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電公司電氣檢修班設備變更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55531
2024-09-08
6頁
47KB
1、發電公司電氣檢修班設備變更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XX發電有限公司設備部電氣檢修班設備變更管理制度 Q/GDKPXX1范圍本制度規定了XX發電有限公司設備部電檢班在設備變更管理工作的制度及考核辦法。本制度適用于XX發電有限公司設備部電檢班全體員工。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制度的引用而成為本制度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 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制度,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2、版本適用于本制度。GB/T1 12000 標準化工作導則DL/T 8002001 電力企業標準編制規則QB XX發電有限公司標準(管理標準)試行3術語和定義藍圖:曬圖紙俗稱“藍圖紙”,是一種化學涂料加工紙,專供各種工程設計、機械制造曬圖之用,是生產與科研、建設中必不可少的用品。4 管理職責4.1 班組要根據本班管轄設備建立設備檔案。 4.2 班組設備檔案要與現場設備相附,并保證專業設備檔案的正確。4.3 班組的設備檔案應設專人管理,班組技術員是本班組檔案管理的第一責任者。 5 管理內容及要求 5.1設備變更分類 5.1.1 全廠設備和系統變更,依其影響生產和生活的重要程度分為甲、乙、丙三類。 3、5.1.2 凡屬下列情況的變更均列為甲類變更: 5.1.2.1 發電機、主變壓器、高壓開關等主要設備和附屬設備系統以及380及以上電氣系統、事故照明、UPS、通訊載波和調度等干線系統對全廠正常運行有重要影響的輔助設備和公用系統設備的變更。 5.1.2.2 設備報廢的變更。 5.1.2.3 生產設備重要結構和特性的變更。 5.1.2.4 電氣一次或二次系統上的變更。 5.1.2.5 380以上的電氣系統繼電保護、自動裝置及信號及報警裝置的變更。 5.1.2.6 主要設備的重要部件的變更。5.1.2.7 新增裝生產設備或原設備的拆除。 5.1.3 凡屬下列情況的變更列為乙類變更: 5.1.3.1 4、輔助設備、保安設備的變更,不影響主設備的出力、安全及效率。 5.1.3.2 凡是在甲類原則外的系統上的設備及分支系統的變更。 5.1.4 除甲、乙類之外的,影響有關圖紙、技術資料(指廠資料室保存圖紙及資料)列為丙類變更。 5.2 設備變更手續 5.2.1 凡屬甲類設備變更,事前提出“設備變更申請報告”單。 5.2.2 凡屬乙類設備變更,事前經專業主管批準,事后提出“設備變更執行報告”單。 5.2.3 凡屬丙類設備變更,則必須提出“設備變更執行報告”單,據此修正原來記錄及圖紙。 5.2.4 凡因事故修理,使設備變更,則按甲、乙、丙類分別于事后提出“設備變更執行報告”單。 5.2.5 基本工程建設5、中的電氣設備變更,如有全套完整詳細的竣工圖紙,可不依本制度辦理。但凡基本建設工程而影響現有設備變更,由負責該項設備的部門,按其所屬類別按本制度辦理“設備變更執行報告”單。 5.3 設備變更辦理程序 5.3.1 凡變更甲、乙類設備的均須事先填寫“設備變更申請報告”單。 5.3.1.1 甲類由專業主管審查,生產技術處審核后,交總工程師批準。 5.3.1.2 乙類由專業主管審定批準,報生產技術處備案。 4.3.1.3 甲、乙類填寫一式三份,交設備部專業主管、技術檔案室各一份,自存一份。 5.3.1.4 丙類由專業主管審定。 5.3.2 “設備變更申請報告”單提出日期,須在施工前十天提出(重大項目須在6、施工前三十天提出),其所有項目必須經批準后方可進行施工。因事故搶修而變更設備,必須征得付總工程師或生產廠長口頭同意后執行,事后三天內由專業主管負責辦理設備變更手續。 5.3.3 凡改進工程及大修工程,技術設計及施工計劃中經上級核準的設備變更,不須再作事前申請報告,僅須執行“設備變更執行報告”單。