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公司設備動力管理工作規范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55494
2024-09-08
9頁
81.50KB
1、工業公司設備動力管理工作規范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為了搞好本公司的設備動力管理工作,促進生產的發展,管好、用好、修好設備,不斷完善和提高公司技術裝備水平,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共有七項管理制度,具體如下:1.0.設備動力管理責任制度1.1公司分管設備動力工作副總主要職責:對公司設備工作負全面責任,在經營責任制中,要制訂設備動力工作的組織措施和經濟措施,審定設備動力工作的各項規章制度、管理辦法。審批生產設備停工檢修、大修方案,平衡、協調好生產與維修設備的經濟與技術的關系,防止拼設備,只顧生產,不顧檢修、維2、護的現象發生。負責設備動力管理機構的設置及人員的安排。組織開展全公司設備檢查、評比、總結和獎懲。1.2紙箱、紙板部經理主要職責對各自所管轄部門設備的操作、維護、安全運行要全面責任。負責組織制訂設備操作規程,使設備在安全穩定的工藝條件下運行。負責操作工人的培訓工作,要求達到“四懂”、“三會”,即懂機械結構、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會使用、會維護、會排除故障的基本要求,并進行考核。負責處理因違章操作,維護不周或工藝故障造成的設備事故。負責組織日常設備的清潔衛生、維護工作,不斷提高設備的利用率和完好水平,對閑置的設備也要定期做好維護工作。1.3設備科長主要職責組織、安排設備科維修人員做好設備維修、安3、裝技術等工作,確保生產正常運行。編制、落實年、季、月及日常設備檢修,備品備件及修舊利廢的計劃。負責設備檔案、技術資料、固定資產臺帳的整理及固定資產的調拔、拆、遷、更新和報廢等工作。檢查督促維修人員執行落實各項規章制度及操作規程的情況,組織維修工人的技術學習,提高工人的業務技術水平。2.0設備維護保養制度為加強設備的維護與保養,堅持“預防為主”和“維護與計劃檢修相結合”的原則,做到正確使用,精心維護,使設備經常處于良好的狀態,保證設備在較長周期內安全穩定運行,要求做到:2.1各車間、部門應在開展“設備完好”及“無泄漏”等活動中,實行操作工人包機制,做到每臺設備、每條管線、閥門、儀表有人使用,有人4、維護保養,有人清潔衛生。2.2操作人員應參加崗位培訓、練兵,對所使用的設備做到“四懂”、“三會”,不合格者不可單獨操作設備。2.3操作人員必須做好以下主要工作:嚴格按操作規程進行設備的啟動、運行和停機。必須堅守崗位,嚴格執行巡回檢查制度,認真填寫運行記錄。認真做好設備潤滑工作。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保持設備清潔,發現跑位、滴漏,應立即處理。發現設備異常應立即檢查原因并及時反映,在緊急情況下,可以果斷停機,查明原因,并上報車間領導,在排除故障之前不得盲目開機,以免釀成重大故障。2.4維修工人對所負責的機電設備負有及時維修,保證維修質量的責任,應做到:維修值班人員必須嚴格履行崗位責任,定時定點檢查,5、隨時了解設備運行狀況。發現設備缺陷應及時排除,并詳細記錄。保質保量完成維修任務。3.0.設備潤滑制度3.1每臺設備的潤滑加油,由操作工、加油工和維修工共同負責,具體的分工是: 3.1.1 凡每班加一次油的潤滑點:如油孔、油咀、油杯、油槽和手動油泵、給油閥及所有的滑動導軌面、絲桿、光桿、活動接頭等處,由操作工負責加油。 