的起重機要填寫設備退場校驗單、退場設備報告,對已經退場的設備做好臺賬記錄。2. 旋挖鉆機(1)機械操作人員必須做到四懂(懂機械的構造、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三會(會操作、會保養、會排除一般故障)必須熟知安全操作規程及保養規程。(2)必須服從管理人員合理的調配和安排,作業前應按規定進行例行檢查,檢查前后有無障礙物、路面情況、設備能否進行正常工作等。(3)協助施工人員對現場工作的安排和協調,必須做好每一根樁的成孔記錄和澆筑時間。(4)定期對自己所管理的設備進行檢查保養(并做好保養記錄),22、定期對設備外部進行保潔處理。(5)每個月定期對設備進行維修保養,并做好記錄,設備每天進行運行記錄,對設備進行備案。(6)對剛進場的旋挖鉆要對其進行設備驗收、設備檢查、設備進場報驗,對設備進行安全交底,對進場的設備做好臺賬記錄。(7)對退場的旋挖鉆要填寫設備退場校驗單、退場設備報告,對已經退場的設備做好臺賬記錄。3. 汽車起重機(1)汽車吊進入現場,必須具備營業執照、準入證、檢測合格證(每年檢測一次)、車輛行駛證、操作及指揮的特殊工種操作證。(2)汽車吊上必須標上吊車型號、吊起的最大重量、操作人員姓名、發證單位、發證日期。(3)汽車吊司機應嚴格按照操作規程施工,嚴禁違章作業。(4)嚴禁超重,超高23、,超負荷進行吊裝,注意車輛安全,經常保養鋼絲繩,嚴禁使用不合格的鋼絲繩進行吊裝作業。(5)汽車吊要嚴格執行定人、定機、定崗位制度,起重機調動時,應執行機調人隨的規定,并做好維修保養記錄和每日運行記錄,對設備進行備案。(6)對剛進場的汽車吊要對其進行設備驗收、設備檢查、設備進場報驗,對設備進行安全交底,對進場的設備做好臺賬記錄。(7)對退場的汽車吊要填寫設備退場校驗單、退場設備報告,對已經退場的設備做好臺賬記錄。4.通風機(1)項目部設立隧道通風專職人員,在隧道作業隊負責人領導下開展工作,具體負責按照經批準的通風方案進行通風系統的安裝、 使用、維修、維護工作。(2)風機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培訓、考核24、合格后方能上崗作業,必須嚴格遵守風機 的操作規程,熟悉通風系統性能。 (3)隧道通風系統必須經過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常運行,運行期間應加強巡視 及維護工作,保證通風系統各項性能、技術指標達到設計要求。(4)保證隧道24 小時連續不間斷通風,風量、風壓必須滿足設計要求,不得隨意 .風機設置兩路電源并裝設風電閉鎖裝置,確保正在使用的通風機出現故障后能在 15 分鐘內啟動備用通風機,保證隧道通風和正常作業不受影響。 (5)通風系統的定期檢查制度。項目部組織每月對通風系統進行檢查,空壓機操作人員每天對通風系統必須作例行檢查;通風系統運行正常后,每 10 天進行一次全面測風,對掌子面和其他用風地點 根據25、需要隨時測風,做好記錄。 (6)建立通風系統運行管理檔案。檔案包括各種檢查記錄、調試記錄、測量記錄、 維護記錄、運行記錄等。空壓機操作人員每天對通風系統運行情況進行記錄,作業隊負責人每天、項目副經理每月分別對運行記錄予以審核、簽認,管理檔案由項目部物機部負責建檔保存。每周用風速測定儀對風速進行人工檢測,檢測結果與自動監控系統相應時間、位置、風速值進行核對,確保風速滿足施工要求且回風巷風速不得低于0.5m/s。 (7)交接班制度。必須由交接雙方簽字認可,對上一班存在的問題、隱患、需注意事項、儀器設備狀態等必須交接清楚。 (8)信息溝通制度。通風機操作人員與豎井下工作人員應及時溝通相關信息,確保生26、產安全、有序進行。5.挖掘機(1)挖掘機必須做到定人、定機、定崗位,明確職責。設備進場要對其操作司機進行安全交底,要對司機的證件進行掃描并保存。(2)對進場的每臺挖機進行編號,并把號碼貼到其設備上便于管理。在挖掘機上貼上標示牌和操作規程。 挖掘機進入施工現場后,駕駛員應先觀察工作面地質及四周環境情況。挖掘機旋轉半徑內不得有障礙物,以免對車輛造成劃傷或損壞。(3)機械發動后,禁止任何人員站在鏟斗內、鏟臂上及履帶上,確保安全生產。(4)挖掘機在工作中,禁止任何人員在回轉半徑范圍內或鏟斗下面工作、停留或行走。非駕駛人員不得進入駕駛室亂摸亂動,不得帶培訓駕駛員,以免造成電氣設備的損壞。(5)挖掘機在挪位時,駕駛員應先觀察并鳴笛后挪位,避免機械邊有人造成安全事故,挪位后的位置要確保挖掘機旋轉半徑內的空間無任何障礙,嚴禁違章操作。(6)工作結束后,應將挖掘機挪離低洼外或地槽(溝)邊緣,停放在平地上,關門窗并鎖住。(7)駕駛員必須做好設備的日常保養(打黃油)檢修、維護工作,做好設備使用中每日記錄,發現挖掘機有問題不能帶病作業,并及時匯報修理,項目部物機部每月定期對挖掘機進行檢查。(8)駕駛員要及時做好設備的運轉記錄,對當日的工作內容做好統計,對工程外零工或零項及時辦好手續,并做好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