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商務城人才公寓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3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76972
2024-09-13
36頁
2.97MB
1、國際商務城人才公寓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XX工程咨詢有限公司二零XX年XX月XX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建設單位:XX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建設地點:XX省XX市編制單位:XX工程咨詢有限公司20XX年XX月58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單位及編制人員名單項目編制單位:XX工程咨詢有限公司資格等級: 級證書編號:(發證機關: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制)編制人員: XXX高級工程師XXX高級工程師XXX高級工程師XXXX有限公司二XX年XX月XX日目 錄第一章 項目概況第二章 項目建設基地條件第三章 規劃設計方案第四章 環境保護、節能及消防第五章 技術經濟第六章 投資效益評價第七章 項目的結論 第一章 項目概況 2、1.1 項目名稱 本項目的名稱為:xxXX國際商務城人才公寓1.2 建設單位 建設單位即項目法人為:xxXX國際商務城資產經營有限公司 地址: 法定代表人/負責人: 公司類型:有限責任公司 注冊資金: 萬元 1.3 建設地點 本項目位于江蘇省xx市XX開發區建設用地面積:15443.5平方米。 1.4 項目建設內容 本項目建設地點為xx市XX國際商務城核心區東北角A-22地塊,建設用地面積:約15443.5平方米。 xxXX國際商務城人才公寓,總建筑面積:61475.77平方米,其中: A樓地上建筑面積30422.66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積1488.91平方米。B樓地上建筑面積28195.2平方3、米,地下建筑面積1369.0平方米。1.5 項目建設進度 本項目前期咨詢工作已于 2008 年初開始,本項目建設周期計劃為 24 個月,其中現場施工周期為20 個月,計劃在2008 年12 月開工,于2010 年 11 月底全部竣工。 1.6 項目投資估算 本可行性研究對工程建設投資進行了估算, 經估算:本項目建設總投資為16954.2 萬元, 投資分配表單位:萬元序號項目投資數備注1工程建安費用13289.42902總體及設備工程622.86223其它費用2234.56974基本預備費807.34305建設工程項目總費用16954.2040本建設項目所需建設資金由項目法人自籌16954.2萬4、元作為項目全部資本金。1.7 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依據及范圍 1.7.1. 編制依據 國家、地方相關的法令、法規、政策、技術標準、規范、定額、稅費等有關文件 國家發改委、建設部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第三版 建設單位提供的有關技術基礎資料 設計單位提供的初步建設方案 1.7.2. 編制范圍 項目的主要建設規模及建設內容 項目總體建設方案 項目投資估算和項目資金籌措 項目經濟效益分析 項目社會和環境效益分析 第二章 項目建設基地條件2.1 概況 本項目為高級人才公寓一期,整體用地面積28764.88m2,其中一期為15240.3m2,一期總建筑面積約為61475.77m2;整體形象要求現代簡5、潔,可識別性強。設計原則貫徹以人為本,促進社區的交流與和諧、合理保護和利用原有景觀。用地內建設完善的服務,休閑設施。2.1.1. 