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種設備安裝制造公司安全教育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55157
2024-09-08
11頁
33.54KB
1、特種設備安裝制造公司安全教育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安全生產是我們特種設備安裝制造業最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環節。安全生產與廣大職工的利益息息相關。為了讓廣大職工提高和加強在作業中的自我安全防范能力,少出安全事故,盡可能不出事故,特作如下規定:一、新工人人場安全教育制度l、新工人入場必須由工程承包人領隊,先到經理部報到,攜帶工人名單,身份證復印件,三張寸照片,并逐查對身份證是否與本人相符,禁止冒名頂替。工人名單由經理部匯總后發有關部門。2、質安部對全體新工人,必須進行入場安全教育。安全教育主要內容:(1)2、貫徹黨和國家關于施工安全的方針、政策、法令的規定。(2)安全管理規定。(3)機電及各工種的技術操作規程。(4)施工生產中的危險區域在安全工作中的經驗教訓及預防措施。(5)塵毒危害的防護。(6)執行入伍教育、現場教育、崗位教育,三級安全教育制度。經安全、職能考試合格后方能錄用。接受教育者人人均需簽名報到,不得遺漏。如有遺漏要進行補課。未接受教育及考試不及格者,不得安排上班。3、特殊工種工人必須參加主管部門的培訓班,經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嚴禁無證上崗作業。4、在工作及中途不得隨意更換人員。如需換人,須經項目經理部同意,新進場人員到經理部報到進行安全教育。違犯此條者一經查出,按人數計,每人罰款2003、元。此款由工程承包人承擔。如出現安全事故,公司概不負責,由承包人自己解決。二、生產過程中安全教育l、經過質安部進行安全入場教育的工人,由質安部將名單交工長查對核實。工長才接收安排工作。工長交待工作任務的同時,必須交待安全,有針對性的再次提高安全生產知識和防范能力。工長在交待安全生產的時候,亦應簽到點名,必須人人參加。2、工長交待安全生產時間為每周星期一早晨上班前。交待本周工作任務的同時交待安全生產注意事項和遵守的規定。內容由工長口頭宣講、書面交待、班組長簽字。工人必須個個參加聽講,工長要查對有否更換人員。3、工長隨時檢查現場安全防護情況。如發現不安全因素,應及時采取措施,把不安全隱患消失在事故4、發生之前。4、班組長每天對本組組員交待任務的同時,亦必須交待安全。著重交待當天任務范圍內所涉及的安全工作注意事項。不屬本工種工作范圍內的事,切忌出手搭、拆或操作,并作好安全交待記錄。三、項目經理部安全生產工作l、宣傳、貫徹執行國家有關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令及上級和本公司的各種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嚴禁“三違”行為。2、每月交待工作任務的同時,必須交待安全生產。總結上月安全生產經驗和教訓,布置下月安全生產計劃。由質安部督促貫徹執行。3、每月初組織有關部門、工種參加一次安全生產檢查,并召開全體職工大會進行教育和宣傳。督促貫徹有關安全生產的規章制度。把安全生產的有關規定落實在各級人頭上,層層負責抓好這5、-項工作,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責任感。要結合安全合同,每年進行一次安全技術知識理論考核,并建立考核成績檔案。4、負責對全現場的安全生產動態向總經理匯報。提出意見和建議以及解決安全生產上存在的問題。講述安全生產的好人好事。工傷事故管理制度為使公司員工在工作中遭受事故和職業病傷害后獲得及時醫療救治,經濟補償和職業康復的權利,并對事故及時準確的進行調查處理,根據xx政發xx24號 xx市企業勞動者工傷保險規定制定本制度。1、本制度適用于與公司形成勞動關系的員工,退休返聘人員,為公司建筑施工并簽定安全協議的施工隊職工。