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管制造公司生產設備及操作人員管理制度.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55750
2024-09-08
13頁
29.67KB
1、鋼管制造公司生產設備及操作人員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一、設備使用制度方針:正確使用設備是保證設備正常運行,避免設備的不正常磨損或損壞,防止人身、設備事故的發生,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和大修周期,降低備件消耗,減少維修費用,確保生產正常進行的關鍵之一。因此,車間設備操作者,必須嚴格按照設備使用規程,正確使用設備及進行設備日常保養。二、設備維護及管理制度方針:為了保證生產設備正常安全運行,在現有設備的基礎上,精心維護、進行局部技術改造,在較長的時間范圍內以最小的維護成本,保證設備的完整性、可靠性、安全性、2、保障固定資產的保值、增值,保持其技術狀況完好并不斷改善提高企業裝備素質。為企業的生產提供最優的技術裝備,使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建立在最佳的設備技術基礎之上,以獲得設備使用周期費用最經濟,降低生產成本,為企業創造最佳效益。為了加強該項工作的管理,確保設備使用規程能在公司范圍內認真貫徹實施,特制定本制度。三、設備使用規程的基本內容:(以下主要針對操作工)1.對設備操作人員的基本要求:上崗前須經過培訓,熟悉設備的性能、參數、操作規程、安全規程,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在師傅帶領下學習實際操作設備,經車間考核合格后,方可單獨操作設備。對特種設備的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針對本公司的實際情況,以下操作人員須3、持證上崗:龍門吊、橋吊操作工;電焊工;電工;無損檢測操作工;叉車工等。操作者應具備和做到以下四點:操作前的準備工作;操作順序;緊急狀態的處理;在使用過程中設備與人身安全注意事項。非本機操作工未經批準,不得使用。任何人未經批準不得隨意取消或改變安全裝置。任何人未經批準不得亂割、亂焊和改變設備結構。必須保證設備的完整性,未經批準不得任意拆卸設備部件,缺失的部件須及時通知維修人員補齊。2.設備操作的“五項紀律”實行定人、定機使用設備,遵守安全操作規程。經常保持設備整潔,按規定加、換油,保證合理潤滑。遵守交接班制度。管好設備,精心操作不得損壞。發現異常情況,自己不能處理的問題應及時通知有關人員檢查處理4、。3. 設備操作人員的基本要求:操作人員在設備日常維護工作中做到“三好”(管好、用好、維護好)、“四會”(會使用、會保養、會檢查、會排除一般故障)、操作工人應掌握“三好”、“四會”三好:管好、用好、修好管好設備。操作者應負責保管好自己使用的設備,未經批準,不準其他人操作使用。用好設備。嚴格遵守、貫徹設備操作規程及工藝規程,不超負荷使用設備,禁止不文明操作,做到正確使用,合理潤滑,做好交接班記錄和認真、真實地填寫規定的記錄表。修好設備。嚴格執行維護規程,弄懂設備性能及操作原理,及時排除故障;配合檢修人員檢修的設備并參加試車驗收工作。四會:會使用、會保養、會檢查、會排除簡單故障會使用。熟悉設備的性5、能、結構、工作原理,學習和掌握設備操作維護規程,操作技術熟練準確。會保養。學習和執行設備維護、潤滑要求,按規定進行清掃、擦洗,保持設備及周圍的環境清潔。會檢查。熟悉設備結構、性能,了解工藝標準和檢查項目,根據日常維護的要求,對設備各部位技術狀況進行檢查和判斷;能鑒別出設備的異常現象及發生部位,及時上報車間或者設備部。會排除故障。熟悉所用設備特點,懂得鑒別設備正常與異常;能完成一般性的調整和簡單故障的排除;設備出現故障,能及時采取措施防止故障擴大,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要及時報告,并協助維修人員進行排除。