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公司財務會計政策資產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58912
2024-09-08
15頁
81.54KB
1、科技公司財務、會計政策、資產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目錄第一章 總則3第一條 目的與依據3第二條 基本任務3第三條 財務紀律3第二章 管理體制4第四條 管理體系及權限劃分4第五條 財務總監職責4第六條 財務會計崗位職責4第七條 出納(兼項目會計)崗位職責4第三章 主要會計政策及核算5第十二條 外幣業務5第十三條 現金流量表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確定標準5第十四條 應收款項5第十五條 存貨6第十六條 固定資產6第十七條 無形資產7第十八條 一般核算原則7第十九條 往來科目7第二十條 收入確認7第四章 基2、礎管理工作8第二十一條 會計電算化管理8第二十二條 預算管理8第二十三條 原始憑證8第二十四條 記賬憑證9第二十五條 定期核對9第二十六條 財務報表9第二十七條 發票的開具9第二十八條 費用報銷9第二十九條 會計檔案10第三十條 內部稽核10第三十一條 離職交接10第五章 現金管理10第三十二條 公司可以在下列范圍內使用現金:10第六章 銀行資金的管理11第四十五條 承兌匯票管理11第四十六條 銀行匯票管理12第七章 資產管理12第四十七 現金的管理12第五十條 其他應收款的管理:13第五十一條 存貨管理13第五十二條 固定資產的管理13第八章 財務報告與財務分析14第五十四條 年末還應報送財3、務情況說明書:14第九章 附則14第五十七條 適用與解釋14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目的與依據為規范和加強公司(以下簡稱“公司”)的財務管理工作,促進公司經營業務的發展、提高經濟效益,維護股東和公司的合法權益,根據國家有關財務管理的法律、法規及本公司章程,結合公司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第二條 基本任務2.1 建立健全財務管理的各種規章制度,做好財務管理各項基礎工作。2.2 合理、有效使用資金,監督資金正常運行,維護資金安全,提供公司經濟效益。2.3按期編制各類財務報表和分析報告,做好分析、考核工作。2.4 監督公司財產的購建、保管和使用,配合相關部門進行定期財產清查。2.5加強財務核算管理,提高會4、計信息的及時性和準確性,及時完成稅務申報等相關工作。2.6對有關機構及財政、稅務、銀行等部門了解、檢查財務工作,積極配合并提供相關資料。第三條 財務紀律財務管理是公司經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財務部對財務管理工作負有組織、實施、檢查的責任,財會人員應認真執行會計法,堅決按財務制度辦事,并嚴守公司財務秘密。第二章 管理體制第四條 管理體系及權限劃分4.1公司的財務管理體系由董事會、總經理、財務總監、財務部四個層次構成;4.2總經理向董事會負責,財務總監同時向總經理和董事會負責,財務部向財務總監負責;4.3內部提現及金額在2萬元(含)以下的,由財務總監審批,2萬元以上的由總經理審批。4.4公司業務的5、合同支出由總經理審批; 4.5公司向外借出款項的,金額在 以下,由董事長批準,在 以上的由董事會批準。4.6金額在凈資產20%以下的投資和融資,由董事會審批。第五條 財務總監職責5.1 組織、領導財務部的各項具體工作,包括財務人員的分工與考核;5.2 制定公司財務管理制度及具體的會計核算制度;5.3組織、領導預算管理、會計核算、稅收管理、成本控制、項目管理及財務分析等工作;5.4經濟合同最終簽署前的財務審核,以及對公司各項經濟活動進行財務審批簽字;5.5參與本公司重要經濟問題的分析與決策,提供決策數據,協助完成決策工作;5.6總經理和董事會交辦的其他工作。