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氣集輸總廠液化氣站集氣站防雷隱患治理項目可行性報告5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78678
2024-09-13
53頁
5.82MB
1、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XX工程咨詢有限公司二零XX年XX月XX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建設單位:XX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建設地點:XX省XX市編制單位:XX工程咨詢有限公司20XX年XX月53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單位及編制人員名單項目編制單位:XX工程咨詢有限公司資格等級: 級證書編號:(發證機關: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制)編制人員: XXX高級工程師XXX高級工程師XXX高級工程師XXXX有限公司二XX年XX月XX日目 錄1、設計依據:42、遵循的標準和規范:43、雷電的危害及防雷設計原則:43.1、雷電的危害:43.2、防雷設計原則:104、設計范圍:2、104.1設計目的104.2地理位置及自然條件114.3設計要求115、相關規范規定:125.1、石油與石油設施雷電安全規范 GB 15599-2009(相關條文)125.2、石油天然氣工程設計防火規范 GB 50183一2004(相關條文)156、現狀: 171)、興濱換氣站:172)、華濱換氣站:183)、勝東換氣站:194)、混合烴充裝站:205)、陳12集氣站216)、陳11集氣站227)、陳33集氣站238)、集賢配氣站249)、東安混合烴站2510)、孤東一號集氣站2611)、孤東二號集氣站2713)、孤東三號集氣站2814)、紅柳集氣站2915)、渤一集氣站3016)、孤島一號集3、氣站3117)、孤島二號集氣站3218)、孤島十號集氣站3319)、渤南一號站3420)墾西一號集氣站3521)墾西二號集氣站3622)、孤島三合集氣站387、改造方案:397.1、氣瓶間、充裝間防雷改造407.2、集氣站計量間防雷改造418、電氣、儀表裝置防雷系統改造設計428.1、電氣部分的防雷改造428.2、自控部分防雷改造438.3、存在問題469、主要工程量469.1、電專業工程量表:469.2、自控專業工程量表:4710、HSE部分4810.1生產過程中的危害、危險因素分析481 設計依據1、油氣集輸總廠關于編制液化氣站、集氣站防雷隱患治理可行性研究報告委托書的函,2014年9月14、日。2、現場調研結合。2 遵循的標準和規范1)交流電力裝置的接地設計規范 GB/T50065-20112)石油與石油設施雷電安全規范 GB15599-20093)建筑物電子信息系統防雷技術規范 GB50343-20124)低壓配電設計規范 GB50054-20115)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 GB50057-20106)石油天然氣工程設計防火規范GB50183-20047)石油設施電氣設備安裝區域一級、0區、1區和2區區域劃分推薦作法 SY/T 6671-20068)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規范 GB50058-923 雷電的危害及防雷設計原則雷電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現象。