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外延部生產車間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58567
2024-09-08
9頁
35.50KB
1、公司外延部(生產車間)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外延部(生產車間)管理制度一、總則生產車間工作守則:誠實、認真、細心、積極;遵守公司保密規定。1車間工藝(操作)人員,應辦事公道,作風正派,說話和氣,待人禮貌,在外延工程師的工作指導下,認真操作機臺,確保外延生長品質。2本公司和外來人員,不得在生產區域閑逛、聊天,不得拍照和記錄設備數據。 3每周一召開車間全體員工生產例會, 生產會議上:外延工程師要檢查生產進度、質量指標,有無仃怠工現象。發現問題及時進行調查研究,提出解決措施。 4.每月召開一次質量分析會2、,分析人員思想、設備、技術狀況以及原輔材料等諸因素,找出影響質量的重要原因,及時提出辦法和措施。 (生產記錄總結)5.堅持每月對原輔材料使用情況的檢查,分析超定額造成浪費的原因,提出解決措施和辦法,總結節約原輔材料的經驗,表彰好人好事。 6.堅持安全文明生產,做到每周抽查兩次。 內容:(一周兩次車間例行檢查:并做好記錄備查)(1) 設備安全與化學用品的安全防護。(2) 設備電器是否正常運轉。(3) 產品備件是否堆放整齊。(4) 設備環境是否清潔衛生。 (5) 搞好原始記錄和日報工作,準確及時地綜合反映車間每日完成任務的進度,按時報送職能部門。并利用資料分析生產活動的各種情況、指導生產,為總結提3、高打下良好基礎提供可靠的依據。二、工作時間管理規定原則上外延部的考勤服從公司的考勤制度員工按照每月初的排班表上班。 若有需要調班,月初就做好調班工作。若臨時有事情,需要與別人調班的,需寫調班申請單,由外延工程師批準交行政辦備查。若上班有遲到,早退,或者缺卡現象的,要寫明相關原因或者說明特殊原因后,報當班外延工程師和部門經理批準后交行政辦備查。員工的月考勤均由公司的考勤卡的實際打卡記錄為準。三、工作紀律管理制度員工應自覺遵守廠規廠紀,嚴格制度、服從管理、積極工作,聘用期間發生下列情況之一者,視情節輕重,分別予以警告,行政處分、經濟處罰直至辭退。 上班時間爭吵、用手機、玩游戲、拍照、收集違禁設備數4、據、影響生產秩序者。 消極怠工,不服從工作分配和調度。違反操作規程,造成機械設備損壞(損失價值500元)或人身事故。 工作失職,造成質量事故,影響企業信譽,造成損失者。 其它情況不能勝任崗位工作,造成不良影響者。四、衛生管理制度目的:以5S管理為要求,做到清理,整頓,整潔各個方面。一)、基本要求1制定相應的衛生管理文件,有專人負責,并認真執行,做好記錄。2潔凈室(區)內人員數量應嚴格控制。其工作人員(包括維修、輔助人員)應定期進行衛生和微生物學基礎知識、潔凈作業等方面的培訓及考核;對進入潔凈室 (區)的臨時外來人員應進行指導和監督。3根據產品對生產環境潔凈度的不同要求,各種操作過程只限于在指定5、的生產區域進行。不同潔凈度區域內的物品傳遞和使用應防止交叉污染。4按文件規定定期進行清潔、清洗和消毒,所用消毒劑或消毒方法不得對設備、工裝、物料和產品造成污染。消毒劑品種應定期更換,防止產生耐藥菌株。510 萬級以上區域的潔凈工作服應在潔凈室(區)內洗滌、干燥、整理、必要時應按要求滅菌。不同潔凈等級的工作服應分別處理。6潔凈室(區)內應使用無脫落物、易清洗、易消毒的衛生工具,衛生工具要存放于對產品不造成污染的指定地點,并應限定使用區域。7潔凈室(區)在靜態條件下檢測的塵埃粒子數、浮游菌數或沉降菌數必須符合規定;應定期監控動態條件下的潔凈狀況。8潔凈室(區)的凈化空氣如可循環使用,應采取有效措施6、避免污染和交叉污染。9空氣凈化系統應按規定清潔、維修、保養并作記錄。