項目建設區域現狀 項目位于xx市XX國際商務城核心區東北角A-22地塊,東臨徐公橋,南靠xx路,北臨xx高速,東臨xx。2.1.2. 工程內容及規模 本項目為XX國際商務城核心區東北角A-22地塊擬建高層公寓兩幢。總建筑面積:61475.77平方米,其中: A樓地上建筑面積30422.66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積1488.91平方米。B樓地上建筑面積28195.2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積1369.0平方米。2.2 自然條件 2.2.1 氣象條件 屬北亞熱帶南部季風氣候區。氣6、候溫和濕潤,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6.5;年降水量1447毫米,年日照時間1697小時,全年無霜期239天。4.2.2 地震 本項目所在地xx市抗震設防烈度7度。 第三章 規劃設計方案 3.1 技術經濟指標 技術經濟指標項目指標單位用地面積15443.5 m2總建筑面積61475.77m2建筑面積A樓地上30422.66m2地下1488.91m2B樓地上28195.2m2地下1369.0m2占地面積3165.37m2容積率3.80%停車位55輛3.2建筑設計3.2.1建筑設計依據1、民用建筑設計通則GB50352-20052、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45-953、7、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50189-20054、相關法律、法規3.2.2總平面設計 基地是平行四邊形,本案包括兩棟塔樓,臨徐公橋路向南北布置,在西北側,設置主要機動車出入口,并沿北側道路安排地面停車55輛,供業主及訪客停車,一期公寓兩幢單體,分別為A座、B座,高度72米,層數21層,建筑退界及間距滿足規劃要求。3.2.3功能配置 本方案A樓二十一層,其中三層二十一層為高級員工宿舍,B樓二十一層,其中二二十一層為高級員工宿舍,在首層設置大堂,分別通向兩塔樓交通核心。3.2.4立面造型:本案所處位置十分重要,為立面要求提出了較高要求,為避免版式高層的沉悶感,設計通過體塊的切割和穿插創造現代而簡潔的8、體積感,通過天際線處理及豐富的立面細部處理使建筑更加充滿活力,創造令人激動的視覺效果,同時結合陽臺、共享空間等建筑功能特有空間,創造親切、適宜的立面尺度。3.2.5水平與垂直交通1、A、B樓地下室除設備用房外均為自行車庫,各分為二個防火分區,每防火分區均設兩個疏散口,地下室最遠疏散距離100采用熱鍍鋅無縫鋼管,溝槽連接。3.4.6環保1、 衛生潔具采用節水型。2、 泵房內水泵采用低噪音水泵,每臺水泵基座均采用橡膠減振墊,水泵進出口均安裝橡膠軟接頭。3.4.7主要設備與材料序號名稱型 號 性 能單位數量備注1消火栓泵XBD10.5/40-75-HYQ=40L/s,H=105m,N=75KW臺2一9、用一備2噴淋泵XBD12/2555-HY Q=25L/s,H=120m,N=55KW臺2一用一備3屋頂消火栓系統增壓設備ZW(L)-I-X-13N=1.5KW套2主泵兩用兩備4屋頂噴淋系統增壓設備ZW(L)-I-Z-10N=1.5KW套2主泵兩用兩備5車庫地面沖洗潛水排污泵JYWQ80-43-13-1200-3.0 Q=43M3/H,H=13M,N=3KW臺若干6泵房潛水排污泵JYWQ80-43-13-1200-3.0 Q=43M3/H,H=13M,N=3KW臺6三用三備7生活變頻給水冷水機組HLS型配套主泵:80FL36-90(N=15kW)穩壓泵:40SFL6-90(N=4Kw)壓力罐:810、000x2300(P=1.0MPa氣壓罐)套2每套配備:主泵二用一備,小泵一臺,一只氣壓罐8不銹鋼生活冷水箱55T套29承壓臥式儲水罐8T套610太陽能集熱循環水泵FLGR50-160(I)Q=27m3/h,H=30m,N=4KW臺4兩用兩備11熱水爐循環水泵FLGR40-100(I)Q=12.5m3/h,H=12.5m,N=1.1KW臺4兩用兩備12熱水管網循環水泵FLGR25-110Q=5m3/h,H=14m,N=0.55KW臺4兩用兩備3.4.8燃氣1)氣源擬采用城市天然氣,選用7臺BTR-338型燃氣熱水Q器,每臺耗氣量為10.1m3/h,共計70.7 m3/h。