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電廠熱控設備運行檢修監督管理制度.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55256
2024-09-08
12頁
23.21KB
1、發電廠熱控設備運行檢修監督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一、目的意義為使熱工技術監督工作管理規范化、制度化,按照國家、電力行業熱工管理的有關法律、法規,結合公司實際,特制定本制度。二、基本原則熱控監督必須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不斷推廣新技術,提高熱工技術監督工作水平。三、適用范圍公司所有機組、公用系統熱控設備運行、檢修的監督管理。四、具體內容(一)總則1、對發電設備及系統的熱工參數進行檢測的儀表稱為熱工儀表;對熱力設備及系統的工藝過程進行調節、控制、保護與聯鎖的裝置稱為熱工2、控制裝置。熱工儀表、熱工控制裝置及計算機監控系統稱為熱控系統及熱工設備,對熱控系統及熱工設備的監督稱為熱工技術監督。2、熱控監督的任務是:通過對機組熱工裝置周期性的與日常的檢定、校驗、維修和技術改進等工作,使之經常處于完好、準確、可靠狀態,以保障機組安全、經濟、穩定運行,從而提高勞動生產率。(二)監督范圍1、熱控系統(1)主機DCS控制系統DAS系統:檢測、顯示、記錄、存貯各熱工參數,汽機、鍋爐、發電機性能計算及技術經濟指標考核參數,SOE功能,電氣量采集系統。FSSS系統:鍋爐爐膛安全控制系統DEH系統:汽輪機數字電液控制系統SCS系統:順序控制系統CCS系統:自動調節系統附屬設備:操作員站3、值長站、工程師站、打印機等(2)汽輪機軸系監測系統及危急保安系統(3)小汽輪機控制系統(MEH)及軸系監測系統(4)脫硫DCS系統(5)輔助廠房程控系統:化學補給水、水力/氣力除灰、輸煤、電除塵、翻車機、循環水加藥、精處理、制氫站等程控系統。(6)其它程序控制系統:全廠火災報警系統、旁路控制系統、吹灰及煙溫探針控制系統、定排控制系統、膠球清洗程控系統、爐管泄漏等。2、熱工設備(1)檢測元件(溫度、壓力、流量、物位、轉速、振動、分析、重量、位移、音頻、視頻等物理量及其它的一次傳感器)(2)脈沖管路(一次門后的管路、支架及閥門等)(3)二次線路(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的電纜、電纜槽架、支架、二次接線4、盒及端子排,補償導線、補償盒等)。(4)二次儀表及控制設備(指示、記錄、累計儀表,數據采集及顯示記錄檢索裝置,調節器、操作器、調節執行器、運算單元、轉換單元及輔助單元,變送器、基地式調節儀表、繼電器、計算機及其附屬設備等)(5)保護聯鎖及工藝信號設備(保護或聯鎖用繼電器、信號燈及音響裝置等);(6)順序控制裝置(順序控制器、控制用電磁閥、氣動裝置、電動裝置及開關信號裝置等);(7)計量標準器具和裝置。(三)監督機構及職責分工1、公司建立以總(副總)工程師負責的熱工技術監督網,由生產綜合管理部負責日常管理工作。2、總(副總)工程師職責(1)貫徹國家、電力行業有關熱工的法律、法規及上級有關熱工監督5、工作的指示和規定。(2)建立健全熱工技術監督網,及時解決監督工作中的重要問題,為監督工作的順利開展創造必要的條件。