5.設備操作前的準備工作:檢查液壓油箱的液位是否達到規定高度檢查路壓力是否到達使用要求檢查氣路、6、油路是否有漏氣、滲油、漏油現象檢查各操作按鈕是否可靠,急停開關是否完好必須觀察上下工序和設備區域內是否有人工作或置放物件6.設備操作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啟動設備前須確認上下工序和設備區域內無人工作及其它置放物件發出啟動設備的警告信號,然后按設備使用規程的程序按順序啟動手動操作各按鈕,各設備動作運行可靠后,方可進料進行生產在設備啟動或者運行過程中,發現有異常的響聲、氣味,漏油及連接螺栓松動等異常情況為保證人身及設備安全必須當機立斷立即停車,通知維修人員判明原因,解決問題后,方可使用發現緊急情況須立即按下急停按鈕隨時注意觀察設備的運行狀況,是否有螺栓松動、漏油、油溫升高嚴格按照設備操作規程進行及生產工7、藝規定的,進行壓力、電流、電壓的設定,未經批準杜絕設備超負荷運行。7.設備運行中的記錄要求:生產過程中,運行的設備在負荷、溫度諸多因素的長時間作用下,機械零部件會磨損變形;電氣原件的參數變化,會引起設備運行參數的改變,崗位操作者應及時記錄下這些參數;可以準確地掌握設備運行規律,以便對該設備及時進行維護檢修,避免設備事故的發生;設備在運行中出現不正常現象,必須隨時記錄,記錄的數據要準確、清楚、完整;設備運行記錄的內容,應及時反映設備的實際運行技術狀態,需記錄的內容有以下方面:設備在運行過程中,設備本體發生異常現象,如運轉不平穩,出現振動噪音,局部溫升超過規定;出現軸向竄動、腐蝕及異常氣味、冒煙等8、情況;電氣設備參數的變化,如絕緣、整流、變頻等方面的參數及電壓、電流、電容等變化情況;設備潤滑參數,如集中潤滑油的壓力、流量、溫度及油脂質量變化,管路的泄漏和堵塞異常情況;設備發生事故或故障的全過程(包括時間、現象、原因、特征和后果)及發生前的異常跡象等。以上記錄由各位設備操作人員記錄在交班本上,并每月整理上交設備或者生產歸檔。8.操作過程中設備故障的處理設備操作工在設備操作過程中,須嚴格按照設備操作規程精心操作,注意觀察,發現異常情況立即停機,判明原因,操作者不能解決的問題需立即報告生產班組或者設備部維修人員解決問題后,方可進行生產。設備操作工程中嚴禁玩手機,以及相互嬉鬧等影響操作的現象,設9、備在啟動運行中,應隨時對周圍環境進行監視,注意儀表指示變化關鍵要害崗位實行兩人操作確認制,即一人操作一人在旁監護,避免出現操作失誤,導致重大人身和設備事故的發生設備在運行中發現故障,凡在本班可以處理的,不得交下一班處理;本班無法完成處理的,未完成部份可交給下一班,接班人員應接著處理完成,并詳細檢查對于操作工不能處理的設備故障,操作工須積極主動協助維修人員進行維修,在設備維修完成后須做到“工完、料盡、場地清”方可進行生產在處理設備故障時,必須在停機后設備處于靜止狀態下切斷電源、按下急停按鈕后進行實行操作工作對所使用的設備進行設備維護保養負責制,設備實行操作人當班檢查和維護保養負責制,由設備部負責10、該設備的維修人員及生產管理人員共同監督執行。嚴格按設備使用規程及生產工藝卡的規定,調試好各項參數,正確使用好自己操作的設備,未經允許不超負荷使用。正確地按制定的潤滑表規定,定期添加潤滑油或潤滑脂,定期換油,保持油路暢通。工裝、模具必須按車間規劃的區域橫、平、豎、直擺放整齊。必須保持設備區域的文明衛生,每班工作人員應對設備進行擦拭及區域內的打掃工作,以保持設備和區域內的整潔。操作工在下班前20分鐘,應將設備和工作場地擦拭和清掃干凈,保持設備清潔,無灰塵、無油垢、無臟物,做到漆見本色鐵見光。操作時須保持干凈、整潔,嚴禁在電柜、操作臺內放置工具、手套等其它雜物,嚴禁在操作臺上防止水杯、手套、工具等一11、起物品,防止誤操作禁止在設備工作時,打開動力柜及操作臺內、外悍操作臺及動力柜每星期一次用干燥的壓縮空氣進行灰塵清理,其余設備半月一次9.