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管理制度.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56088
2024-09-08
12頁
22.28KB
1、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為深入推進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系統建設工作,全面反映各集團、團場和重點子公司風險預警的工作質量,充分調動團場、集團公司相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保證高效、高質量的完成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根據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系統工作實施方案,結合工作實際,特制定該辦法。一、指導思想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規范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系統運行為重點,以制度建設為保障,不斷完善工作機制,確保崗位職責明確、業務流程規范、預警應對及時、措施得力。二、基本原2、則(一)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圍繞師深化財政財務體制改革大局來謀劃和推進財務風險預警系統建設工作,做到財務風險預警系統建設目標與師深化財政財務體制改革目標相一致,財務風險預警系統建設目標工作與企業經濟發展相協調。(二)深化改革,推進創新。圍繞中心工作,及時完善財務風險防控措施,大力推進體制機制制度創新,把風險預警應對工作深入到企業改革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使各項工作更加適應改革發展的需要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三)重點覆蓋,有序推進。堅持層級化管理,構建覆蓋團場、集團公司財務風險預警體系,要突出重點、循序漸進,構建延伸到重點行業、企業的財務風險預警體系。(四)統籌安排,加強協作。加強企業內部部3、門之間的協作配合,積極推進信息互動、資源共享。企業內部應跨部門、跨業務、跨崗位構建財務風險預警防控協作機制,逐步形成點、線、面有機結合的積極風險防控的良好格局。三、組織實施為確保此項工作扎實有效開展,企業財務風險預警工作在師領導的統一安排部署下,由組織實施。領導小組以局長趙德志為組長,副局長章守奇為副組長,團場、集團公司財務科長(經理)為成員,負責部署、指導、督促、檢查、考核財務風險預警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組織協調、工作部署、具體指導、信息收集與處置、督查考評和通訊報道等日常工作。各團場、集團公司要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按照工作要求,加強領導,周密部署,建立財務風險預警工作相配套的工作制度和4、工作流程,主要包括:財務風險預警工作的組織架構,建設規劃,信息收集、上報和反饋,專項應對,工作評價和報告等。四、工作制度(一)會議制度。在財務風險預警系統運行階段召開領導小組全體會議,通報財務風險預警系統運行工作情況和下一步計劃,分析工作過程中存在的瓶頸與難題,協調研究解決重大問題,做出相關工作部署。(二)會商制度。根據工作需要,在系統完善、指標選擇和區間設定等重大環節,領導小組成員單位進行會商,共同解決問題,推動工作落實。(三)督促檢查制度。根據工作進程,領導小組成員單位適時組織檢查組,對團場、集團公司財務風險預警系統運行情況進行專項檢查,確保工作落到實處。各團場、集團公司應根據自身實際,督5、導權屬重點子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系統工作。五、工作要求各團場、集團公司應進一步提高財務風險預警管理迫切性和重要性的認識,繼續把財務風險預警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常抓不懈,加以推進。