(3)領導、監督熱工監督的技術改造工作及重大技術問題,對重大技術問題組織技術攻關。(4)審批有關實施細則、技術措施和方案。3、生產綜合管理部熱工專責職責(1)在總(副總)工程師的領導下,貫徹執行國家、電力行業有關熱工的法律、法規、標準及各項規章制度,貫徹執行有關計量法規、上級有關熱工技術監督工作的指示和規定,負責公司熱工技術監督工作,開展熱工監督網活動,協調熱工專業與其他專業間的工作,對熱工設備的可靠性負責。(2)督促發電部根據周期檢定計劃,按時送檢標準計量器具,保證熱工計量標準量6、值準確。組織和督促對在用的熱工計量器具的周期檢定。(3)檢查和督促監督工作,組織技術攻關活動,解決生產中的主要技術難題,提高熱控裝置的完好率、合格率和投入率。(4)每月初10日內完成上月熱控系統及熱工設備的三率統計,經分管總(副總)工程師批準后上報。(5)每季度及每年年底對熱工監督工作進行總結,總結主要包括熱控系統及熱工設備發生的不安全事件、三率指標完成情況、缺陷分析對策、運行現狀及存在問題等。每年年初提交本年度熱工技術監督工作計劃。(6)負責本單位熱控系統及熱工設備技術更新改造、檢修項目、備品備件計劃審核與重要檢修項目的驗收。(7)組織公司熱控系統及熱工設備事故的調查、分析,組織研究解決方案7、與制訂有關技術措施(反事故措施、預防計劃等)和技術改進工作。對不符合監督要求和違反監督規定的現象應加以制止。(8)根據生產實際,以生產技術核定單的形式下發有關熱工設備及熱控系統的技術改進、變更、控制策略優化以及保護定值修改等工作。(9)定期對熱工專業的制度進行完善。4、發電部職責(1)認真貫徹執行國家及電力行業有關計量及熱工技術監督標準、規程制度,貫徹執行上級有關熱工技術監督工作的指示和規定;(2)建立健全熱工計量標準,按期做好量值傳遞工作。根據周期檢定計劃,按時送檢標準計量器具,保證熱工計量標準量值的準確。(3)建立熱工計量管理和熱工監督的實施細則,搞好熱控系統及熱工設備的檢定、調試、檢修、8、維護、改造、消缺等工作,不斷提高熱控系統及熱工設備的三率水平;(4)組織實施生產綜合管理部下達的強檢、周檢、抽檢計劃,完成主要熱工參數的系統綜合誤差現場定期抽檢工作,并將實施情況上報存檔。(5)按月將三率的完成情況資料匯總報送至生產綜合管理部。做好月度及年終工作總結,分析取得的經驗和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進意見,對熱工設備的可靠性負責。(6)建立健全熱控系統和熱工設備臺帳、檢修技術記錄、備品備件庫存檔案,每季度提出合理的備品備件計劃。(7)參加熱控系統及熱工設備的事故調查分析,制定反事故措施和事故預案。(8)編制熱控裝置的大、小修計劃和技術改造項目。(9)負責熱工人員技術培訓工作。(四)量值傳遞9、1、熱工計量工作必須符合計量法律、法規及上級部門有關計量管理規章制度。2、熱工標準計量室是公司熱工計量檢定機構,其最高標準接受上一級計量機構的量值傳遞,并經考核認證合格后方可進行使用,有效期5年,并在有效期滿6個月前提交計量標準復查申請表,申請復查。未經考核或逾期未復查的裝置不得使用。從事熱工計量檢定的人員必須持有效期內的相關專業檢定員證方可開展工作。3、熱工計量器具必須按周期進行檢定,不合格或超周期及未經檢定的計量器具不準使用。(1)熱工標準計量室的最高標準應由上一級檢定機構制定周檢計劃,計劃一經下達不得隨意更改;(2)在用計量器具必須制定周檢、抽檢計劃,并按期完成;(3)暫時不使用的計量器10、具可封存,再次使用時需經上級檢定機構或本公司計量檢定合格后方可使用。