2) 燃氣計量表采用511、7m3/h。3.5電氣設計3.5.1設計依據:1. 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 JGJ T16-20082. 10KV及以下變電所設計規范 GB50053-943. 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 GB50052-954. 低壓配電設計規范 GB50054-955. 建筑防雷設計規范 GB50057-94(2000年版)6. 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GB50045-95(2005年版)7.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 GB50116-988. 智能建筑設計標準 GB/T50314-200010.建筑節能設計標準 DGJ08-107-200411.建筑照明設計標準 GB 50034-200412.汽車庫,修車庫,12、停車場設計防火規范 GB50067-9713建筑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規定(2003年版)14. 建設單位及本院建筑,結構,空調,給排水等專業提出的條件和要求。3.5.2設計范圍:1 變配電。2 電力及照明。3 防雷與接地。4 消防報警及聯動控制系統。5 公共廣播系統。6 綜合布線系統。7 有線電視系統。8 閉路監視及門禁控制系統。9 樓宇自動化系統。3.5.3變配電系統:、本工程中消防用電負荷、事故照明和網絡中心電源為一級用電負荷;電梯、生活水泵、排風機等為一級用電負荷。本工程由市供電網引來二路10KV高壓電源(二路高壓電源來自不同區域變電站,當一個電源發生故障時,另一個電源不致同時受到損壞)13、。計量采用高供高計方式。高壓柜采用金屬鎧裝移開式開關柜,直流操作。變壓器為帶外罩樹脂澆注干式變壓器,低壓柜采用組合式低壓抽屜柜。低壓配電為單母線分段運行并設聯絡開關。、本工程的負荷情況為總設備容量約7000kw,計算容量約4000kw;本工程兩座變配電室,分別設在A樓、B樓一層。每座變配電室內設兩臺1600KVA變壓器及相應高低壓配電柜。變配電室采用大空間布置方式,高壓柜、低壓柜、變壓器均布置在一起。功率因數補償采用低壓側電容自動補償裝置。補償后高壓側功率因數為0.95以上、消防泵、噴淋泵、生活泵、公共照明、疏散指示照明、電梯、消防報警設備、通訊網絡機房等重要負荷均采用雙電源供電,并在末端自動14、切換。、在各層配電間內設電力和照明配電柜。從樓層配電柜至分配電箱或用電設備采用樹干式或放射式供電。供消防負荷使用的線路采用耐火型線纜,其它普通電力及照明線路采用阻燃電纜WDZA-YJY-1KV或WDZD-BYJ-500型線纜。電氣線路均穿鋼管埋地、樓板內及吊頂內暗設。當消防管線敷設在吊頂內時均外涂防火漆。、大容量動力配電箱選用 XGL型,容量小的照明、電力配電箱選用小康家系列XSM(A)型。空調、風機和水泵等控制設備隨機配套提供。3.5.4照明:1、照明以“綠色照明”為主,提高照度,節約能源。選用電子鎮流器及T8或T5型熒光燈。2、各房間照度標準為:消防中心、通訊機房:500Lx;地下車庫:715、5Lx;衛生間:150Lx;走廊:100Lx;變配電室、弱電配線間:200Lx;水泵房、空調機房:100Lx。3、在地下車庫、公共走道、樓梯間設疏散指示照明燈,在變配電室、消防監控室、排煙機房和消防電梯機房及公共走道等處設應急照明。3.5.5防雷接地及弱電系統的過電壓保護:1、本工程雷暴日按28.1d/a計算,預計雷擊次數0.0796次/a,按三類防雷設置,屋頂裝避雷網加避雷小針,凡突出屋面的建筑物構筑物及金屬管道和大型金屬門窗均應與避雷系統作可靠連接。2、本工程60米以上設有防側擊雷措施。