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萬畝優質長紅棗基地產業化建設項目立項申請報告2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75211
2024-09-13
23頁
2.79MB
1、10萬畝優質長紅棗基地產業化建設項目立項申請報告XX工程咨詢有限公司二零XX年XX月10萬畝優質長紅棗基地產業化建設項目立項申請報告建設單位:XX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建設地點:XX省XX市編制單位:XX工程咨詢有限公司20XX年XX月23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單位及編制人員名單項目編制單位:XX工程咨詢有限公司資格等級: 級證書編號:(發證機關: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制)編制人員: XXX高級工程師XXX高級工程師XXX高級工程師XXXX有限公司二XX年XX月XX日目錄一、項目申報企業簡介6二、主要職能6三、運營模式6一、 規劃區概況81、充分挖掘資源潛力,實現規模發展。92、充分發揮特色產業2、,合理整合生產要素,增強行業抗風險能力。95、有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11二、項目規劃的可行性121、符合國家的產業政策。122、優越的地理優勢和自然條件。135、有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14二、規劃布局152、開發“兩花一棗”栽培模式。163、建立棗博園。164、配套建設龍頭企業。175、組建果品批發市場。17三、實施進度18二、運作辦法19三、扶持辦法191、棗樹苗木補助:192、化肥農藥:203、配套建設:204、獎勵:20六、投資概算及資金籌措20二、社會效益分析21三、生態效益分析22八、結論及建議22一、項目申報企業簡介 一、企業簡介棗莊xx果品有限公司注冊成立于2001年3月,是一家3、集xx棗生產種植、原料加工、xx產品銷售為一體的高新股份制民營企業。目前,該公司擁有固定資產1000萬元,職工168人,其中中層管理人員12人,科技研究人員35人,生產員工120人,主要產品為凈選xx棗、生力棗、xx棗營養液、xx鮮棗汁、棗粉、棗泥、棗蓉、xx棗香辣醬、xx棗芝麻醬、xx棗桂花醬等三大系列產品20多個規格品種。“xx”商標被評為山東省著名商標。該公司被省科技廳授予“山東省優秀民營科技企業”稱號。二、主要職能一是協助區委、區政府制定和實施本區10萬畝xx棗產業發展規劃;二是組織、協調、指導鄉(鎮)、村農民群眾發展xx棗生產;三是開展xx棗產業產前、產中、產后的產業化經營和服務;四4、是延長產業鏈條,拓展發展空間,實現加工增值,推動相關工業立項發展。三、運營模式 (一)工業公司:企業采取“品牌制勝,質量創優,誠信為本,用戶至上”的營銷策略,建立與用戶面對市場,面對企業“親情合作,戰略伙伴,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營銷模式,擁有長期穩定合作關系的市場和客戶群體。(二)農業公司:推行“訂單農業”,建立健全區、鄉(鎮)、村三級服務網絡,堅持“網點到村、資金到戶、技術到人”的“零距離”服務;對種植戶有優惠的扶持政策,對市場保障有最低保護價和盈余資金二次返利政策,真正形成了以產、銷連接為紐帶,以服務連接為橋梁,以利益連接為核心,以機制連接為保障的“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的產業話組織模式5、二、項目承擔單位和規劃區概況 一、 項目承擔單位概況項目承擔單位-棗莊xx果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xx棗生產種植、原料加工、xx產品銷售為一體的高新股份制民營企業。公司擁有固定資產1000萬元,備有年產2000噸棗營養液生產線一條,年產1000噸干棗制品生產線一條,年產2000噸棗醬生產線一條。在加工和包裝方面已取得13項國家專利權。凈選xx棗被譽為“中國最好的棗”,在20xx年xx農業博覽會上被評為名牌產品。2003年11月在中國國際旅游博覽會上xx棗系列產品獲優秀展品獎。近幾年來,公司先后承擔了國家級xx計劃項目,市學科帶頭人培養計劃項目,省、市科技發展計劃項目。