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中心城區城市景觀照明專項規劃方案(2022-2035年)(39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182349
2024-09-12
39頁
17.07MB
1、重慶市中心城區城市景觀照明專項規劃(20222035 年)文本圖冊重慶市城市管理局二二四年九月目 錄第一章 規劃總則.1第二章 景觀照明規劃分區.4第三章 景觀照明控制通則.7第四章“兩江四岸”核心區景觀照明規劃.8第五章 夜景觀景點控制規劃.11第六章 夜間公眾活動景觀照明場景規劃.13第七章 景觀照明能耗控制規劃.16第八章 綠色與智慧景觀照明規劃.17第九章 迎春燈飾規劃.18第十章 分期實施.20第十一章 環境影響評價.21第十二章 實施保障.22第十三章 附則.24-1-第一章規劃總則第 1 條 規劃背景為適應重慶城市發展定位的需要,貫徹新發展理念,強化景觀照明在重慶夜間經濟上的重要2、作用,進一步夯實“夜景”名片內涵與外延,通過編制中心城區城市景觀照明專項規劃,落實景觀照明“分級管控”,能耗“資源分配”,實現中心城區景觀照明“一體化”發展,進一步推進景觀照明在夜間經濟上的成效,助力重慶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目標達成。第 2 條 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提出的重要指示要求,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融入和服務新發展格局,切實緊扣“新時代新征程新重慶”發展使命,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按照“大視角、寬視場、地標性、整體性、現場感”的要求,科學研究城市景觀照明對夜間經濟的促進作3、用,做靚“山城夜景”城市名片,根據夜間經濟發展要求推進景觀照明,用更高站位、更寬視野的專項規劃強化景觀照明功能屬性,推動城市景觀照明高質量發展。第 3 條 規劃原則-2-1.服務經濟、促進民生促進重慶市夜間經濟發展,配合城市消費載體建設,以國際夜景品牌建設為重點,把景觀照明打造成服務城市經濟發展的功能照明,以公共服務完善為保障,營造開放、有序、活躍的夜間經濟發展環境,服務社會民生發展。2.高位謀劃、整體推進堅持規劃引領,樹立規劃權威,強化市級規劃統籌,區級規劃落實,在提升城市環境,促進城市景觀照明可持續發展的同時,建立層次明晰的城市景觀照明能耗管控體系,整體推進景觀照明規劃建設向著更高的站位、4、更科學的發展方向前進。3.突出特色、“觀-景”聯動科學規劃、整體控制,使中心城區景觀照明明暗有序,各區域景觀照明亮度合理協調。以突出“山、水、城、橋、船”的打造為手段,體現重慶特色鮮明、層次豐富的夜間景觀。以“兩江四岸”夜景觀賞體系規劃建設為抓手,促進“兩江四岸”核心區景觀照明效果整體優化,帶動中心城區景觀照明品質逐步提升。