3.1.2 車間內的各種設備的貯油箱,如軸承箱、齒輪箱、液壓箱、油泵箱等,由專職的加油工定期加油或換油。 3.1.3 凡需拆卸后才能加油或換油的部位,由機械維修工定期加油或清洗換油。 3.1.4 所有的電氣設備,如電動機、整流器等,由電工加油或清洗換油。凡因缺油造成設備損壞的,第6、一責任人是設備操作者,第二責任人是加油工和維修工。 3.2.設備每一個潤滑部位每班的操作者接班時應檢查一次,不得遺漏,如發現油量不足應及時加油,發現加油裝置損壞,漏油的應馬上通知維修工檢修處理。 3.3.各臺設備各個潤滑部位潤滑油、潤滑脂必須按指定的品牌添加,不準使用變質的潤滑油、脂。在用的潤滑油、脂,如發現粘度降低大,顏色變深或混有水、塵土或金屬粉末,應及時清洗更換新油、脂。添加新油要嚴格進行三級過濾,不合格的油品不準添加。 3.4.各臺設備的每個潤滑部位的加油量應按規定的量添加,如無規定可參照如下規定添加: 3.4.1 循環潤滑:油箱的油位應保持在2/3以上。 油環帶潤滑:當油環內徑D=27、540mm時,油位高度為D/4; 當油環內徑D=4560mm時,油位高度為D/5; 當油環內徑D=70130mm時,油位高度為D/6。 3.4.3 浸油潤滑:當轉速n3000r/min,油位在軸承最下部滾珠中心以下,但不低于滾珠下緣;當轉速n=15003000r/min,油位在軸承最下部滾珠中心以上,但不得浸沒滾珠的上緣;當轉速n1500r/min,油位在軸承最下部,滾珠上緣或浸沒滾珠。 3.4.4 潤滑脂潤滑:當n3000r/min,加脂量為軸承箱容積的1/3;當n3000r/min時,加脂量為軸承箱的1/2。 3.4.5 油池潤滑: 應使大齒輪浸入油中,高速齒輪的浸入深度為0.7倍的齒高,8、且不少于10mm;低速齒輪的浸入深度不大于100mm。在錐齒傳動中,齒輪的浸入深度應使整個齒長都浸在油里。在多級傳動的齒輪箱,當用油池潤滑大齒輪的辦法不能保證所有的嚙合都得到潤滑時,可采用專門的設備或零件(如惰輪、油環等),以解決所有齒輪的潤滑。油池的加油量以每傳遞1KW功率有0.350.7升的油估算。油池潤滑應用于蝸輪減速器時,蝸桿的圓周速度應小于10m/秒。蝸輪(當蝸桿安裝在蝸輪上方時)或蝸桿的浸油深度不應大于蝸輪齒或蝸桿螺旋線的高度。對于蝸桿安裝在蝸輪下方的減速器, 油面還不應超過軸承下部滾動體的中心。 3.5.定期更換下來的廢油應回收集中貯存放置,以便日后再生利用。4.0.安全檢修制度9、4.1生產部門必須給設備科創造良好的檢修條件,設備科沒有得到生產部門的同意,不得任意拆卸。4.2進行檢修的設備,必須先將電源切斷,關好活門,掛上標志牌,以防他人觸動。4.3凡臨時用的照明應使用36伏電壓的安全行燈(容器內應使用12伏的),電動工具要絕緣良好,并要可靠接地、嚴防觸電。4.4安裝臨時線或安裝電焊機電源線要由專職電工接線。4.5高空作業必須遵守如下幾點: 4.5.1 交叉作業必須設安全網,防護棚等安全裝置,進入檢修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 4.5.2 在高度3米以上,有毒地區2米以上的檢修人員必須栓好安全帶。 4.5.3 有心臟病、高血壓、貧血昏暈、癲癇病者,不得高空作業。4.5.4 高10、空作業人員要注意空中電線,距離高壓線應在2米以上。 4.5.5 高空作業搭設的腳手架必須符合安全規定,腳手架上的載重量每平方米不許超過270公斤。 4.5.6 腳手架的跳板和斜邊上要做好防滑措施,并扎好圍欄。 4.5.7 夜間的高空作業必須照明充足,遇6級以上大風應暫停作業。 4.5.8 高空作業使用的機具及設備、零部件應放置穩妥,避免掉落傷人。4.6焊接作業必須遵守如下幾點:4.6.1 凡是在禁火區燒焊,事先要辦好動火證,按動火證的安全措施執行,并指派專人監護。