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提高超前止水后澆帶施工質量.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184067
2024-09-20
14頁
5.03MB
該文檔所屬資源包:
中國地產施工業成果精選山東資料合集打包下載
1、提高超前止水后澆帶施工質量山東益達建設有限公司QC小組二一六年三月七日目 錄一、 工程概況二、 小組概況 三、 選擇課題【Plan計劃階段】四、 現狀調查【Plan計劃階段】五、 設定目標【Plan計劃階段】六、 原因分析【Plan計劃階段】七、 確定要因【Plan計劃階段】八、 制定對策【Plan計劃階段】九、 對策實施【Do執行階段】十、 效果檢查【Check檢查階段】十一、 鞏固措施【Act處理階段】十二、 總結及今后打算【Act處理階段】一、工程概況河畔生態城工程,位于東營市東營區廣利河畔,一期住宅由五棟18層與地下車庫組成,地下車庫面積21000多平方米,后澆帶達560多米,整個小區2、位于廣利河北岸。根據總進度計劃,工程自2014年5月開工。本工程制定了創“金洲杯”質量獎的目標,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必須確保工程主體為優質結構。因此我們QC小組擬定了“提高超前止水后澆帶施工質量“為研究課題。二、小組概況(見QC表-01)1、為實現公司質量目標確保河畔生態城工程“金洲杯”獎,2014年7月6日組建了本QC小組,小組為現場問題解決型,注冊號TGZS-001,活動時間為2014.7.6-2014.11.20,小組成員人均通過QC專業知識培訓,小組人員搭配合理,個人經驗豐富。小組簡介:QC表-01小組名稱山東益達建設有限公司QC小組課題名稱提高超前止水后澆帶施工質量課題類型現場型成立時3、間2014年7月小組注冊號SDYD-2008-01課題注冊號TGZS-001活動次數每周不少于3次成員出勤率98%小 組 成 員 構 成姓名性別年齡學歷QC教育情況崗位/技術職稱小組職務王志德男53大專48h質檢科長/工程師組長張心秀男38大專48h工程部經理/工程師副組長高獻武男45中專48h技術負責人/工程師組員付明男40大專48h科員/工程師組員張艷女38大專48h科員/工程師組員田宜君男53中專48h項目經理/工程師組員曹興龍男28大專48h資料員/助工組員備注QC小組成員平均年齡41歲,大部分都有過十幾年的管理經驗及施工經驗,屬于問題解決型小組。制表人:曹興龍 制表時間:2014年74、月6日2、小組近幾年獲獎情況QC表-02一課題名稱提高生活區安全用電管理水平獲獎情況2011年山東省建筑業優秀質量管理三等獎二課題名稱提高雙向交叉鋼絲網內置保溫板混凝土剪力墻的外觀質量獲獎情況2015年濱州市工程建設優秀質量管理一等獎 三、選擇課題選題理由一選題理由二選題理由三選題理由四后澆帶存在滲漏、裂縫現象,直接影響工程驗收,以往止水后澆帶施工質量不高,常規的施工方法存在弊病,需要提高施工質量。改進其節點做法能有效提高止水后澆帶施工質量,減少后澆帶封閉前的清理困難、用工多的這一問題,可以有效提高項目經濟效益。本工程為公司管理重點工程,體量大,工期緊,質量要求高。本工程的質量創優目標是:確保5、主體結構施工到達市級“優質結構杯”獎,爭創東營市質量獎“金洲杯”獎。