第 4 條 規劃依據(1)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2019 修正);(2)城市照明管理規定(住房城鄉建設部令第 4號);-3-(3)關于加強城市照明管理促進節約用電工作的意見(建城2004204 號);(4)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5)重慶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5、0212035 年);(6)重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遠景目標綱要;(7)重慶市主城區城市照明規劃(2015 年);(8)重慶市中心城區“兩江四岸”治理提升實施方案(渝府辦201825 號);(9)重慶市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實施方案(渝府發202133 號);(10)重慶市城市管理局關于實施城市照明綠色發展的指導意見(渝城管局發20225 號);(11)關于加快夜間經濟發展促進消費增長的意見(渝商務2020227 號);(12)主城區山城陽臺專項規劃方案(2020 年);(13)兩江四岸整體規劃和城市設計(2023);(14)城市照明建設規劃標準(CJJT307-206、19);(15)室外照明干擾光限制規范(GB/T35626-2017);(16)城市道路照明設計標準(CJJ45-2015);(17)城市照明節能評價標準(JGJ/T307-2013);(18)城市夜景照明設計規范(JGJ/T163-2008);(19)相關規劃和政府規章、文件。-4-第 5 條 規劃范圍與期限規劃范圍為重慶市中心城區規劃區范圍,面積 2107 平方公里。主要規劃對象為“兩江四岸”及城市夜間經濟重點發展區域的景觀照明載體。規劃期限為 20222035 年。其中,近期為 20222027年,遠期為 20282035 年。第 6 條 規劃目標通過城市景觀照明規劃管控,提升城市景觀照7、明品質,打造具有山水風韻山水風韻、巴渝風采巴渝風采、國際風范國際風范的夜景名片,建設全國一流的景觀照明,突出城市“夜賞、夜玩”功能,促進夜間經濟發展,助力重慶市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形成“宜亮則亮、宜暗則暗”的科學景觀照明分區。形成層級分明的景觀照明能耗配置等級。形成夜景觀賞體系。形成重點突出的城市景觀照明,成為促進夜間經濟發展的驅動點。第二章景觀照明規劃分區第 7 條 規劃分區根據中心城區景觀照明的功能和管控級別不同,將中心城區分為景觀照明核心展示區景觀照明核心展示區、景觀照明活力發展區景觀照明活力發展區、景觀景觀照明過渡區、景觀照明控制區照明過渡區、景觀照明控制區。-5-第 8 條 景觀照8、明核心展示區及規劃要求范圍:“兩江四岸”核心區內所有景觀照明載體。總規劃面積約 1620 公頃。主要規劃要求:要結合“山、水、城、橋、船”,體現“兩江四岸”山水風韻、萬家燈火之美,形成層次清晰,富有特色的“立體山城”“光影江城”“魅力橋都”景觀照明形象。第 9 條 景觀照明活力發展區及規劃要求范圍:包括十大商圈、區級消費中心、特色夜市、重點建筑、重點公園、主要景觀道路、橋梁、重要節點等區域的景觀照明載體。總規劃面積約 9964 公頃。主要規劃要求:要結合城市夜經濟活躍區域,以活力、動感、熱烈的景觀照明展示來吸引夜經濟區域的人流聚集,促進夜經濟發展。第 10 條 景觀照明過渡區及規劃要求范圍:中9、心城區景觀、游憩、經濟功能相對較弱的區域,以城市辦公、商務等功能為主的城市空間。總規劃面積 80097公頃。主要規劃要求:過渡區內的各景觀照明載體要結合本區域的功能特點,適度進行景觀照明建設。