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館房屋維修部衛生管理制度及應急預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61577
2024-09-08
20頁
48KB
1、賓館房屋維修部衛生管理制度及應急預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管理制度1、 建立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管理組織,有專人負責 中央空調的衛生管理工作。 2、 空調通風的機房應保持干燥整潔,嚴禁堆放無關物品。 3、 衛生清掃工具、消毒設備必須專物專用,嚴禁挪為它用。必須使用合格的消毒劑,做到索證齊全。 4、 空調系統新風量應滿足每人每小時 2030立方米。 5、 保證空調系統所吸入的空氣為室外新鮮空氣,嚴禁間接從空調通風的機房、建筑物 樓道及天棚吊頂吸入新風。 6、 空調系統的冷卻塔、過濾網,表2、冷器,冷凝水盤表面應當保持清潔,定期進行清洗、消毒或者更換。7、 空調房間內的送、排風口應設防鼠裝置并經常擦洗,保持清潔,保持表面無積塵與霉斑。 8、 必須建立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使用、維護、清洗和消毒檔案,內容包括:衛生學評價報告書;清洗、消毒及其資料記錄;經常性衛生檢查及維護記錄; 空調故障、事故及其他特殊情況記錄;空調系統竣工圖;預防空氣傳播疾病應急預案等。 設施設備維護保養制度1、 建立設施設備登記和管理檔案。定期檢查衛生設施設備完好率。保持衛生設施設備良好性能,并正常運轉。2、 要建立工作日志或周志,記錄每項衛生設施設備的使用、保養、故障維修和破損修復等情況。3、 嚴格執行操作程3、序,保持空調、消毒柜和“三防”衛生設施設備正常運行,有問題及時向管理人員反映。4、 努力學習,不斷提高業務水平和技術水平,管理好空調、消毒柜和“三防”衛生設施設備,掌握運行和使用情況。5、 掌握空調、消毒柜和“三防”衛生設施設備運轉情況,做好日常維護工作,要勤檢查、勤維護,維護和修復工作要及時到位。 公共用品用具購買、驗收、儲存制度1、 專人負責采購,采購人員要掌握相關衛生法規標準,并按要求進行采購。 2、 采購的物品應符合國家有關衛生標準和法規規定。禁止采購“三無”產品,采購物品應做好記錄,便于溯源。 3、 客用化妝品索證時,應向供貨方索取化妝品生產企業衛生許可證、產品近期檢驗報告的復印件,4、加蓋公章,并歸檔存放。 4、 購買消毒產品或洗潔產品時,應向供貨方索取產品衛生許可批件和檢驗報告復印件。 5、 采購的物品入庫前應進行驗收,出入庫時應登記產品名稱、衛生許可證號、生產批號、有效期等內容。 6、 物品儲藏應遵循先進先出原則,并定期檢查,及時清理過期物品。 7、 公共用品用具儲藏間應保持通風和清潔,無鼠害、蒼蠅、蟑螂等病媒生物及霉斑,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私人物品。 8、 不同物品應分類、分架存放,物品距墻壁、地面均應在10厘米以上。棉織品宜存放于儲藏柜中。 9、 有毒有害物品應有專間或專柜存放,上鎖、專人管理,并有物品使用登記。 個人衛生制度一、 衛生知識培訓 1、實行上崗前衛生5、知識培訓制度,用人單位應組織從業人員參加相關衛生知識培訓,培訓合格后取得“培訓證明”方可上崗。 2、從業人員衛生知識培訓至少每兩年進行一次。 3、從業人員應及時參加相關部門組織的衛生知識突發應急培訓。 4、從業人員應及時參加相關部門組織的法律法規等知識培訓。 二、 保證健康上崗1、 從業人員(包括臨時工)上崗前應進行健康體檢,取得“健康合格證明”后方可上崗工作。 2、 直接為顧客服務的從業人員應每年進行健康檢查,取得“健康合格證明”后方可繼續從事直接為顧客服務的工作。 3、“健康合格證明”不得涂改、偽造、轉讓、借用、倒賣。 三、個人衛生制度 1、做好預防呼吸道等傳染病的宣教工作,讓工作人員及時6、了解、掌握預防和控制呼吸道等傳染病的知識,提高預防傳染病或健康危害事故發生及處理的意識及能力。 2、 從業人員應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不留長指甲,勤剪發、勤修甲、勤洗澡、勤換衣,飯前便后、工作前后洗手,工作時不得涂指甲油及佩戴飾物,操作過程中嚴格洗手消毒,保持工作服整齊干凈。 衛生檔案管理制度賓館衛生管理檔案是賓館在經營活動中形成的,具有保存價值,以備查考的文字、圖像、聲音及其他各種方式的文件材料,主要包括以下內容:、衛生管理部門、人員設置情況及衛生管理制度。、公共場所內外環境衛生狀況。、顧客用品用具的消毒、清洗、更換及監測情況。、衛生設施的使用、維護、檢查情況。