圖QC01 選題理由圖制圖:曹興龍 制圖時間:2014年7月8日四、現狀調查QC小組成立后,對已施工完成的工程進行了檢查,共檢查部位600處,按照國家現行施工質量驗收規范進行驗收,其實測合格率為91%以上,具體現狀調查情況見下表:止水后澆帶施工質量通病調查統計表:QC表-03序號 名稱項目檢查總數(個)合格點(個)合格率(%)不合格點(個)不合格率(%)1止水后澆帶滲漏100808020202后澆帶積水、積漿100818119193表面裂縫1009797334接縫不順直1009797335表面平整度差1009898226其 它6、100979733共 計60055091.67508.33制表人:曹興龍 制表時間:2014年7月10日根據以上統計表50個不合格點進行整理分析做出一下質量缺陷統計表:QC表-04序號 名稱 項目頻數(個)頻率(%)累計頻率(%)1止水后澆帶滲漏2040402后澆帶積水、積漿1938783表面裂縫36844接縫不順直36905表面平整度差24946其 它361007共 計50制表人:曹興龍 制表時間:2014年7月10日我們小組根據以上調查統計表,作出了影響止水后澆帶施工質量問題的排列圖,見下圖: 圖QC02 質量缺陷排列圖制圖:曹興龍 制圖時間:2014年7月11日從排列圖可以看出,影響止水7、后澆帶施工質量的主要問題是止水后澆帶處滲漏;后澆帶處積水、積漿,其累計頻率已達到78%,屬A類問題,為解決問題的主要對象。五、設定目標目標:通過QC小組集體討論,針對河畔生態城住宅工程地下車庫現狀,確保止水后澆帶無滲漏,減少后澆帶處積漿、積水,每百點不合格點的控制值如下:止水后澆帶滲漏 3以內后澆帶處積水、積漿 12以內表面裂縫 2以內接縫不順直 2以內表面平整度差 2以內其它 3以為我們小組確定本次活動目標值:由現狀的合格率91%提高到95%。 現狀91% 活動后目標95%圖QC03 本次活動目標計劃制圖:曹興龍 制圖時間:2014年7月11日六、分析原因:1、我們小組成員對上述主要問題,采8、用關聯圖進行了原因分析。見下圖:圖QC04 影響止水后澆帶施工質量的缺陷關聯圖制圖:曹興龍 制圖時間:2014年7月12日七、確定要因QC小組根據以上原因逐條分析、確認,找出了影響出現止水帶施工質量的主要原因,見下表:QC表-05序號因素名稱確認方法確認情況時間負責人確認結果1過程檢查驗收不嚴調查分析止水后澆帶中伸出鋼筋,在砼凝固過程中受到撞擊,砼振搗僅靠振動棒而表面未用平板振動器,砼養護時間不夠。14.7.12王志德要因2未設止水施工縫、排水槽現場驗證止水后澆帶頂面與基礎底板之間未設止水凹槽縫,易引起滲水,止水后澆帶中間未設排水槽,里面污水對日后清理帶來一定難度。14.7.15高獻武要因3負9、標高呈凹形現場驗證后澆帶是現澆整體式鋼筋砼結構,施工期間設置的變形縫,放置一段時間后,采用高一級的補償性砼進行澆注封閉,故必須是負標高。14.7.15高獻武非要因4鋼絲網固定不牢,層數少調查分析發現后澆帶側面鋼絲網固定不牢,層數少,導致澆底板砼時,砼或砂漿從側面流入止水帶部位,給清理帶來一定難度。14.7.15付明要因5后澆帶兩側、頂面未封閉調查分析在底板后澆帶兩側未砌筑止水坎,上部未用膠合板封閉,日常保養用水、雨水及上部澆筑砼時墜落砼或雜物均落入后澆帶內,給以后清理造成很大困難。14.7.15張心秀要因6技術交底不細調查分析有30%人接受交底不詳細14.7.12張心秀非要因7不熟悉圖集調查分10、析發現圖集不熟悉所占比例較小。14.7.12張艷非要因8坍落度大調查分析止水帶砼坍落度大,對抗滲有一定影響,控制即可。14.7.15付明非要因9有接頭調查分析橡膠止水帶下料時,按圖紙要求,如果用橡膠接頭止水帶,請廠家來人負責,容易解決。14.7.12田宜君非要因制表人:曹興龍 制表時間:2014年7月16日從關聯圖查出九個末端因素,經過QC小組成員集體討論分析、調查、驗證、并進行確認;通過QC小組的活動確定出如下4個主要原因 過程檢查驗收不嚴; 未設止水施工縫、排水槽; 鋼絲網固定不牢、層數少; 后澆帶兩側、頂面未封閉。