第六條 財務會計崗位職責6.1會計核算6、:審核原始憑證、編制記賬憑證,及時報出各種財務報表;復核出納編制的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6.2 稅收管理:根據要求,具體負責公司各項稅收的計算、申報;6.2 預算管理:根據要求進行預算編制和差異分析;6.3 財務分析:根據要求對公司的財務狀況、盈利能力及管理效率等財務指標進行分析;6.4工商年檢及統計;6.5 會計檔案的保管;6.6 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第七條 出納(兼項目會計)崗位職責7.1 庫存現金的保管、收支,超過限額部分(RMB叁仟元)及時交存銀行;7.2根據審核后的原始憑證,及時登記銀行日記賬、現金日記賬,做到“日清月結”;7.3各種銀行票據(包括支票和匯票等)的保管、收發和登記;7.7、4 及時編制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7.5合同管理及項目核算:包括合同編號及相關項目數據統計、分析;7.6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第三章 主要會計政策及核算第八條 公司從2010年1月1起實施財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本規定的未盡事宜,一律適用新會計準則及其應用指南的相關規定和解釋。第九條 公司會計年度為公歷1月1日至12月31日。第十條 公司以人民幣為記賬本位幣。第十一條 公司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報告期內財務報表項目一般按照取得時的歷史成本進行初始計量,符合條件的采用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公允價值進行計量。第十二條 外幣業務12.1公司發生外幣業務8、時,按業務發生日國家公布的外匯匯率(中間價)折合為人民幣記賬;12.2月末按月末匯率對各外幣貨幣性項目的余額進行調整,調整后余額與原賬面余額的差額扣除應予資本化的金額后作為當期匯兌損益計入財務費用。第十三條 現金流量表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確定標準13.1 公司現金流量表之現金指庫存現金以及可以隨時用于支付的存款;13.2現金等價物是指本公司持有的期限短(一般是指從購買日起3個月內到期)、流動性強、易于轉換為已知金額現金、價值變動風險很小的投資等。第十四條 應收款項14.1 壞賬的確認標準:因債務人破產或死亡,以其破產財產或者遺產清償后,仍然不能收回的應收款項,或因債務人逾期未履行償債義務超過三9、年,并有確鑿證據證明仍然不能收回的應收款項。對于已確認的壞賬,按照管理權限經本公司董事會批準后沖銷提取的壞賬準備。14.2 期末對于單項金額重大(100萬以上)的應收款項逐項進行減值測試,有客觀證據表明其發生了減值的,根據其未來現金流量現值低于其賬面價值的差額,確認減值損失,計提壞賬準備;對于單項金額非重大的以及經單獨測試后未發現減值的應收款項,采用賬齡分析法與個別認定法,按如下比率計提壞賬準備。賬 齡計提比例(%)1年以內512年1023年2034年3045年505年以上100第十五條 存貨15.1 存貨分類:公司存貨包括生產經營過程中為銷售或耗用而持有的設備、材料及在產品、產成品和低值易耗10、品等。15.2 存貨取得和發出的計價方法:取得時按實際成本計價;發出時按個別計價法核算。15.3 低值易耗品采用一次攤銷法核算。15.4 存貨盤存制度:公司存貨盤存采用永續盤存制。每年年終或必要時進行實地盤存。