該公司自注冊成立以來,形成高起6、點、規模化、產業化的快速發展,建立健全了“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經營體系,是集“農工貿、種植與加工、產供銷”于一體的實體型公司。到2007年9月,已開發利用農田6萬畝,公司本著服務、扶持、讓利于農民的思想,先后投入大量資金用于基地農田排灌渠道建設及扶持農民種植。到2010年公司擬建設10萬畝xx棗基地,形成大規模化的xx棗生產與加工于一體的產業發展鏈。一、 規劃區概況項目區-棗莊市山亭區境內。東南西北斜長47.5公里,東西最寬處39公里,總面積1017.8平方公里。該區地處魯南地區,位于泰沂山脈西南麓,山地丘陵多,平原少,屬低山丘陵地貌類型。全區年平均氣溫在13.5左右,無霜期年均210天左右7、,年均降水量為800950mm,四季分明,屬典型的暖溫帶大陸型氣候。土壤肥沃,且主要以褐土和北部山區棕壤土為主,是典型的農業大區。由于其獨特的氣候和地理條件優勢,適宜絕大部分落葉果樹生長。因此,區內果樹類型多樣,果品質量佳,是魯南地區重要的果品生產基地。全區果樹總面積達40萬畝,果品收入占農業總收入的40%左右,特別是xx棗在全區栽培6萬余畝,年產量達5000多噸,以個大、肉多、核小、甜香綿等優良品質,在全國享有盛名。經化驗,其鮮棗含糖率在30%左右,干棗含糖率達7579%,可食率為96.5%,制干率44.1%以上。xx棗是本區的一項支柱產業,是我省的地方名優特產。三 、項目規劃的必要性和可行8、性 一、項目規劃的必要性1、充分挖掘資源潛力,實現規模發展。山亭區為發展xx棗產業的最適宜區,公司入注山亭區以來,在企業的帶動下,本區xx棗列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主線來抓,加大了領導力度,增加了生產投入,擴大了基地規模,具備了產業發展的基礎。目前,已開發利用種植面積雖達6萬畝,但土地整理及排灌基礎設施建設薄弱,2006年末投產面積僅為5萬畝,規模效應不明顯,整體效益不高,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該區擁有未利用的土地資源20余萬畝,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因此,有必用活用國家產業扶持政策,充分激勵和調動龍頭企業和項目區群眾的積極性,整合xx棗產業現有資源和土地資源,進行規模發展,實現小區域生產與千變萬化9、的大市場的有機對接。2、充分發揮特色產業,合理整合生產要素,增強行業抗風險能力。隨著產業結構調整的不斷深入和產業規模的不斷擴大,我區通過招商引資等各種形式,分別組建了自己的企業,但這些企業大多實力有限,帶動作用不強,企業與企業之間發展思路不一致,因利益關系存在一定程度的惡性競爭,對全區xx棗產業健康有序發展尤為不利。因此,有必要利用國家的產業宏觀調控政策,引導企業整合,提高企業的規模化、集約化經營水平,增強抗風險能力。 3、調整產業,整合資源,科學發展,是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的必然要求。要推進全區農業產業化進程,必須建立現代農業3、開展了品系選優工作,xx棗主要靠根孽自然繁殖,在長期的生產中,分10、化出了不少優良株系。我區科技人員經認真觀察調查,從數萬畝的棗林中選出了四個優良株系,經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化驗,其干鮮棗含糖量、VC含量和可食率等均優于普通xx棗,這一研究成果于2002年12月通過專家組鑒定,技術水平達國內領先,2003年獲棗莊市科技進步一等獎。4、目前,項目區內已完成了富硒xx棗等果品試驗研究與開發。該項目在山東省xx科技服務基地建設辦公室xx教授指導下,針對我國果品生產現狀和果品市場對保健果品需求量大的實際。自2002年開始,在xx棗、蘋果等8個樹種20余個品種上進行果品富硒試驗,系統研究了富硒施肥效果;開發出xx棗、板栗、蘋果、桃等富硒果品4種,果品含硒量比對照增加520倍11、;研究制定了xx棗等果樹富硒生產技術規程,該規程內容豐富,可操作性強;幾年來,累計推廣7900畝,生產富硒果品1577.5萬公斤,獲得經濟效益2320.75萬元。試驗推廣生產的富硒果品符合富硒食品國家標準,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該項目于2006年獲棗莊市科技進步二等獎。5、有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該公司自注冊成立以來,形成高起點、規模化、產業化的快速發展,具有雄厚的經濟實力和科技人才,短期內建成了區內最大規模化的xx棗加工生產基地,形成了“公司+基地+農戶產品加工與銷售”的產業發展鏈。