當自然界發生雷雨云時,它5、會產生雷雨云之間及雷云對大地的閃擊,會產生強烈的閃光,并伴有霹靂的轟鳴聲。由云層向大地發生的雷擊,叫落地雷,它會擊毀房屋,殺傷人畜,擊壞設備,造成雷擊事故。3.1 雷電的危害雷電放電的特點是:放電電壓高(500KV以上),電流幅值大(10-330KA),波幅變化快,波過程時間短(20-400S)左右,雷電波的頻率寬,頻率可達到(25KHZ-1MHZ)。雷電放電的規律是:當主放電形成以后,往往會發生重復雷擊放電,一般重復雷擊放電2-3次,有少數雷擊可高達30-40次。我國最多記錄到重復放電42次。 1)雷電熱效應的危害當雷擊發生時,由于電能向熱能的轉換,雷擊會產生強烈的電弧放電,電弧會產生很高的6、溫度(3000-6000度)。使金屬溶化或飛濺,引燃周圍的易燃物質(油氣與空氣的混合物,易燃粉塵,易燃纖維),引起爆炸火災事故。當雷擊發生時,由于強大雷電流的瞬時變化,電磁場的瞬間變化,(又稱電磁脈沖),會在附近的導體上(電線、電纜及其金屬導體),產生感應電勢(電壓或電流),此電勢或電流超過其設備所承受的量,設備就會損壞。電勢、電流、電磁脈沖會使信息系統設備受到干擾,輕者使其不能正常工作,重者會造成永久性損壞。由于靜電感應的作用,會在大地的物體上(電線、電纜及金屬導體),感應與雷云電荷相反的異性靜電荷,隨著雷擊的發生,雷云電荷迅速消失,大地導體上的靜電荷就變為自由電荷,形成電勢(電壓)和電流波7、,又稱靜電感應雷電,或電流超過設備所能承受的量,設備也會損壞,跟隨而來的電勢、電流或電磁脈沖也會使信息系統設備或網絡受到干擾,輕者也會使其不能正常工作,重者會造成永久性損壞。 2)雷電機械力效應的危害當雷電擊于建筑物或構筑物上,會在通道的電弧處及雷擊點迅速加熱空氣和水蒸氣,引起迅速膨脹而產生爆破聲,把細長物體打彎折斷,把建筑物覆蓋層打裂飛濺,甚至倒塌、破壞。 電動力會把彎曲的引流線或電氣設備的導線拉斷而破損。3)油氣生產裝置的環境特征油氣生產裝置大都是高溫、高壓連續生產的裝置。一但發生雷擊事故,除直接經濟損失外,還會帶來巨大的間接經濟損失,且恢復再生產會有一定難度。油氣生產裝置生產的原料和成品8、大都屬于易燃易爆物質,裝置區絕大部分是級爆炸危險區,少數屬級爆炸危險區。只有密閉容器上部的極小部分為0級爆炸危險區。爆炸性氣體環境危險區域劃分:0區:連續出現或長期出現爆炸性氣體混合物的環境;1區:在正常運行時可能出現爆炸性氣體混合物的環境;2區:在正常運行時基本不可能出現爆炸性氣體混合物的環境,或即使出現也僅是短時存在的爆炸性氣體混合物的環境;注:正常運行-開車、運轉、停車、裝卸、密閉蓋的開閉等。4)防雷場所分類原則根據能形成爆炸性氣體混合物的環境狀況和空間氣體的消散條件,劃分為廠房房屋類或戶外裝置區。根據敞開程度,劃分為廠房房屋類或戶外裝置區。有屋頂而墻面敞開的大型壓縮機廠房應劃為廠房房屋9、類;設備管道布置稀疏的框架應劃為戶外裝置區。可不進行防直擊雷的設計:1 在空曠地區分散布置的水處理場所(重要設備除外);2 安置在地面上分散布置的少量機泵和小型金屬設備;3 地面管道和管架。防直擊雷的接閃器, 宜利用生產設備的金屬實體,但應符合下列規定:(1)用作接閃器的生產設備應為整體封閉、焊接結構的金屬靜設備;轉動設備不應用作接閃器;(2)用作接閃器的生產設備應有金屬外殼, 其易受直擊雷的頂部和外側上部應有足夠的厚度, 鋼制設備的壁厚應大于或等于4mm。5)防直擊雷引下線防直擊雷引下線應符合下列規定:(1)安置在地面上高大、聳立的生產設備應利用其金屬殼體作為引下線; (2)生產設備通過框架10、或支架安裝時, 宜利用金屬框架作為引下線; (3)高大爐體、塔體、桶倉, 大型設備、框架等應至少使用兩根引下線, 引下線的間距不應大于18m; (4)在高空布置、較長的臥式容器和管道(送往火炬的管道)應在兩端設置引下線,間距超過18 m時應增加引下線數量;6)系統雷擊電磁脈沖防護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大型企業不斷涌現,為保證企業連續平穩安全的運行,電子系統廣泛的用于企業的監控與管理中。