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鋼便橋全技術交底(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183361
2024-09-03
7頁
150.54KB
1、高速公路鋼便橋全技術交底通知書編號: 表B.0.1單位工程名稱xx復線高速公路莆田段A1合同段施工內容4、5、6號鋼便橋交底單位xx接受交底單位鋼便橋隊伍一、施工順序鋼管樁制作鋼管樁施工(打入、接樁)焊接樁頂鋼板I36b雙拼工字鋼橫梁制安321鋼便橋貝雷縱梁制安橫向聯接剪刀撐、水平撐制安I36b工字鋼和14b槽鋼分配梁制安鋼便橋面板(厚1.0cm鋼板)鋪設、固定橋面防滑鋼筋的焊鋪結點聯接檢查。1、鋼管樁施工(1) 鋼管樁制作: 根據設計本橋施工要求的樁徑規格為630mm,應符合下列規定:鋼管樁外形尺寸的允許偏差:鋼管樁的直徑:20mm 壁厚:8mm鋼管樁在制作接長時,應符合下列要求:a、鋼管樁2、接長時,兩樁接頭對口應保持在同一軸線上,多節拼接時應盡量減少累積誤差。b、鋼管樁接長時,如管端橢圓度較大時,可利用輔助工具加以校正,相鄰管樁對口板邊高差不大于2mm。c、鋼管樁接長成型后的縱橫彎曲矢高允許偏差不應大于樁長的0.2%。d、鋼管樁的接頭,采用對焊焊接接頭外加鋼板幫焊。(周圈不得少于3處)e、鋼管樁接頭的焊縫質量,必須能保證抵抗插打時各種荷載產生的應力及變形。f、鋼管樁在堆放時,堆放形式和層數應安全可靠,避免產生縱向變形和局部彎曲變形。在起吊、運輸過程中盡量避免碰撞引起管身變形或損傷,并應加設防滾措施。(2) 管樁插打:根據本工程地質情況,作業環境和施工作業能力,計劃采用履帶吊配備振3、動錘進行逐跨推進施打。鋼管樁由半掛車從材料堆場或現場租用場地運至施工現場,并且進行鋼管樁對接,并在焊接處采用鋼板進行加固,周圈不得少于3處,確保焊接質量。在鋼管樁施工前做好測量控制點的交接和核對工作,施工中鋼管樁使用GPS定位。鋼管樁以最終貫入度控制為主(控制貫入度2cm/min),樁尖標高為校對,當控制標高和貫入度相差較大時,及時查明原因。 鋼管樁的樁位,應根據測量組所放樣的中心位置,并保護好標記。軸線定位允許偏差:單樁的縱橫軸線位置: 10cm兩樁之間的中心間距: 10cm豎直度: 1% 根據現場施工環境,確定鋼管樁插打順序,以施工方便為宜鋼管樁插打以控制貫入度為主,設計深度作為校核。a、4、鋼橋鋼管樁設計插打:控制貫入度(cm/min): 2cm/min采用吊機配備振動沉拔樁錘施工b、 本橋設計鋼管樁樁頂面設計標高為:+126.00 m,依此標高對各樁進行接長或切割。c、 當貫入度達到控制貫入度,樁底標高達到設計標高,應連續復打3次,每次停錘2分鐘,方可停止。當貫入度達到控制貫入度,而樁底標高未達到設計標高,應繼續打入10cm左右,并連續復打3次,每次停錘2分鐘,若無異常變化,方可停止。若比設計標高高得多時,應及時與技術人員商定,并報監理、業主、質檢站、設計研究確定。d、當樁底已達到設計標高,而貫入度仍較大時,應繼續插打,使其貫入度達到控制貫入度。 插打前,每根鋼管樁上應作好長度5、標記線,以便顯示樁的入土深度。 插打前,應檢查樁中心與振動設備中心是否一致,樁位、垂直度是否符合要求。 插打前,應嚴格控制樁位及垂直度,在插打過程中,不得使用頂、拉樁頭或墩身辦法來糾編,以防接頭開裂并增加樁身附加力矩。 開始插打時宜用自重下沉,待樁身有足夠穩定性后,采用振動下沉。 每根樁的插打作業,應一次性完成,中途停頓不宜過久,以免土的摩阻力恢復,繼續插打困難。 在插打過程中,若發生以下情況,應立即暫停。a、貫入度發生急劇變化;b、樁身突然傾斜或振動時有嚴重回彈;c、樁周地面有嚴重隆起或下沉;d、振動設備振幅有異常現象。2、工字鋼橫梁施工每一跨鋼管樁施工完畢后,立即按設計標高修平鋼管,并且及6、時焊接樁頂鋼板,用I36b雙拼工字鋼橫梁對鋼管樁進行橫向聯接,剪刀撐和水平撐的聯接。