公司有先進的管理理念和運作模式,完全有能力進行該項目的運作管理和實施。 四、項目建設內容 一、建設內容建成xx12、棗苗木繁育基地100畝,建棗樹品種博覽園100畝,推廣xx棗新品種和兩花一棗栽培模式,將xx棗栽培面積由目前的6萬畝擴大到10萬畝,xx棗年產量由目前的5000噸增加到8000噸,僅此一項農民人均收入由建廠前的950元,增加到2650元,實現人均增收1700元;建成一定規模的xx棗果品批發市場,逐步形成xx棗生產銷售集散地;擴大棗莊xx棗果品開發有限公司的生產能力,年加工xx棗由目前的2000噸增加到5000噸,其經濟效益由2000萬元增加到4870萬元,利稅達到1100萬元,帶動地方增加財政收入800萬元;配套建設氣調庫,在原“棗莊市棗樹栽培與產品加工技術研究所”的基礎上組建“xx棗栽培及產13、品加工技術研發中心”。從而使xx棗真正按照市場化經營,產業化生產體系,構建具有特色優勢的農產品集中區。要遵循“發揮優勢,突出重點,區域推進”的原則,通過機制創新,促進龍頭企業與基地、農戶之間形成穩定的產銷協作以及多種形式的利益聯結關系。二、項目規劃的可行性1、符合國家的產業政策。根據國家扶持貧困縣(區),開發落后地區的發展戰略,項目建設可以充分利用國家產業扶持政策,在企業的帶動下發展優質特色xx棗產業。項目的實施對于推動全區xx棗產業持續、健康、較快發展,是一次難得的機遇,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加大xx棗產業化開發力度對加快全區果品行業向產業化方向發展、促進全區農業產業化建設,增加農民收入、促進14、農村經濟發展、加快新農村建設,實現富民強縣具有重要意義。2、優越的地理優勢和自然條件。山亭區是我國xx棗的主產區之一。棗是我國的特產,范圍都有分布,品種達300多個,但以黃河中下游較為集中,僅山東、河南、河北、山西、陜西五省就占全國棗果總產的90%以上,但不同地域主栽品種不同,如我省分魯北小棗區、魯西圓鈴棗區、魯南xx棗三大產區。滕縣志就記載了當時的植棗情形,“城東地多山險,宜栗菽,其俗好種樹,饒于棗梨”。“山區之民,千樹棗、千足羊”。滕縣城東即目前的山亭區北部,現店子鎮、馮卯鎮、水泉鎮一帶有xx棗栽培面積約6萬余畝,年產達3000萬公斤以上,僅店子鎮就有棗園3萬余畝,2003年秋季山亭區委、15、區政府在店子鎮成功舉辦了“中國首屆大棗節”,是山東省乃至全國xx棗的主產區,在全國享有盛名。3、開展了品系選優工作,xx棗主要靠根孽自然繁殖,在長期的生產中,分化出了不少優良株系。我區科技人員經認真觀察調查,從數萬畝的棗林中選出了四個優良株系,經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化驗,其干鮮棗含糖量、VC含量和可食率等均優于普通xx棗,這一研究成果于2002年12月通過專家組鑒定,技術水平達國內領先,2003年獲棗莊市科技進步一等獎。4、目前,項目區內已完成了富硒xx棗等果品試驗研究與開發。該項目在山東省xx科技服務基地建設辦公室xx教授指導下,針對我國果品生產現狀和果品市場對保健果品需求量大的實際。自200216、年開始,在xx棗、蘋果等8個樹種20余個品種上進行果品富硒試驗,系統研究了富硒施肥效果;開發出xx棗、板栗、蘋果、桃等富硒果品4種,果品含硒量比對照增加520倍;研究制定了xx棗等果樹富硒生產技術規程,該規程內容豐富,可操作性強;幾年來,累計推廣7900畝,生產富硒果品1577.5萬公斤,獲得經濟效益2320.75萬元。試驗推廣生產的富硒果品符合富硒食品國家標準,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該項目于2006年獲棗莊市科技進步二等獎。5、有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該公司自注冊成立以來,形成高起點、規模化、產業化的快速發展,具有雄厚的經濟實力和科技人才,短期內建成了區內最大規模化的xx棗加工生產基地,形成17、了“公司+基地+農戶產品加工與銷售”的產業發展鏈。公司有先進的管理理念和運作模式,完全有能力進行該項目的運作管理和實施。 四、項目建設內容 一、建設內容建成xx棗苗木繁育基地100畝,建棗樹品種博覽園100畝,推廣xx棗新品種和兩花一棗栽培模式,將xx棗栽培面積由目前的6萬畝擴大到10萬畝,xx棗年產量由目前的5000噸增加到8000噸,僅此一項農民人均收入由建廠前的950元,增加到2650元,實現人均增收1700元;建成一定規模的xx棗果品批發市場,逐步形成xx棗生產銷售集散地;擴大棗莊xx棗果品開發有限公司的生產能力,年加工xx棗由目前的2000噸增加到5000噸,其經濟效益由2000萬元18、增加到4870萬元,利稅達到1100萬元,帶動地方增加財政收入800萬元;配套建設氣調庫,在原“棗莊市棗樹栽培與產品加工技術研究所”的基礎上組建“xx棗栽培及產品加工技術研發中心”。