2、由于下列情形之一負傷致殘、死亡的應當認定為工傷。3、從事本單位日常生產工作或6、者本單位負責人臨時指定的工作的;在緊急情況下,雖未經本單位負責人指定但從事直接關系本單位重大利益的工作的。4、經本單位負責人安排或者同意,從事與本單位有關的科學試驗、發明創造和技術改進工作的。5、在生產工作環境中接觸職業性有害因素造成職業病的。6、在生產工作的時間和區域內,由于不安全因素造成意外傷害的或者由于工作緊張突發疾病造成死亡或者經第一次搶救治療后全部喪失勞動能力的。7、因履行職責遭致人身傷害的。8、從事搶險、救災、救火等維護國家、社會和公眾利益的活動的。9、因公、因戰致殘的軍人復員轉業到企業工作后舊傷復發的。10、因公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遭受交通事故或其它意外事故造成傷害或者失蹤的7、或因突發疾病造成死亡或者經第一次搶救治療后全部喪失勞動能力的。11、在上下班的規定時間和必經路線發生無本人責任或者非本人主要責任的道路交通機動車事故的。12、國家規定的其它情形。13、由于下列情形之一造成負傷、致殘、死亡的,不應認定為工傷。14、犯罪或者違法。15、自殺或者自殘。16、斗毆。17、酗酒。18、蓄意違章。19、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20、發生傷亡事故后,按下列程序處理。21、搶救受傷人員,保護事故現場。22、立即報告本單位領導和安全員。單位領導或安全員應在一小時內報資產運營部。23、事故單位在主管安全部門的配合下,輕傷事故在48小時內完成調查、分析、處理工作,并由事故單位于8、3日內填寫“傷亡事故登記表”報資產運營部。24、發生重傷事故,安全主管部門接到事故單位報告后要立即上報區勞動安全監察部門、公司(廠)技安處(科);公司(廠)工會。安全主管部門和發生事故單位協助勞動安全監察部門完成事故的調查、分析、處理并于10日內上交職工死亡、重傷事故調查報告書。事故單位于5日內填報“傷亡事故登記表”報資產運營部。25、發生死亡事故,安全主管部門接到事故單位報告后要立即上報市區勞動安全監察部門,市區工會、區檢察院、區公安局、公司(廠)技安處(科)工會。安全主管部門與發生事故單位應積極配臺與上級單位共同完成對事故的調查、取證、分析、處理工作,并于25日內上交職工死亡、重傷事故調查9、報告書,事故單位于10日內填報“傷亡事故登記表報資產運營部。26、發生員工傷亡事故調查處理程序。27、事故單位負責人、公司主管安全部門人員應及時趕到現場,了解受傷人員的傷勢,保護事故現場,必要時做出標記。了解事故發生的經過,做好詳細記錄。重傷以上的工傷事故應進行現場勘查、測繪、拍照或錄像。目擊者應出具旁證材料。28、召開事故分析會,查找事故原因,確定事故的性質和責任,制定防止事故重復發生的具體措施,嚴格做到三不放過”。29、事故單位應召開工傷事故現場會,向員工介紹事故發生的原因,使廣大員工能吸取教訓。30、事故單位提出對責任者的意見并報主管安全部門。31、各類工傷事故必須在24小時內上報安全主10、管部門,不得隱瞞超過時限不補報。32、傷亡事故現場的清理。33、輕傷事故現場由公司、主管安全部門批準方可清理。34、重傷事故現場由區勞動安全監察部門批準方可清理。35、死亡事故現場由市勞動安全監察部門批準方可清理。36、傷亡事故的結案。37、輕傷事故由公司主管安全部門會同事故單位領導批準結案。38、重傷、死亡事故由區、市勞動安全監察部門分別批準結案。機械設備管理制度一、總則:1、機械設備管理的基本任務是:合理裝備、安全使用、服務生產,為保證工程質量,加快施工進度,提高生產效益,為取得良好經濟效益創造條件。2、搞好機械設備管理的基本原則是:尊重科學、規范管理、安全第一、預防為主。二、機械設備管理11、的臺帳檔案1、項目經理部設備員負責所在項目經理部的機械設備技術資料的建檔設帳,其中機械設備登記卡、施工設備組織計劃、施工設備維修計劃、施工設備購置申請表、施工設備報廢申請表 式二份,一份自存,一份報生產科備案。2、機械設備臺帳應包括下列內容:(1)設備的名稱、類別、數量、統一編號;(2)設備的購習買日期:(3)產品合格證及生產許可證(復印件及其他證明材料);(4)使用說明書等技術資料:(5)操作人員當班記錄,維修、保養、自檢記錄;(6)大、中型設備安裝、拆卸方案,施工設備驗收單及安裝驗收報告:(7)各設備操作人員資格證明材料。