第 11 條 景觀照明控制區及規劃要求-6-范圍:城市規劃區范圍內除核心展示區、活力發展區、過渡區以外的區域,包括城市居住、交通、醫療、教育、生態保護區等功能為主的城市空間。總規劃面積 125319 公頃。主要規劃要求:“四山”以及生態紅線劃定的區域禁止建設景觀照明,城市快速交通干道、居住區、醫療機構、教育單位等可在主要節點、門戶區域設置景觀照明,并限制啟閉時間,除節假日外其余時間不開啟。第 12 條 亮10、度分級控制要求景觀照明核心展示區、景觀照明活力發展區、景觀照明過渡區內確定若干個視覺焦點,其亮度為本區域最高,區域內其他點的亮度不得超過視覺焦點的亮度,使區域景觀照明亮度既有變化又整體和諧。第 13 條 色溫分級控制要求各區域總體根據節點的功能定位和建筑類型,確定色溫控制范圍。中低色溫分級控制規劃要求:1900K3000K;中間色溫分級控制規劃要求:3000K5000K;中高色溫分級控制規劃要求:5000K 以上。第 14 條 彩光照明分級控制要求彩光照明控制級規劃要求:可適當使用彩光以烘托氛圍,彩光不宜使用飽和色;重點區域內的建筑等節點應參照景觀照明管理控制表中的限制要求;-7-彩光照明嚴控11、級規劃要求:一般情況下不宜使用彩光;節假日、重大活動期間可以適度進行不同照明模式間的緩慢切換;彩光照明禁止級規劃要求:禁止使用彩光。第 15 條 動態照明控制要求動態照明控制級規劃要求:可適度使用動態光,或在平日進行不同照明模式的切換;動態照明嚴控級規劃要求:一般情況下不使用動態光;節假日、重大活動期間可以適度進行不同照明模式間的緩慢切換;動態照明禁止級規劃要求:禁止使用動態光。第三章景觀照明控制通則第 16 條 禁止要求(1)禁止使用與交通、航運等標識信號燈易造成視覺上混淆的景觀照明設施;(2)禁止設置容易對機動車、非機動車駕駛員和行人產生眩光干擾的景觀照明設施;(3)禁止使用嚴重影響植物生12、長的景觀照明設施;(4)禁止設置影響園林景觀和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景觀照明設施;文物建筑上不得直接安裝景觀照明設施;-8-(5)禁止在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天文臺等所在地區設置景觀照明設施;(6)禁止使用高能耗探照燈等景觀照明設施(經批準的臨時性重大節慶活動除外);(7)禁止在市、區人民政府確定的禁設區域或載體上設置景觀照明設施。第 17 條 控制性要求(1)景觀照明光色應與所在區域的環境相協調,嚴格控制彩光的使用;(2)建筑立面照明不宜使用大面積(大于單側立面連續 40%面積)的像素化照明手法,嚴格控制媒體立面;(3)景觀照明設施應隱蔽,或表面色彩與所處建筑立面顏色統一;外露燈具外觀應符合建筑13、風格;在文物建筑外安裝燈具的要保持安全距離;(4)對于景觀照明的技術創新、藝術創意等,應在合適的區域,通過試點、試驗、實踐驗證才能規模建設;(5)景觀照明平均亮度不應超過區域規劃要求;(6)控制利用景觀照明設施信息發布、廣告發布。(經城市管理部門批準的除外)。第四章“兩江四岸”核心區景觀照明規劃第 18 條“兩江四岸”核心區景觀照明規劃范圍-9-由包含長江、嘉陵江交匯區域的朝天門解放碑片區、江北嘴片區、彈子石龍門浩石板坡長江大橋片區圍合而成,總面積約 16.2 平方公里,其中陸域面積約 10 平方公里,聯動周邊形成 50 平方公里的整體研究范圍。第 19 條“兩江四岸”核心區景觀照明總體形象定14、位“兩江四岸”核心區夜景總體形象定位為城市景觀照明藝術窗口、城市夜景名片、拉動夜間經濟的核心引擎。