如自動監控壓力、流量、溫度、工業電視監控、自動火災報警等應用已經相當普遍,跟隨而來的是雷擊事故時有發生,成為影響企業連續、平穩安全運行的最大障礙。 (1)電子系統防護目前我國石油石化系統自動化水平越來越高,11、如自動化監控系統、自動化管理系統、工業電視監視系統、自動火災報警系統等,應用十分普遍。 電子設備的弱點:A.、集成電路的間隔,集成電路內部絕大部分元器件的間隔很小。很小的過電壓都會造成反擊閃絡。 B、信息系統工作電壓一般較低,由于電子系統要求具有長期穩定運行的特點,為了降低電能消耗,信息系統工作電壓一般都限得較低,一般是3伏、5伏、12伏等。任何超出工作電壓的沖擊(如雷電過電壓),都有可能導致信息系統誤動作或永久性破壞。閃擊電涌對電子系統設備的不良影響。A、干擾效應;B、提前老化效應; C、毀壞效應:在強大電涌的沖擊下,可導致信息系統設備即時失效。仔細觀察,均可看見電路板燒焦,電器元件溶化等現12、象。這種毀壞有時產生非常之快,使電源穩壓系統來不及反應。 沖擊電涌的來源:電涌是指電路中突然出現的瞬間過電壓或過電流現象。它產生于雷擊電磁脈沖、雷電產生的靜電感應、供電電壓波動(公用電網較大負荷的投切)、靜電放電、電源開關的通或斷等而引起的電壓或電流的急劇變化、電磁場的干擾等,都會在導體(電纜、電線、信息系統傳輸線上)都會產生電涌。為防止電涌對電氣、電子設備損壞,必須設置防浪涌保護裝置,也就是簡稱的SPD。7)、SPD的設置:供配電系統的電源端:在供電線路上,信息系統傳輸線上,仍會發生電涌擊壞設備的事件,為了保護供電及信息系統設備,應在設備所處的建筑物內,在所有連線的進線端、設備附近、防雷區界13、面處等適當位置安裝電涌防護裝置。供配電電源,大多采用6(10)kV供配電,電源由總配電間的兩段母線引來。6(10)kV系統中性點接地方式多數采用非直接接地、少數經高阻接地或經低阻接地等。因此SPD接線圖見下圖:典型供電系統圖說明;A、 大型企業電源,由工廠總變電所各段母線提供雙電源。一般在總變電所高壓母線上裝設有SPD1。總變電所到各生產裝配電間大都鎧裝電纜配線,鎧裝電纜兩端都接地,在生產裝置變電所高低壓母線上都應分別裝設SPD2、SPD3。B、 SPD選型:SPD1、SPD2選HY5WZ2-10/27(HY5WZ2-17/45) 8/20s標準放電電流 5kA;SPD3 選 8/20s,標準14、放電電流20kA,Up2.5kV。SPD1、SPD2接相線-地線(L-G)。SPD3接線由變壓器與低壓配電柜的距離決定。當距離較小,采用相線-地線(L-G)就可以了。選限壓型SPD,不用開關型SPD。注意UC值的選擇。儀表系統供電電源的SPD選擇:儀表系統供電電源,一般由生產裝置的低壓母線提供電源,經UPS(不間斷供電電源)給電子系統供電;因此SPD在輸入側裝SPD。無UPS的場合也在電源輸入側裝SPD。當電氣配電柜經室外到儀表控制室時,由儀表專業在配電柜輸入側裝SPD。保護水平VP1.5KV。3.2、防雷設計原則:嚴格執行國家規范、標準、規定,在確保安全生產前提下,優化供、配電、儀表監控防雷15、系統,采用成熟的新技術、節能降耗的新設備。4、設計范圍:濱南液化氣充裝站、陳11集氣站、陳12集氣站、陳33集氣站、東安混合烴站、華濱液化氣換氣點、渤一站、孤島一號站、墾西一號站等22個站場。接地裝置檢測不符合規范要求,電阻值大于要求值,沒有按規范設置避雷網,工藝設備配電箱及儀表配電沒有避雷器等,安全運行中存在安全隱患。4.1設計目的 對22個油氣站場存在的隱患進行防雷系統改造,提出科學合理的改造方案,適應各站的改造需要。