將建筑物外墻上的金屬欄桿、金屬門窗等較大金屬物直接或通過多金屬門窗預埋鐵與防雷裝置相連。3、利用結構柱內16、主鋼筋作為防雷引下線。4、高壓柜、低壓屏分別設避雷器,弱電系統配電箱進線端裝設過電壓保護器。為防感應雷,所有電源進出線及電信線路均應加裝防過電壓設備,所有進出建筑物金屬管道均應作等電位連接,并在相應配電箱主斷路器后設置SPD。5、充分利用建筑物基礎做接地體,基礎內二根以上鋼筋相互焊接,形成接地網。接地電阻1。各系統共用一個接地系統。3.5.6配電系統接地:1、 采用變壓器中性點直接接地,低壓配電系統接地型式采用 TN-S 系統方式,設專用 PE 接地保護線,在變配電室、強弱電豎井、配電間、電梯機房、消防控制室、通訊網絡機房等處均設專用接地端子與引下線可靠焊接并與建筑物基礎內共用接地裝置連通。接17、地電阻不大于 1 歐姆。2、 通訊網絡機房工作接地采用一根BV-500,1x35mm2導線穿VG32保護直接引至建筑物基礎聯合接地極,接地電阻不大于 1 歐姆。3、 電氣設備外露可導電部分均與 PE 線可靠連接。3.5.7消防報警及聯動控制系統:(見消防專篇)3.5.8公共廣播系統:1、根據本建筑使用性質及功能要求設置有線廣播系統,平時為業務性廣播或播放背景音樂,發生火災時強切為消防專用。2、有線廣播控制室與消防控制室合用。3.5.9綜合布線系統:1、本建筑信息傳輸主要是語音和計算機數據。2、通訊網絡機房設于二層平面。配線架的設計為每個樓層均設分配線架(IDF),網絡機房設置總配線架(MDF)18、。3、工作區子系統信息點配置原則:房間按實際需要配置。水平區全部選用超5類線纜和信息插座。4、干線子系統語音線纜采用3類大對數雙絞線電纜作為傳輸介質,與各樓層分配線架連接,經豎井接到一層網絡機房的總配線架(MDF),然后與電話交換機和網絡設備連通。主干區數據主干采用一根6芯多模光纖作為傳輸介質,光纜使用4芯,備用2芯,與各樓層光纜配線架和光電轉換設備連接到各樓層網絡管理系統的服務設備。5、本系統采用聯合接地,接地電阻1。在每個樓層配線間均設接地銅排,樓層配線間機架、屏蔽層都應用直徑大于6mm2的銅線連接至本層的接地銅排上。各接地銅排之間采用40X4熱鍍鋅扁鋼作為接地干線,并引至樓內的聯合接地體19、上。3.5.10有線電視系統:1、大樓內部設置有線電視系統,電視信號來自市有線電視系統,系統只考慮分配網絡。2、系統采用860MHZ鄰頻傳輸模式。3、 傳輸網絡主要有RF放大器、同軸電纜等組成。分配網絡采用分配-分配-分支形式,將電視信號送至各個終端輸出單元。主要由分配放大器,射頻同軸電纜,分配器,分支器,用戶盒等。3.5.11閉路監視及門禁控制系統:1、閉路監視系統采用微機控制,保安監控室設在一層平面與消防監控室合用,監控室內設備有控制器、監視器、長時間錄像機、字符發生器等。控制主機基本配置為64路輸入,16路輸出。2、在主要出入口和通道主要部位、重要人員辦公室、貴重物品庫房、及有防盜需要的20、場所設置紅外/微波雙鑒防盜報警探測器和緊急報警按鈕。3、在嚴禁或限制進出的門設門磁開關、出門開關、門鎖、密碼鍵盤帶磁卡閱讀機。3.5.12樓宇自動化系統:1、本工程BAS系統主要監控設備包括高低壓配電、公共照明、空調、通風、水泵、電梯等。2、BAS控制中心設在建筑一層平面,系統采用二級網絡結構,各分站采用DDC(直接數字式控制器),具有可編程功能,可獨立監控機電設備,不需要經過中央管理計算機的處理,可就地顯示DDC所監視的溫度及設備工作狀態。當中央主機發生故障時,各分站DDC仍能獨立工作,實現集散式控制功能。3.5.13車庫管理系統:設置具有即時卡、貴賓卡、儲值卡兼用收費功能的IC卡車庫管理系21、統,具有停車泊位顯示、出入口收費站對講和通信、防止非授權者程序修改和操作人員監守自盜、進出口設置攝像機進行車型識別等功能,并與安保系統聯動。3.5.14其它本工程設計綜合布線系統,按綜合型設計,弱電部分設計與甲方協商后進一步強化。3.6暖通設計3.6.1設計依據1、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500192003)2、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45-2005)3.6.2設計范圍本專業設計內容為:地下自行車庫及設備房的通風;上部建筑的防煙系統。