八、制定對策QC小組通過對影響止水帶施工質量缺陷的因素進行了要因確認,共計11、4項,按照“5W1H”要求的原則制定以下對策表:QC表-06序號要因對策目標措施地點完成時間負責人1過程檢查不嚴加強過程檢查驗收控制增加砼密實度砼滲漏點為3%加強二次振搗、派專人看護鋼筋及砼養護施工現場14.7.28王志德2未設止水施工縫、排水槽加設止水施工縫、排水槽滲積水點控制在12%以內對止水后澆帶節點進行細化,并書面交底,使施工技術人員對凹槽、排水槽的施工質量加強保證施工現場14.7.29高獻武3鋼絲網固定不牢,層數少加固鋼絲網片,加設多層鋼絲網確保后澆帶位置和幾何尺寸準確,誤差不大于百分之五采用頂與拉的措施以保證側模位置和幾何尺寸的準確,選用三層不同規格的鋼絲網做側模,確保固定牢固不漏12、漿。施工現場14.8.20付明4后澆帶兩側、頂面未封閉對后澆帶兩側、頂面進行封閉無雜物、污水淌入后澆帶兩側砌筑擋水坎,頂部用膠合板封閉嚴密。施工現場14.9.6張心秀制表人:曹興龍 制表時間:2014年7月20日九、對策實施對策實施一:加強過程檢驗控制過程檢驗是工序交接質量檢驗的基礎,也是消除質量通病的重要手段,按照公司程序文件作業指導書要求,加強過程檢驗,實行分級檢查:先行施工超前止水后澆帶混土時,從橡膠止水兩側同時下料,不準將混凝土直接對著中部的橡膠止水帶下料,振動棒距橡膠止水帶300MM以上并從兩側同時振搗,避免橡膠止水帶、木質纖維瀝青板填縫材料在混凝土中的擱置偏移,影響止水效果;混凝土13、的振搗采用振搗棒振搗,振搗棒操作做到“快插慢拔”每點振搗時間一般以10-30S為宜,在振搗過程中視混凝土的表面不再顯著下沉、不再出現氣泡、表面不易泛出灰漿。在混凝土初凝前進行二次回振,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粗骨料、水平鋼筋下部生成的水分和空隙,提高混凝土與鋼筋的握著力。防止因混凝土沉落而出現裂縫,減少內部微裂,增加混凝土密實度。混凝土澆筑完畢后的12小時以內對混凝土加以覆蓋保濕養護,養護期14天。超前止水后澆帶中配置16200鋼筋錨入底板中的長度必須符合現行規范要求中相應的錨固長度,且底板超前止水后澆帶澆筑完好后,4天內不準撞擊16200的鋼筋,提高了混凝土抗滲效果。對策一檢查:通過全過程跟蹤檢驗14、控制,經現場檢查,橡膠止水帶位置準確,防止了人為撞擊鋼筋現象,達到預期效果。對策實施二:加設止水施工縫、排水槽底板止水后澆帶處理的重點在基礎底板與板底與超前止水后澆帶頂面接觸處的防水滲漏和減少清理用工。按設計理念底板止水后澆帶部位的混凝土與基礎底板混凝土整體澆筑,但考慮到基礎上方、墊層、鋼筋綁扎施工時間較長且超前止水后澆帶部位標高低,易造成積漿、積水(雜屑):整體澆筑時極易造成止水后澆帶部位的混凝土上翻到結構后澆帶內,難以清理,故將底板止水后澆帶先行施工,混凝土強度等級及抗滲等級均同底板混凝土的質量要求。在止水后澆帶頂面后澆帶的兩側留50水平止水凹槽,防止施工縫滲漏。在底板止水后澆帶頂面中間位15、置留一條混凝土凹槽作排水槽,排水槽最淺處50MM按0.5%的坡度由中間坡向兩端:排水槽兩端各設置一個小集水坑,放置小型潛水泵。排水槽和集水坑的作用是在底板澆筑混凝土時用于排除底板內的積水和混凝土的泌水、后澆帶留置期間用于排除積水、后澆帶封閉前便于雜物的沖洗清除。對策二檢查:通過加設止水施工縫、排水槽,方便了積漿、積水的排除,有效地減少了清理用工。實施完成后,小組成員對照對策目標現場檢查,未發現滲漏、積水,達到預期要求。對策實施三:頂拉加固、加設多層鋼絲網考慮到混凝土澆筑時后澆帶的側壓力大,鋼絲網側模固定采用“頂”與“拉”的措施以保證后澆帶的位置和幾何尺寸的準確。