操作人員的設備交接班制度交接班記錄本上須填寫生產情況(包括訂單號、執行標準、生產規格、生產管號等);質量狀況;設備狀況(設備發生事故或故障的全過程,包括時間、現象、原因、特征和后果及發生前的異常跡象,處理完成的時間,維修人員姓名,恢復后的使用效果,遺留問題等),設備衛生狀況每班人員應認真寫清楚,交接雙方要在“交接班記錄本”上簽字,設備在接班后發生問題由接班人負責。交接班記錄本必須保證干凈、完整,交接班記錄本上必須按要求認真填寫,每月底交接班記錄由車間收回,由辦12、公室統一管理,以便對生產產品質量及設備故障進行追溯。四、設備維護規程的基本內容:(以下主要針對維修工)準則:設備維護人員加強設備的日常巡檢、維護及對設備使用人員的監督,為了科學地管理好公司的設備,使設備的維護管理工作有組織、有計劃、有原則、有標準、有規程地進行,以達到設備的使用壽命長,綜合效能高和適應生產發展需要。1. 設備維修工需了解設備如下內容:設備的主要技術性能參數表。簡要的傳動示意圖,液壓、動力、電氣等原理圖,便于掌握設備的工作原理。潤滑控制點管理圖表,明確設備的潤滑點及使用油脂牌號。當班操作人員檢查維護部位,維護人員巡回檢查的周期、檢查點、每點檢查的標準,設備在運行中出現的常見故障排13、除方法。設備運行中的安全注意事項。設備易損件更換周期和報廢標準。明確設備和設備區域的文明要求。2.設備維護三大基本原則及其它規定:設備維護工作應貫徹“預防為主”的原則:應把設備故障消滅在萌芽狀態,監督操作者按設備使用規程的規定正確使用設備,防止設備事故發生,延長設備使用壽命和檢修周期,保證設備的安全運行,為生產提供最佳狀態的生產設備。堅持使用和維護相結合原則,操作人員在設備日常維護工作中做到“三好”(管好、用好、維護好)、“四會”(會使用、會保養、會檢查、會排除一般故障)。堅持合理規劃、科學維護的原則:設備維護工作重點,體現在提高維修工作質量,減少故障停機時間,提高設備作業率。要做到合理規劃,14、實現生產修理兩不誤,同時注意采用科學的維護法,以達到效率的最大化。按設備部劃分職責范圍,各設備負責人對所負責設備的操作人員進行設備操作規程、設備的日常維護、設備環境衛生的監督執行。應按設備部劃分的負責范圍對所負責設備,定時、定點進行巡回檢查。當班維護人應根據車間規定的每臺設備檢查點的檢查情況詳細填寫記錄,交接班記錄本及日常巡檢記錄必須保證干凈、完整,交接班記錄本及巡檢記錄必須按要求認真填寫,每月底交接班記錄由車間收回,由辦公室統一管理,存檔待查。完整記錄設備發生事故或故障的全過程,包括時間、現象、原因、特征和后果及發生前的異常跡象,處理完成的時間,維修人員姓名,恢復后的使用效果,更換的配件規格15、型號等遺留問題,液壓油、潤滑油的更換、過濾、補充等。應按設備部劃分的負責范圍,與設備操作工共同完成設備的日常維護,需杜絕所負責的設備漏油、無螺栓松動等現象,及時發現設備隱患并上報。應按設備部劃分的負責范圍,監督操作工執行設備操作規程及設備清潔。充分了解所負責設備的結構、各項參數及常見故障,及時排除設備事故或設備故障快速恢復生產。了解所負責范圍內設備所需的易損件及標準間的更換周期及庫存情況,及時上報所需的備品、備件。維修完成后生產2-3支鋼管確認維修效果后,須嚴格做到“工完、料凈、場地清”方可離開維修現場。設備推行巡點檢、預修的維護責任制,根據巡點檢的預修計劃進行定量維修。巡點檢由設備部維修工16、按設備部劃分的負責范圍進行,維修由設備部安排統一進行。設備的維護保養及潤滑周期由設備部統一編制,發各維修人員及操作工。設備部按類別確定好每臺設備的必檢部位,定崗、定員,責任到人。設備部編寫生產工人日常維護檢查表和維修工人巡回檢查表(包括設備名稱、必檢部位名稱、每點檢查內容、檢查標準、檢查時間)。維修工按規定內容執行,并填寫清楚。設備部根據定時定點檢查的記錄,安排和落實該設備的預修計劃,并報公司備案。5. 設備維修的“四項基本要求”即整齊、清潔、潤滑、安全。整齊。設備零件及安全防護裝置整齊,線路管道完整。清潔。設備清潔,各部位不漏油、不漏水、不漏氣。潤滑。按時加油、換油、油質符合要求,油線清潔,17、油標明亮,油路暢通。安全。實行定人、定機和交接班制度。熟悉設備結構,遵守操作維護規程,合理使用設備。精心維護,加強監測,不出事故。