4.6.2 動火地點如周圍有易燃易爆物品應清除干凈。 4.6.3 使用氧氣瓶切忌與熱源靠近,和油類接觸,搬運時不準搬瓶嘴,不得碰撞、11、敲擊,夏季禁止日光曝曬。 4.6.4 使用氧氣時不可用凈,應留有余壓,減壓器凍結時不準用火烤,可用蒸汽解凍。 4.6.5 經常檢查乙炔氣瓶及導氣管是否正常,以免與空氣混合造成爆炸。 4.6.6 電焊作業要嚴格執行電氣安全規程,不得任意移動防護接地設施。 4.6.7 在人多的場所電焊時,應用屏風圍起來,以防電弧傷人眼睛。 4.6.8 在潮濕地點和在金屬容器內進行電焊作業,應穿絕緣鞋或站在橡皮墊上。4.7使用吊車、行車、升降機必須遵守如下幾點: 4.7.1使用時必須有專人負責指揮,由經過訓練和考核的專人操作,工作前對吊車、行車、升降機進行全面檢查,如有缺陷不得使用。 4.7.2吊車、行車、升降機必12、須有保證安全的保險裝置(如超荷指示器、超荷控制器、過卷揚限止器、行程限止器、緩沖器、安全閘、保險卡等)。 4.7.3不準超荷運轉。嚴禁在吊起的重物上站人和在重物的下方逗留與通行。 4.7.4吊運物料、設備時,注意周圍的環境,勿碰壞設備、管道和電線。 4.7.5起吊重物時,重物行程的下方即為危險區,應設欄桿并掛上禁止通行的標志牌。4.8在各種塔、槽、罐或其他密閉設備、管道進行檢修時,應設監護人,并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如通風換氣、用電設備接地、站立的地方防滑等)。4.9檢查竣工驗收時要遵守如下幾點: 4.9.1 檢修竣工驗收,生產和檢修部門雙方要執行交接驗收手續,雙方負責人當場檢查的質量應合格,安13、全裝置恢復齊全。 4.9.2 檢修單位須細致檢查,切勿將工具器材等物忘掉在機械設備內,并做到工完、料凈、場地清。 4.9.3 生產單位檢修前所堵的盲板和切斷的管線,要責成專人檢查處理恢復正常。5.0、設備巡回檢查制度5.1設備科人員須對責任內的設備進行巡查,每班不少于2次。5.2檢查的重點是操作人員的操作情況及靜密封泄漏、動密封泄漏和設備性能的完好情況。靜密封的檢查主要是水、蒸汽、油、空氣、物料等管道的聯接部位。動密封的檢查主要是閥門的填料,各臺設備的填料軸封和機械密封等部位。設備的運轉性能主要檢查設備的軸承和齒輪部位的加油情況,軸承齒輪的溫度變化,振動和噪音是否異常,電壓、電流是否穩定正常,14、壓力(真空)、流量、液位等是否異常。檢查各機臺的操作人員是否違章操作,設備是否超負荷運行。 5.3每次檢查應做詳細記錄。如發現運轉異?;蜻`章行為,應及時向機臺的操作人員指出,并向生產部主管反映。如屬危及人身或設備安全的故障,機修人員有權要求停機處理。 5.4機修人員對巡查的情況除及時向生產部主管反映外,原則上要求在當班消除故障,如果當班來不及處理的,應交待下班處理,但不得拖延到第二天。5.5如延期未處理的,應按泄漏率和完好率的比分,扣罰機臺操作者和維修責任者的當月獎金。5.6填寫設備故障巡查記錄表。5.7設備保養制度 5.7.1.設備日常保養的主要內容與要求 A、班前對設備進行檢查,注潤滑油,15、填寫設備加油記錄卡。 B 、工作時遵守操作規程,正確使用設備,對設備的一般故障及時排除。 C、班后要擦拭、清掃設備,每日下班前15分鐘一小擦,每周周末一小時一大擦,節假日、休假前四小時的維護保養工作。 D、發現隱患及時排除,重大問題要主動上報有關人員。 5.7.2.設備一級保養的主要內容與要求 5.7.2.1 一級保養的時間:設備的一級保養一般每三個月左右安排一次。整個保養內容除電器部分由電工負責外,其余均由操作者負責進行(電氣焊除外)。 5.7.2.2 一級保養的主要內容: A 清掃、檢查、調整電器部位。 B 徹底清洗設備外表,檢查設備內臟,清洗物料及介質在設備內腔殘存的污垢、雜質。 C 檢16、查、調整重要的零部件,對部分配合間隙進行調整。 