“拉”即設斜拉筋反作用于側模板,16、對側模板產生拉力,以抵消部分側壓力。“頂”即在后澆帶處加設支撐,以抵抗混凝土的側壓力。見下圖圖QC -05 止水后澆帶施工節點圖制圖:曹興龍 制圖時間:2014年7月26日底板后澆帶的兩側面、墻處后澆帶的三面采用10目、5目和3目鋼絲網各一層,綁扎在鋼筋骨架上;鋼筋骨架豎向立筋采用20;水平筋為,鋼筋骨架不宜焊于底板、外墻板結構鋼筋上。對策三檢查:通過加固鋼絲網片,加設多層鋼絲網,后澆帶位置和幾何尺寸準確、無漏漿、達到了預期目標要求。對策實施四:對后澆帶兩側、頂面進行封閉后澆帶留置期間,為防止雜物、污水不淌入,在底板后澆帶兩側砌筑120MM寬、120MM高的磚帶,磚帶與底板面轉角處用1:2水泥17、砂漿抹成圓弧作擋水坎,上部用膠合板覆蓋。如下圖所示:圖QC06后澆帶頂及兩側圖 制圖:曹興龍 制圖時間:2014年7月28日在后澆帶需要澆筑時,再拆除后澆帶兩側與頂面的封閉設施。對策四檢查:后澆帶內無雜物和污水淌入,達到了預定目標要求。十、效果檢查經過4個多月的實施,主體結構施工結束后,QC小組成員會同業主、監理人員對非沉降后澆帶進行了檢查,后澆帶部位無滲漏;且后澆帶部位無積漿、積水。由于預防工作到位,工程一次施工達到目標要求,避免因后澆帶處滲漏、積漿、積雜物而造成不必要的抽排水及清理費用,減少清理用工計150元*200工=30000元;機械費5600元;總計35600元.活動前后,超前止水后18、澆帶施工質量實體檢測對比統計表:QC表-07階段序號 名稱項目檢查總數(個)合格點(個)合格率(%)不合格點(個)不合格率(%)活動前1止水后澆帶滲漏100808020202后澆帶積水、積漿100818119193表面裂縫1009797334接縫不順直1009797335表面平整度差1009898226其 它1009797337共 計60055091.67508.33活動后1止水后澆帶滲漏1009797332后澆帶積水、積漿100888812123表面裂縫1009898224接縫不順直1009898225表面平整度差1009898226其 它1009797337共 計60057696244制表19、人:曹興龍 制表時間:2014年11月16日通過這次活動,經檢查后發現,我們達到了活動目標,見下圖:圖QC07開展QC活動以前及以后效果對比圖 制圖:曹興龍 制圖時間:2014年11月18日十一、鞏固措施通過本次QC活動,我們QC小組不斷充實自身專業知識,提高了個人能力,加強了質量教育,以現場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素質為基礎,提高全員質量意識,強化過程控制,探索總結先進的施工工藝。公司已將本次活動取得的業績以作業指導書的形式固定下來,并納入企業內部工法,為類似工程提供借鑒。十二、總結及今后打算1、通過本次QC小組活動我們解決了生產過程中急需解決的問題,取得了一定經濟和社會效益,強化了質量管理意識,使小組成員和現場管理人員的技能進一步提高,激發小組成員的質量管理、技術創新熱情,增強了團隊精神,綜合評價見下圖圖QC08 小組活動自我評價雷達圖制圖:曹興龍 制圖時間:2014年11月20日2、今后打算社會發展日新月異,我們QC小組要緊跟時代步伐,繼續開展QC活動,增強小組的團隊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技術水平及質量意識,不斷創新,積極學習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及時解決施工中遇到的難題,力爭創建更多的優質精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