3.6.3地下室通風系統兩幢建筑的地下室,建筑均各自設置了兩個防火分區,單個防火分區面積約700平方米。由于是自行車庫,僅考慮設置機械排風裝置22、,排風量按不小于6次每小時的換氣次數計算確定。每個防火分區均可通過各自的進出口自然補風。水泵房等設備用房設置獨立的機械排風系統,通過墻裝的防火風口自然補風。水泵房換氣次數n=6。3.6.4上部建筑的防、排煙系統1、A樓和B樓的防煙樓梯間及其前室均設置正壓送風系統,風機設置在屋面。2、走道等區域由建筑采取設置滿足規范要求的可開啟外窗等措施以滿足自然排煙的要求。3.6.5環保與管材1、風機均采用低噪音柜式離心風機。2、落地安裝的風機采用減振器或減振墊,吊裝則采用彈簧減振吊架。3、風機進出口管段設置消聲器,風機與管道采用防火柔性連接。4、排煙(風)管道采用TRX-I復合風管(無法蘭連接,耐火1.5小23、時)。3.6.6空調公寓采用分體空調的方式,由相關專業設置外機平臺、電源插座、專用冷凝水立管等。3.7交通設計3.7.1動態交通機動車出入口設在基地西邊,消防車道沿基地全環行連通,出行便捷通達3.7.2靜態交通1、 機動車停放機動車按規劃意見布局,只考慮地面停車2、非機動車考慮地下停放,地下室設置自行車坡道進入,方便居民存放和出行第四章 環境保護、節能及消防4.1消防設計專篇建筑篇4.1.1設計依據1、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45-95)2、民用建筑設計通則(GB50352-2005)3、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GB50180-93)4、國家規范及江蘇省地方標準4.1.2總體消防設24、計消防車道沿A、B座環形設置車道寬6米,基地兩側設置2個出入口,A、B樓中部設人行通道,兩幢樓間距13米,滿足消防要求4.1.3單體消防設計1、 A、B樓、地下室設二個防火分區,每個防火分區均設兩個人員疏散,設自動噴淋和自動報警,各設備用房門為甲級防火門,前室及梯間門為乙級防火門,管道井丙級防火門2、 A樓設兩部消防梯,B樓設消防梯一部,A、B樓各設疏散梯二部,樓梯數量及寬度滿足消防疏散要求3、 于A樓一層設消防控制室,對綜合樓24小時控制4、 管道井均每層做防火封墻5、 建筑材料的選用按耐火等級,采用相應的防火材料。給排水篇4.1.4消防用水量室外消火栓:30L/S火災歷時:3小時室內消火栓25、:40L/S火災歷時:3小時自動噴淋系統:21L/S 火災歷時:1小時4.1.5室外消防在室外DN200給水環管上設置地上式室外消火栓若干,消火栓間距不大于120米,保護半徑不大于150米,火災時由市政消防車前來施救。4.1.6室內消防兩樓共用消防給水系統,消防水池、消火栓泵、噴淋泵都放在A樓地下室泵房內,消防水池有效容積為510 m3,泵房內設置一組噴淋泵、消火栓泵。室外共設水泵接合器5套,其中室內消火栓3套,自動噴淋2套。消防水箱放在A樓屋頂上,有效容積為18 m3,消火栓系統及噴淋系統分別配置屋頂增壓泵以滿足系統的最不利點壓力要求。1、室內消火栓系統消火栓泵設在水泵房內,從地下消防水池內26、抽水,供A樓、B樓消火栓用水。消火栓箱內設有DN65消火栓一個,25M襯膠水帶一條,19水槍一只,消防卷盤一套。消火栓泵型號XBD10.5/40-75-HY,Q=40L/S,H=105M,N=75KW,共二臺,一用一備。2、自動噴淋系統根據規范要求,設自動噴水滅火系統,采用中危險級,消防用水量為21L/S,噴頭采用閉式玻璃球噴頭和邊墻型灑水噴頭(溫級68),廚房噴頭采用公稱動作溫度(溫級93)噴頭,在每個防火分區均設置信號蝶閥和水流指示器,自噴采用濕式系統,濕式報警閥設于地下消防泵房內,共設置6組濕式報警閥組。噴淋泵型號XBD12/25-55-HY,Q=25L/S,H=120M,N=55KW,27、共二臺,一用一備。3、建筑滅火器的配置,執行國家標準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范GBJ140-2005的有關規定。