15.5 存貨跌價準備確認標準及計提方法:期末存貨按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原則計量。存貨的可變現凈值為預計未來凈現金流量。第十六條 固定資產16.1 固定資產的定義及分類:公司固定資產包括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房屋、建筑物、機械設備、運輸設備和其他與生產經營有關的設備、器具、工具等。不屬于生產經營主要設備的物品,單位價值(或所屬資產組)在RMB2000元以上,使用期限超過2年的,也列入固定資11、產核算。16.2固定資產計價,按取得時的實際成本計價。16.3折舊方法:固定資產折舊采用平均年限法。對已計提減值準備的固定資產按減值后的金額計提折舊。16.4 按固定資產類別、預計使用年限和預計凈殘值率確定年折舊率如下:資產類別折舊年限凈殘值率年折舊率機械設備55%19%辦公設備35%31.67%運輸設備45%23.75%16.5固定資產減值:期末,對固定資產進行檢查,按固定資產可回收金額低于其賬面價值的差額確認并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計提時按單項資產計提,難以對單項資產的可收回金額進行估計的,按該資產所屬的資產組為基礎計提。減值準備一經計提,在資產存續期內不予轉回。第十七條 無形資產17.112、 無形資產包括公司的專利權、專有技術及財務軟件等。17.2無形資產按照取得時的實際成本進行初始計量,結合準則規定及實際情況,在受益期內均勻攤銷。第十八條 一般核算原則18.1公司職能部門發生的費用核算到各部門、業務招待費用核算到部門+職員;18.2經營部門發生的費用記入銷售費用;18.3公司項目核算以合同為單位,所發生的成本費用歸集到生產成本、制造費用、研發支出等科目中。第十九條 往來科目19.1購銷往來都通過應收(含應收票據)、應付科目核算,不再通過預收、預付科目核算;19.2 應收賬款(含應收票據),按項目+客戶核算;應付賬款按項目+供應商核算;19.3 其他應收、其他應付按單位往來和個人13、往來分別核算。第二十條 收入確認20.1工程總承包項目:年度內完成的項目,在達到合同規定的“安裝完成并驗收合格”且取得客戶的書面驗收證明時,確認收入;跨年度的項目,在年終根據完工進度確認收入。20.2 鍋爐及相關設備銷售:按合同約定的要求交付且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時確認收入;20.3 技術服務:年度內完成的,在按合同要求提供相關技術成果時,確認收入;跨年度的,在年終根據完工進度確認收入。第四章 基礎管理工作第二十一條 會計電算化管理21.1原則上,非會計電算化工作人員不得使用財務模塊,特殊情況確需使用時,經財務總監批準,在不影響會計電算化正常工作情況下進行。21.2 財務軟件是用于完成會計核算、14、處理會計業務的軟件。操作人員在實際工作中發現軟件的設計功能未能正常實現時,應立即軟件開發商聯系,進行修改、調試,完成調試后,應及時檢查、核對,以確保相應賬務數據和功能模塊的正確性。21.3每月對會計數據進行備份。操作人員運用財務軟件必須是通過系統菜單選項進入系統操作,應根據工作需要設置操作權限和密碼。操作人員對使用的硬件設備的安全負責。下班時,應關閉設備的電源。設備的開啟和關閉應嚴格按規范程序進行。第二十二條 預算管理22.1公司實施全面預算管理,重點是項目成本預算。實際付款或報銷時,在經審批的預算限額內據實支出。22.2項目成本預算由項目負責人制定,期間費用預算由各部門經理制定。22.3 預15、算審核或審批的順序為:預算制定部門經理簽字會計審核財務總監審批總經理審批董事會審批。 22.4項目成本預算:由項目負責人(會同采購人員)就可能發生的所有直接成本費用,包括材料、設備、人工(各種人員的人數、工時)、直接費用(招待費、差旅費、現場零星材料采購、運輸費、加工費、維修費、勞保用品、辦公用品、交通費、通訊費、房租、水電等等)做詳細預算;財務人員根據公司的預算管理制度及資金情況對預算進行初步審核,逐級上報審批。