朝天門解放碑片區夜景形象定位璀璨紛呈,繁華都市。江北嘴片區夜景形象定位巴渝明珠,律動舞臺。彈子石龍門浩石板坡長江大橋片區夜景形象定位絢爛多彩,光影客廳。第 20 條“兩江四岸”核心區景觀照明要素分類“兩江四岸”核心區景觀照明要素分為節點、道路、標志物、邊界、區域五類重點控制。第 21 條“兩江四岸”核心區景觀照明分類控制要求朝天門解放碑片區加強等動態燈光建設打造,消落帶區域宜采用投射燈照明并設置在常年水位線以上。加強長濱路、嘉濱路華燈提質改造,加強渝中半島濱江建筑天際線、濱江堤岸線、濱江建筑立面的15、燈飾設計,突顯各類“邊界線”;強化索道和觀光郵輪流動夜景的特色化打造,宜用動態或彩-10-色燈光強化焦點夜景景觀,呈現山城特色交通工具標志性夜景效果。同時,加強觀光郵輪船體燈光質量管控,對顯示內容進行審核。江北嘴片區應重點強化大劇院建筑的景觀照明,塑造地標性景觀照明特色;通過光束燈、投影燈等強化與朝天門廣場在夜景效果上形成“大場景”聯動,消落帶區域宜采用投射燈照明并設置在常年水位線以上;改造提升黃花園大橋景觀照明效果,繼續提升和維護朝天門大橋景觀照明。加強北濱路燈飾提質更新和華燈應用,補充北濱路濱江堤岸線暗淡區斷點燈飾;優化濱江商務建筑立面燈飾表現手法,與朝天門片區整體聯動。彈子石龍門浩石板坡16、長江大橋片區重點強化長嘉匯廣場作為城市會客廳的作用,營造熱烈愉快的燈光場景氛圍;重點優化龍門浩老街、彈子石老街等夜游場景氛圍;改造提升長江大橋景觀照明效果,加強南紀門大橋景觀照明建設,通過跨江大橋動態變化和橋體各部位景觀燈飾設計,強化“一橋一景”特色,彰顯魅力橋都形象;鞏固南濱路濱江風情街景觀燈飾效果,加強南濱路華燈維護,與北濱路、長濱路華燈形態、亮度、色溫等相統一;補充南濱路濱江堤岸線暗淡區斷點燈飾,做到景觀燈飾亮度、色溫等夜景效果統一連續,消落帶區域宜采用投射燈照明并設置在常年水位線以上;進一步凸顯南濱路沿線高層建筑天際線景觀燈飾連續性、聯動性特色,強化夜間立體山城錯落感。-11-第五章夜17、景觀景點控制規劃第 22 條“兩江四岸”核心區夜景視點布局規劃規劃形成遠、中、近三個層級的“兩江四岸”核心區夜景視點。(1)遠觀俯視視點規劃規劃“兩江四岸”核心區遠觀俯視觀景點共計 9 處,其中現狀維護 1 處、改造提升 6 處、規劃新增 2 處,分別為南山一棵樹觀景點、老君洞觀景點、鐵桅桿觀景點、黃桷埡觀景點、涂山寺觀景點、涂山觀景點、望江亭觀景點、相思塔觀景點、大金鷹觀景點,拉動南山片區觀光旅游、夜市街區經濟發展。市級行業主管部門負責“兩江四岸”核心區觀景點的總體布局規劃,所屬各區或權屬單位對規劃觀景點進行更新和建設。南岸區根據規劃,重點打造觀“兩江四岸”核心區的遠觀觀景點 1-2 處。通18、過智慧聯控、消費聯動等手段,以高品質新業態和消費場景為驅動,打造為集趣味觀景體驗、文化藝術交流、健康社交互動等于一體的夜間消費聚集地,豐富南山片區立體夜游新體驗。打造兩江交匯區域“流光魅影山水舞臺”夜景意象。以涂山觀景點、望江亭觀景點、相思塔觀景點和大金鷹觀景點為正看或遠眺長江、嘉陵江交匯的“兩江四岸”核心區的-12-主要觀景點,通過景觀照明光影變化、建筑立面燈光展示等方式,與重慶山水環境融為一體,塑造兩江交匯區域“流光魅影、山水舞臺”的動感熱烈形象。打造渝中半島南面“立體璀璨繁華都市”夜景意象。以一棵樹觀景點、老君洞觀景點、鐵桅桿觀景點、黃桷埡觀景點、涂山寺觀景點為觀賞渝中半島夜景的主要視點19、,通過強化渝中半島視線觀賞面,完善“主從協調、層次豐富、高低錯落”的立體化城市風貌,展現渝中半島繁華之美。