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結構施工質量控制要點.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183783
2024-09-20
12頁
636KB
1、二次結構施工質量控制要點編制依據:永威觀瀾庭項目施工圖(建筑總說明、結構總說明、其他)砌體結構工程施工圖質量驗收規范 GB 50203-2011砌體填充墻結構構造 06SG614-1河南省住宅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技術措施1、填充墻砌體質量控制 1.1主控項目 1) 使用的砌塊和原材料,其技術性能、強度、品種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并有出廠合格證,規定試驗項目必須符合標準。 2) 砂漿的品種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強度等級不應低于M5,施工時應按照實驗室出的設計配合計算出施工配合比,并嚴格按照施工配合比拌合,為了正確計量配合比,應準備一臺磅秤。3)填充墻體材料的選用見下表:4)摻合料石灰膏,其熟化時間不得少于72、d。拌和用水應使用自來水或不含有害物質的清水。5) 砌體灰縫的砂漿應密實飽滿,磚墻水平灰縫砂漿飽滿度不得低于80;磚柱水平灰縫和豎向灰縫砂漿飽滿度均不得低于90%。6) 墻體轉角處和縱橫墻交接處應同時砌筑。臨時間斷處應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長度不應小于高度的2/3;當磚墻不能同時砌筑,留斜插又有困難時,也可以留直槎,但直槎時每120mm墻厚必須加拉接筋26700mm。7)填充墻砌體砌筑前,塊材應提前 12d 澆水濕潤,一般要使水侵入磚內四邊深為10mm或使磚的含水率達到10%15%為宜。在雨季施工時,要嚴格控制澆水程度,防止磚塊吸水過多,而影響砌筑,或因磚塊吸水飽和造成無法砌筑。8)凡有水房間3、的四周砌筑墻體均澆筑300mm高C20混凝土墻基, 管井門口澆注300mm高C20混凝土門檻,寬同墻體。9)女兒墻根部設置250mm高鋼筋混凝土防滲反梁,女兒墻頂設60mm高混凝土壓頂。女兒墻應沿縱向每隔3m設置鋼筋混凝土構造柱。10)窗10)窗臺標高處設置80mmC20鋼筋混凝土板帶,縱向配筋38,嵌入窗間墻內250mm。11)門垛或窗間墻小于200mm時必須用鋼筋混凝土澆筑。(按設計說明)。1.2 一般項目 1) 空心磚、輕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的砌體灰縫應為812mm。2) 填充墻砌體的一般尺寸允許偏差應符合表1的規定。表1 填充墻砌體一般尺寸允許偏差3) 填充墻砌體的砂漿飽滿度及檢驗方4、法應符合表2的規定。 表2 填充墻砌體的砂漿飽滿度及檢驗方法5) 填充墻砌體留置的拉結鋼筋的位置應與塊體皮數相符合。拉結鋼筋應置于灰縫中,埋置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豎向位置偏差不應超過一皮高度。 6)砌體與構造柱的連接處應砌成馬牙槎,砌馬牙槎應先退后進,以保證構造柱腳為大斷面。每一個馬牙槎的高度不宜超過300mm,馬牙槎凸槎長度不小于60mm。7)填充墻砌筑時應錯縫搭砌,磚柱不得采用包心砌法。8)磚墻每天的砌筑高度控制在1.8m范圍內,填充墻應分為二次砌筑。(外墻:應分在1.4m以下、1.4m以上至梁板底3080mm的空隙位置二次砌筑,并應留置不少于7天的間歇期,用細石混凝土加膨脹劑塞實,若采用5、梳磚補砌時應沿墻方向對稱塞砌,斜磚宜為60度,兩側和中部三角空隙應用預制式干硬性膨脹砂漿填塞、補砌緊密)。9)采用空心磚砌填充墻時,空心磚的砌筑應上下錯縫,磚空方向應置于水平位置;墻底部應砌煤矸石實心磚,其高度不宜小于200mm。