在報告中應注明所依據的批準文件及名稱、編號。 5.3.4 各類設備變更峻工后須在七天內提交“設備變更執行報告”單,而對于變更后影響運行操作的項目須在設備啟動和操作前五天由設備負責單位繪制出改變后的圖紙,經審批交有關運行現場、值長組等,作為操作使用。但仍要按規定辦理“設備變更執行報告”單。 5.3.5 對7、于“設備變更申請報告”和“設備變更執行報告”的要求: 5.3.5.1 嚴肅認真的按報告單的內容進行填寫。 5.3.5.2 報告應附藍圖或注尺寸的簡圖,并附加說明和有關資料等。有關操作系統的變更,應同時附改進前、后的系統圖。執行報告單應附修后正式圖紙,以便資料室照圖樣復曬有關單位進行相應修改。5.3.5.3 藍圖及簡圖上應有有關各項系統、機件的名稱及規范,所附的審批參數依據必須是正式資料。 5.3.5.4 改進工程已有詳細竣工驗收圖及資料者,可不必重復報,僅須在報告上注明有關圖號。5.3.5.5 報告應按要求逐級進行審批,審批后任何人員不得擅自更換,若發現原方案確有不合理之處,則應重新辦理變更手8、續并說明原因。 5.3.5.6 填寫“設備變更申請報告”的設備管轄班組,將報告單交到專業后,由專業專工通知相關專業班組,涉及到保護整定值的,由試驗班出定值單履行審批手續。5.3.6 對于甲、乙類“執行報告”審定人應了解查實情況,確切無誤后,交總工程師批準,作為通報的依據。對于相關專業(機械類)設備變更,專業接到通知后,由主管專工通知有關班組,變更相應電氣設備定值、回路或更改有關圖紙及資料。 5.3.7 “執行報告單”的審定應調查核實,其內容包括: 5.3.7.1 所述變動內容是否確切和完全。 5.3.7.2 核準手續是否已按規定辦理。 5.3.7.3 變更后的效果如何。 5.3.8 檔案室根據9、“執行報告單”填寫“設備變更通知”單,經設備部主任簽字,發至專業,專業主管限期將需要變更的圖紙交檔案室。 5.3.9 接到變更通知單的班組,變更后應填寫“變更通知單”的下聯。“修改完成單”,接到“變更通知單”后三天內返送技術檔案室存檔。 5.4 設備名稱、命名、編號 5.4.1 設備名稱5.4.1.1 設備名稱原則按設計施工圖中所標注的名稱和序號為準,一般情況不得改變其名稱和序號。 5.4.1.2 施工圖及設計說明沒有清楚標注設備名稱和序號的,以電氣名稱序號為主進行有序排列。 5.4.1.3 遇有特殊情況需改變原設計的名稱和序號時,需履行審批手續,報生技處批準。 5.4.1.4 設備名稱,編號10、與機組號一并反映在設備標志牌上。5.4.2 設備編號標準 5.4.2.1 主廠房內設備按介質流動方向以系統主設備為起點依次向后有序排列。5.4.2.2 廠房內同一用途的設備縱向布置的,一律以主廠房固定端為起點向擴建端有序排列。5.4.2.3 廠房內同一用途的設備縱向布置的,一律以主廠房A排墻為起點,向兩側有序排列。5.4.2.4 同一用途設備,編號號碼采用兩位數,前一位以1、2、3、4分別代表1、2、3、4號機組,后一位以A、B、C、D、E、F分別代表設備號。5.4.2.5 500系統設備編號由上級主管部門統一編排。5.4.2.6 發電機、主變壓器 、廠用變壓器按機組號編排,標號為1、2、3、11、4號;起備變等公用系統設備編號以1、2編號順序排列。5.5 設備檔案的建立和管理 5.5.1 設備檔案的建立 4.5.1.1 為加強設備管理,提高設備運行可靠性,班組要根據本班管轄設備建立設備檔案。 5.5.1.2 設備管理要根據設備實際情況設立設備名稱、型號、投產日期、生產廠家、大、小修改進日期、內容等科目。 5.5.1.3 班組設備檔案要與現場設備相附,并保證專業設備檔案的正確。5.5.2、設備檔案的修改和補充 5.5.2.1 設備大、小修或改造后,若設備或系統有變化,施工單位應以書面形式交待給管轄單位,管轄單位應重新建立設備檔案且逐級上報。 5.5.3 設備檔案的管理 5.5.3.1班組的設備檔案應設專人管理,班組技術員是本班組檔案管理的第一責任者。 5.5.3.2 專業組織班組檔案管理人員每半年對班組檔案檢查一次,保證班組設備檔案的準確性和歸檔及時性。 5.5.3.3 設備經過大、小修或技術改造,在竣工后1個月之內必須歸檔結束,將圖紙、資料交到專業。6 檢查與考核:6.1 本制度的執行情況由康平發電有限公司設備部電檢班班長負責檢查與考核。6.2 依據本制度和績效考核管理標準進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