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供應室護士長職責及質量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58548
2024-09-08
14頁
49.69KB
1、醫院供應室護士長職責及質量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目 錄一、崗位職責1、供應室護士長職責2、供應室護士職責3、工勤員及消毒員職責二、操作規程1、物品清洗操作常規2、物品包裝操作常規3、高壓滅菌操作常規4、工作流程三、消毒技術規范四、質量管理制度1、物品洗滌制度2、物品包裝制度3、物品滅菌制度4、物品保存制度五、質量檢測制度六、設備管理制度七、 器械管理制度八、外來醫療器械出入手術室-供應室流程九、職業安全防護制度十、查對制度十一、收發制度十二、參觀制度十三、科室征求意見制度十四、污物車走向流程圖十五2、消毒物品車走向流程圖十六、應急預案1、停電、停水、停氣預案2、火災預案十七、帶教計劃供應室護士長職責1、在護理部主任領導下,負責組織醫療器材、敷料的制備、消 毒、保管、供應和行政管理工作。2、督促本室護士認真貫徹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規程, 嚴防差錯事故發生。3、定期檢查高壓滅菌器的效能和各種消毒液的濃度,經常鑒定 器材和敷料的消毒效果,發現異常,立即上報檢修。4、對全體人員進行勤儉節約的教育,做好敷料回收和器材的修 舊利廢工作。5、負責醫療器械、敷料、藥品物資的請領、報銷工作,手續完 備,領、銷清楚。6、檢查所供應器材、敷料的使用情況,經常征求意見,不斷改 進工作。7、組織科室人員業務3、學習,提高自身和科室人員的基礎理論及 ??撇僮骷寄芩?。8、組織開展新技術革新,不斷提高工作效率。9、組織完成上級下達的各項任務,做好對科室各級人員的考核 工作。供應室護士職責1. 根據院內作息制度,提前15分鐘上班,著裝整齊,佩帶胸卡.2. 檢查各種無菌包的有效期,注意無菌間內各包的質量和安放順序,并做好各種登記。3. 保持室內外環境及無菌間的清潔,認真仔細做好每天二次的紫外線消毒及每天二次上收和下發的工作。4. 負責醫療器材、敷料的清洗、包裝、消毒、保管、登記和分發、回收工作,操作必須嚴格按規程進行, 清洗時要戴手套、袖套、飯袋,必要時戴口罩。5. 做好各種敷料,并保持供應量。 6. 指導4、并抽查護理員(消毒員)、衛生員(護工)進行醫療器材,敷料的制備、消毒工作。7. 嚴格執行回收污物及發放無菌物品的查對制度,避免差錯的發生。8. 每月十號做好各種物品的消毒效果的監測,并記錄.9. 下班前關好門窗,一切不用的儀器設備須切斷電源.10.經常檢查醫療器材質量,如有損壞及時修補、登記,并向護 士長報告。11.協助護士長請領各種醫療器材、敷料和藥品,經常與臨床科 室聯系,征求意見,改進工作。12.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規程,積極開展技術革新, 不斷提高消毒工作質量,嚴防差錯事故發生。消毒員的工作職責1、在護士長、師、士的領導下負責對各類醫療器械、材料的消毒,并按規定做好各種記錄。5、2、上崗佩帶胸卡,著裝整潔。3、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已滅菌物品和未滅菌物品應嚴格分開放置,嚴防差錯事故的發生。4、在消毒時間內,不得擅自離開,嚴格掌握壓力和時間,保證滅菌效果。5、做好每天第一鍋的BD試驗,如有異常及時尋找原因,并向護士或護士長匯報。6、堅守崗位,嚴格執行安全生產和操作規程,保證鍋爐的正常運轉,每次滅菌后,應擦去器室內部的污垢和積水,認真做好鍋爐的日常檢修、保養和防護,定期檢修,保證安全使用。7、消毒鍋內、外保持清潔衛生,鍋內不準掛衣服和其他物品,不準蒸飯和熱其他食品。 8、在護士指導下,協助制作各種敷料。9、協助護士做好供應室的清潔衛生工作,參加每次的大掃除。