(8)機械設備登記卡、施工設備購置申請表、施工設備報廢申請表、機械設12、備檢查評定表、施工設備驗收單、設備運轉當班記錄、施工設備配置計劃、施工設備檢修計劃、設備維修記錄、早期購置之不理機械設備技術檔案補辦表、租憑臺同、(自制簡易設備技術評定表)。三、機械設備標識1、設備標識應制作統的標識牌,分為“大、中型施工設備”、“小型施工設備”及“施工機具”三類。2、標識牌應按要求填寫。項目經理部設備員應將由生產科施工設備技術監督員組織的每三個月對設備進行一次檢查的檢查結果填入設備標識牌的“檢驗狀態-欄中,檢查結果分為:“臺格、不臺格、停用”,同時施工設備技術監督員將檢查情況填入機械設備檢查評定袁中。3、標識牌應固定在設備較明顯的部位。四、機械設備的組織1、凡屬新開工工程,項13、目經理部應先根據該工程實際情況編寫施工設備組織計劃,并報生產科施工設備技術監督員審批、備案。2、項目經理部設備來源可分為“新購、調配、自有、租賃”。3、項目經理部需購置新的大、中型設備時,生產科施工設備技術監督員配合項目經理部設備員填寫設備購置申請表,報項目經理部審批。項目經理部需購置小型施工設備可根據施工生產需要自行購置。4、凡由項目經理部自行制作、改制的設備均要由生產科施工設備技術監督員組織進行評定審,評定合格才可投入使用,并由生產科施工設備技術監督員填寫自制簡易設備技術評定表。五、機械設備租賃1、項目經理部租賃大、中型設備時,要簽訂租賃合同;并將租賃合同復印一份報生產科備案。2、租賃設備14、進場使用前,由生產科施工設備監督員組織對其性能進行評定、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安裝使用,并將驗收結果填入施工設備驗收單中。3、租賃設備的管理應納入項目經理部設備的統一管理中。六、機械設備的使用管理1、機械設備使用的日常管理由項目經理部負責,即貫徹“誰使用,誰管理”的原則。生產科負責技術指導和監督檢察工作。2、各項目經理部應聘任設備員,該設備員應具備機械設備基礎知識和一定的設備管理經驗。3、機械設備使用應按規定配備足夠的工作人員(操作人員、指揮人員及維修人員)。操作人員必須按規定持證上崗。4、機械設備使用的工作人員應能勝任所擔任的工作,熟悉所使用的設備性能特點和維護、保養要求。5、所有機械設15、備的使用應按照使用說明書的規定要求進行,嚴禁超負茶運轉。6、所有機械設備在使用期間要按設備保養規程的規定做好日常保養、小修、中修等維護保養工作,嚴禁帶病運轉。7、機械設備的操作、維修人員應認真做好設備運轉當班記錄及設備維修記錄。各項目經理部的設備員應經常檢查設備運轉當班記錄的填寫情況,并做好收集歸檔工作。七、施工設備的保養、維修1、施工設備的保養由項目經理部設備員組織操作人員、維修人員按各類機械設備保養規程進行,并由操作人和設備員分別填入設備運轉當班記錄和設備維修記錄中。2、施工設備檢修計劃由項目經理設備員部根據各類機械設備保養規程編制,并報生產科施工設備技術監督員審核、備案。3、施工設備的檢16、修,由工地結臺實際情況,按施工設備檢修計劃進行,日常維修工作由設備員組織進行,所有維修工作,設備員均要填寫設備維修記錄。八、設備的安裝、拆卸、運輸1、小型施工設備的安裝、拆卸、運輸,由項目經理部按設備使用說明書的要求標明行;項目經理部設備員應做好相應記錄。2、大、中型設備進場后由生產科施工設備技術監督員組織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安裝、使用,并由施工設備技術監督員將驗收結果填入施工設備驗收單中。3、大、中型施工設備、工程設備的安裝、拆卸工作應由專業隊伍來完成,并事先由選定的專業隊伍制定安裝、拆卸方案,報生產科設備技術負責人審批。若拆裝工作由非本公司隊伍來承擔,應先由生產科進行評審,評審通過后,方可承擔拆裝工作。4、大、中型施工設備的運輸,按物資搬運操作規程執行。5、大、中型施工設備、工程設備安裝完畢后,按有關標準對安裝質量進行驗收,填寫相應的安裝驗收記錄表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