二)、人員衛生外延工作人員衛生守則,內容應包括經常理發、洗澡、剪指甲、不準化妝、不準佩戴飾物、嚴禁將個人物品(包括手機、U盤、移動硬盤、筆記本電腦等任何可存儲的物品)帶入潔凈室(區)等,并有專人檢查。一經發現,進行行政警告;第二次發現,進行行正處分;第三次發現,直接開除。進入潔凈室(區)的人員必須按相應產品要求的人員凈化程序進行凈化,并穿戴潔凈工作服、工作帽、口罩、工作鞋。直接接觸產品的操作人員每隔一定時間對手 再進行一次消毒。不得將設備程序記錄或記憶帶出,所有在車間的各項生產記錄本不得帶離車間三)、衛生要求(1) 外延部內部7、員工應經常保持潔凈室衛生,并作設備的定期保養。(2) 個人負責的設備衛生以及設備周圍環境衛生,應經常清掃,保持設備清潔。(3) 每周一次清掃,保持室內清潔。五、交接班及周例會管理制度:目的:做好工作交接,并定期的做相關總結1、 交接班 交接班管理是安全管理中一種傳統實用的基層安全管理方法,它具有簡單、易行、實用的特點,長久堅持,形成習慣,對生產的平穩和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交接班的主要內容是:(1) 當班人員務必做好工作相關記錄(包括外圍參數,設備運行參數,設備運行異常,特氣房發生的有關事件,程序運行相關,以及結果測試,快測記錄等)(2) 交班人向下班交代介紹清楚當班的簡要情況及下一班應該注意的8、問題。(3) 交班人交代清楚現場環境的安全情況。(4) 交班人交代本班設備及其他需要特別注意的問題。 (5) 交班人要確認接班人清楚明白每一交代的情況,且無遺漏事項后,做好當班記錄和交接班記錄。(6) 接班人認真檢查環境、設備情況和上班運行記錄。確認正常后方可開始作業。(7) 接班人作業前,對設備進行試運行,以確認安全。 交接班對班組搞好安全管理至關重要,要作為班組必要堅持的基礎安全工作。在現實工作中有許多由于交接班工作不到位而引發的安全事故。 交接班對班組搞好安全管理至關重要,要作為班組必要堅持的基礎安全工作。在現實工作中有許多由于交接班工作不到位而引發的安全事故。 交接班中若有相關情況不清9、楚地,一定要致電工程師,問明情況。若有因為交接班不清楚而產生相關事故,交接班雙方人員都要承擔責任后果。2.周例會1)、周例會的主要內容 總結前一周的工作,布置下一周的工作,匯報交流上周工作情況和問題,研究提出有關建議、意見、研究解決問題的辦法。傳達貫徹上級重要文件、講話有關精神,組織學習。2)、參加對象: 外延部負責人和外延部全體工作人員。3)、議程和要求:a、周例會由外延部自行負責召集,原則上每周一上午召開一次,遇重大工作臨時召集。b、由外延部各個員工總結上周出現的問題,解決辦法,以及各自的心得體會,并由專人備案,存檔。c、由工程師傳達公司的最新信息,下周的工作安排,以及各項工作的開展。d、10、由外延部工藝員提出下周個人的疑惑,以及可能出現的情況,由大家展開討論,給出結論。六、設備管理制度 1 范圍: 本標準規定公司所有的為實現產品的符合性所需的設備的管理和管理職責,以及對這些設備的更新、移裝、使用、檢修、保養、報廢、封存等的管理要求。適用于公司為實現產品的符合性所需的設備的管理。 2 目的: 通過對設備的有效的綜合管理、使用和維護,使設備保持良好的技術狀態,滿足產品生產要求。 3 職責: 外延部和設備部是設備管理的歸口部門,負責設備的更新改造、使用維護管理以及設備的資產管理,設備所需要的能源動力管理等。 4設備的使用管理: 1)新上崗、轉崗、調入的設備操作人員在使用設備前,必須對其11、進行培訓,學習設備的結構性能、技術規范、安全操作規程、維護保養知識等基本常識。在師傅的指導下,學習實際操 作技術,熟悉使用設備的性能和技術規范。 2)使用部門負責設備的正確使用、妥善保管和精心維護,并對其保持完好和有效利用負直接責任。憑證操作制度。 