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農業示范園區及產業化項目可行性報告2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73979
2024-09-13
29頁
2.79MB
1、高科技農業示范園區及產業化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XX工程咨詢有限公司二零XX年XX月XX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建設單位:XX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建設地點:XX省XX市編制單位:XX工程咨詢有限公司20XX年XX月29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單位及編制人員名單項目編制單位:XX工程咨詢有限公司資格等級: 級證書編號:(發證機關: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制)編制人員: XXX高級工程師XXX高級工程師XXX高級工程師XXXX有限公司二XX年XX月XX日目 錄第一章 總 論61.1 項目概要61.2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依據81.3綜合評價8第二章 項目背景及必要性102.1 項目建設背景102.2項目建設的必要性2、10第三章 建設條件133.1 項目區概況133.2項目建設條件優、劣勢分析133.3 主要障礙因素及解決方案14第四章 市場分析與營銷方案164.1 市場分析164.2 競爭分析204.3 營銷策略、方案、模式214.4市場風險分析22第五章 項目建設方案235.1 產品方案及建設規模235.2建設標準24第六章 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256.1投資估算256.3資金籌措25第七章 社會效益分析267.1 社會評價基本結論267.2農業產業化經營267.3生態效益評價26第八章 結論與建議288.1結論288.2建議28第一章 總 論1.1 項目概要 1.1.1項目單位基本情況 1、概況名稱: 3、住所: 法定代表: 注冊資本: 公司類型: 經營范圍: 2、 法人代表基本情況 公司法人xxx,具有戰略眼光和實干精神,勇于開拓創新,經營管理經驗豐富,多年從事農業綜合開發工作,擁有豐富的一線工作經驗。無不良社會信用記錄,是一位十分有為的民營企業家。 1.1.2 項目建設條件 項目建設地位于魯山縣XX鎮四道河村,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環境優雅、政策優惠,原材料和勞動力充足,是進行農業開發的理想之地。 項目實施單位具有農業產業化經營經驗,與省內外大型超市和部分出口企業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企業實行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各項管理制度健全、完善,擁有一支團結、拼搏和勇于創新的團隊,企業經營狀況良好,無4、負債記錄,為項目的順利實施提供了可靠的組織保障。1.1.3項目建設方案項目名稱:XX鎮高科技農業示范園區及產業化項目建設性質:新建建設地點:魯山縣XX鎮四道河村建設規模:總占荒山9890畝,共分八個功能區:(1) 設施果樹(反季節、嫁接)區3600畝,其中聯棟塑料大棚50畝。(2) 畜牧養殖核心示范區2000畝,其中山羊養殖區400畝,黃牛養殖區400畝,梅花鹿養殖區400畝,鴕鳥養殖區400畝,野雞養殖區400畝。(3) 設施蔬菜反季生產與產業核心示范區100畝,其中:智能玻璃溫室50畝,pvc塑料聯棟溫室50畝。(4) 優質食用菌工廠化生產產業區規劃占地200畝。其中:金針菇生產線占地505、畝,年產3000噸。香菇生產線占地50畝,年產1500噸。猴頭菇生產線占地50畝,年產1000噸。黑木耳50畝,年產1000噸。(5) 山野菜工廠化生產加工區規劃占地100畝,年產3萬噸高檔綠色無公害食品。(6) 農產品質量檢驗測試中心規劃占地20畝,。(7) 農產品物流配送中心規劃占地60畝,配合項目實施建立農資及農產品物流配送中心。(8) 現代農業科技研發與農業教育培訓中心規劃占地30畝。配合園區項目實施及傳統農業的升級與換代,為項目的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同時開展大規模農業技術培訓。