6. 潤滑工作的“五定”設備潤滑“五定”是把日常潤滑的技術管理工作規范化、制度化。是保證搞好潤滑工作的有效方法。其內容如下:定點。確定每臺設備的潤滑部位和潤滑點。定質。確定潤滑部位所需油脂的品種、牌號及質量要求。定量。確定各潤滑部件每次加、換油脂的數量。定期。確定各潤滑部件加、換油脂的周期。定人。確定操作工人、維修工人對設備潤滑部位加油的分工,各負其責,共同完成潤滑。五電氣設備管理制度:為加強對電氣設備的管理,建立和完善各項制度章程,對日常的使用檢修工作進行規范,確18、保電氣安全、正常運行,防范各種事故發生,延長設備使用壽命,保障生產順利進行的必要措施。為此,特制定本制度。1、電氣設備預防性試驗管理:預防性試驗是檢查、鑒定運行中供電設備和高壓電氣設備(電力變壓器、電力電纜、高壓電機等)的絕緣性能,導線接頭的質量及電氣保護裝置動作的可靠靈敏程度,是確保電氣設備安全運行的重要手段。預防性試驗周期規定,原則上結合各車間的電氣設備大、中、小修進行一年一次預防性試驗工作,超周期不試驗的由設備所在車間負責。預防性試驗工作程序如下:配電室高壓電氣,由設備部提出計劃,直接與供電部門聯系試驗工作,計劃交公司審批、備案。生產車間的高壓電氣,由設備部提出計劃報公司審核、備案、批準19、,試驗后設備部編寫試驗報告,試驗數據要準確可靠,交公司歸檔備查。2.列入年度計劃的預防性試驗的高壓電氣設備應做到不漏試,標準不得降低,嚴格按國家現行規定的規程執行。3.電氣在預試過程中,若發現主要設備的絕緣顯著降低或重大絕緣缺陷和擊穿時,須及時向主管領導匯報,組織分析并及時搶修或更換,搶修或更換試驗合格后,方可投入運行。4.電氣設施的防雷保護:建立和完善電氣設施的防雷保護設施,是防止雷電對電氣設施造成損壞的重要安全措施。各變(配)電室必須具有防止直擊雷、感應雷及防止雷池電波入侵的保護設施。定期對防雷設施進行檢測,以保持其性能的良好可靠。全廠應于每年雷雨季節到來之前,以設備部為主,公司領導參加,20、組成電氣防雷檢查組,對防雷設施進行監督檢查,在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應限期解決。5.電氣設備上的變壓油每年進行一次取樣擊穿試驗,必要時做簡化試驗,其簡化試驗項目包括:閃點、酸、酸堿反應(其試驗結果報告應存入檔案);不合格者,必須立即處理或更換。6.電氣人員對運行中的變壓器、電壓互感器、油開關等充油設備應定期檢查。發現低于規定油品和泄漏者,應向主管人員反映,及時處理。7.主要電氣設備檢修:主要電氣設備的檢修周期,根據設備的技術狀況和元件的磨損、腐蝕、老化等規律,安排檢修。嚴格巡回檢查制度,加強使用中的監控管理。只有及時地檢查出問題隱患,及時排除,才能保障其正常運作。對于正在運行中的設備故障,在接到報告21、后,維修人員盡快地組織修復工作。對修理工作量大而又有備件的,應迅速換上備件,使設備盡快運行。對于按間隔周期定時、定點檢修的設備,應在檢修前協調使用部門,并按檢修內容作好各種準備工作,以便縮短檢修時間,早日恢復工作狀態。設備在檢修過程應根據不同設備的具體情況,按制定的檢修標準嚴格執行。8.關于避免觸電事故:嚴禁無經驗電工和未在工作地段兩段掛接地線的情況下在高壓電氣設備上作業。同時,驗電和接地均需使用合格工具。嚴禁無約定時間停、送電,配電室線路停電必須使用“停電”標牌。嚴禁無人監護,單人在高壓設備上工作,施工前必須遵守懸掛標示牌和裝設遮欄的規定。嚴禁未經核對盲目操作(核對設備名稱、編號、開關門閘位置)。嚴禁不按規定使用相應的安全工具進行操作。嚴禁無證操作、無掛牌作業。六設備管理制度的貫徹和執行:設備管理制度的貫徹和執行是保證設備處于良好的技術狀態,安全運行的重要方法。因此,車間各級領導、操作者、維修人員必須認真學習,貫徹與執行。管理制度必須深入貫徹到操作者、維修人員,。操作工人和維修人員要相互提醒、相互監督,并嚴格設備管理制度執行。設備部負責人要經常檢查設備管理制度的執行情況,發現違反管理制度的及時與車間溝通、糾正,并嚴肅處理。批準: 審核: 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