(2)中觀平視視點規劃規劃“兩江四岸”核心區中觀平視觀景點共計 12 處,其中現狀維護 3 處、規劃新增 9 處,分別為來福士、環球金融中心、聯合國際大廈、IFS 國金中心、力帆中心、江北嘴環球歡樂世界、江北嘴 A-one、越洋廣場、江北嘴 W 酒店、陽光 100 國際新城、長嘉匯工商銀行大樓建筑觀景點,可拉動城市建筑樓頂休閑消費觀光產業發展。中觀觀景點景觀照明應強化重點區域夜景效果提升,注重夜景“大場景”打造,優化“兩江四岸”核心區、城市商圈等景觀照明活力發展區與景觀照明控制區的自然過渡20、效果。(3)近觀仰視視點規劃規劃近觀仰視觀景點共計 15 處,其中現狀維護 5 處、改造提升 10 處。近觀仰視觀景點主要依托“兩江四岸”核心區濱江路沿-13-線良好觀景區位和周邊旅游資源,拉動沿線觀光旅游、夜市街區經濟發展。第 23 條 城市其他夜景觀景點控制規劃規劃城市其他夜景觀景點 11 處,含遠觀觀景點 1 處,中觀觀景點 8 處,近觀觀景點 2 處。其中現狀維護 3 處觀景點,改造提升 5 處觀景點,規劃新增 3 處觀景點。打造南坪居住組團“萬家燈火都市繁華”夜景意象。以壹華里觀景點為觀賞南坪居住組團的主要觀景點,打造南坪組團夜間建筑群整體統一、和諧的萬家燈火燈光系統,展現燈光在城市21、畫卷中的韻律感。加強線性燈飾、彩色燈飾、動態燈飾控制,營造萬家燈火、都市繁華夜景意象。第六章夜間公眾活動景觀照明場景規劃第 24 條 夜間經濟消費場景景觀照明規劃包括大型商圈、特色夜市街區和區級消費中心三大類型。商圈現狀建筑立面媒體屏可設置適量的戶外廣告,以公益廣告為主、商業廣告為輔。設置媒體屏的樓宇不超過現狀已設置景觀照明樓宇總數的 3%,并控制各類媒體屏每天商業廣告發布數量及播放時長,規劃建構筑物采取多種展現方式的景觀照明,主要運用景觀照明在地標性建筑、高地構筑物植入體現重慶本地文化特色的靜、動態效果,增強文化藝術和科技感,同時與大場景、寬視角的夜景聯動展現重慶夜-14-景。大型商圈應結合22、商業空間屬性,平衡景觀照明在廣告店招、標識與建筑本體的視覺關系,充分利用商業空間內透光,渲染夜間商業氛圍,適當延長底層商業櫥窗及內部空間照明時間,在大型商業空間設置主題燈光裝置。特色夜市街區以表現市井煙火的景觀照明效果為主,主要載體照明色調以暖黃為主,體現溫馨的都市生活,宜設置具有統一風格及重慶地域特色的燈光小品,體現區域歷史文化和民風民俗。區級消費中心應通過規范街道空間各景觀照明載體的照明方式、空間亮度和色彩,構建和諧優雅、時尚現代的觀光旅游休閑購物空間。第 25 條 夜間觀光旅游場景景觀照明規劃包括大型公園與廣場、網紅打卡點等。重要公園、廣場打造清幽雅致的景觀照明效果,光色以暖白光為主,重23、要特色節點可使用彩光,允許緩慢動態,整體聯動時可以采用動態彩光,強化公園、廣場入口區域夜間識別性,以點光、局部泛光為主,可利用燈光打造植入故事性,打造體驗性、互動性強的夜間消費場景,進一步渲染夜間氛圍,拉動夜間經濟發展;歷史類打卡點應突出歷史場所特征,強調建筑特色,以暖黃光為主,采用低亮度、強對比的照明方式;創意類打卡點宜結合商業空間布置景觀照明,-15-渲染夜間氛圍。第 26 條 節日慶典展示場景景觀照明規劃包含城市重要景觀節點、景觀大道兩類場景。城市重要景觀節點為中心城區節日慶典期間重點打造夜間照明的區域,包括“兩江四岸”核心區、各區區府廣場、城市橋梁類,以及重要的城市節點區域,如較場口、24、石板坡、鎏嘉碼頭、江北機場轉盤、渝州隧道、寶圣立交等。重點謀劃“兩江四岸”核心區主題燈光展示,營造歡樂喜慶的節日氛圍,展示重慶市“魅力之城”風采。