1.1.4投資結構及資金來源項目總投資42890萬元,其中:項目建設投資28565萬元,建設期利息348.6萬6、元,流動資金14325萬元。資金來源:項目總投資42890萬元,其中:申請銀行貸款6000萬元,企業自籌36890萬元。1.1.5經濟效益項目建成后可實現年均銷售收入54982.76萬元,年均銷售稅金及附加294.38萬元,年均增值稅3679.78萬元,年均凈利潤17091.56萬元。投資回收快,項目經濟上可行。1.2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依據1.2.12011年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經營項目申報指南;1.2.2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經營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寫參考大綱1.2.3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扎扎實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1.3綜合評價本項目以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為宗旨,7、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的農業產業化模式,建立XX鎮高科技農業示范園區及產業化基地,符合國際及魯山縣農業產業政策和產業布局,市場前景良好,建設規模和內容切合實際,運行模式科學合理,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顯著。項目建設對于提高項目單位經濟效益、促進當地特色農業產業發展以及農民致富奔小康,具有重要意義。建議給予立項支持。第二章 項目背景及必要性2.1 項目建設背景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指出: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加強農業基礎地位,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長效機制,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堅持把發展現代農業、繁榮農村經濟作為首要任務,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8、設,健全農村市場和農業服務體系。加大支農惠農政策力度,增加農業投入,促進農業科技進步,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本項目以綠色、有機瓜果、食用菌、山野菜、蔬菜、生產與加工等理念為載體,致力于提升國民的生活質量,把我國新農村建設與體現高科技農業風貌結合起來,把農業生產與旅游觀光結合為目的,追求設施與農業系統、生態系統、人文景觀系統的和諧統一,圍繞農業科技示范園區的投資興建,依托繞山得天獨厚的農業生態環境和豐富的旅游資源,形成一個集旅游觀光、高效農業、優化生態環境和社會文化功能為一體的原生態高效農業科技示范園區,有效促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城鄉交流,提高農村生活質量與品味。2.2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2.9、2.1是適應國家農業產業政策和結構調整新趨勢的需要本項目根據國內外市場的需求情況,并結合當地資源特點,確定以以優質和特色的瓜果、山野菜、原生態觀光旅游作為主導產業,既適應國家農業產業政策和農業生產結構調整的方向,也符合國家發展“高產、優質、高效”農業的戰略方針。示范園區將建設成為一個集農業科研、技術引進、試驗示范、休閑觀光于一體的農業現代化示范工程,以此帶動XX鎮農業科技水平的提高和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實現農業生產的高附加值,促進XX鎮實現農業產業化、現代化。2.2.2是符合省、市、縣農業現代化建設和農業科技長遠規劃的需要項目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農業生產效率和農民增收為目標,廣泛吸納10、和應用現代農業科學技術,積極培育發展具有區域比較有時的水果、山野菜和畜牧業,通過推廣應用優良品種與先進實用技術,構建由生物、信息、材料、管理、培訓等要素綜合集成的農業綜合開發現代化示范體系,實現農業生產集約化和高效化。