I36b雙拼工字鋼橫梁在施工現場陸上焊接加勁肋和聯接板,形成整體后用吊機進行安裝,并注意與鋼管樁的樁頂鋼板焊牢。3、貝雷縱梁(上承式321鋼橋)施工貝雷縱梁在施工現場拼裝,50t履帶吊安裝, U型卡及時聯接卡緊,8槽鋼剪刀撐和水平撐嚴格按設計和規范施工。4、槽鋼、工字鋼分配梁及鋼橋面板施工在貝雷縱梁頂面設置I36b工字鋼分配梁以分配橋面荷載,在工字鋼分配梁頂面鋪設14b槽鋼分配梁和=10mm鋼板橋面層,防止車輛在行駛時打滑,鋼板頂面鋪焊12防滑鋼筋,間距為30cm。為確保施工人員作業安全,在平臺四周設置安全防護7、欄桿,防護欄桿高1.0m,立柱采用20b槽鋼,槽鋼與平臺面板焊接,立柱間設兩道8槽鋼平聯。5、檢查在施工時,注意對橋臺和321鋼便橋(上承式)聯接處進行加固處理。應特別注意檢查321鋼便橋(上承式)剪刀撐的聯接是否嚴格按設計施工。3鋼便橋施工步驟圖步驟1:從岸上推進,搭設第一跨連接便橋。履帶吊機在已填筑壓實的便橋橋頭施工便道上就位,起吊鋼管樁,與振動錘連接后,使鋼管樁振動下沉,直至鋼管樁不再下沉為止,利用氣割等機具割除鋼管樁樁頂標高以上上面多余部份,焊接鋼墊板,吊裝I36b雙拼工字鋼橫梁。步驟2:履帶吊機吊起已預拼好的一組12m(2排8片)貝雷片,在前方墩頂處懸臂3m,然后鋪設橋面橫、縱梁及橋8、面鋼板,完成一跨便橋的鋪設。步驟3:履帶吊機在已架設首跨便橋上就位,起吊鋼管樁,與振動錘連接后,使鋼管樁振動下沉直至鋼管樁不再下沉為止,利用氣割等機具割除鋼管樁樁頂標高以上上面多余部份,焊接鋼墊板,吊裝I36b雙拼工字鋼橫梁。鋼便橋施工一定長度后,在橋墩墩位位置搭設鋼平臺施工,具體施工步驟如下:鋼管樁制作鋼管樁施工(打入、接樁)焊接樁頂鋼板I36b工字鋼橫梁制安321鋼平臺貝雷縱梁制安橫向聯接剪刀撐、水平撐制安I36b工字鋼和14b槽鋼分配梁制安鋼平臺面板(厚1.0cm鋼板)鋪設、固定鋼平臺防滑鋼筋的焊鋪結點聯接檢查。二、危險源、危險點觸電:電焊機漏電導致觸電;物體打擊、起重傷害:吊裝過程產生9、物體打擊,違章指揮;高空墜落;防護措施不當;溺水:防護措施不當。三、危險源、危險點采取措施1、專門安排專職電工值班2、專門安排起重指揮人員指揮;3、做好安全防護措施;4、正確使用勞動保護用品;5、加強現場安全監督、檢查。四、安全注意事項1.進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帶,并正確使用個人勞動防護用具。2.操作人員必須身體健康,并經過專業培訓考試合格,在取得有關部門頒發的操作證或特殊工種操作證后,方可獨立操作。學員必須在師傅的指導下進行操作。3.懸空作業處應有牢靠的立足處,并必須視具體情況,配置防護網、欄桿或其他安全設施。4.懸空作業所用的索具、腳手板、吊籃、吊籠、平臺等設備,均需經過技術鑒定10、或檢證方可使用。5.在安裝后鋼梁上鋪設適當數量的走道板。6.鋼管、板吊裝時,為防止人員、物料和工具墜落或飛出造成安全事故,需輔設安全網。安全平網設置,安全平網可隔層設置。安全平網要求在建筑平面范圍內滿鋪。安全豎網鋪設在構筑物外圍,防止人和物飛出造成安全事故,豎網鋪設的高度一般為兩節柱的高度。7.為了便于施工,要設操作平臺。平臺固定在貝雷片上。8.需在剛安裝的鋼梁上設置存放電焊機、空壓機、氧氣瓶、乙炔瓶等設備用的平臺。放置距離符合安全生產的有關規定。9.施工用的電動機械和設備均需接地,絕對不允許使用破損的電線和電纜,嚴防設備漏電。施工用電器設備和機械的電纜,需集中在一起,并隨樓層的施工而逐節升高11、。每層樓面需分別設置配電箱,供每層樓面施工用電需要。10.高空施工,當風速達到15m/s時,所有工作均需停止。11.施工時還應該注意防火,提供必要的滅火設備和消防監護人員。12.進入現場必須遵守安全生產六大紀律。