4、用于熱工計量工作的電測計量器具,如電阻箱等統一歸本公司電測檢定機構進行檢定;本公司不能檢定的,須報送上級檢定機構檢定。5、檢定人員在標準室必須遵守計量標準室的有關制度和規定。(五)運行監督1、運行中的熱控系統及熱工設備應符合下列要求:(1)熱控系統及熱工設備應保持整潔、完好,標志和銘牌應正確、清晰、齊全。(2)儀表指示誤差應符合精度等級要求,反映靈敏,合格證齊全。(3)參與自動調節的重要運行參數應有越限報警,在調節系統正常運行工況下,被調量不應超出調節系統運行質量指標的規定范圍,在擾動后被調量應能迅速恢復正常值。(4)信號11、光字牌應書寫正確、清晰、規范,燈光和音響報警應準確、可靠。(5)操作開關、按鈕、操作器及執行機構手輪等操作裝置,應有明顯的開、關方向標志,并保持操作靈活、可靠;重要設備的開關、按鈕應加防誤操作的保護罩;(6)熱工用電源自動開關及熔斷器應與使用設備及系統的容量要求相符,并標明其容量與用途;(7)熱控系統及熱工設備盤柜內、外應有良好的照明,并保持盤內、外整潔;盤內電纜、儀表取樣管路出入口要封堵嚴密;(8)熱控系統及熱工設備的電纜、脈沖管路和現場設備,應有明顯的名稱和去向的標志牌,并采取防火、防潮措施;電子設備間應配備防火器具并定期檢查,確??煽總溆?;2、主要儀表、自動調節系統、熱控保護裝置(見附錄12、A)應隨主設備準確可靠地投入運行,未經公司總(副總)工程師或生產副總經理批準不得無故停運。主要聯鎖保護系統的保護條件暫時退出的,需報公司總(副總)工程師或生產副總經理批準并做好記錄。取消主要熱工保護和撤消自動調節系統,應首先按規定填寫申請,報上級部門備案。3、運行中的熱工設備的定值應由生產綜合管理部正式發文下達,如需更改,必須經總(副總)工程師或生產副總經理批準,并作好記錄。4、對運行中的熱控系統及熱工設備,熱控人員應定期巡檢,并將巡檢情況記錄在設備巡檢記錄本上。5、對運行中的熱控系統及熱工設備,非熱工檢修人員不得任意調整、撥弄或改動。6、加強計算機軟件管理,進行組態、設定值修改等工作,事先必13、須提出修改申請,并報總(副總)工程師或生產副總經理審核批準后,由發電部指定專人監護、執行。修改結束后,應通知有關人員進行驗收,確認以后,及時編寫異動報告通知有關部門,方可投入使用。熱控隊在工作結束3天內須將有關修改資料整理存檔。7、主要熱控系統及熱工設備在運行中發生異?;蚬收蠒r,機組運行值班人員應及時采取相應措施防止事態擴大,并及時通知熱工人員處理。為了便于分析和掌握熱控系統及熱工設備運行狀況,應做好熱工設備故障及熱工保護動作記錄;對每次熱工保護動作都應進行分析總結,并登記存檔。8、根據機組具體情況,制定在各種情況下DCS失靈后的緊急停機停爐措施。加強DCS系統的監視檢查,特別是發生CPU、網14、絡、電源等故障時,應及時通知運行人員并迅速做好相應對策。并應做好DCS設備異常、DCS卡件損壞更換及維護情況記錄,定期分析DCS系統運行情況和存在問題。9、熱控系統及熱工設備用過的記錄紙、打印紙及儲存數據等,應注明用途和記錄日期,由發電部熱工隊集中保存,保存時間不少于三個月;遇有反映機組跳閘或設備重大缺陷或故障的打印紙等,應及時交到安全監察部,為事故調查和分析提供原始資料。10、未經生產副總經理批準,運行中的熱控裝置盤面或操作臺面不得進行施工作業。11、熱控系統及熱工設備不得用作照明、檢修及動力設備的電源。