符合河南省、平頂山市以及魯山農業現代化建設和農業科技長遠規劃。2.2.3是大幅度增加農民收入的需要隨著我國加入WTO,發展外向型農業已經成為多個地方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本項目根據當地農業發展的水平和經濟、資源狀況,在加強基礎實施、投入要素、農業科技和經營管理體制等方面建設的基礎上,采取綜合有利的措施提升農業現代化的整體水平。通過本項目的實施,將在項目區內形成以綠色、有機山野菜、水11、果和畜牧為主的技術體系,逐步達到在品種選育、種植技術、光及產品檢測等技術符合國際規范要求,為農產品出口創匯、農民增收創造了良好的基礎條件。2.2.4是加速當度農村社會現代化進程的需要本項目的實施可促進當地農村產業規劃、鄉村建設與舊村改造有機結合起來,提高農村建設整體效益。有利于農村經濟的發展,加速了農村社會化、現代化進程。第三章 建設條件3.1 項目區概況3.1.1 地理位置及區域范圍 本項目建設地址在河南省路上縣XX鎮四道河村。XX鎮位于魯山縣西部,緊鄰G311國道,鄭堯高速。這里土地肥沃,水利條件優越,農、林、畜牧業發達。 3.1.2 建設地點選擇 本項目生產場地要求交通較為便利,距離公里12、最好在半小時車程以內以便運輸,要有無污染的水源,動力電,附近不能有污染的企業,通信便利。 根據項目特點和要求,項目建設地點在魯山縣XX鎮四道河村。XX鎮交通便利,區內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已完成,產業發展基礎良好。廠區周圍沒有污染源,空氣新鮮,環境幽雅,適宜項目建設。3.2項目建設條件優、劣勢分析 3.2.1政策優勢 幾年來,當地在全面貫徹落實中省有關優惠政策的基礎上制定并出臺了一系列招商引資的優惠政策,在稅收、審批等各方面給予最優惠的政策和全方位的服務,招商引資成果顯著。該項目的建設,將充分發揮XX鎮的農業資源優勢,優化產業格局并實現產業升級,符合產業政策和行業發展規劃。 3.2.213、生態環境優勢XX鎮發展高科技農業示范園及產業化項目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一是自然環境好,無污染,發展綠色、無公害食品條件得天獨厚。境內無大型化工廠,水質好,污染少。二是農產品種植與深加工項目所需財力十分豐富。3.2.3市場優勢今年來,隨著人民對環境及食品安全意識的不斷提高,對純綠色原生態食品的要求越來越高,已引起了國內外消費者的廣泛關注。純綠色食品及有機食品已成為世界食品的寵兒,盡管其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比傳統食品高出20%以上,甚至35倍,但市場銷售額仍正在不斷上升。不僅有著巨大的國際市場,而且有著很大的國內市場。3.2.4基礎設施條件項目經過前期深入的調查研究和細致論證,項目建設地點交通便利、14、通訊發達、水資源豐富、群眾積極性高、群眾基礎好。其它建設條件基本到位,項目各項前期工作已經就緒,項目工程方案已經基本確定,目前項目只等待上級批準實施。3.3 主要障礙因素及解決方案3.3.1主要障礙因素1、標準化建設。本項目為新建項目,專業技術人員短缺,新招聘的農戶標準化種植和規范化管理對項目的整個運作至關重要。加之農民本身素質參差不齊,種養殖管理技術不規范,這些可能導致產品品質不齊,商品性降低。2、目前,絕大部分資金已落實到位,但由于公司尚處于發展中,為取得規模效應,項目總投資數額較大,需要國家農綜項目給予必要支持,以便盡快轉化成果,形成產業和效益。3.3.2解決方案積極爭取政府有關部門積極15、予以支持,對新招聘員工進行崗位培訓,確保項目順利實施。 第四章 市場分析與營銷方案4.1 市場分析4.1.1水果市場分析4.1.1.1產品目標市場本項目產品選擇優良樹種與品種,通過設施栽培生產反季節的高檔水果,主要供應國內市場和出口。產品包括:核桃、栗子、獼猴桃、桃、大棗、蘋果、葡萄、大櫻桃、柿子等。4.1.1.2產品消費群體分析本項目水果產品主要為核桃、栗子、獼猴桃、桃、大棗、蘋果、葡萄、大櫻桃、柿子等,產品質量一流,主要消費群體是大部分中端消費群體,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這部分人是本項目產品的主要消費者。4.1.1.3產品所出的發展階段本項目產品處于市場發展期,隨著我16、國經濟的發展,人們對于綠色食品的需求量劇增,水果市場空前火爆,市場需求量也越來越大,我國水果消費量較世界平均水平低25%,因此,水果處于市場快速發展期,需求大于供給。4.1.1.4市場需求分析1、水果國際市場需求分析有機食品的發展具有廣闊的前景。這首先在于,世界綠色食品消費的潮流為中國提供了市場機遇。從國際需求市場看,有機食品目前已為發達國家的消費主流,他們的有機食品基本上靠進口,德國、荷蘭、英國、美國每年進口的有機食品分別占有機食品消費總量的60%、60%、70%、80%。