106、在人員緊張的情況下,協助護士做好每天兩次的上收下發工作。工勤員的工作職責1、在護士長、師、士的領導下負責供應室的清潔衛生工作,并負責規范正確配置消毒液(浸泡物品用)。2、協助護士做好每天二次上收和下發的工作3、負責每周一用75%酒精擦拭紫外線燈管,保持無塵。4、處理各類醫療物品時應做到:戴手套、袖套、飯袋,必要時戴口罩級防護鏡。5、負責每日送貨車、回收車的消毒工作。6、每日按時調換清點敷料,并如數收回到科室。7、在護士指導下,協助制作各種敷料。8、負責供應室每天兩次(早7:30-8:00、晚14:30-15:00)的開窗通風及門、窗、地面、桌椅、櫥柜的清潔工作,并保持經常整潔。掃帚、簸箕、拖7、把和抹布等,按“規范”應用,不能混用,定點放置,并做好此類物品的消毒工作。9、供應室的環境保潔:每日兩次清掃,每周一次小掃除,每月一次大掃除,工作的同時要注意個人防護措施。供應室消毒隔離制度一、進入本室后,應嚴格執行“三區”的劃分:污染區、清潔區、無菌區。污物與清潔物品應分區放置,分處收發,不得逆行。二、實施各項操作時應嚴格遵守操作規范和制度,安全工作第一。儀表儀容端莊,做好自身防護(戴手套、圍裙等),預防針刺傷。操作前后做好手消毒(清潔)。三、處理重復使用的醫療物品時,應執行消毒清洗消毒(滅菌)使用的原則操作。各種物品的清潔、包裝、消毒、滅菌應按規范進行。四、各類消毒液(包括外用液)定點定人8、專項管理,做到藥液配置濃度正確,標識清晰,浸泡消毒物品時操作程序規范。五、空氣消毒:各室每日兩次開窗通風30min并用紫外線照射30min.紫外線照射強度:1.5W/ m3紫外線強度測定: 新燈管90w/ cm2為合格 ,使用中燈管70 w/ cm2為合格,每半年檢測一次,70w/ cm2應及時更換燈管 。紫外線燈管的強度測定、更換、清潔、消毒等均應做好記錄。注意事項:1)紫外線燈管表面清潔。紫外線燈管用95酒精擦拭每周一次,專人負責。2)室內應清潔干燥,適宜溫度20-40,相對濕度60%,相對濕度60%時延長照射時間,燈亮57分鐘后開始計時。 3)紫外線光源不能直接照射到人,照射時應關閉門窗9、。六、臺面、地面及物體表面:1、清潔區、無菌區每日兩次清水擦拭2、污染區每日兩次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3、收發車:在每次使用后,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清潔擦拭。4、每周四進行大掃除。七、浸泡類:1、拖把、抹布:按“區”使用后一清洗一晾干一備用。每周一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30分鐘一清洗一晾干一備用。2、毛刷:每次使用完畢后,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半小時一清洗一晾干一備用八、各消毒液濃度監測1、含氯消毒液濃度每日測試一次。2、質控員每周測試一次。九、無菌物品管理1、無菌物品保管要做到三定:定數、定點、定人。無菌物品儲存按無菌日期依次排列有序,無菌包應清潔、干燥、無破10、損、包大小規格符合要求(下排式303025cm,預真空和脈動真空303050cm)。包外有物品名稱、有效期起止日期、化學指示帶(高危險性包內有化學指示卡)及操作者簽名(指示帶貼在包的封口處右下腳),無過期包(一般有效期為14天,霉雨季節為7天)。2、無菌物品要專柜放置,柜內清潔無積灰,標記明顯。無菌物品按滅菌日期排列,無菌包要清潔干燥無破損。3、儲槽桶關閉嚴密,開啟后要注明日期、時間并簽名。十、質量檢測1. 每天由專人檢查滅菌物品質量,并負責放置,確保滅菌物品質量。2. 每月做好無菌室空氣培養和物品抽樣細菌監測,每次抽樣不少于四樣(包括凡士林紗布)。若發現有熱源產生(不合格物品),應及時尋找原11、因,限期整改,給予糾正,并及時上報有關部門督察。作到無菌物品滅菌有效率100%合格,作好記錄,禁止使用不合格物品。3. 預真空蒸汽消毒鍋,必須由持有上崗證的專職人員操作,每天作好第一鍋的B-D試驗,每鍋做好工藝、化學監測記錄。