D疏通油路,增添油量,清洗或更換油氈、潤滑油。E 清除活動面的毛刺及傷痕。 F排除故障,清除隱患,更換密封填料。 D 填寫設備保養登記卡。 5.7.2.3 一級保養要求達到的標準: A 外觀清潔,呈現設備的本色。B 油路暢通,貯油腔清潔,油窗明亮。 C 操作靈活,運轉正常,各密封部位完好。 5.7.3.設備二級保養的主要內容與要求 5.7.3.1 設備二級保養的時間:設備的二級保養按每運行3000小時進行一次,整個保養內容除電器部分由電工負責外,其余的以維修人員為主操作者配合進行,并應組織驗收。 5.7.3.2 二級保養的主要內容: 5.7.3.17、2.1 清掃、檢查、調整電器部分,并切斷電源。 5.7.3.2.2 各潤滑部位進行全部清洗,結合換油周期進行換油,油質油量符合要求。 5.7.3.2.3 檢查設備的技術狀況,調整安裝水平,根據設備的使用情況進行全部或部分解體檢查、清洗,調整各部的配合精度。 5.7.3.2.4 修復或更換磨損部件、零件,并為下一次二保或大修做好備件資料準備。 5.7.3.2.5 做好檢修記錄,填寫設備保養登記卡。 5.7.3.3 二級保養要求達到的標準 A外觀清潔,呈現本色。B 無漏油、漏氣、漏水、漏料液的現象。C 恢復設備的技術精度,滿足生產工藝的要求。5.7.4.設備日常保養的評定辦法及獎懲辦法 5.7.418、.1 設備日常保養評定辦法 A 該加(注)油而未加(注)油者扣1分/處; B未按稱號及要求加(注)油者扣2分/次; C 未按要求清理機臺者扣23分/次; D在震動之設備上懸掛或放置硬物者23分/次; E 緊固件松動或脫落,未按要求處理,帶故障運行者扣3分/次,造成設備損壞者,按有關規定另行重處。 5.7.4.2 設備日常保養獎懲辦法 A 紙板科A、B機64分不獎不罰,復合機80分不獎不罰,后道64分不獎不罰,紙箱印刷工序16分不獎不罰,前述工序每增減1分,獎罰20元; B 分紙、開槽、啤機、釘機、裱膠機16分不獎不罰,每增減1分獎罰10元; C 每日檢查結果予以公布,生產部每月統計一次,月底公19、布各機臺保養得分情況,獎懲結果。6.0.電氣設備管理制度6.1配電室防火安全保衛制 6.11 1.非工作人員不得進入配電室。 6.1.2.配電室要保持清潔,嚴禁存放易燃、易爆和其它物品。 6.1.3.定期對變壓器,開關柜進行維護清掃、保持清潔,防止塵污造成短路,對電氣設備線路要經常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6.1.4.值班人員要堅守崗位,認真監護電壓、負荷的變化情況。填寫運行記錄并嚴格進行交接班制度。 6.1.5.停電清掃時,嚴禁用汽油、煤油擦洗。 6.1.6.電工在安裝維護電氣設備線路時,必須按規程操作,不得違章作業。 6.1.7.正確使用消防器材。 6.2電氣設備缺陷管理制度 所有設備在20、運行中發現有不正常現象稱缺陷,到期未進行預防性 試驗,以及試驗達不到規定標準項目的設備,油開關跳閘達到應進行檢修的次數,接地電阻不合格,亦列為設備缺陷的范圍。設備缺陷分類如下: 1.嚴重威脅系統安全運行的缺陷列為一類。 2.在設備某些不正常現象,但尚不影響安全運行的缺陷列為二類。 3.零部件損壞或缺少應有的附屬裝置,到期未試驗或試驗達不到標準項目列為三類。 4.一類缺陷應及時向公司領導報告,并提出處理意見。屬于二、三類缺陷應報告工程部,通知主管人員派人及時處理,同時應加緊監視其發展情況并登記入冊。 5.凡不必使用特殊測量或大量人力和工具可檢修的缺陷,由本站自行處理。 6.缺陷消除后,應立即在缺21、陷登記后注明消除項目方法和日期。 7.有關設備的管理工作,由本站指定數人負責,逐月匯總報主管人員。 8.對于未投入運行而發現嚴重缺陷的設備,在未處理前不得投入運行。6.3電氣設備維修保養制6.3.1堅持巡回檢查制,及時發現和排除隱患事故。