有機食品正成為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出口的主要產品之一。2、水果國內市場需求分析本項目水果主要為核桃、栗子、獼猴桃、桃、大17、棗、蘋果、葡萄、大櫻桃、柿子等,產品主要銷往本地區域市場,部分銷往國內大城市市場。本地尚無大規模的水果生產基地,水果均是從其它區域購進,本區域市場需求量巨大,按照人均年消費40公斤計算,本區域市場潛力巨大。4.1.2反季節蔬菜市場分析4.1.2.1產品目標市場本項目反季節蔬菜產品主要的目標市場為兩部分。一是國際市場主要銷往日本、東南亞、歐美等區域。二是國內市場主要銷往省內平頂山、鄭州、洛陽等區域。4.1.2.2產品賣點及消費群體分析本項目產品主要以有機、綠色、無公害蔬菜為賣點。符合當今人們對綠色產品的追求。主要的消費群體為中高端消費群體,包括商人、中產階級、機關工作人員、教師、企業中高層管理人18、員等,消費群體巨大。4.1.2.3產品所處的發展階段反季節蔬菜種植雖然在國內比較成熟,但是當地市場尚處于成長期。4.1.2.4市場需求分析1、國際市場需求分析從國際上來看,國際上對蔬菜的需求正在年年增多,一些發達國家的蔬菜自給率持續下降,如加拿大為77%,英國為76%,日本為50%,瑞士為42.6%,經濟發達國家如美國和歐洲各國都在大力提倡以素食為主,蔬菜具有其它任何食品所無法取代的保健作用,這將導致蔬菜的需求量劇增。同時也為蔬菜的出口帶來巨大的機遇。2、國內市場需求分析本項目產品在國內主要銷往本地市場,部分銷往其它區域。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的改善,人們越來越重視健康,膳食結構越來越趨向于多素19、少葷,不僅蔬菜需求量越來越大,對其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4.1.3優質食用菌和山野菜市場分析4.1.3.1產品目標市場食用菌和山野菜主要銷往本區域市場以及周邊市場。4.1.3.2產品消費群體食用菌和山野菜是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強身健體的理想食品,也是我們人力的三大食物之一,同時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因此,老少皆宜,消費群體龐大。4.1.3.3產品所處的發展階段食用菌和山野菜處于高速發展期,市場的供給和需求量都十分巨大,但市場供給還遠遠滿足不了市場需求,因此,食用菌和山野菜將長期處在市場發展期,還遠遠達不到供需平衡。4.1.3.4市場需求分析1國際市場需求分析今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食20、物結構的變化,心血管、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病率大大增加,食用菌和山野菜不僅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新寵,國際市場對食用菌和山野菜的需求也在不斷上升。2國內市場需求分析在“民以食為天”“綠色健康飲食”的文化背景下,我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食用菌和山野菜消費市場。食用菌和山野菜的需求也在不斷上升。4.1.4 畜牧養殖市場分析4.1.4.1產品目標市場主要供應國內中高檔市場及部分國際市場。4.1.4.2產品消費群體分析項目所生產的自然放養的土雞、羊、牛,人工飼養的梅花鹿等,肉質鮮美適合于小孩、中年、老人各年齡群體,消費群體巨大。4.1.4.3產品所處的發展階段目前,產品處于發展期,市場需求量巨大,市21、場供不應求。4.1.4.4市場需求分析自然放養的家禽作為高附加值的品種,在我國畜牧也出口中的比重越來越大。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迫切需要營養豐富、全衛生、富有風味的各類畜牧產品。目前自然放養的家畜供需缺口較大,有較大的發展空間。4.2 競爭分析4.2.1同行業競爭狀況目前,當地還沒有大規模的瓜果、反季節蔬菜、食用菌、山野菜、自然放養畜牧業基地,更缺乏設施農產品深加工企業。因此,本項目面臨的本地化競爭較小。4.2.2公司競爭優勢1項目產品市場競爭力有兩點:一是高科技產品,本項目建成后將成為新產品的卵化基地,二是綠色、有機,嚴格按照有機食品的標準。 2產品價格優勢來源于三方面:一是規?;a22、能過有效降低生產成本,二是當地勞動力資源豐富,且價格低廉,能夠降低勞動力成本,以上形成了價格優勢。 3本項目涉及的行業較多,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產業鏈,能夠有效的降低生產成本。 