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成品入庫貯存及生產車間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59143
2024-09-08
8頁
30.54KB
1、公司成品入庫貯存生產車間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1. 職責 1.1 原料庫管員負責原材料、外協品、半成品的收、發、管工作。 1.2 成品庫管員負責成品的收、發、管工作以及退回貨物的前期驗收。 1.3 待處理品庫管員負責待處理品的收、發、管工作。 2. 入庫 2.1原材料、外協品、半成品的入庫。 2.1.1 原材料、外協品到公司后,由庫管員指定放置于倉庫待驗區內,大宗的貨物可以直接放在倉庫合格區內(于棧板上碼垛存放),但應做出“待驗”標識。然后,庫管員按過程和產品的監視和測量程序的規定進行到貨驗證和報2、驗。 驗證的內容包括:品名、型號規格、生產廠家、生產日期或批號、保質期、數量、包裝狀況和合格證明等。經驗證合格的,庫管員提交采購收料通知報質管部檢驗;經驗證不合格的,通知采購部進行交涉或辦理退貨。 2.1.2庫管員接到質管部檢驗結論為“合格”的檢驗報告后,應及時辦理入庫手續,并將待驗區內的貨物轉移到庫內合格區存放,已放在倉庫合格區的待驗品,應將“待驗”標識取下;接到檢驗結論為“不合格”的檢驗報告時,應按規定做出不合格標識,等待不合格品審理。接到不合格品評審表后按處置結論執行。 2.1.3 采購部打印“采購收料通知單”交生產部庫管員作為收貨入庫憑證。 半成品經檢驗合格后,檢驗結論為“合格”的生產3、部打印入庫單到原料庫辦理半成品入庫手續。庫管員應核對半成品的品名、型號、數量、批號、生產日期,無誤后方可入庫。 2.2成品入庫 2.2.1 檢驗結論為“合格”的產品生產部打印入庫單到成品庫辦理成品入庫手續,在辦理入庫時,庫管員應檢查、核對產品的品名、型號、數量等標識是否正確、規范以及外包裝是否干凈等,符合要求的方可入庫。 2.2.2 成品入庫后應放置于倉庫合格區內。 3. 待處理品入庫 3.1 成品庫庫管員負責退貨和超過保質期滯銷產品入庫工作;生產部負責半成品和準成品待處理入庫工作;庫管員應檢查核對產品的品名、型號、數量、批號等是否屬實,對入庫單進行審核。 3.2 產品入庫后,庫管員應及時審核4、,在帳上記錄產品的名稱、型號、規格、批號、生產日期、數量、保質期和入庫日期以及注意事項。并產品標識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的規定做出標識。 3.2.1未經檢驗和試驗或經檢驗和試驗認為不合格的產品不得入庫。 3.2.2庫管員應妥善保存入庫產品的有關質量記錄(驗證記錄、原始質量證明、檢驗報告單等),每月將這些質量記錄按時間順序和產品的類別整理裝訂成冊、編號存檔并妥善保管。 4. 貯存 4.1貯存產品的場地或庫房應地面平整,便于通風換氣,有防鼠、防蟲設施,以防止庫存產品損壞或變質。 4.2合理有效地利用庫房空間,劃分碼放區域。庫存產品應分類、分區存放,每批產品在明顯的位置做出產品標識,防止錯用、錯發。具體5、要求如下: 4.3庫存產品標識包括產品名稱或代號、型號、規格、批號、入庫日期、保質期,由庫管員用掛標牌的方法做出。若產品外包裝已有上述標識的,僅掛產品型號的標識牌即可;4.4 庫存產品存放應做到“三齊”:堆放齊、碼垛齊、排列齊。離地、離墻1020厘米,并與屋頂保持一定距離;垛與垛之間應有適當間隔; 4.5成品按型號、批號碼放,高度不得超過6層; 4.6 原材料存放按屬性分類(防止串味),整齊碼放,紙箱包裝碼放高度不得超過規定層數;袋包裝和桶包裝碼放高度不宜過高,以防損壞產品; 4.7放置于貨架上的產品,要按上輕下重的原則放置,以保持貨架穩固。 4.8有冷藏、冷凍貯藏要求的原料、半成品均按要求貯6、藏于冰箱、冰柜、冷庫或有空調的庫房。 4. 發放 4.1生產人員憑領物單和領料單到原料庫領取原材料和半成品。 4.2庫員每天按物料單每臺機器的實際數量備料、發放。 