6.3.2確保設備完好,設備要定期檢查和保養,要求做到安全正常運行,設備性能完好,零件完整,變壓器達到技術要求。確保設備完好,做到設備完好率在95%以上。高壓電動機每日應檢查絕緣和做好記錄,對停轉半個月以上電機需用前要經烘烤后才準使用。啟動電機前啟動電壓須在額定值的-5%+10%范圍內。油開關,變壓器的油位指示應正確,油位應合格,若油位不夠,應加以合格的變壓器22、油。對設備用的電器部分,要進行經常性保養,保證隨時能夠運行。對所屬范圍的電氣設備,應熟悉其性能、結構原理,做到會排除故障。對空壓機房的管理,由設備科負責定期性保養維護。 6.4交接班制度值班電工必須按輪流值當班,不得私自代班或替班。上下交接班時,雙方都要準時,同時在站內清楚的交接班,不準私自離開交接班室。在處理事故和進行重要操作時,電氣設備發生故障時,電氣設備發生故障時,不得交接班,特殊情況須經車間領導批準。交接班之前得到處理事故的通知,當班人員應立即前往,不得無故拖延,更不得推給下一班處理。交待內容 設備運行情況,故障處理情況,設備的異常情況,運行方式,改變情況,各種記錄的記載,衛生情況。 23、接地線夾,低壓操作表,鉗形表,雨衣,絕緣手套、鞋,雞毛帚,滅火機等。 當班人員必須認真檢查安全,防火裝置的完好情況,杜絕火災等一切不安全的電氣因素存在。6.5巡回檢查制度 1.每班至少做二次巡回檢查。 2.對下列設備進行運行檢查: 廠里所有配電裝置運行情況; 變壓器、油開關、油浸電纜的密封情況; 變壓器的運行電流、電壓、聲音、油位情況; 所屬電氣設備運行,使用安全情況。 3.發現異常現象應及時處理,如處理不了的,應及時向領導匯報。7.0.設備安全操作內容7.1“三好” 7.1.1.管好: A 對設備保管責任,未經領導同意,不許別人動用自己所用的設備。 B 對設備及附件、儀器、儀表、冷卻、安全、24、防護等裝置,應保持完好。 7.1.2.用好: A 嚴格執行設備安全操作規程,合理使用設備,嚴禁精機粗用,超載運行。 B嚴禁踏踩設備外表面,嚴禁腳踢操縱手柄和電器開關等控制操縱系統。 7.1.3.修好: A 設備在修理或各級保養進行過程中,操作者應自始至終參加修理和保養,熟悉設備結構、性能。 B 在不斷摸清設備技術狀況的基礎上,要求做到識別設備事故的部位和應急措施。7.2四會” 7.2.1.會使用: A對新設備或未操作過的設備進行操作前,操作者應首先熟悉設備的結構、性能,在確有把握的情況下方可使用。新工人應在有關人員指導下,方可開動設備。 B在使用設備過程中,應集中思想,嚴格按照安全操作技術規程25、操作,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和積累經驗,充分發揮設備潛力,確保設備的精度,嚴防設備事故。 7.2.2.會保養: A 經常保持設備內外清潔,工檢具、附件、工件應擺放整齊。 B 認真做好每班例行保養,定期進行一、二級保養。 C 認真做好加油潤滑,做到定質、定量、定時、定點、定人的“五定”制度,保證滑動面和傳動部位運行正常。 7.2.3.會檢查: A 設備開動前,必須檢查傳動系統是否靈敏可靠,一切正常方可開機,如發現問題及時向有關人員反映。B 設備在運轉過程中,應經常觀察各部位的運行情況,如有異常,應立即停機檢查,會同維修人員分析其原因。 7.2.4.會排除故障: A 凡屬設備的一般故障,如油路系統故障,各部位螺栓、塞鐵、離合器、皮帶松動等,操作者應自行排除。較大故障應與維修人員共同排除。 B操作者應在電氣人員的指導下,熟悉設備電器性能,遇電器故障,應在電修人員協助下排除。 C 凡屬設備事故所造成的設備損壞或故障,首先保護現場,并立即向領導匯報,分析事故后,填寫事故報告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