1.按照扎實推進的要求制定財務風險預警工作的年度計劃。各團場、集團公司明年應制定財務風險預警工作計劃和推進措施,并將年度工作計劃報備案。2按照從嚴從緊的要求做好生存類財務風險預警指標和區間的完善工作。各團場、集團公司應該在總結每月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對生存類風險指標和區間進行完善,提高風險預警的適用性和敏感度。3按照積極穩妥的要求研究發展類財務風險預警指標和區間。各團場、集團公司應根據師提出的發展類財務風險預警工作框架和要求6、,并結合企業自身業務特點,落實發展類財務風險預警體系建設工作,并將有關工作方案報備案。4按照規范科學的要求做好財務風險預警工作制度建設。各團場、集團公司應盡快建立完善財務風險預警工作制度,制度應涵蓋企業財務風險預警工作責任制度以及從數據采集、風險識別、風險應對、到成果評估的全程工作流程制度等,確保財務風險預警工作開展有章可循。5按照深入有效的要求推進財務風險預警工作的應用。針對不同風險的亮燈結果,企業應進行深入的調研和分析,挖掘真正的風險成因,制定切實可行的風險應對措施。財務風險預警結果和措施應納入董事會或管理層辦公會等重要會議的討論議程,使財務風險預警真正成為管理決策的手段之一。6重視隊伍建7、設并保證必要的投入。各團場、集團公司應充分重視該項工作,培養一批涵蓋所有關鍵業務領域和重大風險領域的風險管理隊伍。通過向風險預警管理人員提供必要的授權,以及將財務風險預警工作的經費納入企業預算等措施,保障財務風險預警工作的順利開展及持續進行。六、工作流程企業財務風險預警工作的流程要做到對預警風險的閉環管理和有效運作。對數據收集、風險預警計算和發布、風險應對措施、風險應對情況跟蹤等,各團場、集團公司要落實每個流程環節的責任部門和崗位。(一)數據上報。各團場、集團公司定期、按時通過月報系統上報風險指標源數據,系統可通過接口自動導入這些數據;數據上報時間為每月2日。(二)風險預警計算和發布。系統基于8、企業上報的數據,根據預設的邏輯,自動進行各項指標的計算,風險預警計算和發布時間為每月3日。(三)風險應對。風險預警信息系統根據指標結算結果和事先設定的預警條件,自動進行風險預警,并觸發相應的應對流程,向師領導和各級使用者進行報告。風險應對措施時間為每月5日前。1.綜合運用以下手段幫助企業應對風險:風險分析:結合企業實際情況,要求企業在指定日期內提供追加材料,幫助對風險成因、現狀、及其實質和潛在影響進行分析。窗口指導:專人通過電話和郵件等方式了解、追蹤企業應對風險的各項措施,并適時提供指導性建議來幫助企業應對風險。現場調研:通過現場訪談,查閱資料、研討會等方式對風險進行調研,和企業一起探討風險緩9、釋計劃。聯合協助:在必要的時候,聯合相關部委辦局,通過市場化和(或)行政措施等,幫助企業解決問題。持續監控:通過財務風險預警信息系統對出資企業風險狀況的變化、風險應對措施的計劃和實施進行全程監控。2.以上各項風險應對措施的實施將遵循以下流程:對于風險亮紅燈的企業,采取的風險應對措施將包括風險分析和持續監控,并在必要的情況下,實施現場調研和聯合協助。對于風險亮黃燈的企業,采取的風險應對措施將包括風險分析、窗口指導和持續監控。對于風險亮綠燈的企業,按照日常監控進行管理。3.各團場、集團公司應對風險應遵循的流程:(1)企業應根據財務風險預警結果,向子公司提出應對要求,并根據風險所處的狀態及其變化,采10、取有效的應對措施。(2)對于發現的子公司存在的重大風險,應及時向報告,并根據相關預案,采取適當的措施。(3)企業應針對子公司普遍存在的風險點不斷改進和完善內控制度的建設。4.風險應對情況跟蹤。和企業相關責任部門針對系統預警的結果,開展調查和風險應對工作,對企業風險狀態進行持續的、閉環式的監控。七、企業財務風險預警考核辦法根據財務局自身的管理要求和企業的實際情況,考核辦法選取了以“時效性”和“質量”為重要考核面,其中一是時效性,以“信息上報及時性”和“風險應對及時性”為考核標準;二是質量,以“信息上報準確性”“風險成因準確性”和“風險措施跟蹤”為考核標準。考核涉及風險預警覆蓋范圍的所有單位,以團11、場、集團公司為匯總評分節點。(一)上報、預警、應對工作時間節點1.各企業經辦人次月2號之前完成信息上報工作(數據采集平臺網絡版);2.次月5號前,企業經辦人、部門領導、企業董事長完成風險成因分析和應對措施的填報和審核工作;3.次月8號完成企業風險預警運行情況分析報告;(二)考核評分依據(總分100分)1.