采用成熟的技術、設備和材料,使各個站場改造完成后滿足規范要求,適應全天候正常運行。并且最大限度降低工程投資,提高油田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4.2地理位置及自然條件本次改造站場16、地處山東省濱州市里,孤東孤島油區及東營地區等。其環境條件如下:年平均氣壓: 101.51kPa年平均氣溫: 12.2最熱月平均氣溫: 26.4極端最高氣溫: 41.9最冷月平均氣溫: -4.0極端最低氣溫: -23.3年平均降水量: 630.0mm最大日降水量: 156.9mm最大積雪厚度: 27.0cm累年最大風速: 28.0m/s最大凍土深度: 59.0cm累年平均最多風向: CSE地震基本烈度 7度4.3設計要求本次改造針對各站場的電源進線箱,自控遠傳裝置防雷系統以及燃氣生產廠房防雷系統不完善進行改造設計。其站場名稱是:濱南液化氣充裝站、陳11集氣站、陳12集氣站、陳33集氣站、東安混合17、烴站、華濱液化氣換氣點、渤一站、孤島一號站、墾西一號站等22個站場,在電源進線箱內增加電源浪涌保護器,燃氣生產廠房增加避雷帶,將站內所有接地裝置連接到一起,改造成聯合整體的接地系統,其接地電阻值滿足最小要求值;自控專業增加儀表遠傳系統的浪涌保護器。目的是消除運行中存在的安全隱患。5、相關規范規定:5.1、石油與石油設施雷電安全規范 GB 15599-2009(相關條文)3、預防雷電危害的基本原則3.1石油和石油產品應貯存在密閉性的容器內,并避免油氣混合物在容器周圍積聚。3.2油氣可能泄漏或積聚的區域,應避免金屬導體間產生火花放電。3.3固定頂金屬容器附件(如呼吸閥、安全閥)應裝設阻火器。3.418、石油設施應采用防雷接地。防雷、防靜電、電氣設備、保護及信息系統等的接地,宜共用接地裝置。4、預防雷電危害的技術措施4.1、金屬儲罐4.1.1鋼儲罐頂板鋼體厚度不小于4mm時,不應裝設避雷針。鋁頂儲罐頂板厚度小于7mm和鋼儲罐頂板厚度小于4mm,應裝設防直擊雷設備,其保護范圍的確定詳見“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的附錄四。4.1.2金屬儲罐應作環型防雷接地,其接地點不應少于兩處,并應沿罐周均勻或對稱布置,其罐壁周長間距不應大丁30m,接地體距罐壁的距離應大于3m。引下線宜在距離地面0.3m至1.0m之間裝設斷接卡,用兩個型號為M12的不銹鋼螺栓加防松墊片連接。宜將儲罐基礎自然接地體與人工接地裝置相連接19、,其接地點不應少于兩處。沖擊接地電阻不應大于10歐姆。4.1.3浮頂金屬儲罐應采用兩根截面不小于50 mm的扁平鍍錫軟銅復絞線或絕緣阻燃護套軟銅復絞線將浮頂與罐體作電氣連接,其連接點不少于兩處。宜采用有效的、可靠的連接方式將浮頂與罐體沿罐周做均布的電氣連接,連接點沿罐壁周長的間距不應大于30m。4.1.4金屬儲罐的阻火器、呼吸閥、量油孔、人孔、切水管、透光孔等金屬附件應等電位連接。4.1.5與金屬儲罐相接的電氣、儀表配線應采用金屬管屏蔽保護。配線金屬管上下兩端與罐壁應做電氣連接口在相應的被保護設備處,應安裝與設備耐壓水平相適應的浪涌保護器。4.2、非金屬儲罐4.2.1非金屬儲罐應裝設獨立避雷針20、(網)等防直擊雷設備。4.4、汽車槽車和鐵路槽車4.4.1露天裝卸作業,可不裝設避雷針(帶)。在棚內進行裝卸作業的,棚應裝設避霍針(帶),避雷針(帶)的保護范圍應為爆炸危險區域 1區。4.6、生產裝置4.6.1生產裝置露天布置的塔、容器等,當頂板厚度不小于4mm時,可不裝設避雷針保護,但應設防雷接地。4.6.2甲、乙類廠房、泵房(棚)的防雷應符合下列規定:-廠房、泵房(棚)應采用避雷帶(網),其引下線不應少于兩根,并應沿建筑物四周均勻對稱布置,間距不應大于18m,網格不應大于10mx10m或12mx8m。