城市橋梁應避免景觀照明干擾橋梁的功能照明,按照橋梁的結構與類型,選擇合適的景觀照明方案,突出橋體結構特點,宜采取重點照明突出主體照明部位,細化局部照明,做到主次分明、過渡自然;交通廣場以功能照明為主,生活廣場應塑造莊重、開敞、明亮的夜間氛圍。景觀大道為中心城區節日慶典期間重點打造夜間照明的城市道路,包括渝都大道、渝航大道、同茂大道、通江大道、嘉濱路、長濱路、紅錦大道、江南大道、海峽路、學府大道、渝州路共 11 條城市主要景觀大道。重點打造道路沿線綠化25、景觀照明,以草坪燈、集成投光燈等燈具為主,燈光宜以白光、暖白光為主,適量設置小品燈,沿線景觀照明應簡潔美觀,不宜采用變光、變色的照明方式。第 27 條 夜間消費活動策劃-16-聚焦穩市場、惠民生、促消費,結合文化旅游委、商務委等消費促進活動,深挖各類夜間公眾活動景觀照明場景資源稟賦,結合自身特色,以節興商、以節聚勢、以節興市,助推各類場所重現繁華和靈動。圍繞“節會+展演+集市+美陳”四大主題活動,進一步優化消費供給、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增長,規劃結合不同類型的夜間活動場景策劃不同特色的夜間經濟消費活動。第七章景觀照明能耗控制規劃第 28 條 中心城區景觀照明用電量控制規劃到 2027 年,景26、觀照明用電負荷不超過 2021 年景觀照明用電負荷,即 50503.89kW,至 2035 年景觀照明用電負荷比 2021 年下降 5%左右,合計 47978.70kW千瓦。第 29 條 中心城區景觀照明分級啟閉控制按照重大節假日、平時、季節性用電高峰三種開啟模式。重大節假日(春節、五一、國慶)開啟中心城區全部景觀照明。平時只開啟景觀照明核心展示區+景觀照明活力發展區的景觀照明,總功率不超過中心城區景觀照明總體能耗的45%。季節性用電負荷高峰期(7-8 月、12 月次年 1 月),正常情況下只開啟景觀照明核心展示區的景觀照明,在用電-17-峰值情況下,壓縮景觀照明運行時間,總功率不超過中心城區27、景觀照明總體能耗的 30%。第八章綠色與智慧景觀照明規劃第 30 條 景觀照明全壽命周期管理加強景觀照明規劃階段在安全、綠色、經濟目標上的總體要求,在設計建設階段上應落實景觀照明產品相關綠色節能標準和質量標準,提出設計中涉及的各類景觀照明產品的使用年限的要求,提出對景觀照明產品全周期質量進行監管更換的要求。在運行維護階段應合理確定公共場所景觀照明的開關時間,推進智能化集中控制,達到低碳節能效果。最后應建立健全回收制度,從生產、使用、回收等三個環節控制有害物質的排放,對于廢棄景觀照明設施,應進行充分回收,且回收率應不低于 80%。第 31 條 智慧低碳照明控制采取智能控制手段,加強景觀照明智能調28、節亮度。建立科學的景觀照明啟閉管理體系,根據天氣情況科學調節開關時間和亮化時間,對不同景觀照明區域實行“一區一策”;推廣綠色節能景觀照明產品,控制媒體屏建設。第 32 條 城市景觀照明光污染防治居民區的景觀照明應當符合照明亮度、發光強度、光污-18-染控制要求,不影響居民正常生活;景觀照明設施與居住建筑窗戶距離較近的,應當采取遮光措施,不得有燈光直射居住建筑窗戶等情形。禁止使用嚴重破壞生態、嚴重影響植物生長的景觀照明設施。第 33 條 景觀照明數字平臺建設建設市、區兩級數字照明管理平臺。市級平臺主要負責建立景觀照明核心展示區(“兩江四岸”核心區)內的重點建筑、橋梁、道路等景觀照明接入標準,并實29、現集中統一控制。區級數字照明平臺要基于相同的標準建設,接入市級平臺,以適應現階段兩級管理的市級需求,并為后期納入市級統一管理做好充分準備。