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華陽河農場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征求公眾意見稿)(24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182338
2024-09-09
24頁
8.96MB
1、華 陽 河 農 場華 陽 河 農 場2 0 2 4 年 9 月2 0 2 4 年 9 月 征 求 公 眾 意 見 稿 征 求 公 眾 意 見 稿 安徽省華陽河農場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 年)前言黨中央、國務院作出重大部署,將主體功能區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城鄉規劃等空間規劃融合為統一的國土空間規劃,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我縣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安徽作出的系列重要講話指示批示,全面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依據安徽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 年)、安慶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 年)、宿松縣國土空間總2、體規劃(2021-2035年),編制安徽省華陽河農場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 年),對場域范圍內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在空間和時間上作出總體部署與安排,是場域范圍內國土空間發展的指南、可持續發展的空間藍圖,是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的基本依據,是編制場域范圍內詳細規劃的依據。目 錄CONCENTCONCENT促進規劃傳導與實施保障優化場區政府駐地用地布局強化支撐體系保障構建空間格局規劃總則與目標規劃總則規劃總則口 指導思想口 空間策略口 規劃范圍與規劃期限口 目標定位01與目標與目標1.1 指導思想1.1 指導思想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3、會精神,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緊扣落實“三地一區”的戰略定位、建設“七個強省”奮斗目標,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牢牢把握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中部崛起、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等國家重大區域戰略,始終堅持把糧食安全放在第一位,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整體謀劃全域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實現國土空間底線牢固、結構優化、效率提高、品質提升、特色彰顯、治理有效,為奮力譜寫詩意山水的現代化農場新篇章提供空間保障。1.2 規劃原則1.2 規劃原則堅持底線,綠色發展。堅持底線,綠色發展。堅持以人為本,提升品質。堅持以人為本,提升品質。堅持因地制宜4、,突出特色。堅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堅持公眾參與,開放共享。堅持公眾參與,開放共享。以中心場區駐地、分場居民需求為中心,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統籌優化城鄉空間和資源配置,完善各級各類保障與服務設施,實現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和節約用地制度,嚴格落實上級下達各項約束性指標。尊重自然地理格局,加強歷史文化資源保護,突出地域特色,塑造特色田園風貌。堅持開門編規劃,廣泛征求公眾意見,保障公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加強與相關部門協調溝通和相關規劃的銜接,提升規劃實操性。堅持上下結合,強化實施。堅持上下結合,強化實施。加強對上位國土空間規劃5、管控內容的深化、細化,嚴格落實上位規劃下達的核心指標,并將本級規劃約束性、預期性指標進行分解,保障規劃管控的上下傳導。規劃范圍規劃范圍規劃期限規劃期限規劃范圍為為華陽河農場行政轄區內的陸域空間,規劃分為場域和中心場區兩個層次。場域國土總面積99.31 平方千米。中心場區控制范圍國土面積1.34 平方千米。規劃基期年為 2020 年,規劃期限為2021 年至 2035 年。近期目標年為 2025 年,遠期目標年為 2035 年,遠景展望至 2050 年。1.3 規劃范圍與期限1.3 規劃范圍與期限1.4 目標定位1.4 目標定位 華陽河農場總體發展目標為宿松縣南部以綠色農產品種植,多產業融合發展6、的現代型農場;國家級現代農業綠色農產品產業園區;皖西南現代農場示范基地。“田野畫卷,向往生活”。“生態農業,心泊華農”。構建空間格局構建空間格局口 嚴格落實“三條控制線”口 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口 實施用途分區管制口 塑造安全和諧的生態保護空間口 優化集約復合的城鄉建設空間022.1 嚴格落實“三條控制線”2.1 嚴格落實“三條控制線”現狀耕地應劃盡劃、應保盡保,根據耕地分布、質量、糧食作物種植情況等,將達到質量要求、可以長期穩定利用耕地優先劃入永久基本農田實施特殊保護;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一經劃定,未經批準不得擅自調整;場域耕地保護目標為 7651.36 公頃,占場域面積的 77.04%7、。