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廠設備及管道測厚管理規定附布點示意圖.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56388
2024-09-08
10頁
130KB
1、石化廠設備及管道測厚管理規定附布點示意圖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xx石化廠設備及管道測厚管理規定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保證xx石化廠的裝置設備及管道處于完好狀況,及時發現和消除因腐蝕、沖刷引起的事故隱患,保證生產安全、穩定、長周期運行,特制定本規定。第二條 設備、管道的定點、定期測厚(以下簡稱“測厚工作”)是xx石化廠生產裝置腐蝕檢查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三條 本規定適用于xx石化廠所屬各生產單位的設備測厚管理。第四條本規定是xx石化廠設備測厚工作管理的基本要求,各單位在特種設備定期檢驗工作中,應嚴格執行國2、家的有關法律法規和本規定。第二章 管理職責第五條 xx石化廠裝備科負責組織xx公司相關管理規定、考核細則、監督和考核管理工作。負責協調處理執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事故調查工作。第六條 各基層單位負責制定本單位測厚方案,建立臺帳并組織實施。各基層單位的設備管理人員負責建立測厚管理機構和網絡, 制定本單位的實施方案并組織實施。負責本單位年度數據統計分析工作,制定改進及防范措施,不斷完善測厚管理工作。第七條 各基層單位負責編制本單位設備、管道的測厚布點方案,繪制本單位設備、管道的測厚布點圖(或單體圖),確定測厚頻率,并及時上報裝備部門備案。負責對現場測厚點進行標識。負責現場測厚,提交測厚結果及分析報告3、。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處理意見,對方案調整提出意見和建議。負責組織測厚點的防腐、保溫恢復工作。第八條 xx石化廠裝備科負責制定定期檢驗方案,實施定檢測厚工作。第三章 測厚管理第九條 設備、管道測厚包括定檢測厚和定點測厚。定點測厚分為在線定點定期測厚和檢修期間定點測厚。第十條 設備、管道的定檢測厚應結合壓力容器和工業管道的定期檢驗工作進行。定檢測厚點應包括全部定點測厚點,并在此基礎上,按照相關技術規程要求進行其他部位的測厚檢查。定點測厚數據可以做為在線檢驗的數據之一。第十一條 測厚監測主要針對設備、管道的均勻腐蝕和沖刷腐蝕,對于氫腐蝕、應力腐蝕等應通過其它檢測手段進行監測。在高溫硫腐蝕環境下,應重4、點對碳鋼、鉻鉬合金鋼制設備、管道進行測厚監測。第十二條 新建裝置或新投用的設備及管道,在投用前就應確定定點測厚的位置,經現場測量后取得原始壁厚數據。第十三條 生產裝置上的測厚檢查原則上都應定點。生產裝置應逐步建立本裝置的定點測厚布點圖(或單體圖),測厚布點圖(或單體圖)的繪制應與檢驗圖或管線單線圖相結合,逐步建立定點測厚臺帳管理體系。第十四條 定點測厚點必須有明顯的標識和編號。在裸管上的測厚點可用耐候耐溫漆涂一個直徑為3cm的圓作標記,用箭頭指示側點準確位置;有保溫層的設備及管道上的測厚點,應安裝可拆卸式保溫罩(盒)并標上編號并涂色標記。第十五條 裝置檢修期間應對裝置所有的定點測厚點進行常溫測5、厚。第十六條 利用每次換熱器拆裝的時機,均應對管束進行測厚檢查。重點抽查出入口附近、液體流速相對緩慢部位、介質腐蝕活性較大的溫度區域、外觀檢查腐蝕較嚴重的區域等部位。第十七條 定點測厚布點由各車間的設備及工藝技術人員根據工藝工況及介質的腐蝕性和歷年的腐蝕檢查情況確定,應能覆蓋全廠的腐蝕部位。第十八條 對腐蝕減薄量超過設計腐蝕裕度的、腐蝕速率較大的,應及時核對數據的準確性,如確認無誤,應分析原因,提出處理建議。第十九條 定點測厚布點應遵循以下原則:1. 下列易腐蝕和沖刷部位應優先考慮布點:(1) 管線腐蝕沖刷嚴重的部位:彎頭、大小頭、三通及噴嘴、閥門、調節閥、減壓閥、孔板附近的管段等;(2) 流6、速大(大于30m/s)的部位,如:常減壓轉油線、加熱爐爐管出口處、機泵出口閥后等;(3) 環烷酸腐蝕環境下的氣液相交界處和液相部位;(4) 硫腐蝕環境下氣相和氣液相交界處;(5) 流體的下游端(包括焊縫、直管)容易引起嚴重沖刷的部位;(6) 同一管線的熱端;(7) 換熱器、空冷器的流體入口管端;(8) 塔、容器和重沸器、蒸發器的氣液相交界處;(9)換熱器、冷凝器殼程的入口處;(10)流速小于1m/s的管線(包括水冷卻器管束),有沉積物存在易發生垢下腐蝕的部位;(11)盲腸、死角部位,如:排凝管、采樣口、調節閥副線、開停工旁路、掃線頭等;(12)xx石化廠常壓儲罐管理規定第三十二條規定的常壓儲罐7、定點測厚部位。