第九章迎春燈飾規劃第 34 條 實施范圍以“兩江四岸”為核心,按照“點、線、面”結合原則,在人流密集區域的商圈、重要節點、主要線路、重點區域組織實施。第 35 條 實施時間每年元旦至元宵節,元宵節后拆除。第 36 條 實施要求-19-總體要體現喜慶、大氣、典雅、簡潔、節約要求;(1)突出特色。“點”上根據城市道路節點、窗口地區條件營造節日氛圍,歡迎回鄉游子及外來游客,塑造開放包容的城市形象;“線”上形成韻律感視覺效果,展現城市形象脈絡;“面”上結合各區特點和30、宣傳主題,打造迎春燈飾精品。(2)科學搭配。合理搭配紅燈籠、中國結、動物生肖等傳統裝飾圖案,科學布局、疏密有序。燈光設置以暖色調為主,冷暖光并用,兼顧白天夜晚效果,做到遠景近景相融合。(3)講好故事。利用文創燈飾小品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用光影向外界講述歷史的重慶、當代的重慶、快速發展的新重慶,展示重慶人民蓬勃向上的精氣神,體現新重慶、新形象、新風貌。(4)綠色安全。迎春燈飾建設中要積極采用綠色低能耗光源、照明產品,注重產品循環利用。突出人性化、科學化、精細化,堅持以人為本,不得影響群眾生活、城市設施運行、交通通行安全,避免產生光污染。第 37 條 組織要求(1)高位謀劃、專班協同。形成市委、31、市政府為領導,市委宣傳部、市住房城鄉建委、市交通局、市商務委、市文化旅游委、市城市管理局成立工作專班,明確責任分工,全-20-力保障市、區兩級重點迎春燈飾建設項目按期完成。(2)部門聯動,整體推進。市城市管理局負責牽頭迎春燈飾行業指導和統籌協調,推進完成“兩江四岸”核心區重點景觀照明項目;市住房城鄉建委指導全市居住小區、物業小區等開展“燈飾添彩”行動,裝扮樓宇陽臺;市交通局指導機場、高鐵站、軌道、躉船、碼頭等城市窗口開展夜間氛圍營造,塑造熱情好客、開放包容的良好形象;市商務委發動重點商圈、重點企業通過彩燈、LED 燈箱、大型燈飾小品等載體,營造年味十足的集市氛圍;市文化旅游委牽頭指導歷史文化街32、區、文化場館等張掛迎春燈飾,牽頭迎春相關文化演出;市委宣傳部、市委網信辦、市公安局等在宣傳輿情引導、交通疏導、安全保障等方面做好保障,共同推進迎春燈飾工作。(3)屬地落實,多元參與。中心城區各區(管委會)要履行主體責任,堅持政府主導、市場主體、市民參與,多渠道籌集迎春燈飾建設資金,引導各類市場主體張掛迎春燈飾,做到資金小投入、創造大價值。第十章分期實施第 38 條 分期建設要求近期建設堅持保留、改造、新建并行,統籌兼顧近期與遠期項目,重點開展“兩江四岸”核心區景觀照明提升,體-21-現現代氣息,謀劃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十周年、直轄三十周年燈光表演。遠期進一步提升城市商圈、夜市景觀照明水平,城市景33、觀照明達到全國一流水準,城市“夜賞、夜玩”功能突出,促進夜間經濟發展。第 39 條 分期建設重點項目近期以景觀照明核心展示區(“兩江四岸”核心區)建筑、道路、節點等項目景觀照明提升為重點,并完善相關技術標準;遠期以傳統商圈為基礎進行提升優化,建設夜間消費場景景觀照明提升工程。第十一章環境影響評價第 40 條 環境影響分析景觀照明建設期環境影響分析景觀照明建設期環境影響分析。景觀照明施工期主要環境污染包括揚塵、施工機械廢氣、施工噪聲,以及施工人員產生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同時綠化景觀照明會有土地開挖工作,如遇大風暴雨,可能會造成水土流失情況。