-進出廠房、泵房(棚)的金屬管道、電纜的金屬外皮、所穿鋼管或架空電纜金屬槽,在廠房、泵房(21、棚)外側應做一處接地,接地裝置應與保護接地裝置及避雷帶(網)接地裝置合用。4.6.3丙類廠房、泵房(棚)的防雷,應符合下列規定: -在平均雷暴日大于40d/a的地區(參見附錄A),廠房、泵房(棚)宜裝設避雷帶(網),其引下線不應少于兩根,間距不應大于18m;-進出廠房、泵房(棚)的金屬管道、電纜的金屬外皮、所穿鋼管或架空電纜金屬槽,在廠房、泵房(棚)外側應做一處接地,接地裝置應與保護接地裝置及避雷帶(網)接地裝置合用。4.6.4生產裝置信息系統的防雷,應符合下列規定:-線路首末端應裝設與電子器件耐壓水平相適應的浪涌保護器。4.6.5生產裝置380 V,220 V供配電系統宜采用TN-S系統,供22、電系統的電纜金屬外皮或金屬保護管兩端應接地,在各被保護的設備處,應安裝與設備耐壓水平相適應的浪涌保護器。5、預防雷電危害的檢測措施 5.2檢查的主要項目包括: . 運行15年及以上,腐蝕較嚴重區域的接地裝置宜進行開挖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5.2、石油天然氣工程設計防火規范 GB 50183一2004(相關條文).3.1石油天然氣火災危險性分類 注:石油天然氣火災危險性分類舉例見附錄A。9.2防雷9.2.7甲、乙類廠房(棚)的防雷,應符合下列規定:1、廠房(棚)應采用避雷帶(網)。其引下線不應少于2根,并應沿建筑物四周均勻對稱布置,間距不應大于18m。網格不應大于10mX10m或12mX8m。23、 2、進出廠房(棚)的金屬管道、電纜的金屬外皮、所穿鋼管或架空電纜金屬槽,在廠房(棚)外側應做一處接地,接地裝置應與保護接地裝置及避雷帶(網)接地裝置合用。9.2.9裝卸甲B、乙類油品、液化石油氣、天然氣凝液的鶴管和裝卸棧橋的防雷,應符合下列規定:1、露天裝卸作業的,可不裝設避雷針(帶)。2、在棚內進行裝卸作業的,應裝設避雷針(帶)。避雷針(帶)的保護范圍應為爆炸危險1區。3、進入裝卸區的油品、液化石油氣、天然氣凝液輸送管道在進入點應接地,沖擊接地電阻不應大于10歐姆。9.3防靜電9.3.6下列甲、乙、丙A類油品(原油除外)、液化石油氣、天然氣凝液作業場所,應設消除人體靜電裝置: 1、泵房的門24、外。 2、儲罐的上罐扶梯人口處。 3、裝卸作業區內操作平臺的扶梯人口處。9.3.8當金屬導體與防雷接地(不包括獨立避雷針防雷接地系統)、電氣保護接地(零)、信息系統接地等接地系統相連接時,可不設專用的防靜電接地裝置。附錄A石油天然氣火災危險性分類舉例6、現狀:1)、興濱換氣站:氣瓶間一座,屬于生產甲A類液化石油氣場所。氣瓶間尺寸:長x寬=24x8=192m,高4.5m。見照片。由于是90年代投產工程,現狀沒有防雷系統,配電箱及儀表檢測系統沒有浪涌保護器,沒有防靜電釋放柱。2)、華濱換氣站:氣瓶間一座,屬于生產甲A類液化石油氣場所。氣瓶間尺寸:長x寬=50x11=550m,高6m。見照片。由于是25、90年代投產工程,現狀沒有防雷系統,配電箱及儀表檢測系統沒有浪涌保護器,沒有防靜電釋放柱。3)、勝東換氣站:氣瓶間一座,屬于生產甲A類液化石油氣場所。氣瓶間尺寸:長x寬=26.6x10.2x2=73.8m,高6m。見照片。由于是90年代投產工程,現狀沒有防雷系統,配電箱及儀表檢測系統沒有浪涌保護器,沒有防靜電釋放柱。4)、混合烴充裝站:安全專家檢查時提出2座1000消防水罐沒有防雷接地裝置,由于投產時間較長,基礎維護多次,將接地引下線埋沒。見照片。充裝泵房屬于生產甲A類液化石油氣場所。沒有防雷系統。5)、陳12集氣站 綜合用房沒有防雷系統,但是在院子中有一座信號塔,對該站能夠起到防雷保護。電源26、進線箱和儀表遠傳系統沒有浪涌保護器。6)、陳11集氣站綜合用房沒有防雷系統,但是在院子中有一座信號塔,對該站能夠起到防雷保護。