12、主要熱工參數應定期進行現場抽測校核試驗,其實際綜合誤差應不大于該系統標準綜合誤差的15、三分之二,主蒸汽溫度表和主蒸汽壓力表在常用段范圍內的誤差不大于其綜合誤差的二分之一。主要熱工參數現場抽測校核試驗每月一次,其數量每臺機組不少于五個;并做好記錄以備查考。13、為提高自動調節系統品質,應定期對AGC和自動調節系統進行試驗。主要自動調節系統除定期試驗外,出現控制策略變化、調節參數有較大修改及系統異常等情況也應做擾動試驗,調節品質符合要求。試驗結束后應編寫試驗報告,試驗結果達不到規定要求,應分析原因,提出解決對策,試驗資料及時歸檔。14、三率(投入率、完好率、合格率)是各級管理機構和監督機構考核電廠的重要指標之一,發電部及生產綜合管理部應認真進行統計。(六)檢修監督1、熱控系統及熱工16、設備的檢修,應嚴格執行檢修計劃。檢修、校驗和調試均應按有關規定進行,并符合檢修工藝要求。堅持文明檢修。2、對隱蔽安裝的熱工檢測元件(如測溫套管等)應在機組大修中進行檢查并作好記錄。3、檢修結束,熱工控制盤(臺)內應徹底清潔,底部電纜孔洞必須封閉良好。4、檢修中應對DCS通訊環路進行檢查,以便發現異常,及時處理。對冗余的模件等部件進行切換試驗,確保投運后能正常工作。5、熱控系統及熱工設備檢修后,應嚴格按有關規程和規定進行分級驗收(發電部熱工隊作為班組級、發電部作為車間級、生產綜合管理部作為廠級),并對檢修質量作出評定,對主保護裝置、主要檢測元件和隱蔽設備的檢修工作,必須申報生產綜合管理部現場確認17、驗收。屬于主設備的控制與保護裝置(如汽機軸向位移、差脹傳感器等),應由機務專業與熱工專業共同調試、驗收,并有各方驗收簽字。6、檢修后的熱工儀表檢測系統及計算機監控系統,在主設備投入運行前應進行系統綜合誤差測試,并符合誤差要求。新更換的一次元件(熱電偶、熱電阻、壓力開關、變送器等)都必須校驗合格后才能安裝使用,校驗數據存檔保存。安裝完畢后,還應進行冷態系統調校。7、檢修后的熱工自動調節系統,在主設備穩定運行后應及時投入運行。檢修中有異動的熱工自動調節系統以及給水、汽溫、壓力等主要自動調節系統應在機組檢修后一個月內進行各項擾動試驗、閥門特性試驗和參數調整優化。8、檢修后的順序控制、信號、保護和聯鎖18、裝置,應進行系統檢查和功能試驗。由運行人員確認正確可靠,方可投入運行。為檢驗熱工保護系統動作可靠性和正確性,確保熱工保護好用,應在機組大修前做好試驗計劃,在停機時或機組檢修中根據二十五項重點要求規定,進行鍋爐滅火保護、鍋爐負壓保護、鍋爐汽包水位保護等重要鍋爐爐膛安全監視保護系統的實際傳動試驗。并做好試驗記錄。9、熱控裝置的主要聯鎖試驗應有批準的試驗方案。10、DCS系統設備應每兩年至少進行一次全面、徹底吹掃。11、檢修后的熱控裝置,在主設備投運后及時投入,應滿足測量準確、保護可靠、調節優良的要求,取樣管路須吹掃沖洗。12、檢修后應保證設備保護罩殼、盒蓋及固定螺釘(帽)的完整和齊全,嚴禁任意放置和丟棄。13、大修、中修修期間,須重點檢查DCS、DEH等接地是否良好,主要控制系統DCS、DEH、BPS、MEH等電源是否可靠,電壓是否在允許范圍。MEH、變頻器、電動調節執行器等屏蔽是否良好,接線是否牢固。14、熱控系統和熱工檢修、改進、校驗和試驗的各種資料及記錄數據、圖紙應與實際情況相符,并應在檢修工作結束后一個月內整理完畢歸檔。五、批準及實施時間本制度于年9月1日批準并實施。六、負責組織實施及解釋部門由生產綜合管理部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