4.3料時,如果發現計劃數量和實際發放數量不符時,庫管員應在物料單備注欄中填寫每臺實際發放的數量。 4.4批次管理的原料,庫管員每天備料、發料時在配料單上填寫該原料的批號,以達到可追溯的目的。 4.5開發人員憑經部門經理審批的出庫單到原料庫領取原材料和半成品。 4.6品時必須有營業部打印的出庫單和調撥單。 4.7和成品庫的庫管員憑經審批的領料單或出庫單、發貨單發放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發放時應做到: 4.7.1領料單或出庫單、發貨單7、的各項內容,凡填寫不齊全、字跡不清晰、審批手續不完備的不得發放; 4.7.2 發放時,應認真核對實物的品名、型號和數量,符合領料或出庫憑證要求的才能發放; 4.7.3發放完畢,庫管員應對領料單或出庫單、發貨單進行審核,配料單交會計部,單據應妥善保管; 4.7.4 發放時,若產品標識破損、字跡不清,應重新作出標識后發放; 4.7.5 同一規格的原料、半成品、成品應按“先進后出”的原則進行發放。 5. 倉庫內部管理 5.1成品庫的主管部門應對倉庫進行不定期的抽查,檢查賬、物、卡相符狀況,存放情況、標識情況。原料庫主管應抽查物料的倉儲情況、環境條件、有無錯放、混料及超期貯存、變質、損壞等現象。發現問8、題,及時解決。 5.2庫管員應經常對庫存產品進行檢查和維護,發現變質、發霉或標識脫落等現象應及時向直接上級報告,及時處理。對有保質期的產品要防止失效。發放距保質期不到一個月(含)的原料前應報驗,檢驗合格后才能發放。距保質期不到三個月(含)的成品一般不發放(顧客同意的除外),但應及時報驗,根據檢驗結果進行處理。若超過保質期,應及時報驗,并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的規定處理。 5.3倉庫人員應進行經常性動態盤點,做到日清日結,保持賬、物相符,年中和年末應配合財務部搞好盤點工作。 5.4倉庫做到通風、防潮、清潔,無蒼蠅、老鼠。冷藏、冷凍庫溫度應控制在規定范圍。倉庫內嚴禁煙火,不允許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和其它危9、險品(危險品庫除外),并設置足夠的消防器材。消防器材不允許占壓。 5.5對有毒有害及帶有腐蝕性的物品應分別貯存,并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護措施。 5.6退庫的成品應按品種、型號分別碼放并予以標識,經質管部檢驗為合格的辦理入庫,并盡快發出。經檢驗為不合格的,按不合格評審處置意見辦理,并作出待處理標識。 5.7成品庫另劃待處理品區,存放退貨并予以標識,同時配合有關部門按程序做好退貨處理工作。 5.8原料庫根據生產計劃,做好查料、備料工作,嚴格按領料制度發放原料。根據生產計劃和庫存填報采購申請計劃,保證生產需要。 5.9 對于噴粉產品要嚴格按照產品的貯存條件貯存,經常檢查并通風,發現問題及時通知直接上級并10、與技術部聯系,做到及時處理。 5.10凡打開包裝的原料、半成品和成品,都應重新包裝,保證密封,不允許敞開存放。沒有標識的應做出標識。 5.11成品庫負責樣品的包裝、發放。樣品包裝上應有標識,標識內容包括:品名、型號和生產日期。樣品應在生產后的三個月內發放。若要將超過三個月的產品做樣品發放,應報驗,經檢驗合格后才能做樣品發放。 5.12 安全事項 5.12.1上班必須檢查倉庫門鎖有無異常,物品有無丟失; 5.12.2下班檢查是否已鎖門、拉閘、斷電及是否存在其它不安全隱患。 6. 本制度由生產部、銷售部共同制定并解釋。 7. 本制度由生產部、銷售部負責實施、檢查與考核。 8. 本制度施行后,原有的11、類似制度自行廢止。八、生產車間管理制度 1.為了確保生產秩序,保證生產車間各項工作順利開展,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促進本廠發展,結合本廠生產車間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制度。 