4 公司產品品種較多,涉及到果蔬、食用菌、食品、畜牧等多個品種。產品種類多,有利于規避市場風險。 5 公司擁有專業化、知識化、年輕化的經營管理和技術開發團隊,行業經驗和企業管理經營豐富。公司將通過管理層和核心技術人員間接持股的形式建立有效的長期股權激勵機制。4.2.3市場競爭策略 充分利用資源優勢包括優質的原材料和廉價的勞動力資源,從而降低生產成本,利用滿意的價格達到生產經營初期的市場滲透。公司將打造具有自身特色和號召力的23、信譽品牌形象,突出“綠色產品”標識,從多方面加強品牌維護和信譽提升,創建國內知名企業。4.3 營銷策略、方案、模式4.3.1營銷策略在經營管理過程中,切實加強對市場的調研和開發,廣開營銷渠道。重點做好生產管理、產品質量檢測等工作,保證產品質量的安全衛生健康,守合同、講信譽,提高項目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實施名牌戰略,爭創名牌產品。4.3.2 營銷方案項目建成后,在積極做好為廣大農民服務的同時,進一步密切與山西、武漢、鄭州等省內外30多家超市和蔬菜果品市場以及周邊縣區20多家銷售網點的供貨關系,同時加強新市場的開拓,積極爭取與省內外大中城市更多的超市連鎖店建立良好的業務關系,爭取成為他們24、的主要供貨單位,不斷提高市場的占有率。4.3.3 營銷模式在產品營銷模式上,在加強原有的營銷隊伍建設和密切與營銷網點的關系的基礎上,進一步培養和擴大自己的營銷隊伍,開拓建設新的營銷渠道,并根據國內外不同區域的不同需求,積極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營銷活動。對營銷人員實行任務與利益掛鉤,進一步增強他們做好工作的積極性和責任心,創新營銷模式,加大營銷活動。4.4市場風險分析 4.4.11雖然項目建設單位已有穩定的銷售網絡,與銷售單位建立了長期穩定的供需關系,但仍需進一步擴展銷售渠道,注意建立和開辟新的產品市場。2產品質量能否滿足需求方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市場風險因素。要提升產品質量、穩定市場25、占有、規避市場風險。4.4.2防范和降低風險對策針對市場風險因素,規避市場風險,要切實做好以下工作:要加強產品質量的檢測和控制,保證需求方對產品質量的要求,穩定現有市場。積極加強市場的調查研究,深入了解市場,把握瞬變的市場信息,以防單一市場出現問題時能及時轉向其它市場。加強同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技術合作,加大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和應用,積極探索產品的加工轉化,切實增加產品的市場廣度,減少市場風險。第五章 項目建設方案5.1 產品方案及建設規模 公司依托科技、人才、技術、信息、政策和區位等綜合優勢,建設高科技農業示范園區及產業化基地,輻射帶動XX鎮及周邊地區農業的發展,增加地方財力、帶動農民增收26、,成為我省高科技農業及產業化示范基地。5.1.1設施水果生產與產業示范區5.1.1.1建設內容此項目選擇國內外優良品種,采用先進的技術進行周年生產。5.1.1.2建設規模核心示范區:規劃面積:3600畝,其中聯棟塑料大棚50畝。5.1.2設施畜牧養殖核心示范區5.1.2.1建設內容選擇有利品種,通過自然放養,主要供應國內外高市場。5.1.2.2建設規模畜牧養殖核心示范區2000畝,其中山羊養殖區400畝,黃牛養殖區400畝,梅花鹿養殖區400畝,鴕鳥養殖區400畝,野雞養殖區400畝。5.1.3優質食用菌和山野菜工廠化生產產業區5.1.3.1建設內容以當地玉米芯、棉籽殼、秸稈等農作物廢料為主要27、原料,采用智能化、工廠化周年生產高檔的食用菌和山野菜。供應國內市場,部分出口。5.1.3.2建設規模優質食用菌工廠化生產產業區規劃占地200畝。山野菜工廠化生產加工區規劃占地100畝。5.1.4農產品質量檢驗測試中心配合本項目實施及XX鎮的農業生產需求,與河南農業大學合作建立農產品質量檢驗測試中心,規劃占地20畝。5.1.5農產品物流配送中心配合項目實施及XX鎮的農業發展需要,建立農資及農產品物流配送中心,規劃占地52畝。5.1.6現代農業科技教育培訓中心配合園區項目實施及魯山縣傳統農業的升級與換代,與河南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所合作開展研究,為項目的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同時開展大規模農業技術教育培訓28、。規劃占地30畝。