五、發生事故后,采取的自救、互救方法和現場處置方案1、當發生高處墜落事故后,搶救的重點放在對休克、骨折和出血進行處理。發生高處墜落事故,應馬上組織搶救傷者,首先觀察傷者的受傷情況、部位、傷害性質,如傷員發生休克,應先處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擠壓。處于休克狀態的傷員要讓其安靜、保暖、平臥、少動,并將下肢抬高約20度左右,盡快送醫院進行搶救治療。出現顱腦外12、傷,必須維持呼吸道通暢。昏迷者應平臥,面部轉向一側,以防舌根下墜或分泌物、嘔吐物吸入,發生喉阻塞。有骨折者,應初步固定后再搬運。遇有凹陷骨折、嚴重顱底骨折極其嚴重的腦損傷癥狀出現,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扎后,及時送附近有條件的醫院醫治。發現脊椎受傷者,創傷處用消毒紗布或清潔紗布等覆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扎。搬運時,將傷者平放在帆布擔架或硬板上,以免受傷的脊椎移位、斷裂造成截癱,招致死亡。搶救脊椎受傷者,搬運過程中,嚴禁只抬受傷者的兩肩與兩腿或單肩背運。發現傷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運傷者。應在骨折部位用夾板把受傷部位臨時固定,使斷端不再移位或刺傷肌肉、神經或血管。固13、定方位:以固定骨折處上下關節為原則,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頭等,在無材料的情況下,下肢與腱側下肢再縛一起。遇有創傷性出血的傷員,應迅速包扎止血,使傷員保持在頭低腳高的臥位,并注意保暖。正確的現場止血處理措施:a)一般傷口小的止血法:先用生理鹽水(0.9%NaCL溶液)沖洗傷口,涂上紅汞水,然后蓋上消毒紗布,用繃帶較緊地包扎。b)加壓包扎止血法:用紗布、棉花等做成軟墊,放在傷口上再包扎,來增強壓力而達到止血。c)止血帶止法:選擇彈性好的橡皮管或三角巾、毛巾、帶狀布條等,上肢出血結扎在上臂上1/2處(靠近心臟位置),下肢出血結扎在大腿1/3(靠近心臟位置)。結扎時,在止血帶與皮膚之間墊上消毒紗布棉14、紗。每隔2540分鐘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鐘。動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時把傷者送往鄰近的醫院搶救,運送途中應盡量減少顛簸,同時密切注意傷者的呼吸、脈搏、血壓及傷口情況。2、當發生的物體打擊事故后,搶救的重點放在顱腦損傷、胸部骨折和出血上進行處理。發生的物體打擊事故,應馬上組織搶救傷者,首先觀察傷者的受傷情況、部位、傷害性質,如傷員發生休克,應先處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擠壓。處于休克狀態的傷員要讓其安靜、保暖、平臥、少動,并將下肢抬高約20度左右,盡快送醫院進行搶救治療。出現顱腦外傷,必須維持呼吸道通暢。昏迷者應平臥,面部轉向一側,以防舌根下墜或分15、泌物、嘔吐物吸入,發生喉阻塞。有骨折者,應初步固定后再搬運。遇有凹陷骨折、嚴重顱底骨折極其嚴重的腦損傷癥狀出現,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扎后,及時送附近有條件的醫院醫治。3、當遇觸電事故時,首先查明險情:確定觸電者的電源是高壓電還是低壓電?觸電電源是否被切斷?是否還有發生觸電的可能和危險物?對低壓觸電事故的處理,采取邊搶救邊匯報的處理方式。對高壓觸電事故采取邊準備邊匯報的處理方式,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向公司主管部門請示匯報批準后組織實施。