3.人員管理 3.1車間全體人員必須遵守上下班作息時間,按時上下班;(如:車間開早會所有車間人員提前5分鐘到,主管主持);考勤制度,上午:8:00-12:00; 下午:14:00-18:00: 晚上:19:00-22:00;每月廠長根據生產進度安排公休一天; 3.2車間員工必須服從合理工作安排,盡職盡責做好本職工作,不得疏忽或拒絕管理人員命令或工作安排; 3.3全體車間人員必須按要求佩帶工牌,不得穿拖鞋進入車間; 3.4車間人員12、在工作期間不得做與工作無關的事,例如吃東西,聊天,聽歌,離崗等行為,吸煙要到廠指定區域; 3.5對惡意破壞工廠財產的行為或盜竊行為,不論大小一經發現,一律交總經辦嚴厲處理; 3.6車間人員如因特殊情況需要請假,應按廠請假程序向各級主管申請,得到批準方可離開. 3.7工作時間內,倡導全體人員說普通話,禁止拉幫結伙. 4.作業管理 4.1車間嚴格按生產計劃排產,根據車間設備和人員精心組織生產; 4.2生產流通確認以后,任何人不得隨意更改,如在作業過程中發現錯誤,應立即停止生產,并向負責人報告研究處理; 4.3車間人員每日上崗前必須將所操作設備及工作區域進行清理,保證工序內環境衛生,通道或公共區域主13、管安排人員協調清理; 4.4車間人員領取物料時必須持車間主管開具的領料單不得私自拿走物料.生產完成后,如有多余的物料及時退回倉庫不得遺留在車間工作區域內; 4.5生產過程中好壞物料必須分清楚,并要做出明顯的標記,不能混料.在生產過程中要注意節約用料,不得隨意亂扔物料,工具,移交物料要交際協調好,標示醒目; 4.6車間人員下班時,要清理好自己的工作太面,做好設備保養工作.最后離開車間要將門窗,電源關閉,若發生意外事故,將追究最后離開者的責任以及生產主管的責任. 4.7車間人員嚴格按工藝規程及產品質量標準進行操作,擅自更改生產工藝造成品質問題,由作業人員自行承擔責任. 5.生產環境管理5.1生產現14、場物品擺放及清潔衛生,原材料直接放置到生產現場的,倉管員必須按規定的位置并擺放整齊,標示清晰;各生產現場原材料保管和適用,由該現場直接管理人員或該工序直接操作使用員工直接保管和維護,不得隨意放置物品。 5.2生產現場均為設定作業區,員工不得隨意到非作業區作業,特殊情況需要借用場地,應請示批準。 5.3包裝好的產品應放置在暫放區內,標示明確,以便檢查驗收及轉序尋找,搬運方便,防止在使用型號,規格時拿錯。 5.4每日在清理現場時必須將不能回收的廢物及時放到垃圾桶或外面的垃圾堆里,現場清理余料時,將有用的余料清理出來,能及時合理分配使用。 5.5若在清理現場時,發現價值較高或良性物品,從重處罰。 615、本廠物料管理單據的使用 6.1本廠生產用物品,半產品,成品以及派工單所使用表格均要填寫生產編號。九、 檢測實驗室管理制度1.實驗室是進行檢測分析、保存試驗儀器和出具實驗結果的重要場所。應保持嚴肅安靜,非本實驗室人員未經許可,不得入內。2.實驗室要求2.1 內保持清潔、整齊,2.2 按實驗室檢驗規程進行程序的操作。3.為保證試驗結果的準確,數據真實,實驗室人員必須排除各種干擾,做到實事求是。3.1 實驗室原始記錄應做到詳細、整潔,填寫簽名。3.2 實驗室檢沒是報告須經主管領導簽字,加蓋檢測章后方可生效。3.3 運行試驗報告與出廠檢驗報告一同歸檔保存。4. 為使實驗室出具的檢測結果準確可靠,測試中心所使用的所有計量器具量值統一,應追溯到國家計量基準。并適用于檢驗儀器的檢定、校準、自校、比對。4.1計量管理員負責對計量器具檢定周期表制定及其送檢、維護、保養。4.1.1負責安排自校儀器的周期檢驗,負責儀器的日常管理;編制自校辦法;4.2關于強制檢定的計量器具,應由上級部門檢定合格方可使用。4.3實驗室負責人,負責安排儀器設備的校準、檢定后的狀態標識,并填好儀器設備狀態標識卡,內容包括:編號,儀器名稱、型號、檢定(自校)有效期,并簽字確認。4.4對準確度有懷疑,經修理、調試后的儀器在使用前需檢定、校準。4.5檢定證書,自檢報告由計量管理員負責歸檔保存,保存期不少于3個檢定(自校)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