從而使xx棗真正按照市場化經營,產業化生產。二、規劃布局1、組建苗木組培中心,建立xx棗苗木繁育基地(體系),推廣優系xx棗。山亭區xx棗是歷史形成的一大特色產業,長期生產過程中靠根蘗自然繁殖,漫山遍野皆有分布,品種分化明顯,果個大小不一,果形不齊,含糖量、可食率也有差異。因此,我們開展了品種選優工作,初選出的xx棗1-4號明顯優于普通xx棗,特別是xx棗1號,更為突出,這項技術研究達國內領先水平,這一成果于20019、2年獲棗莊市科技進一等獎。因此我們組建苗木組培中心,有利于生產無毒苗木,降低棗瘋病發生率。建立xx棗苗木繁育基地,可重點繁育xx棗優系,特別是xx棗1號,發展優系xx棗,提高xx棗果品外觀和內在品質。2、開發“兩花一棗”栽培模式。我區xx棗主要是自然分布,疏密不均,高干養成,畝產難統計,豐產期晚,前期效益低。我們研究出的兩花一棗栽培模式,可長短兼顧,整體效益高,新建棗園合理密植、低干養成,當年定植當年見果,第三年可株產鮮棗1公斤,畝產約50公斤。園內主要間套地膜花生,前二年花生畝產350公斤左右;地堰栽培金銀花,一方面起到護坡防止水土流失作用,更重要的是采收金銀花作為中藥材,市場收購價304020、元/公斤。3、建立棗博園。在店子xx棗園內規劃出100畝地,計劃引進60個以上品種,建立棗品種博覽園(種質園),供對比觀察、示范、觀賞等,作為生態旅游觀光點。選適應性好、品質優、特色顯著的良種,繁育苗木進行推廣。4、配套建設龍頭企業。擴大棗莊xx果品開發有限公司的加工規模,年加工能力由2000噸提高到5000噸,氣調庫建成投入使用,確保干鮮棗達到周年供應。可年創產值4870萬元,年增創利稅1100萬元。5、組建果品批發市場。在園區結合集市,建成一定規模的果品批發市場,使干鮮果特別是xx棗達到長期供應,使有貨能銷,需貨能購,逐步成為xx棗集散地。6、在果品科研所和廠科研所基礎上,成立紅棗栽培技術21、及產品加工技術開發中心,創新科技服務體系,生產綠色xx棗和富硒xx棗。食品安全愈來愈受重視,全國各大城市推行市場準入制度,根據xx棗主要以干棗進入國內外市場的特點,按照綠色食品和ISO90001國際質量體系認證要求,從產地抓起采用與國際接軌的生產、加工、包裝、標識等。xx棗園在北部山區,生態環境好,周圍無工業三廢污染,環境、土壤、水質優良,具有可持續生產能力。按照市場需求向農民提供全新信息技術培訓,創新科技服務體系,是市場經濟的必然。目前,我們已形成4000畝富硒xx棗基地。三、實施進度2007年8月2008年12月,完成整個基地建設規劃論證。落實棗博園、育苗基地和果品批發市場的土地調整,引進22、30個以上棗品種,繁育部分砧木,開發2000畝兩花一棗模式,加工生產凈選xx棗、長生棗、棗汁,籌建苗木組培中心和企業技術研發中心,年培訓農民和企業職工2000余人次,企業年申報5項專利。2009年1月2010年12月,棗博園品種達到60個以上,年供優質優系xx棗苗50萬株以上,開發兩花一棗2萬畝,建成果品批發市場投入使用,xx牌加工棗品種達4個系列,20余個品種,企業年申報5項專利,產品出口量達20%以上。氣調庫完成配套建設,科研所(研發中心),優系xx棗申報省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命名,提供新型信息培訓,年培訓農民5000余人次。2011年1月2012年12月,開放棗博園,苗木組培中心批量生產苗23、木,兩花一棗面積開發到4萬畝,xx棗總栽培面積達到10萬畝; “xx”公司加工棗品種達10個系列,企業年申報5項專利,產品出口創匯達到50%以上,企業年總產值達到4870萬元以上,利稅1100萬元;干鮮棗爭取實現周年供應,使技術開發中心建成一定規模,向農民提供全新信息技術培訓,年培訓農民5000人次以上,促進當地產業化調整邁上新臺階。 五、項目運作機制 一、運作模式按 “政府引導,龍頭帶動,市場牽動,農戶聯動”的發展方向,按照xx棗產業化發展的要求,建立“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以棗莊xx果品有限公司為全區xx棗產業的龍頭,開發利用土地資源發展xx棗產業,并做到合理規劃,快速推進,穩步24、實施。把xx棗種植戶與龍頭企業和市場連接起來,與棗農建立牢固的利益共同體關系,推行最低保護價的“訂單農業”。