電源進線箱和儀表遠傳系統沒有浪涌保護器。7)、陳33集氣站該站屬于生產甲A類液化石油氣場所,綜合用房沒有防雷系統。 電源進線箱和儀表遠傳系統沒有浪涌保護器。8)、集賢配氣站該站屬于生產甲A類液化石油氣場所,綜合用房沒有防雷系統。儀表遠傳系統沒有浪涌保護器。9)、東安混合烴站該站屬于生產甲A類液化石油氣場所,充裝泵房長x寬=50x11=550m,檢驗間長x寬=80x11=880m,兩座廠房均沒有防雷系統。10)、孤東一號集氣站該站屬于生產甲A類液化石油氣場所,計量間沒有防27、雷系統;電源進線箱內沒有防雷。11)、孤東二號集氣站該站屬于生產甲A類液化石油氣場所,計量間沒有防雷系統;電源進線箱內沒有防雷。13)、孤東三號集氣站該站屬于生產甲A類液化石油氣場所,計量間沒有防雷系統;電源進線箱內沒有防雷。14)、紅柳集氣站該站屬于生產甲A類液化石油氣場所,電源進線箱內沒有防雷。15)、渤一集氣站該站屬于生產甲A類液化石油氣場所,電源進線箱內沒有防雷。16)、孤島一號集氣站該站屬于生產甲A類液化石油氣場所,電源進線箱內沒有防雷。17)、孤島二號集氣站該站屬于生產甲A類液化石油氣場所,電源進線箱內沒有防雷。18)、孤島十號集氣站該站屬于生產甲A類液化石油氣場所,電源進線箱內沒28、有防雷。19)、渤南一號站該站屬于生產甲A類液化石油氣場所,計量間沒有防雷系統;電源進線箱內沒有防雷。20)墾西一號集氣站該站屬于生產甲A類液化石油氣場所,計量間沒有防雷系統;電源進線箱內沒有防雷。21)墾西二號集氣站該站屬于生產甲A類液化石油氣場所,計量間沒有防雷系統;電源進線箱內沒有防雷。22)、孤島三合集氣站該站屬于生產甲A類液化石油氣場所,計量間沒有防雷系統;電源進線箱內沒有防雷。7、改造方案:1)、根據“石油天然氣工程設計防火規范 GB 50183-2004 9.2.7條”規定:氣瓶間、充裝間、集氣站計量間等屬于甲、乙類廠房。應采用避雷帶(網)保護。其引下線不應少于2根,并應沿建筑物29、四周均勻對稱布置,間距不應大于18m。網格不應大于10mX10m或12mX8m。 2)、進出廠房(棚)的金屬管道、電纜的金屬外皮、所穿鋼管或架空電纜金屬槽,在廠房(棚)外側應做一處接地,接地裝置應與保護接地裝置及避雷帶(網)接地裝置合用。-線路首末端應裝設與電子器件耐壓水平相適應的浪涌保護器。-生產裝置380 V,220 V供配電系統宜采用TN-S系統,供電系統的電纜金屬外皮或金屬保護管兩端應接地,在各被保護的設備處,應安裝與設備耐壓水平相適應的浪涌保護器。改造方案如下: 7.1、氣瓶間、充裝間防雷改造1)、在房頂周邊增加避雷帶;2)、在距房子3m處埋設接地裝置,接地裝置埋深1.0m;3)、采30、用直徑12mm的鍍鋅圓鋼沿房子外墻壁做引下線,將避雷帶與接地裝置可靠連接;其引下線不應少于2根,并應沿建筑物四周均勻對稱布置,間距不應大于18m。4)、氣瓶間的門外、天然氣作業場所、裝卸作業區內操作平臺的扶梯人口處,設消除人體靜電裝置。5)、電源配電箱增加浪涌保護器。6)、接地裝置應與保護接地裝置及避雷帶(網)接地裝置合用。將站場內所有金屬設備(裝置)的外殼、各類接地裝置、電氣保護地等都必須可靠的連(焊接)接在一起,整個站場做一整體接地裝置。避免電壓差產生的火花而造成事故。7.2、集氣站計量間防雷改造集氣站分兩大類:一類是有計量間,另一類是無計量間。1)、有計量間的集氣站防雷改造:計量間房頂為31、彩鋼板,改造內容如下:(1)、在計量間房頂周邊增加避雷帶;(2)、在距房子3m處埋設接地裝置,接地裝置埋深1.0m;(3)、采用直徑12mm的鍍鋅圓鋼沿房子外墻壁做引下線,將避雷帶與接地裝置可靠連接;其引下線不應少于2根,并應沿建筑物四周均勻對稱布置,間距不應大于18m。(4)、電源進線箱增加浪涌保護器。(5)、站內做等電位接地,站內所有接地裝置連接在一起,將站場內所有金屬設備(裝置)的外殼、電氣保護地等都與等電位連(焊接)接在一起,整個站場做成一個整體接地裝置,避免電壓差產生的火花而造成事故。