在每個消火栓箱下設置一個滅火器箱,箱內設置磷酸銨鹽干粉滅火器電氣篇火災自動報警及消防聯動控制系統1、本工程為一類建筑,按一級保護對象進行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設計2、消防控制中心設于A樓一層內設置集中報警控制器及聯動控制器,另外在B樓一層設有消防值班室,內設區域報警控制器。消防泵、噴淋泵、事故照明、疏散照明、消防排煙機、消防電梯、正壓風機、火災自動報警控制設計均按一級負荷供電。消防負荷的電源為雙路電源同時供給,末端自動切換。3、在消防控制室、疏散樓梯及走道、門廳、消防泵房、排煙機房、變配電室28、等場所設置事故照明。4、走道、疏散樓梯間入口、門廳及通往室外的出入口和走道出入口設置疏散照明。5、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在消防控制中心內設置集中報警控制器。系統采用微電腦全智能型,具有獨立處理信息,點對點相互通信的技術,控制主機為雙CPU工作的兩線制探測系統,消防主機僅對報告新情況的設備作出響應,并由此發出信號,聯動控制各個消防設備。在宿舍、變配電室、走道等場所設感煙探測器。在地下室汽車庫等設置感溫探測器,在每個防火分區內設置有手動報警按鈕和消防電話插孔。6、水滅火系統:在各個消火栓內設有啟泵按鈕,可直接啟動消防泵。在消火栓旁設有輸入模塊,用來向消控中心報警,各個水流指示和濕式報警閥處設有監視模塊29、向消控中心報警,壓力開關動作后與噴淋泵聯動,消控中心內設有消防泵,噴淋泵手動/自動控制按鈕遠控泵的起停,并有狀態反饋信號顯示。7、排煙系統:在排煙口開啟裝置附近設有監視模塊和控制模塊,當排煙口附近感煙探測器報警及同一防火分區內其它感煙探測器報警時打開排煙口,同時聯動啟動相應的排煙風機,停相應的排風機,并將信號送回消控中心。排煙口開啟裝置還可就地手動打開,并聯動啟動排煙風機。在本工程中排煙系統的防火閥為常開式,280時自動關閉,并聯動切斷排煙機電源。8、送、排風系統防火閥關閉顯示:在送風和排風系統中,防火閥附近設有監視模塊,其防火閥70自動關閉,信號送至消防控制中心。防火閥與對應的送、排風機聯動30、,送、排風機也可由消控中心遠程停機。9、非消防電源:各層照明配電箱、其它非消防電源用電回路可在消控中心分層自動/手動切斷電源,也可在變配電室自動/手動切斷電源。10、消防廣播系統:門廳、地下汽車庫及各層的走道、前室等處的公共場所均設3W的廣播揚聲器,平時視需要播放重要通知和背景音樂,火災時強切作事故廣播,可分層播放,也可幾層同時播放。11、消防聯動部分:火災時消防值班人員可根據消防報警信號聯動啟動噴淋泵、排煙風機,關閉送、排風機,并接收動作反饋信號。火災時消防主機可切斷非消防照明電源;點燃應急照明燈;接通相關區域的消防廣播;切斷非消防電源。在消控中心、消防泵房、變配電室、消防電梯機房、排煙機房31、等設置專用對講電話。在消控中心設專用的119外線電話。4.2節能設計4.2.1建筑節能1、 總平面布置中建筑座北朝南,盡量大的建筑間距,使建筑有良好的通風、采光,減少能耗2、 建筑外墻屋面采用30厚聚苯擠塑板保溫3、 外窗采用斷熱鋁合金中透光low-e雙層中空玻璃4.2.2設備節能1、 采用高效、節能的水泵、風機2、 充分利用自然光,采用高效節能光源3、 衛生潔具選用節水型設備4.3環保設計4.3.1設計依據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2、環境空氣質量標準3、城市區域環境標準4.3.2環保措施1、生活廢、污水處理污水納入市政排放管道,污水沉淀處理達標后排放2、生活垃圾由物管部門收集至附近垃圾站32、,由環保部門統一處理3、噪聲預防1)風機采用低噪聲型。所有電動設備設橡膠減震器,風機、水泵進出口均安裝軟接頭彈簧2)外墻采用雙層中空玻璃,有效阻隔外部噪音3)建筑合理退讓,減少城市噪音及粉塵污染,通過小區綠化有效吸收噪音,提高小區環境質量4、廢氣排放1)地下室用通風井排風2)衛生間利用可開啟外窗以及排氣扇通風3)廚房排煙按規范給煙道管井排放4.4衛生防疫1、 居室窗地比大于1/7,采用落地窗,盡可能最大日照2、 梯間為自然采光及通風3、 地下生活水池內壁貼面瓷磚,易清洗,保證水質4.5安全保衛1、 小區安保設計以人防和技防相結合原則,沿小區道路設置露空圍墻,設置安保中心,對小區實行全面監控2、33、 安保設備:設置對講及周界報警,門禁系統4.6勞動保護1、 選用電梯給勞動保護部門認可,安裝后給有關部門驗收后方可投入使用2、 屋頂設避雷網,利用結構柱內鋼筋為防雷引下線,利用基礎鋼筋,形成接地網。