景觀照明運營期環境影響分析景觀照明運營期環境影響分析。34、景觀照明運營期主要污染物為過量的或照射方向不恰當的光造成的夜間光污染。第 41 條 環境影響保護措施要進行封閉施工、灑水降塵,施工現場的發電機應使用-22-優質能源,并對發電機廢氣進行凈化,保證外排廢氣達標后排放。選用低噪聲建筑機械,安裝隔聲裝置,設置隔聲屏障等,減少噪聲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土石方開挖嚴禁任意傾倒、堆放,造成水土流失、污染水體。管線敷設、設備安裝完成后盡快綠化和固化地面,減少水土流失對地表水的影響。加強施工機械管理,盡量避免跑、冒、滴、漏,對機械設備集中進行清洗、維修和保養。對施工期生活污水應進行處理后排放。對于生活垃圾、施工垃圾、維修垃圾,均要求分類收集、運輸和處理,不得將建筑35、垃圾混入生活垃圾中,也不得將危險廢物混入建筑垃圾中處置。光污染要求詳見第 32 條要求。第十二章實施保障第 42 條 規劃編制傳導保障形成統籌規劃、分級實施管理的組織保障機制。市城市管理局負責中心城區城市景觀照明專項規劃編制;中心城區各區城市管理局負責根據城市景觀照明專項規劃要求,編制本轄區城市景觀照明詳細規劃,在征求市城市景觀照明主管部門意見后,報同級人民政府批準后實施。第 43 條 政策及技術標準保障推進重慶市城市夜景燈飾管理辦法修編工作,出臺相關政策,鼓勵各景觀照明建設單位采用新材料、新技術建-23-設或改造景觀照明設施,研究制定重慶市城市照明綠色節能應用導則重慶市城市照明智能控制應用規36、范等綠色節能、能耗監測、運維管理方面的技術標準。各區要強化標準執行力度,完善標準實施相關配套制度。第 44 條 組織管理保障市城市管理局負責景觀照明核心展示區(“兩江四岸”核心區)內的岸線、橋梁、城市重要節點、標志性建(構)筑物景觀照明設計方案的審查、竣工備案管理和統一啟閉管理。其它區域景觀照明項目的建設、啟閉管理由景觀燈飾權屬單位、區級管理部門管理。第 45 條 規劃實施監督以規劃中期、末期時間為評估節點,進行規劃實施情況評估,體現“編制實施評估反饋”的動態規劃機制。從城市景觀照明規劃、建設、管理等方面實施過程評估,評估結果是開展景觀照明實施監督考核、開展規劃動態調整完善的重要依據。第 4637、 條 資金保障按照政府引導、企業參與的原則,建立市級財政與社會多元投入機制,籌措建設和維護經費,確保本規劃的重點項目正常實施。市、區政府財政應對景觀照明核心展示區、活力發展區內的景觀照明設施建設、日常運營維護給予必要的-24-政策和資金支持。第 47 條 安全保障城市景觀照明設施的設計、建設、運行、維護應當符合城市景觀照明設施設置的安全技術規范和操作規程,采取相應的防火、防漏電等安全措施。第 48 條 宣傳保障利用報紙、電視、廣播等傳統媒體以及所屬新媒體平臺,加大對城市景觀照明展示區域、展示效果的宣傳,加強對規劃的城市夜景觀賞點的宣傳,引導市民和游客分散打卡,多維度欣賞城市夜景。第十三章附則第 49 條 生效期本規劃自印發之日起生效。第 50 條 解釋權本規劃由重慶市城市管理局負責解釋。2024年8月2024年06月2024年8月2024年8月2024年8月2024年8月2024年8月2024年8月2024年8月2024年8月2024年8月2024年8月2024年8月2024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