2)、沒有計量間的集氣站防雷改造:改造內容如下:(1)、在電源進線箱增加浪涌保護器。(2)、站內做等32、電位接地,站內所有接地裝置連接在一起,將站場內所有金屬設備(裝置)的外殼、電氣保護地等都與等電位連(焊接)接在一起,整個站場做成一個整體接地裝置,避免電壓差產生的火花而造成事故。8、電氣、儀表裝置防雷系統改造設計站內生產裝置380V,220 V供配電系統宜采用TN-S系統,供電系統的電纜金屬外皮或金屬保護管兩端應接地,在各被保護的設備處,應安裝與設備耐壓水平相適應的浪涌保護器。生產裝置信息系統線路首末端應裝設與電子器件耐壓水平相適應的浪涌保護器。其改造內容如下:8.1、電氣部分的防雷改造由于各站場投產時間都在1987年1999年之間,其現狀是各站內均沒有安裝防雷浪涌保護器,不符合目前防雷規范規33、定;因此,需根據規范要求完善這些部位的防雷系統。1)、在電源進線箱內增加380V配電系統的防雷浪涌保護器,保護電氣系統免遭雷擊的損壞。2)、在直接生產動力設備配電箱內增加配電系統的防雷浪涌保護器,保護電氣系統免遭雷擊的損壞。8.2、自控部分防雷改造油氣集輸總廠陳氣12集氣站、陳氣11集氣站、陳33集氣站、集賢配氣站站內控制系統的信號和電源均沒有做防雷設計,存在雷擊隱患。本次對陳氣12集氣站、陳氣11集氣站、陳33集氣站和集賢配氣站控制系統進行改造,接入防雷浪涌保護器及相關附件,以保護控制系統和電源。 改造設計:陳氣12集氣站陳氣12集氣站站內控制系統共有6路模擬信號接入,220VAC電源1路。34、本次為控制系統接入信號和電源增設防雷浪涌保護器。陳氣11集氣站陳氣11集氣站控制系統共有4路模擬信號接入,220VAC電源1路。本次為控制系統接入信號和電源增設防雷浪涌保護器。陳33集氣站陳33集氣站站內控制系統共有3路模擬信號,220VAC電源1路。本次為控制系統接入信號和電源增設防雷浪涌保護器。集賢配氣站集賢配氣站站內控制系統共有12路模擬信號,2路超聲波信號,220VAC電源1路,24VDC電源2路。本次為控制系統接入信號和電源增設防雷浪涌保護器,端子接線排。8.3、存在問題有一部分站場總配電箱是墻上暗裝,已經沒有安裝浪涌保護器的空間,因此需對這些電源進線箱進行更換,數量12個。9、主要35、工程量9.1、電專業工程量表:有6(10)kV變壓器的站場18座,每座站場主要設備、材料如下:序號名稱數量1電源進線箱浪涌保護器及安裝附件(電源一級防雷)DSH TT 255 up2.0kV4只2電源配電箱浪涌保護器及安裝附件(電源二級防雷)DG M TT 385 Up1.0kV4只3空氣斷路器 RNM1-63C40/4P Id=20kA2只4 黃/綠接地線 450/750V 16mm210m5避雷帶 (鍍鋅圓鋼)10mm 150m6避雷帶支架 包括砼座150個7避雷帶引下線 (鍍鋅圓鋼)12mm 80m8接地極 (鍍鋅角鋼)L50x50x250010根9接地母線(鍍鋅扁鋼) -40x420036、m10站場接地母線(鍍鋅扁鋼)-40x4100m沒有變壓器的站場4座,每座站場主要設備、材料如下:序號名稱數量1電源配電箱浪涌保護器及安裝附件(電源二級防雷)DG M TT 385 Up1.0kV4只2空氣斷路器 RNM1-63C40/4P Id=20kA1只3 黃/綠接地線 450/750V 16mm25m4避雷帶 (鍍鋅圓鋼)10mm 60m5避雷帶支架 包括砼座60個6避雷帶引下線 (鍍鋅圓鋼)12mm 40m7接地極 (鍍鋅角鋼)L50x50x25004根8接地母線(鍍鋅扁鋼) -40x4100m9站場接地母線(鍍鋅扁鋼)-40x450m更換配電箱序號名稱數量1更換配電箱 一回進線六回37、出線 容量:32A129.2、自控專業工程量表:1) 