第五章 技術經濟 5.1設計原則、依據和范圍1、根據國家現行財稅制度進行編制2、價格按照規定的現行政策及同類型項目指標3、本項目著重進行財務分析、測算、有關一切費用和經濟效益4、論述項目獲利、償還能力測算5.2投資及資金籌措5.2.1本工程總投資為16954.2萬元,其中投資分配如下:投資分配表單位:萬元序號項目投資數百分比備注1工程建安費用13289.42902總體及設備工程622.86223其它34、費用2234.569745.3資金來源1、本工程商品房總費用為16954.2萬元,全部為自籌資金2、固定資產投資分年度用款計劃3、本工程建設期為二年,經與甲方商定,分年度用款計劃如下:用款計劃表 單位:萬元時期總計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備注投資資金16954.25933.9711020.234、流動資金各怒甲方實際情況,自籌資金16954.2萬元5、經濟效益分析5.1成本、銷售收入,稅金及利潤測算5.1.1成本測算序號項目名稱概算價值技術經濟指標單位數量單位造價金額備注1工程建安費用2A樓土建工程費用m2319121843588127873A樓安裝工程費用m231912328104699354B樓35、土建工程費用m2295641843544866025B樓安裝工程費用m22956432891249666小計元1328942907總體及設備工程8室外總體工程(安裝)m25482.9960328979.409道路m25482.99120657958.8010綠化建設費m26795.1465441684.1011設備費用(電梯)項14800000480000012小計元6228622.305.2出租收入及利潤測算序號名稱總量租金(元/年/M2)成本(含稅元/M2)收回投資期限(年)1人才公寓套房A樓2698450027585.52人才公寓套房B樓267855005.53商業及餐飲用房32101036、002.764總計(可出租部分)5697916005.22第六章 投資效益評價根據項目的經濟效益分析,可以看出(1)從財務評價的角度看,該項目均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是可行的。 (2)由于本項目最敏感的因素是建設投資、出租收入和運營成本費用,因此,首先在項目的建設中應該注重控制項目建設投資,經營中應控制成本支出,其次,在市場定位方面應根據項目的性質和區位特征,積極開拓項目的客戶市場,完善項目功能,保障出租率,使得項目能有穩定的收益能力,并盡可能為項目建設爭取有利的政策支持。第七章 項目的結論 xxXX國際商務城人才公寓的建設是積極貫徹XX商務城總體規劃的要求,進一步推進XX商務城基礎設施建設的需37、要;是適應xx及XX經濟和社會發展階段目標的需求;是為了滿足XX商務城入駐企業日常生活、提高工作效率的需要,滿足各企業工作人員對餐飲、休閑等功能需求。因此,本項目的建設具有重大的社會效益。 本項目的經濟可行性:經過上述分析,xxXX國際商務城人才公寓規劃總用地范圍:約15443.5平方米,總建筑面積61475.77平方米,項目總投資16954.2萬元。 本項目設計優化合理、規模適度、建設條件完備、資金充足,有較強抗風險能力。對于作為現代化的綜合公寓來說,以上的投資指標是合理可行的。 從財務評價的角度看,該項目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本項目社會效益顯著,將為XX國際商務城的發展提供重要的基礎設施保障。 綜上所述,xxXX國際商務城人才公寓是必要且可行的。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