3.1、搶救組電工負責快速使觸電者脫離低壓線路的電源。其方法:3.2.如果事故離電源開關較近,應立即切斷電源開關:事故離電源開關太遠,16、不能立即斷開、救護人員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繩索、木板、木棒等的絕緣桿或絕緣物作為工具,拉開觸電者或挑開電源線使之脫離電源;如果觸電者因抽筋而緊握電線,可用干燥的木柄斧、膠把鉗等工具切斷電源線;或用干木板、干膠木板、等絕緣物插入觸電者身下,以隔斷電流。3.3負責把出事地點附近的作業人員疏散到安全地帶,并進行警戒不準閑人靠近,對外注意禮貌用語。3.4、脫離電源后的救援,觸電者脫離電源后,應盡量在現場救護,搬運中也要注意觸電者的變化,按傷勢輕重采取不同的救護方法。3.5、如觸電者呈一定的昏迷狀態,還末失去知覺或觸電時間較長,則應讓他靜臥、保持安靜、在旁看護并邀請醫生診斷治療。3.6、如觸電者已失去17、知覺,但還有呼吸和心臟跳動,應使他舒適地靜臥及解開衣服,讓他聞點氨水或在他身上潑點冷水摩擦全身,使他發熱。如天冷還要注意保溫,同時迅速請醫生診治如發現呼吸困難或逐漸衰弱并有痙攣現象,則應立即進行人工氧合-即用人工的方法,以起到恢復心臟跳動和人工呼吸相配合的作用。3.7如觸電者呼吸、脈搏、心臟、均已停止,也不能認為已經死亡必須立即人工氧合,進行緊急救護。同時請醫生搶救。3.8、人工氧合基本內容和步驟3.8.1、工人氧合是觸電急救行之有效的科學方法,氧合包括人工呼吸和心臟擠壓(即心臟按摩兩種方法)。根據觸電者的具體情況,這兩種方法單獨應用,也配合應用。3.8.1.1、口對口(鼻)式人工呼吸法的步驟18、:讓觸電者仰臥,頭部盡量后仰鼻孔朝天,下顎尖部與前胸大體保持在一條水平線上;觸電者頸部下方可以墊起,但不可在觸電者頭部下方墊枕頭或其他物品,以免堵塞呼吸道。3.8.1.2、使觸電者鼻孔(或口)緊閉,救護人深吸一口氣后緊靠觸電者的口(鼻)內吹氣,時間約2S。3.8.1.3、吹氣完畢,立即離開觸電者的口(鼻),并松開觸電者的口(或鼻),讓他自行呼吸,時間為3S。3.8.2、心臟擠壓的操作方法、步驟:如果觸電者呼吸沒停而心臟跳動停止了,則應進行心臟擠壓。施行胸外擠壓是使觸電者仰臥在比較堅實的地或地板上,仰臥姿勢與口對口(鼻)人工呼吸的姿勢相同。操作方法如下:3.8.2.1、救護者跪在觸電者腰部一側或19、者騎跪在他的身上,兩手相疊,手掌根部放在心窩稍高一點的地方,即兩乳頭間略下一點,胸骨下三分之一處。3.8.2.2掌根用力向下(脊背方向)擠壓,壓出心臟里面的血液。對成年人應壓陷34。以每秒擠壓一次,每分擠壓60次為宜。3.8.2.3、擠壓后掌根迅速全部放松,讓觸電者胸廓自行復原,血液充滿心臟。放松時掌根不必完全離開胸廓。觸電者如系兒童,只要一只手擠壓,用力要輕一點,以免損傷胸骨,而每分鐘擠壓100次。3.8.2.4、應當指出,心臟跳動和呼吸相互聯系的,心臟跳動停止了,呼吸很快就會停止;呼吸停止了,心臟跳動也維持不了多久。一旦呼吸和心臟跳動但停止了,則應當同時進行口對口(鼻)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擠壓。如果現場一個人搶救,則兩種方法交替進行,每吸氣34次,再擠壓1015次。急救過程中,如果觸電者身上出現尸班或身體僵硬,經醫生做出無法救活的診斷后方可停止人工氧合。3.9、在搶救觸電者恢復清醒的情況下,聯系救護車,用擔架將傷員抬到車上,送往醫院救治。年 月 日項目經理項目總工程師交底人項目安全管理人員接受交底單位負責人 接受交底單位人員簽字注: 本交底通知書一式三份,交底人、項目安全管理人員、接受交底單位負責人各一份。所有接受交底的人員均應在“接受交底單位人員簽字”欄中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