10)空心磚和實心磚交接處,應按空心磚的模數咬槎、搭接,嚴重掉角的空心磚不宜使用。11)填充墻砌體砌筑,應待承重主體結構檢驗批驗收合格后進行,填充墻與承重主體結構件的空(縫)隙部分施工,應在填充墻砌筑14d后進行。2、 構造柱、圈梁、過梁、窗臺梁、拉結筋施工質量控制2.1 構造柱: 1)填充墻構造柱的設置位置、斷面尺寸應按照設計圖紙施工。在綁扎梁板鋼筋時應插放構造柱鋼6、筋,并保證縱筋搭接長度,如漏插,必須先植構造柱鋼筋再砌筑填充墻。2)200mm厚的墻,在墻體轉角、交叉處不需要設置混凝土構造柱。3)200mm厚的墻與120mm厚的墻轉角、交叉處不需要設置混凝土構造柱。3)小于120mm厚的墻,應在墻體轉角、交叉處應設置混凝土構造柱,柱截面(墻厚120mm)縱向配筋212,混凝土強度C20。4)當墻長度超過2倍層高時(圖集要求)或墻長度超過5m時(設計要求),必須在中間部位設置構造柱,間距不大于3m,墻體無約束的端部應設置構造柱,其鋼筋配置為縱向配筋210,混凝土強度C20。2.2圈梁: 1)當墻高度超過4m時,應在門洞頂處或1/2層高處布置鋼筋混凝土圈梁一道7、,寬度同墻厚,高度不小于60mm,縱向配筋不少于28、6200,混凝土強度C20,并與構造柱可靠連接,見圖四。2)電梯井筒周邊增設200mm300mm的圈梁,214;214,6100/200,過電梯井洞處圈梁斷開,圈梁縱筋錨入兩側構造柱內,圈梁標高按廠家的要求確定。(電梯井圈梁頂高程與電梯門洞過梁頂高程一樣)。3)圈梁兼過梁時,過梁處斷面尚需滿足過梁要求,配筋應增加過梁所需縱向鋼筋面積。2.3 過梁: 1)過梁主要存在于門窗洞口上部,凡過梁或圈梁當一段支承在柱或剪力墻時,應預留插筋,見圖五,位置及標高參見建施有關圖紙。2)填充墻上的門窗過梁和筒體墻上的門洞過梁除已有詳圖注明外斷面及配筋按圖六及8、下表(過梁斷面及配筋表)選用,位置及過梁底標高見有關建施圖紙。3)過梁混凝土設計強度等級均為C20。2.3 窗臺梁:填充墻上的在窗臺梁,梁高100mm配筋為38+6200,梁伸入墻內600mm(右圖)。窗臺梁應錨入兩端GZ或砼墻(左圖)。2.4拉結筋:1)后砌填充墻與柱或剪力墻連接時,填充墻應沿高度每500mm設26拉筋。2)本工程6、7度設防,拉結筋伸入墻內的長度不應小于墻長的1/5且不應小于700mm。端頭留有1800彎鉤。 2.5構造柱、圈梁、過梁施工要點:(1)鋼筋工程: 在綁扎梁板鋼筋時應插放構造柱鋼筋,并保證縱筋搭接長度,如漏插,必須先植構造柱鋼筋再砌筑填充墻,植筋植入墻體15d。9、受力鋼筋接長采用綁扎搭接,采用HRB400級鋼筋,搭接長度為1.246d,同一截面鋼筋接頭面積百分率為50%,在綁扎接頭區段內的箍筋間距不應大于100mm。鋼筋保護層厚度一般為20mm,并不得小于15mm。 (2)模板工程: 構造柱、圈梁、過梁模板宜采用15mm厚木膠合板,主龍骨采用40*80mm木方,構造柱采用雙鋼管加固,鋼管間距400-500mm,在墻體隔斷一面采用14對拉螺栓穿過墻體灰縫拉結固定。圈梁、過梁模板上口采用定型倒U口支架(步步緊)加固。模板必須與所在墻的兩側嚴密貼緊,模板與墻體接縫處采用海綿條貼緊,支撐牢固,防止模板縫漏漿。 在逐層安裝模板之前,必須根據構造柱軸線校正豎向鋼筋10、位置和垂直度。箍筋間距應準確,并分別與構造柱的豎筋和圈梁的縱筋相垂直,綁扎牢靠。 支模時還應注意在構造柱的底部(圈梁面上)應留出2皮磚高的孔洞,以便清理模板內的雜物,清除后封閉。 (3) 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澆筑前,必須將馬牙槎部位和模板澆水濕潤,并將模板內的砂漿(混凝土)殘塊、磚渣等雜物清理干凈。 混凝土坍落度一般以5070mm為宜,以保證澆筑密實,亦可根據施工條件,氣溫高低,在保證澆搗密實情況下加以調整。 構造柱的混凝土澆筑可以分段進行,每段高度不宜大于2m。在施工條件較好,并能確保澆搗密實時,也可每一樓層一次澆筑。