陳氣11集氣站序號儀表/材料名稱數量1)模擬量信號浪涌保護器及安裝附件6套2)220VAC電源浪涌保護器及安裝附件1套3)塑料絕緣線121.58m4)450/750V 單銅芯 黃/綠接地線,線芯截面積為16mm25m2) 陳氣12集氣站序號儀表/材料名稱數量1)模擬量信號浪涌保護器及安裝附件4套2)220VAC電源浪涌保護器及安裝附件1套3)塑料絕緣線121.56m4)450/750V 單銅芯 黃/綠接地線,線芯截面積為16mm25m3) 陳33集氣站序號儀表/材料名稱數量1)模擬量信號浪涌保護器及安裝附件3套2)220VAC電源浪涌保護器38、及安裝附件1套3)塑料絕緣線121.55m4)450/750V 單銅芯 黃/綠接地線,線芯截面積為16mm25m4) 集賢配氣站序號儀表/材料名稱數量1)模擬量信號浪涌保護器及安裝附件12套2)超聲波信號浪涌保護器及安裝附件2套3)220VAC電源浪涌保護器及安裝附件1套4)24VDC電源浪涌保護器及安裝附件2套5)塑料絕緣線121.518m6)450/750V 單銅芯 黃/綠接地線,線芯截面積為16mm215m10、HSE部分10.1生產過程中的危害、危險因素分析1、雷電雷電是天氣變化的自然現象,燃氣容器密封不嚴或故障時燃氣泄露,會在其容器、通氣管周圍、未蓋嚴實的人孔蓋周圍、罐內液體以上空間39、等處都會形成油氣與空氣的爆炸性混合物。存在爆炸性混合物的空間內,如遇到任何火花,只要火花能量大于油氣的點燃能量,就會發生爆炸或火災事故。雷擊事故剖析:雷擊爆炸火災事故必須同時具備三個條件:(1)、存在油氣與空氣的混合物,其濃度比正好在爆燃的范圍內。(2)、在有爆燃混合物存在的空間,存在引燃的火花(雷擊火花、靜電火花、碰撞火花、明火、電氣事故火花等)。(3)、火花能量大于爆炸混合物的引燃能量。 雷電火花可分為三類即:直接雷擊火花、靜電感應雷火花、電磁感應雷火花。這三類雷電火花能量都會大大高于油氣的引燃能量,都可能引起油氣事故區域的爆炸火災事故。A、電磁感應雷火花引燃: 當雷電閃擊發生時,不管雷云40、對雷云,或是雷云對大地發生閃擊。迅變的雷電流會產生迅變的磁場,我們稱它為雷電電磁脈沖。在其附近的長金屬導體上會產生雷擊電涌(電壓和電流),會在其環路的間隙處產生火花,此電火花可引燃油氣與空氣的混合物,產生爆炸燃燒。B、靜電感應雷火花引燃:眾所周知,當天空出現雷雨云時,由于靜電感應的原理會在地面的物體表面產生與雷云電荷相反符號的靜電荷,形成對地電勢(電壓)。當雷閃發生時使雷云電荷瞬時消失,物體表面的靜電荷變為自由電荷,需向大地消散,如遇靜電荷相對應的電壓能擊穿的間隙,就會在間隙處產生電火花,引燃油氣產生爆炸火災。C、直接雷擊雷電火花引燃:當天空出現雷雨云時,當其電場強度足夠大時(30kV/cm)41、就會產生先導放電。當在油氣泄露事故容器上空出現雷電放電先導時,金屬體通氣管和金屬護欄都會相應產生迎面先導現象。雷電就會對通氣管和金屬護欄產生閃擊。在此處如存在油氣與空氣的混合物就會被引燃產生爆炸火災。2、危害預防:站場內做完整的防雷體系。甲、乙、丙類氣體廠房應設計防雷系統,裝設不少于兩根引下線(引下線間距不應大于18m),并埋設環形閉合接地裝置。工頻接地電阻不應大于10(按照最小接地電阻選取)。當斜梯底端接地,這時斜梯可當成一引下線用。在運行維護方面,平時應嚴格進行安全檢查,不應有油氣泄漏現象發生。每年雷雨季節來臨之前,應細心檢查站場防雷系統,使其在正常運行狀態。SPD應進行例行檢測,如發現不合格狀況應予以更換。雷電是由于大氣運動而產生的雷云與大地、雷云與雷云之間的迅猛的放電現象。它的熱效應、電磁效應及機械力效應是產生雷電事故的主要因素,在采取防雷措施時,應根據雷電活動規律、被保護物的特點等來確定防雷措施的型式或方案。最大限度的防止或減少雷擊事故發生,是所有防雷工作者神圣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