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采購價格審核及成本分析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61108
2024-09-08
6頁
62.04KB
1、公司采購價格審核及成本分析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采購價格及成本分析管理制度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制定目的為確保材料高品質低價格,從而達成降低成本之宗旨,規范采購價格審核管理,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條 適用范圍各項原物料采購時,價格之審核、確認,除另有規定外,悉依本制度處理。第二章 價格審核規定第三條 報價依據(1) 技術部提供新材料之規格書,作為供應部成本分析之基礎,也作為供應商報價之依據。(2) 非通用物料之規格書,一般由供應商先提供樣品,供技術部確認可用后,方予報價。第四條 價格審核(1) 供應商接2、到規格書后,于規定期限內提出報價單。(2) 供應部一般應挑選三家以上供應商詢價,以作比價、議價依據。(3) 采購人員以單價審核單一式三份呈部門主任審核。(4) 供應部主任審核,認為需要再進一步議價時,退回采購人員重新議價,或由主任親自與供應商議價。(5) 根據采購金額和以往采購價格波動情況,由供應部主任、分管副總、總經理按照不同級別權限確認批準。(6) 副總、總經理均可視需要再行議價或要求供應部進一步議價。(7) 單價審核單經核準后,一聯轉財務部,一聯由供應部存檔,一聯轉供應商。第五條 價格調查(1) 已核定之材料,供應部必須經常分析或收集資料,作為降低成本之依據。(2) 本公司各有關單位,均3、有義務協助提供價格信息,以利供應部比價參考。(3) 已核定之物料采購單價如需上漲或降低,應以單價審核單形式重新報批,且附上書面之原因說明。(4) 單價漲跌之審核流程,應同新價格審核流程。(5) 在同等價格、品質條件下,漲跌后采購應優先考慮與原供應商合作。(6) 為配合公司成本降低策略,原則上每年應就采購之單價要求供應商作降價之配合。(7) 采購數量或頻率有明顯增加時,應要求供應商適當降低單價。第三章 采購成本分析第六條 成本分析成本分析系就供應商提供之報價的成本估計,逐項作審查、評估,以求證成本之合理性。供應部將供應商分為戰略供應商和一般供應商。戰略供應商為與公司有密切的合作關系包括技術、質量4、人員同時公司對其有一定的管控能力和影響力;一般供應商為與公司僅存在供應關系。戰略供應商和一般供應商的成本分析一般包括以下項目:戰略供應商:(1) 直接及間接材料成本。(2) 工藝方法。(3) 所需設備、工具。(4) 直接及間接人工成本。(5) 制造費用或外包費用。(6) 營銷費用。(7) 稅金。(8) 供應商行業利潤。一般供應商:(1) 市場同等質量產品的一般報價(2) 同類產品的國內外報價(3) 相關運輸費用(4) 供應商所在地,供貨時間等綜合評估。第七條 成本分析之運用 以下情形時,應進行成本分析:(1) 新材料無采購經驗時。(2) 底價難以確認時。(3) 無法確認供應商報價之合理性的。5、(4) 供應商單一時。(5) 采購金額巨大時。(6) 為提高議價效率時。第八條 成本分析表的提供方式(1) 由供應商提供。(2) 由供應部編制標準報價單或成本分析表,交供應商填妥第九條 成本分析步驟(1) 確認設計是否超過規格要求。(2) 檢討使用材料之特性與必要性。(3) 計算各方案之使用材料成本。(4) 提出改善建議并檢討。(5) 檢討加工方法、加工工程。(6) 選定最合適之設備、工具。(7) 作業條件的檢討。(8) 加工工時的評估。(9) 就制造費用、營銷費用、利潤空間進行壓縮。第十條 成本分析注意事項(1) 利用自己或他人之經驗。(2) 應用會計查核手段。(3) 利用技術分析方法。(46、) 向同類供應商學習。(5) 建立成本計算經驗公式。(6) 提高議價技巧。第四章 附則第十一條 本制度由公司供應部負責制訂、修改并解釋。此前公司的相關管理規定,凡與本制度有抵觸的,均依照本制度執行。第十二條 本制度未盡事宜,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公司的有關規定。第十三條 本制度經公司總經理辦公會審議通過后生效實施。附件1 采購成本分析表采購成本分析表 廠商名稱: 年 月 日 產品名稱零件名稱零件料號估價數量備 注主材料費NO名稱規格廠牌單價用量損耗率材料費加工費NO工程內容使用設備日產量設備折舊模具折舊單價加工費后加工費NO加工名稱使用設備日產量加工單價說 明材料費合計加工費合計后加工費合計營銷費用稅 金利 潤總 價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