新老混凝土接槎處,須先用水沖洗、濕潤,再鋪1020mm厚的水泥砂漿(用原混11、凝土配合比去掉石子),方可繼續澆筑混凝土。 3、質量通病的分析與控制 1) 砌體開裂:原因是砌塊(燒結空心磚除外)齡期不足28天,使用了斷裂的砌塊,與其他塊材混砌,砂漿不飽滿等。 2) 填充墻與梁、板底交接處易出現水平裂縫:原因是未按要求間隔14d補砌,未按要求補砌擠緊。3)在兩種不同基體交接處,應采用鋼板網(網眼尺寸不小于10mm10mm)抹灰或耐堿玻纖網格布聚合砂漿加強處理,加強帶與各基層的搭接寬度不應小于150mm。頂層粉刷中摻入抗裂纖維。3) 墻體頂面不平直:砌到頂部時不好使線,墻體容易里出外進,應在梁底或板底彈出墻邊線,認真按線砌筑,以保證墻體頂部平直通順。 4) 墻體剔鑿:預留孔洞12、預埋件應砌筑時預留、預埋。防止事后剔鑿,以免影響質量。 5) 拉結筋不合磚皮數:混凝土墻、柱內預埋拉結筋經常不能與磚皮數吻合,應預先計算磚皮數模數、位置,標高控制準確,不應將拉結筋彎折使用。 6) 預埋在墻、柱內的拉結筋任意彎折、切斷:應注意保護,不允許任意彎折或切斷。 7)墻體拉結筋:墻體拉結筋的位置、規格、數量、間距均應按設計要求留置,不應錯放、漏放。 8) 過梁的安裝:安裝過梁時,其標高、位置及型號必須準確,坐灰飽滿。如坐灰厚度超過20mm時,要用C20細石混凝土鋪墊,過梁安裝時,兩端支承點的長度應一致。 9) 構造柱做法:凡設有構造柱的工程,在砌磚前,先根據設計圖紙將構造柱位置進行彈13、線,并把構造柱插筋處理順直。砌磚墻時,與構造柱連接處砌成馬牙槎。每一個馬牙槎沿高度方向的尺寸不應超過300mm。馬牙槎應先退后進。10)管線槽留置時可采用彈線定位后,對管槽用開槽機開槽,不得采用斬磚留槽,不得在墻體上開水平洞槽,寬度超過30cm的洞口上部應設置過梁,擱置預制過梁的砌體頂面應找平,安裝時應座漿,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座漿應采用1:2.5的水泥砂漿。4、 成品保護 1) 暖衛、電氣管線及預埋件應注意保護,防止碰撞后彎折、移位。 2) 墻體拉結筋、構造柱、抱框柱鋼筋、暖、衛、電氣管線及套管等,均應注意保護,不得拆改、彎折或損壞。 3) 手推車應平穩行駛,防止碰撞砌筑好的墻體。墻體被撞動時14、,應重新鋪砌。 4) 在砌體砌塊上,不得搭放腳手板或其它施工臨時設施、支撐的支承點,防止發生事故。 5) 砂漿稠度適宜,砌筑過程中要及時清理,防止砂漿濺臟墻面。 6) 運到現場的砌塊,應分規格分等級堆放,堆垛上應設標志,堆放現場必須平整,并做好排水。砌塊堆放時,注意堆放高度不宜超過1.6m,堆垛之間應保持不小于1.5m寬的通道。 7) 裝卸砌塊時,嚴禁傾卸丟擲,并應堆放整齊。 8) 水電和室內設備安裝時,應注意保護墻體,不得隨意鑿洞。設備洞、槽應在砌筑同時留設,漏埋或未預留時,應使用切割機切槽,埋設完畢后用C15混凝土灌實。 9) 腳手架拆除時,應注意保護墻體及門窗口角。 10) 鋼筋在堆放過15、程中,要保持鋼筋表面潔凈,不允許有油漬、泥土或其他雜物污染鋼筋;貯存期不宜過久,以防鋼筋銹蝕。構造柱、抱框立柱、圈梁、過梁鋼筋如采用預制鋼筋骨架時,應在現場指定地點墊平堆放。 11) 在砌塊墻上支設圈梁、過梁模板時,應防止碰動最上一皮磚。模板支設應保證鋼筋不受擾動。 12) 避免踩踏、碰動已綁扎好的鋼筋;綁扎構造柱和圈梁鋼筋時,不得將砌塊墻和梁底砌塊碰松動。 13) 澆筑混凝土時,防止漏漿掉灰污染墻面。 14)當澆筑構造柱混凝土時,振搗棒應避免直接碰觸砌塊墻體,并不得碰動鋼筋、埋件,防止位移。 15) 散落在樓板上的混凝土應及時清理干凈。 16) 施工時嚴禁在混凝土構件上任意剔鑿,開孔植筋時應依據設計圖紙,且必須由技術負責人批準。 17) 嚴禁在混凝土表面亂涂亂畫。必要的標記,如彈線等可預先在墻上用透明膠帶粘貼白紙,在白紙上進行標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