5.2建設標準項目建設將依據國家有關大力發展優質高效特色農業和產加銷一體化,延長產業鏈的政策,按照高起點、高科技、高水平、高效益的目標,依托科教優勢,以公司為主題,運用成熟、先進、可靠的生產加工工藝,建設工程設施配套的精深加工條件,提升產品科技含量、增加產品附加值,增強產品市場競爭力,帶動農民征收,使公司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工程建設標準、產品質量標準采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第六章 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 6.1投資估算 6.1.1總投資 項目總投資42890萬元,其中:項目建設投資28565萬元,建設期利息348.6萬元,流動資金14325萬元。 6.1.2建設投資 項目建設29、投資28565萬元,其中:建筑工程12373萬元,設備購置7990萬元,安裝工程3902萬元,工程其它費用4300萬元。 6.2.3建設期利息 建設期利息348.6萬元。 6.2.4流動自己 流動資金按正常周轉天數估算,正常年份需流動資金14325萬元。 6.3資金籌措 項目總投資42890萬元,其中:企業自籌36890萬元,銀行貸款6000萬元,第七章 社會效益分析7.1 社會評價基本結論 本項目建設分兩大階段,核心區建設,示范推廣區階段,項目區總規模9890畝,其中:核心區4890畝,示范推廣區5000畝。建設內容分種植、養殖、加工、農業教育等板塊。核心示范區建成后可安排項目區1000人就30、業,示范推廣區建成后可安排5000人就業。 本項目可帶動農民就業,同時以公司+農戶的方式,項目區的農民可直接獲得效益。因此本項目的實施對繁榮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安排農民就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7.2農業產業化經營 7.2.1壯大主導產業、促進結構調整分析 本項目完成后,不僅可以帶動項目所在地廣大農民推廣新品種、應用新技術,提升產品質量,提高經濟效益,增強發展溫室蔬菜的積極性,同時輻射帶動周邊鄉、村農民積極發展生產,使主導產業得到不斷壯大,農民收入不斷增加。 7.2.2建設現代農業,促進產業化發展 本項目建設以新品種、新技術的試驗、示范和應用為主線,突出示范,輻射和帶動作用,促進農業產業的持31、續健康發展,并按照國家產業政策和市場經濟規律的要求,完善產業發展鏈條,創新和發展現代農業經營模式,為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社組織提供經驗。7.3生態效益評價本項目采用生態農業模式建設,不但不會產生環境污染源,而且還可以減少水土流失,綠化荒山,提高荒山的利用價值,保護自然生態環境,對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充分利用資源,都有較大的促進作用。第八章 結論與建議8.1結論 1、本項目立足于魯山縣的資源優勢,致力于把魯山縣現代農業綜合示范與產業區建成區域性的農業科技成果孵化基地,現代農業技術示范基地,新型農民培訓教育基地。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魯山縣經濟發展的政策要求。 2、項目區環境條件好,當地氣象條件、資源條件32、社會經濟條件能滿足項目建設需要,項目建設符合魯山縣的產業規劃,項目區內交通、水、電、通訊等基礎設施完善,完全具備項目建設條件。 3、項目產品技術成熟,工藝技術先進,產品質量一流,市場前景廣闊。 4、項目建成后通過“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方式,走市場牽頭、龍頭帶農戶的農業產業化發展道路,對于調整當地的農業種植結構,增加農民收入,加快當地的經濟發展及農業產業化進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5、項目建成后可實現年均銷售收入287500萬元,年均凈利潤17630萬元,總投資收益率49.13%,遠遠高于行業基準收益,投資回收快,項目經濟上可行。綜上所述,本項目建設實施不僅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而且具有十分顯著的社會效益。項目建設十分必要,項目方案可行。8.2建議本項目建設對促進當地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建議上級審批機關給予審批,金融部門給予貸款支持,同時項目建設單位積極做好前期準備工作,爭取該項目早日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