、集中空調通風系統的清洗、消毒情7、況。、安排從業人員健康檢查情況和培訓考核情況。、公共衛生用品進貨索證管理情況。、公共場所危害健康事故應急預案或者方案。、二次供水衛生設施情況2、公共場所的衛生檔案管理由衛生檔案管理員負責。3、文件的立卷: 即對賓館在工作中具有存在價值、處理完畢的衛生文件材料,系統、完整的歸入卷宗暫時保管,以備隨時調用參考。 4、檔案的收集 各部門隨時收集辦理完畢的衛生文件材料,按類別分別存放。第二年經檢查齊全后,整理歸檔。各部門設檔案管理員,負責本部門文書檔案的日常收集、管理、監督及檢查。文字檔案的收集使用檔案袋或檔案夾。2、 檔案的整理與歸檔 認真檢查每一類別中積累的文件是否齊全、是否符合歸類。每類文件可按8、文件形成時間順序、重要程度或工作程序等進行排序。系統排列后,應用阿拉伯數字統一編寫頁碼,以固定配列順序,保證材料完整;裝訂后的案卷,應按照年度進行排列,統一編號登記,填寫歸檔案卷目錄。6、 檔案的保管 衛生證照檔案,由衛生管理員統一保管;其他衛生檔案資料按工作職責范圍分別有客房部、前廳部、工程部管理;檔案室用做好防盜、防火、防水、防潮、防塵等設施。7、 衛生檔案的借閱 借閱檔案,必須在檔案借閱登記簿登記后方可借閱;不得擅自涂改。經批準銷毀的公共場所衛生檔案,衛生檔案管理員須認真核對,將批準的公共場所衛生檔案資料銷毀審批表和將要銷毀的衛生檔案資料做好登記并歸檔。登記表永久保存。在銷毀公共場所衛生9、檔案資料時,必須由總經理或分管副總經理或總經理辦公室主管指定專人監督銷毀。證照管理制度 一、 按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相關規定依法辦齊衛生 許可證、從業人員健康證明、衛生知識培訓合格證等證照方可營業;各種證照禁止涂改、偽造、轉讓、倒賣。 衛生許可證懸掛在場所醒目處,經營單位名稱、地址、負責人及許可經營項目應與實際情況和營業執照相符。新建、擴建、改建餐飲業公共場所經營單位,按規定程序申領衛生許可證。 專人負責管理單位各種證照,按相關法規規定按時辦理衛生許可證等證照審驗、變更、換證手續,避免持過期失效證照。 從業人員必須持有效健康合格證明、衛生知識培訓合格證明上崗,并按要求定期組織從業人員復檢、復訓10、,禁止無證上崗或持過期失效證件上崗。 餐飲業公共場所經營單位 使用的消毒產品必須符合國家消毒產品有關標準規范要求,并提供消毒產品生產企業有效的營業執照、衛生許可批準文件和產品檢驗報告等復印件。從業人員健康檢查、衛生知識培訓考核及個人衛生制度一、公共場所直接為顧客服務的人員,持有“健康合格證”方能從事本職工作。患有痢疾、傷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活動期肺結核、化膿性或者滲出性皮膚病的,治愈前不得從事直接為顧客服務的工作。“健康合格證明”不得涂改、偽造、轉讓、倒賣。 二、 從業人員應當按規定參加衛生知識培訓,掌握有關衛生法律法規、基本衛生知識和衛生操作技能,并通過考核取得衛生知識培訓合11、格證明后方可上崗。 三、 從業人員衛生知識培訓每兩年進行一次。四、 從業人員應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進行衛生操作時應穿戴清潔的工作服,不得留長指甲、涂指甲油及佩帶飾物。五、從業人員應有兩套以上工作服。工作服應定期清洗,保持清潔。 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保潔制度一、按范要求設置與經營規模相適應的消毒間,有專用清洗池、消毒設施及保 潔設施,并保證能正常運轉。 二、指定專人按操作規范對公共用品用具進行清洗、消毒和保潔工作。 三、清洗消毒間應有明顯標志,環境整潔,通風換氣良好,無積水積物,無雜物存放。 四、供顧客使用的公共用品用具應嚴格做到一客一換一消毒。禁止重復使用一次性用品用具,供顧客使用的公共用品應12、符合國家衛生標準。 五、清洗消毒應按規程操作,做到先清洗后消毒,使用的消毒劑應在有效期內,消毒設備(消毒柜)應運轉正常。 六、清洗消毒的茶杯、口杯、酒具等杯具及公共用品,應當完好無損,必須做好消毒記錄,保證一客一用一消毒。 七、清洗飲具的清潔工具應專用,防止交叉污染。 八、清洗消毒后的各類用品用具應達到有關衛生標準的規定并保潔存放。清洗消毒后的茶具應當表面光潔,無油漬、無水漬、無異味,符合食(飲)具消毒衛生標準規定。 補充杯具、食具應注意手部衛生,防止污染。 九、保潔時間較長的茶杯、口杯、酒具等杯具,必須再次進行清洗消毒后,方可供客人使用。 十、 保潔柜應定期清洗消毒,建立出入登記制度,不得存13、放其它物品或有雜物。健康危害事故與傳染病報告制度為了預防、控制和清除傳染病的發生與流行,保障公眾身體健康和公共衛生,維護單位的正常經營秩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結合本單位實際,特制定本制度。 