2. 輸送腐蝕性較強介質的管道,直管段長度大于20m時,一般縱向安排三處測厚點,長度為1020m時,一般安排兩處,小于10m時可安排一處。3. 介質腐蝕性較輕的管道一般在彎頭處、三通、變徑處安排一處測厚點。4. 管線上的彎頭、大小頭及三通等易腐蝕、沖蝕部位須多布置測厚點。5. 考慮現場實際,一般不要將在線測厚點選在測厚人員不易操作的位置(腐蝕特別嚴重,需特別重視的部位除外)。6. 對大小頭、彎頭、三通管、調節閥或節流閥后、集合管等有關管道常見結構的布點位置可參考附圖。7. 管道上同一截面處原則上應安排4個測厚點,一般布置在沖刷腐蝕可能嚴重的部位和焊縫的附近(主要在介質流向的下游側8、)。第二十條 測厚頻率的確定應遵循以下原則: 1. 當腐蝕速率在0.30.5mm/a或剩余壽命在11.5年之間時,應每三個月測定一次。2. 當腐蝕速率在0.10.3mm/a或剩余壽命在1.52年之間時,應每六個月測定一次。3. 當腐蝕速率小于0.1mm/a時,可在每次停工檢修時測定一次。4. 對腐蝕極為嚴重(腐蝕速率大于0.5mm/a)或剩余壽命小于1年的部位應進行監控,對監控部位應增加測厚頻率。5. 停用設備及管道重新啟用前應增加一次測厚。6. 當介質中腐蝕性離子(例如原油中的硫含量)發生明顯變化時,應適時調整測厚頻率。7. 當介質流速發生較長時間的明顯變化時,應適時調整測厚頻率。8. 當外9、部環境發生變化時,如保溫防腐層破損、長時間水淋或浸水、腐蝕性介質浸潤、火災后、頻繁開停車、停工保護措施不到位、襯里層破損、分離器損壞或分離效率下降的下游設備等,應適時調整測厚頻率。第二十一條 測厚方法及數據處理應遵循下列原則:1. 測厚儀器采用超聲波測厚儀,精度不低于0.1 mm,測量誤差應在(H%+0.1)mm范圍內(H 壁厚,mm)。 2. 應根據被測設備及管道的溫度選擇適當的探頭和耦合劑。3. 每次測厚前,應對測厚儀器進行常溫標定,同時對被測對象進行表面處理,保證被測對象的材質和表面狀況與標定試塊基本一致。針對不同材料,正確調整聲速。4. 推薦采用二次測厚法,即在探頭分隔面相互垂直的兩個10、方向上(對管道測厚,探頭分隔面應與軸線垂直或平行)測定兩次,以最小值為準。如果兩次測厚值的偏差大于0.2 mm,應重新測定。5. 對中高溫條件下 (100 500)的測厚,所測數據比實際值偏大,應注意進行修正。6. 腐蝕速率按下式計算:第二十二條 剩余壽命估算應遵循下列原則: 1. 剩余壽命的計算方法是:用所測得的剩余壁厚常溫值減去按照GB150-1998和SH3059-1994所確定的最小壁厚,所得差值除以平均腐蝕速率即為鋼制煉油設備及管道的剩余壽命。該剩余壽命的可靠程度取決于測厚數據的可靠程度,且只能用于均勻腐蝕,可指導確定檢測頻率,不宜作判廢依據。2. 對DN100及以上的管道,當剩余壁11、厚轉換值3 mm時,則對應部位的剩余壽命按0處理。第二十三條 記錄1. 對所測數據應及時記錄,記錄格式可參考附表1和附表2。2. 各單位必須將每年的測厚記錄和分析報告整理存檔,由使用單位保存。第四章 附則第二十四條 本規定由xx石化廠裝備科負責解釋。第二十五條 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施行。本規定起草部門:xx石化廠裝備科本規定主要執筆人: 附錄 附表1 管道在線定點測厚記錄表(供參考) 附表2 設備定點測厚記錄表(供參考) 附圖 管線定點測厚布點示意圖附表1 管道在線定點測厚記錄表檢測單位檢測日期報告編號裝置名稱儀器型號儀器精度管 道 名 稱管道規格(mm)管道材質管道溫度()原始厚度mm測點編號12、類型測量厚度(mm)常溫厚度(mm)腐蝕速率(mm/年)123123123456說明:1、保存期限至設備管道保廢為止。 2、本表數據應作為檔案記錄原始數據的依據。附表2 設備定點測厚記錄檢測單位檢測日期報告編號裝置名稱儀器型號儀器精度序 號規 格溫度()壓力(MPa)介質材質原始壁厚 (mm)實測壁厚(mm)腐蝕速率(mm/a)說明:1、保存期限至設備管道保廢為止。 2、本表數據應作為檔案記錄原始數據的依據。附圖 管線定點測厚布點示意圖:1. 大小頭,一般設在沿介質流向的小徑端.2. 彎頭,一般設在介質流向后部和接管. 流 向 測點截面 測點截面 流向 測點截面3.三通,一般設置在流向正面和兩側. 測點截面 流向 測點截面 測點截面 測點截面 流向 測點截面 測點截面 盲頭 流向 測點截面4.閥門或孔板節流部位5.集合管,一般在流向正面管壁 流向 測點截面 測點截面 測點截面 流向 流向6. 熱電偶探頭附近管壁 熱電偶 測點截面 測點截面 流向7. 分支管進口附近 流向 分支管 流向 測點截面 測點截面 流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