最后,由財務人員匯總其他分攤費用,計算出項目的計劃總成本。22.5期間費用預算:公司各部門經理對本部門可能發生的費用(項目費用除外)做預算。財務人員根據公司的預算管理制度及資金情況對16、預算進行初步審核后,逐級上報審批。22.6預算匯總及分析:財務人員匯總、編制全面預算;定期分析執行差異、提供分析報告。 第二十三條 原始憑證23.1原始憑證是公司每項經營活動不可缺少的書面證明,是會計記錄的主要依據;23.2財務人員對不真實、不合法的原始憑證,不予受理;對記載不準確、不完整的原始憑證予以退回,并要求更正、補充。23.3會計應認真審核每項業務的合法性、真實性、手續的完整性和數據的準確性;第二十四條 記賬憑證24.1會計根據審核無誤且經正確審批簽字的原始憑證編制記賬憑證;24.2 會計核算應以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為依據,結合企業會計準則的要求進行會計處理;前后口徑一致,相互可比。2417、.3記賬憑證、財務報表應經專人復核,必要時由財務總監復核。第二十五條 定期核對25.1財務人員應定期對會計賬簿記錄的有關數字與庫存實物、貨幣資金、有價證券、往來款項等相互核對,以保證賬證相符、賬實相符、賬表相符。25.2 財務人員應定期同相關資產管理部門進行財產清查,以保證賬簿記錄與實物、款項相符。25.3 財務人員發現賬簿記錄與實物、款項不符時,應及時向財務總監書面報告,并請求查明原因、做出處理。第二十六條 財務報表財務人員根據賬簿記錄編制財務報表(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及其明細表)、項目統計分析表等,并上報財務總監和總經理。第二十七條 發票的開具27.1 增值稅發票由會計開具、服務18、業發票由出納開具。開票人員在開具發票前需填寫開具申請單,并取得財務總監的書面批準。27.2 需要重開發票的,開票人員必須根據附有銷售經理簽字的情況說明書填寫開具申請單,并經財務總監的書面批準。27.3會計應定期核對、匯總發票開具情況,提交財務總監。第二十八條 費用報銷28.1 原則上,費用單據必須在發生當期及時交與財務報銷,特殊情況下,最遲在本年度報銷;28.2 費用單據(經辦人需在發票背面簽名)在報銷前須經部門經理簽字、會計審核、財務總監及總經理簽字。28.3原則上,有借款的需先沖借款再支付余款;出納應在收據上分別寫明沖款金額、實付金額,收據需經財務總監簽字確認。28.4實行備用金管理的項目19、人員,在報銷時需提供支出流水賬,報銷的同時予以補足備用金。第二十九條 會計檔案29.1 會計檔案包括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銀行對賬單以及其他會計資料等。29.2 會計檔案的保管由專人負責,并按會計檔案管理辦法的規定進行保管和銷毀。第三十條 內部稽核30.1 財務工作應建立完善的內部稽核制度,并做好相應的內部審計工作。30.2 出納人員不得兼管稽核、會計檔案保管以及收入、費用、債權、債務賬目的登記工作。第三十一條 離職交接31.1財務工作人員離職的,必須在監交人的監督下,與接管人員辦清所有交接手續,并在交接清單上簽字確認后,方可離職。31.2一般財務工作人員離職,由財務總監負責監交;財務20、總監離職的,由總經理負責監交。第五章 現金管理第三十二條 公司可以在下列范圍內使用現金:32.1 非正式員工的工資、津貼、獎金;32.2 個人勞務報酬;32.3 出差人員必須隨身攜帶的差旅費及相關費用的報銷;32.4 結算起點以下的零星開支;32.5 總經理及財務總監批準的其他開支。前款結算起點定為1000元,結算規定的調整,由總經理確定。第三十三條 除上述24.1外,財務人員支付個人款項,超過使用現金限額的部分,應當以支票支付;確需全額支付現金的,經會計審核、財務總監批準后方可支付。第三十四條 公司固定資產、辦公用品(統一采購部分)、勞動保險及其他工作用品,原則上均需采取轉賬方式,不得使用現21、金。