一、在崗工作期間,任何員工發現有傳染病(或者疑似傳染病人)或健康危害事故時,應及時向單位領導或值班負責人報告,領導或負責人核實后,在2小時內以最快方式向當地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報告。 二、報告主要內容為:發現時間、地點、人數,主要臨床癥狀,波及人群,事態發展趨勢,已采取的控制措施以及報告單位、人員和聯系電話等內容。 三、若發現傳染14、病或疑似傳染病人時,衛生行政部門到本單位調查處理前,值班人員或單位領導應當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如戴口罩、手套等),盡可能穩定病人情緒,并建議病人原地休息,盡量限制其活動范圍,避免波及更多人群。若出現其它健康危害事故時,應盡快搶救病人,并保好現場以便調查。 四、衛生行政部門到單位開展調查處理工作時,在崗人員和領導必須積極配合,并認真貫徹落實衛生部門向本單位提出的各項要求。 五、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傳染病人或疑似傳染病人或健康危害事故時都應按規定及時、如實報告,不得隱瞞、緩報、謊報或授意他人隱瞞、緩報、謊報,否則,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預防控制傳染病傳播應急預案與健康危害事故應急預案為及時調查、15、處理本單位的突發衛生事件,查清事件原因,減少對人體健康造成的損害,制定突發衛生事件應急預防方案。 一、為防止危害健康的突發公共場所衛生事件的發生,建立本單位傳染病防治組織和機構,明確組織分工和職責,健全公共場所危害健康事件的報告制度。 二、積極開展預防傳染病的衛生健康教育,積極配合衛生部 共場所傳染性疾病對人體的危害。 三、當公共場所發生以下突發公共場所衛生事件時,應立即啟動突發公共場所衛生事件的應急預案,單位負責人及衛生負責人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的要求及時向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生活飲用水遭受污染或飲水污染所致介水傳染病的流行和中毒; 公共用品用具和衛生設16、施遭受污染所致的傳染性疾病和皮膚病; 因使用化妝品所致的毀容、脫發及皮膚病(包括過敏性皮炎及各種皮膚損傷); 意外事故所致的:氯氣中毒、C0中毒(包括煤氣中毒)、C02中毒、紅眼病(指游泳池引起的流行性結膜炎)等中毒事件。 室內空氣不符合衛生標準所致的虛脫休克。 四、發生衛生突發事件時,應立即停止相應的經營活動,及時搶救中毒人員(事件病人),并負責保護好事故現場。 五、積極配合衛生行政部門(衛生監督機構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進行現場事故調查,控制事故蔓延。 六、衛生突發事件現場調查處理工作結束后,及時撰寫本單位事件總結報告,并上報有關單位和存檔備案。洗衣房衛生管理制度 1、洗衣房室內衛生清掃按17、人分工,劃定責任區,每日上班前、下班后各清掃一次;室外衛生輪流值日,每周清掃一次。 2、洗衣房設備保持潔凈,熨燙設備每天擦拭及保養;下班前所有機器設備要擦洗干凈,做到無污漬、油漬。 3洗衣房的鑰匙由專人保管,設備由鑰匙管理者保管,嚴禁私配。從業人員健康檢查、衛生知識培訓考核制度1、從業人員上崗前必須到衛生行政部門確定的體檢單位進行體檢和相關衛生知識培訓,獲得有效的健康證和衛生知識培訓合格證后方可上崗。 2、發現五病患者及時調離本崗位。 3、從業人員體檢、培訓合格證明應隨身攜帶,以備檢查。4、從業人員有良好的衛生習慣。5、健康證、衛生知識培訓合格證有效期一年。 6、此證不得轉借、涂改。 場所自身18、檢查與檢測制度一、 衛生管理人員應隨時進行衛生檢查,檢測各項衛生指標。二、各部門衛生負責人要每天至少進行一次衛生檢查與檢測各項衛生指標。 三、 單位負責人每月至少進行一次衛生檢查和檢測各項衛生指標。 四、 各類檢查、檢測應有檢查、檢測記錄。發現問題應有限期改進及獎懲記錄。 五、 檢查內容: 1、各項衛生制度和崗位責任制的落實。 2、各種設施設備是否符合要求。 3、環境衛生設施及執行情況。 4、從業人員個人衛生習慣、健康體檢、衛生知識培訓情況。2013年6月5日6日給4、6樓消毒間增設“三連池”安裝明細:1、 大理石臺面2、 大理石吊邊3、 400400mm角鐵架4、 不銹鋼盆及排水栓5、 熱水、冷水混合龍頭6、 下水管道施工方:天水市xx區xx房屋維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