時效性(按完成時間考核評分)A信息上報及時性(10分)企業是否能夠在規定時間內上報相關信息(次月2號前為信息上報截止日期);a每月2號前上報完成為“好”得分系數為:1.0b每月4號前上報完成為“中”得分系數為:0.8c每月6號前上報完成為“差”得分系數為:0.4B風險應對及時性:(10分)企業12、是否能夠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風險成因分析和應對措施(次月5號為應對措施截止日期)a次月5號前應對完成為“好”得分系數為:1.0b次月7號前應對完成為“中”得分系數為:0.8c次月9號前應對完成為“差”得分系數為:0.4(2)質量(按照完成質量考核)A信息上報準確性:(15分)企業能夠完整、準確的上報企業的相關信息,具體視上報數據質量:a完成、準確(不更改),得分系數為:1.0b基本完成、準確,得分系數為:0.8c數據殘缺、修改,得分系數為:0.4B風險成因準確性:(30分)企業能夠全面、深入的分析財務風險的成因和提出切實有效的應對措施。a能夠清晰、深入分析風險成因以及切實有效的應對措施,得分系數:13、1.0b基本能夠反映風險成因和積極有效的應對措施,得分系數:0.8c不能反映風險成因和措施沒有可實施性,得分系數:0.4C風險措施跟蹤:(35分)能夠較好的按照風險措施進行落實,并能夠取得明顯的效果,改善企業風險狀況。a按照風險措施,按時按質量的完成,并取得明顯效果,得分系數:1.0b按照風險措施,按時按質量的完成,取得一定效果,得分系數:0.8c不能按照風險措施、或不能按時按質完成,切效果不明顯,得分系數0.4(三)定等標準考核評分定等分為ABCDE五個等級,95-100分為A級(優秀級),)80-94分為B級(良好級),65-79分為C級(合格級),60-64分為D級(較差級),59分以下14、為E級(極差級)。(一)A級(優秀級)95-100分工作成績優異,有創新性成果。(二)B級(良好級)80-94分工作成果達到目標任務要求標準,且成績突出。(三)C級(合格級)65-79分工作成果均達到目標任務要求標準。(四)D級(較差級)60-64分工作成果未完全達到目標任務要求標準,但經努力可以達到。(五)E級(極差級)59分以下工作成果均未達到目標任務要求標準,經督導而未改善的。八、獎罰(一)獎勵在企業風險預警實施過程中相關責任人認真履行職責,在財務風險防范工作中成績突出,避免企業發生經濟損失的,由本單位及上級主管部門給予表彰獎勵。(二)處罰在企業風險預警實施過程中團場、集團公司考核評分較15、差,并且相關責任人未能正確履行責任造成下述重大失誤的,根據情節輕重,給予通報批評、經濟處罰、調離崗位等到處罰。1.未按本辦法建立健全本單位財務風險監控體系和財務風險預警機制,致使本單位出現不可控制財務風險的;2.未嚴格執行有關制度規定,不及時報告重大財務事項,導致本單位出現財務危機或者資產損失的;3.未正確改進會計內控機制建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存在嚴重缺陷,造成風險損失的;4.未健全本單位財務預警機制,未有效組織實施企業財務收支核算與管理,未及時開展財務收支的分析、預測、計劃、控制和監督等工作和經濟活動分析,對加強和改進經營管理、防范財務風險未提出具體措施和建議的。各團場、集團公司應建立有效的16、財務風險防范監控體系。財務風險防范要與企業發展戰略相結合,企業的規模擴張與財務控制制度建設應保持同步發展,要加強對本單位債務、資產投資回收、現金回流和資產增值等方面的財務管理與監督。財務風險防范要與實施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相結合,應著眼于未來現金流量情況,通過預算管理對投資總額、負債水平、資產狀況進行控制,并對未來重大項目的融投資及大筆債務的還本付息等做出統籌安排。各單位應對不斷變化的財務管理環境進行認真分析研究,把握其變化趨勢及規律,并制定多種應變措施,適時調整財務政策和改變管理方法,從而提高企業對財務管理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和應變能力,以此降低企業的財務風險。并要根據有關要求及具體情況,制定本單位階段性財務政策,以達到動態控制財務風險的目的。財務風險預警工作是一項探索性很強的工作,各團場、集團公司在工作中要持續研究、加強交流,不斷創新,逐步優化;并以財務風險預警工作為基礎,加快研究推進企業全面風險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