第三十五條 日常零星開支所需庫存現金限額為3000元,超額部分應及時送存銀行。第三十六條 財務人員支付現金,可以從公司庫存現金限額中支付或銀行存款中提取,不得從現金收入中直接支付(即坐支)。因特殊情況確需坐支的,應事先經財務總監的書面批準。第三十七條 公司員工因工作需要借用現金的,需填寫借款單,寫明用途及金額,經財務總監及總經理批準后借出,會計在其他應收款的個人往來中核算。在規定時間內,經財務人員催促,仍未報銷或還款的,財務部將從本人工資中扣除。第三十八條 符合本規定第三十二條的,憑公司認可的有效報銷憑證,經相應負責人簽字后,由出納支付現金。第三十九條 出納辦完付款后,應及時將相關憑據交與22、會計記賬;會計根據審核無誤和經正確審批簽字的報銷單,填制記賬憑證。第四十條 公司財務人員支付(包括公私借用)每一筆款項,無論金額大小均需相應人員簽字,否則不能支付。第四十一條 出納人員應當建立健全現金日記賬和銀行日記賬,逐筆序時記載現金的收支情況,做到日清月結,賬款相符。第四十二條 出納人員每月月底編制現金盤點表,由財務總監及會計進行監督盤點,確保賬實相符、賬賬相符。第六章 銀行資金的管理第四十三條 本制度適用于公司使用銀行資金的所有業務過程。第四十四條 支票管理44.1出納負責票據的保管、登記及收付款項的辦理;財務總監負責授權范圍內支付款項的審批。44.2內部提現,由出納填寫支票領用登記單,23、經財務總監審批后辦理。44.3除提現以外使用支票的,由領用人填寫支票領用登記單,經部門經理、財務總監和總經理簽字后,出納將支票按批準金額封頭,加蓋印章、填寫日期、用途、登記號碼,領用人在支票領用簿上簽字備查。44.4 會計根據簽字齊全的支票領用登記單轉應收賬款或其他應收款。44.5支票付款后,憑支票存根、發票(經手人簽字),購置物品的,還需保管員簽字或簽字齊全的入庫單,經會計審核、財務總監審批后,出納在登記簿上注銷領用人。44.6 每月末,出納填寫支票盤點表,財務總監及會計進行監督盤點,以確保票據的安全、完整。第四十五條 承兌匯票管理45.1收取:業務經辦人將收取的承兌匯票交于出納。出納根據承24、兌匯票登記“承兌匯票登記簿”,并開具一式二聯到票收據,一聯交經辦人,一聯交會計做賬務處理。45.2未到期使用:經辦人將經過批準后的請款單及加蓋收票單位公章或財務章的收據交出納。出納將“承兌匯票登記簿”和收票單位收據報總經理審批確認。收款單位經辦人在“承兌匯票登記簿”上簽字,領取承兌匯票。45.3貼現:財務總監根據資金計劃向總經理提出貼現申請,總經理批準后,出納辦理貼現業務。出納將“承兌匯票登記簿”及銀行回單報總經理審批確認。45.4到期承兌:出納填寫銀行委托收款單,辦理承兌手續。出納將“承兌匯票登記簿”及銀行回單報總經理審批確認。45.5匯款管理,經辦人將經過批準后的請款單交出納。出納辦理匯款25、手續,將銀行匯款回單報總經理審批確認。第四十六條 銀行匯票管理46.1 收取匯票:業務經辦人將匯票交出納,出納開具一式二聯的到票收據,一聯交經辦人,一聯交會計。出納辦理銀行進賬手續。46.2開具匯票:經辦人將經過批準后的請款單交出納。出納辦理銀行匯票手續。出納將銀行匯票申請書回單報財務總監簽字確認。第七章 資產管理第四十七 現金的管理47.1嚴格執行中國人民銀行頒布的現金管理暫行條例,根據本公司實際需要,合理核實現金的庫存限額,超出限額部分要及時送存銀行。47.2嚴禁白條抵庫和任意挪用現金,出納人員必須每日結出現金日記賬的賬面余額,并與庫存現金相核對,發現不符,及時查明原因。財務總監對庫存現金26、進行定期或不定期檢查,以保證現金的安全和完整。47.3公司的一切現金收付都必須有合法的原始憑證。第四十八 銀行存款的管理48.1加強對銀行賬戶及其他賬戶的保密工作,非因業務需要不準外泄.48.2銀行賬戶印簽實行分管、并用制,不得一人統一保管使用。嚴禁在任何空白合同上加蓋銀行賬戶印簽。48.3 出納人員要隨時掌握銀行存款余額,不準簽發空頭支票,不準將銀行賬戶出借給任何單位和個人辦理結算或套取現金。