二、運作辦法公司負責扶持項目區xx棗產業發展,享有xx棗加工生產的獨家經營權,確立每公斤xx棗的最低保護價政策,并保證在現有xx棗種植的基礎上,利用五年時間按總體規劃發展,開發利用xx棗原料基地10萬畝。按區域所爭取到的國家扶持xx棗產業資金用于xx棗產業,產業稅收按區域分繳各鄉(鎮)。各鄉(鎮)原有收購機構及職能職責不變,協助公司作好產業發展工作。三、扶持辦法1、棗樹苗木補助:發展新xx棗種植戶所需果樹苗木款由公司墊資20%,收棗后從棗款中扣除,并且每棵棗苗公司補助2元。2、化肥農藥:25、發展新xx棗種植戶所需化肥農藥款由公司每畝墊資50%,收棗后從棗款中扣除。 3、配套建設:企業投入同時積極爭取國家項目扶持。4、獎勵:每發展100畝,公司獎勵科技示范戶5000元。 六、投資概算及資金籌措 本項目計劃總投資7150萬元,其中申請國家扶持6300萬元,省、市與地方配套200萬元,承擔單位自籌500萬元,銀行貸款150萬元。經費支出情況是(1)苗木組培中心800萬元,棗博園和苗木組培中心需占地200畝,按暫租用5年計算,每畝每年1000元,需100萬元;引進60個品種,每品種5000元,需300萬元;水利配套及溝渠建設100萬元。(2)xx棗栽培生產加工技術開發中心廠房建設和聘請技26、術專家、配套購置、電教、化驗設備等,需資金2500萬元。(3)擴建xx果品開發公司建氣調庫、進行設備改進和產品開發,擴建包裝紙箱廠,資金共需3000萬元。(4)聘請專家及相關人員舉辦科技培訓班、講課及指導論證項目課題、項目考察以及材料費等,需350萬元。 七、綜合效益分析 一、經濟效益分析項目全部完成后,xx棗栽培面積由目前的6萬畝擴大到10萬畝,xx棗年產量由目前的5000噸增加到8000噸,僅此一項農民人均收入由建廠前的950元,增加到2650元,實現人均增收1700元;建成一定規模的xx棗果品批發市場,逐步形成xx棗生產銷售集散地;擴大棗莊xx棗果品開發有限公司龍頭企業的生產加工能力,年27、加工xx棗由目前的2000噸增加到5000噸,其年銷售收入由2000萬元增加到4870萬元,利稅達到1100萬元,帶動地方增加財政收入800萬元。二、社會效益分析項目實施后,將帶動山亭區的開發利用,使山亭區xx棗產業形成規模,對全區經濟的發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使全區棗產業向區域化、規模化,產業化方向發展邁出了堅實的步伐,填補了全區20萬畝荒山閑置未利用的空白,并將形成省內最大規模化的xx棗種植基地及棗加工出口基地,強有力地參與市場競爭,同時隨著產業的發展壯大,可較大限度地增加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就業機會,緩解就業壓力,拉動各個行業的發展,對構建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28、。三、生態效益分析項目實施采取開發、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相結合,應用科學的種植方法,注重土壤肥力的培肥和改良。應用現代無公害產品生產技術生產食品,達到國家規定綠色食品生產標準。 八、結論及建議 山東省棗莊市山亭區開發利用發展特色果品優質xx棗產業建設項目的實施,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投資導向,輻射帶動面廣,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有效途徑,通過項目的實施,可提高棗加工業的市場競爭力,增強企業抗御風險能力,積極參與市場的競爭,支撐和帶動全區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調整步伐,從而有效促進xx棗特色產業有序,健康發展。必將有力地促進全區社會、經濟、生態效益的協調發展,為山亭區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財政增長,繁榮農村經濟,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和諧小康社會奠定堅實的發展基礎。總之,通過對項目多方面的分析研究,我們認為項目在市場技術、經濟、社會等方面是切實可行的,既有良好的直接經濟效益,又具有顯著的社會效益,是一個具有發展前景的項目。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4
42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