永久基本農田面積 6855.38 公頃,占場域面積的 69.03%。將整合優化后的自然保護地,以及水源涵養、生物多樣性維護、水土保持等生態服務功能極重要區和水土流失等生態環境極敏感區等區域,以及目前基本沒有人類活動、具有潛在重要生態價值的生態空間劃入生態保護紅線;落實宿松縣“三區三線”劃定成果中生態保護紅線總面積 143.31公頃,占全縣生態保護紅線面積的 0.2%,占場域總面積的1.44%。在優先劃定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的基礎上,避讓自然災害高風險區域,結合人口變化趨勢和存量建設用地狀況,合理劃定城鎮開發邊界,管控城鎮建設用地總量,引導形成集約緊湊的城鎮空間格局;落實宿松縣“三8、區三線”劃定成果中城鎮開發邊界面積 259.01 公頃,占全縣城鎮開發邊界面積的5.4%,占場域總面積的 0.05%。落實永久基本農田保落實永久基本農田保落實生態保護紅線落實生態保護紅線落實城鎮開發邊界落實城鎮開發邊界2.2 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2.2 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一中心:一中心:兩 帶:兩 帶:兩片區:兩片區:產城融合發展片區、分場生產生活片區。產城融合發展片區、分場生產生活片區。S248 產業發展帶和北沿江公路發展帶;S248 產業發展帶和北沿江公路發展帶;中心場區綜合服務中心;中心場區綜合服務中心;構建構建“一中心兩帶兩片區”“一中心兩帶兩片區”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總體9、格局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總體格局場域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總體格局圖場域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總體格局圖2.3 實施用途分區管制2.3 實施用途分區管制根據華陽河農場國土空間資源分布現狀,落實宿松縣國土空間規劃用途分區,在生態保護區、生態控制區、農田保護區、城鎮發展區、鄉村發展區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化優化,嚴格實施分區準入與用途管制。場域國土空間規劃分區圖場域國土空間規劃分區圖嚴格落實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 嚴格落實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 生態保護區:生態保護區:具有特殊重要生態功能或生態敏感脆弱、必須強制性嚴格保護的陸地自然區域,以陸域生態保護紅線劃定的區域為主;生態控制區:生態控制區:生態保護紅線外10、,需要予以保留原貌、強化生態保育和生態建設、限制開發建設的陸地自然區域;農田保護區:農田保護區:永久基本農田和耕地相對集中需嚴格保護的區域;城鎮發展區:城鎮發展區:城鎮開發邊界圍合的范圍,是城鎮集中開發建設并可滿足城鎮生產、生活需要的區域,包括居住生活區、工業發展區等七個二級分區。鄉村發展區:鄉村發展區:農田保護區外,為滿足農林牧漁等農業發展以及農民集中生活和生產配套為主的區域,其中包括村莊建設區、一般農業區和林業發展區等三個二級分區。2.4 塑造安全和諧的生態保護空間2.4 塑造安全和諧的生態保護空間多位一體開展生態修復 多位一體開展生態修復 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理念,整體保11、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按照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的原則,結合農場人居環境整治,加快推進重點區域和重要自然生態系統修復。通過優化調整生態用地布局,保護和恢復生態功能,維護生物多樣性,提高防御地質災害的能力,保持自然生態景觀,筑牢生態安全屏障。場域生態修復和國土綜合整治規劃圖場域生態修復和國土綜合整治規劃圖2.5 優化集約復合的城鄉建設空間2.5 優化集約復合的城鄉建設空間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 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 嚴控建設用地總量,明確重點建設空間,精細安排新增空間,優化城鄉道路網絡,完善農場公共服務配套,支持產業園區建設,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場域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圖場域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圖口 構建綠色高12、效的交通體系口 提供全民共享的服務體系口 建設綠色韌性的市政基礎設施體系03強化支撐體系強化支撐體系 構建“構建“兩橫三縱”的道路交通體系,“兩橫”指”的道路交通體系,“兩橫”指G347北沿江公路、G4231安慶至九江高速,“三縱”指248省道、G347北沿江公路、G4231安慶至九江高速,“三縱”指248省道、249 省道和宿彭高速。249 省道和宿彭高速。3.1 構建綠色高效的交通體系3.1 構建綠色高效的交通體系場域道路交通規劃圖場域道路交通規劃圖高速公路:S99 宿松支線(新建)、G4231 安慶至九江高速(新建)、宿彭高速(新建)。國省道:G347 北沿江公路、S248 英復路(現狀13、)、S249 北復路(現狀)。