3)工藝員人必須熟悉設備的結構、性能、掌握設備的使用要求,經考試合格才能獨立操作,特殊工種如:安全員,特氣更換操作員,經考試合格,應由相關部門發放上崗證。4)所有工藝員人必須遵守設備的“三大規程” , 合理使用設備,搞好設備保養,確保其衛生。 5)確應生產需要,對復雜設備,要求該設備的各種零部件也要分類做保養。5設備的維護保養 1)設備的保養包括:12、設備的日常、一、二級保養。 2)設備的日常維護:班前班后由工藝員檢察各個系統參數是否正常,延長保養時間。 3)設備的一級保養:以工藝員為主,設備人員為輔,對設備進行局部拆卸和檢查,清洗規定的部位。 4)設備的二級保養:以維修工為主,工藝員為輔,對設備部分解體檢查維修,保養完后按規定填寫設備二級保養驗收記錄。由設備動力處存檔。 6設備計劃檢修: 1)主要生產設備的精度及工藝驗證是產品質量的保證。同時填報下一年度設備大修計劃,報設備動力處,由設備動力處負責審查和平衡,并匯編全廠設備年度維修計劃,報主管部門批準后,列入企業綜合計劃中。 2)設備大修由設備動力處組織實施。設備大修與生產發生矛盾時,應根13、據“先維修后生產”的原則合理安排。設備大修完工后,經使用部門確認,填寫設備大修理任務書,并交檔案室歸檔。 7特種設備的管理: 1)特種設備必須是完好運行,嚴禁帶病作業,并定期檢查和清掃。特種設備的駕駛、操作人員,必須經過操作訓練和考試合格后才能駕駛操作。 2)操作人員必須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嚴禁超負荷、超規定使用設備。設備事故處理: 1)一般事故:設備的修復費用在5005000元的事故為一般事故。 一般事故:相關部門造成的損失,該部門扣損失總價的10%,相關事故責任人造成的損失扣個人損失總價的5%,并進行行政警告。2)重大事故:設備的修復費用在5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的事故為重大事故。14、 重大事故:相關部門造成的損失,該部門扣損失總價的10%,相關事故責任人造成的損失扣個人損失總價的5%,并進行行政處分。3)特大事故:修復費用達5萬元以上者為重大事故。特大事故報由公司裁定 車間發生事故后,保持現場,通知工程師,經鑒定后再進行處理。車間在事故發生后三日內認真填寫設備事故報告單。工程師組織有關人員,根據“三不放過”的原則進行調查分析,做好原始記錄,簽署處理意見。根據事故性質和損失經濟價值大小給予賠償和 一次性處罰。 8設備的備件管理: 1)備件必須根據備件儲備原則,由工程是處制訂儲備定額。備件采購要做到“貨比三家”比質量、比價格、比服務,并做到“誰采購、誰對品質負責”,嚴格控制備15、件質量。 2)車間如需備件,應填寫備件申請單; 報外延部審核;總經理審批。3)外購備件原則上應驗收入庫后,再發放使用,并嚴格執行入庫、出庫手續。由于生產急用,到貨后直接發給使用者,采購員應將領料單和報銷單一起補辦入庫、出庫手續。 4)備件保管工作要達到科學保管分類、分區、分機型,擺放整齊,標志明顯,規范化。加強防銹、防腐措施。備件不磕不碰、不銹、不變質。每年終核對帳物相符,庫容整潔。 9 報表資料統計: 1)設備的登記和統計是反映企業設備的動態變化。它的意義就是為了確保國家財產完整,充分發揮設備的使用效率。必須準確掌握設備動態狀況,使之得到合理的使用、維護、保養。 2)相關表格: 設備報廢申請單、另配件申請單、設備大修理任務書、設備安裝驗收移交單、設備事故報告單、設備二級保養記錄單。七、危險品管理制度1在領用和使用危險品時,必須按公司安全規定穿戴防護用品。領用生產需要的最小單位的危險品,用完后向倉庫提交領料單,并做好記錄。2危險品進行回收,回收點由倉庫指定。不可回收品(如粘了重金屬In和GaN、損破嚴重)則直接放進垃圾桶。本制度于公布日起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