每月做好生物監測一次,并有記錄。十一、廢棄物分類1、 感染性廢物1)黃色垃圾袋:棉簽、棉球、紗布等敷料;一次性針筒、一次性輸液器、輸血器;一次性藥碗、手套、引流袋等。2)銳器盒:醫用針頭、縫合針、各類刀片、玻璃試管、安瓿、化療藥瓶。2、生活垃圾:(黑色垃圾袋)塑料類、各種塑料包裝袋、百特輸液袋等;各類紙張、紙盒等;粉劑類等瓶裝藥瓶。3、醫療垃圾按規定分類放置后集中處理。參12、考資料:消毒技術規范(版) 519修訂查對制度一、污物回收查對1. 在供應室內收物時,應在指定地點按“單”收取重復使用的醫療用品,核對物品內容、數目及質量。2. 核對物品時,若有缺少或損壞可向使用科室護士或護士長指出:索回物品或告示其物品報損辦理相關手續。3. 每次收物清洗完畢送打包間打包或備用.二、發放無菌物品查對1. 無菌物品存放在無菌室內,發放物品種類應準備齊全,并保證數量。每天定人檢查滅菌物品有效期、包裹質量:包、盒不松懈、啟閉式容器底、側孔閉合;物品包外包布清潔、干燥、無破損。每只滅菌包應有標牌及包外指示帶變合格色(黑褐色),確保無菌物品安全有效,并做專項記錄。2. 外借物品負責登記13、及回收。3. 在發物時,應先檢查物品的質量,并與領物科室人員核對數目無誤,物品方可按“單”發放,可從傳遞窗發出。4. 每月定期做質量監測并上報(院質控辦、護理部)。 參觀制度1 院外參觀者,需經院部或醫務科或護理部同意后,方可參觀。2 院內參觀者需經過供應室護士長同意。3 參觀者必須經污染區一清潔區一無菌區通道原則,不得違反此原則。4 參觀者進無菌室需戴好口罩、帽子、內穿衣及更換拖鞋。5 參觀結束后,用物放回原處。6 參觀者應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不得隨意翻動無菌物品。7 在參觀過程中,接受本科室人員指導。8. 每次參觀人數不宜過多,必要時則謝絕參觀。臨床科室征求意見制度1. 供應室工作宗旨:14、貼近臨床、服務于臨床。2. 每月由專人定期到臨床科室聽取工作反饋信息(意見),做好記錄(所到科室簽名、認可)。3. 護士長每周一次(或更多)下臨床,及時與相關科室互通信息,促進工作,提高供應室工作效率和對外服務水平。4. 對臨床科室提出的批評或建議,由護士長協調即時糾正或在科室內組織進行討論,提出整改措施,并督查整改落實情況,做好記錄,并及時向有關科室反饋整改信息,保證臨床物品供應和消毒物品質量.二.紫外線消毒效果監測 1.測試方法:開啟紫外線燈5分鐘后,將紫外線輻照計探頭置于被檢紫外線燈下垂直距離1米的中央處,待儀表溫度后觀察數據。2.結果判斷:普通30W直管型紫外線燈,新燈輻照強度100u15、W/ cm2為合格,使用中紫外線燈輻照強度70uWcm2為合格; 3.測試頻度:每半年測定一次;70u Wcm2應更換。設備管理制度護士長全面負責物品、器材、器材的申領、報損、統計工作,做好入庫出庫帳目核對,做到帳物相符。1. 物品損耗、借物登記及物品保管由專人負責。2. 物品若確屬自損,應由使用科室及時和供應室護士長聯系,填寫單子備案,及時更換。3. 應多種原因不慎損壞的物品,應由使用科室填寫報損單交給供應室,本室人員應把原因及時報告給護士長,及時填單請購、補充物品,以免影響物品周轉使用。4. 年中、終供應室計算報損物品總數,并上報。5. 各科室臨時借用的物品,應填寫借條和供應室收發單,一般在三天內歸還。6. 外借物品,用畢后應及時歸還,并取回借條注銷。7. 歸還的物品應如數點清,如有破損、缺額(遺失),按規定填寫報損單或賠損。器械管理制度1. 每月定期整理器械,護士長或專人每周抽查器材質量,確保醫療安全。2. 各科若需增領或借用,應由科室主任或護士長填寫增領單或借條,由本室護士長或管理人員同意,方可給予,借用物品限期(三天)歸還。3. 各類器材不得私自借用。4. 建立器械設備記錄卡,便于報損請購保管統計,做到帳物相符。5. 大型設備設立定期維修、保養記錄,確保醫療護理安全。6. 建立各科基礎護理用品帳戶,定期核查,做到有據可依,保證物品使用、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