48.4每月月末,出納編制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會計審核。對未達賬項進行分析,查找原因,并報財務總監。第四十九 應收賬款的管理每季末做一次賬齡和清收情況的分析,并報財務總監。財務人員督促業務部門積極催收,27、避免形成壞賬。第五十條 其他應收款的管理:應按類別明細記賬,要嚴格個人借款審批程序,借款的審批程序是:借款人部門負責人財務總監總經理。借用現金,必須用于現金結算范圍內的各種費用項目的支付。 第五十一條 存貨管理1 存貨主要包括項目用的材料、設備以及在產品等;2 項目材料及設備的入庫單,由項目地現場負責人(驗收)填寫,入庫單按項目連續編號、一式三聯,由驗收人、采購人和財務人員簽字,并各存一聯;3 項目材料及設備的出庫,由項目地現場負責人負責填寫,出庫單按項目連續編號、一式三聯,經保管人、領用人和財務人員簽字,并各存一聯。4 項目地現場負責人根據入、出庫單,登記材料、設備的明細臺帳,財務定期與之核28、對。第五十二條 固定資產的管理52.1固定資產要做到有賬、有卡,賬實相符。財務部負責固定資產的價值核算與管理,行政管理部負責實物的記錄、保管和卡片登記工作,財務部應建立固定資產明細賬。52.2購置:各部門需要購置固定資產的,由經辦人填寫固定資產申購申請表,報部門經理、總經理(在審批權限范圍內)審批,然后交采購部做采購計劃,經財務負責人審核后,預算付款。52.3入庫:已購置的固定資產在安裝或領用前,一律由采購人員、驗收人員在發票背面簽名。采購的固定資產必須附采購清單,注明固定資產的名稱、型號(電腦需注明配置),辦理固定資產入庫手續,并進行登記。52.4出庫(領用):領用人到資產保管部門、財務部門29、辦理相應的固定資產領用手續,并在固定資產貼上相應標簽后才可使用。52.5 各部門需保管好各自的財物。固定資產由財務部與行政部進行不定期清查,每年年終進行全面盤點,以做到賬實相符。對于丟失或損壞的,要查明原因,報總經理批準后處理。 第八章 財務報告與財務分析第五十三條 財務報表分月報和年報,月報財務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和現金流量表。年度財務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費用明細表、利潤分配表。公司財務月報表應于次月5日內完成,年度財務會計報告應于次年90日內完成,同時聘請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審計。第五十四條 年末還應報送財務情況說明書:54.1業務、經營情況,利潤實現情況,資金增減及30、周轉情況,財務收支情況等。54.2財務會計方法變動情況及原因,對本期或下期財務狀況變動有重大影響的事項;54.3資產負債表制表日至報出期之間發生的對公司財務狀況有重大影響的事項;54.4為正確理解財務報表需要說明的其他事項。第五十五條 財務分析是公司財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財務管理部應對公司經營狀況和經營成果進行總結、評價和考核,通過財務分析促進增收節支,充分發揮資金效能,通過對財務活動不同方案和經濟效益的比較,為領導或有關部門的決策提供依據。第五十六條 總結和評價本公司財務狀況及經營成果的財務報告指標包括:56.1經營狀況指標:流動比率、負債比率、所有者權益比率;56.2經營成果指標:利潤率、資本利潤率、成本費用利潤率。 第九章 附則第五十七條 適用與解釋57.1本制度作為公司原財務管理制度、出差管理制度和項目行政及后勤管理制度的補充和修訂,適用于公司發生的各項經濟業務活動。之前相關規定與本制度不一致的,適用本制度。57.2本制度由董事會負責解釋,自董事會批準之日起生效。公司董事會可根據國家政策、法規的變化及公司的實際情況對本制度進行補充和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