縣鄉道:規劃新建 X203 提升華陽河與復興鎮的聯系;保障 Y086、Y081、Y087、Y079、Y076、Y075、Y078、Y088、Y077 鄉道道路提升工程空間需求。農村道路:深化“四好農村路”示范創建工作,塑造美麗農村路,即優化縣鄉公路升級、分場通雙車道、居民點硬化路及聯網路空間布局。公共交通規劃:保障公共交通空間需求,促進中心場區駐地與分場的交通銜接,實現綠色出行。公交站點結合各個分場分布情況系統安排,保證每個分場有一處公交站點。3.2 提供全民共享的服務體系3.2 提供全民共享的服務體系構建場域二級生活圈體系。以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為目標,堅14、持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理念,以社區生活圈作為基本公服配置單元,按照中心場區駐地-分場兩級分類配置,構建城鄉均衡的公共服務設施體系。按照社區生活圈規劃技術指南中社區生活圈和村/組層級社區生活圈的標準,配置服務要素。中心場區駐地公共服務設施規劃。中心場區駐地公共服務設施主要位于中心場區駐地及復興鎮政府駐地,為居民提供日常生活服務,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構建 15 分鐘生活圈。主要配置文化活動中心、小學及幼兒園、室外綜合健身場地、華陽河醫院、養老服務、菜市場、商業網點等設施。分場公共服務設施規劃。分場公共服務設施主要位于各分場中心,為居民日常生活提供便利,推進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主要15、配置文化活動室、健身廣場、衛生室、老年活動室、便民農家店、物流配送點等設施。3.3 建設綠色韌性的市政基礎設施體系3.3 建設綠色韌性的市政基礎設施體系給水工程規劃圖排水工程規劃圖電力工程規劃圖燃氣工程規劃圖環衛工程規劃圖通信工程規劃圖場域采用生產、生活、消防共用給水管網,同時為保證供水安全,給水管網沿主要街道呈環形布置,輸水管線在沿途分場預留給水接口,向周邊分場供水。中心場區駐地采用集中式污水處理模式。沿黃湖路、中興路等規劃道路鋪設 DN400 污水主干管至復興污水處理廠。分場主要采用分散式污水處理模式。中心場區駐地范圍 10kv 電網為中壓配電網,規劃采用環網結構。配電線路在中心場區駐地中16、心采用排管鋪設,電力線路原則上以路東、路南作為主要通道,與通信線路分置在道路兩側。心場區駐地燃氣以天然氣為主,規劃以臨江燃氣分輸站為氣源。燃氣壓力級制為中壓低壓二級(0.4 兆帕)輸配系統,市政燃氣中壓主管道呈環狀布置。在各個分場、居住小區布置垃圾收集點,全域垃圾從垃圾收集點收集至垃圾中轉站后,集中運送至規劃的宿松縣集中進行無害化處理。在場域適當的地點增設移動通信基站,主要道路實現光纜環網,增加 5G 網絡覆蓋率,滿足用戶對移動通信的各種業務需求。口 優化政府駐地用地布局口 完善公共服務設施體系口 優化交通網絡體系口 構建開放的藍綠開敞空間體系04優化場區政府優化場區政府駐地用地布局駐地用地布17、局規劃中心場區駐地城鄉建設用地總面積為 134.29 公頃,占場域總面積的1.35%。重點在于補足中心場區駐地公服配套、保障產業發展、完善道路系統、提升環境品質,推動中心場區一體化融合發展。4.1 優化政府駐地用地布局4.1 優化政府駐地用地布局提高土地集約高效利用提高土地集約高效利用按照補短板強弱項要求,保障公共服務設施提標升級,重點布局文化、體育、教育、醫療、社會福利等公共服務設施,實現文化、教育、醫療等社區公共服務設施 15 分鐘步行可達覆蓋率達到社區生活圈建設要求。4.2 完善公共服務設施體系4.2 完善公共服務設施體系提升公共服務供給水平 提升公共服務供給水平 場區駐地公共服務設施規18、劃圖場區駐地公共服務設施規劃圖4.3 優化交通網絡體系4.3 優化交通網絡體系規劃支持建設“主-支”兩級道路體系。主干路紅線寬度為 12-24 米,支路道路紅線寬度為 7-12 米。提高支路網密度,規劃采用方格網式道路系統,路網間距控制在 200300 米。提高場區道路網密度 提高場區道路網密度 場區駐地道路交通規劃圖場區駐地道路交通規劃圖4.4 構建開放的藍綠開敞空間體系4.4 構建開放的藍綠開敞空間體系構建內涵豐富的游憩綠地。規劃實現中心場區駐地居民“500 米見園、300見綠”目標。其中,規劃帶狀社區公園 3 處串聯中心場區綠地系統。分別位于金海路西側和中興路南側,公園綠地、廣場用地步行19、 5 分鐘覆蓋率 70%。完善城市綠地開敞空間系統 完善城市綠地開敞空間系統 場區駐地公共空間與綠地系統規劃圖場區駐地公共空間與綠地系統規劃圖口 分期實施計劃口 實施保障05促進規劃傳導促進規劃傳導與實施保障與實施保障5.1 分期實施計劃5.1 分期實施計劃5.2 實施保障5.2 實施保障探索建立多方協商、共同締造的社區治理方式,引導和鼓勵市民、企業等參與規劃制定、決策和實施。加加強強健健黨的領導黨的領導規劃管控規劃管控政策機制政策機制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國土空間規劃實施與管理的各20、領域、各方面、各環節。詳細規劃應根據上層次規劃的國土空間利用主導功能和結構控制要求,確定不同地塊劃分、地塊的使用性質以及相關控制指標,作為實施用地規劃許可和規劃管理的依據。建立體檢評估體系建立體檢評估體系近期重點建設項目近期重點建設項目健全城市體檢和規劃評估機制。建立規劃實施動態監測、定期評估和及時維護制度,對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中確定的各項指標進行實時監測。貫徹“土地要素跟著項目走、項目跟著規劃走”的工作要求,制定鎮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近期實施方案和年度實施計劃,明確近期重大建設項目庫。加強國土空間規劃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銜接,統籌考慮發展規劃確定的目標、指標和重點任務等近期安排和遠景目標,切實做好空間保障。編制年度實施計劃編制年度實施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