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加油加氣站方案設計說明書.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184350
2024-09-20
7頁
93.19KB
1、.xx 市車用燃氣銷售有限公司加氣站工程方案設計說明第一章設計總說明一、工程概況1 本工程為唐山市建源車用燃氣銷售有限公司加氣站新建工程,位置位于天津市蘆臺縣205 國道東南側。站區占地面積2314.15。本站設60立方米臥式LNG 儲罐一座,LNG 潛液泵一臺,LNG 加氣機兩臺,根據汽車加油加氣站設計與施工規范GB50156-2012(2014 年版)的有關規定,本站為三級LNG 加氣站。3.站區設置加氣罩棚一座,投影面積均為264,折合建筑面積132;站房一棟,一層磚混結構,占地面積 197.22,建筑面積 197.22;加氣區設 60m 3LNG 儲罐 1 具,LNG 潛液泵一臺以及雙2、槍加氣機2 臺。二、設計依據1.汽車加油加氣站設計與施工規范GB50156-2012(2014 年版)。2.國家及天津市有關現行設計規范、標準。3甲方委托設計要求。三、設計理念1.滿足加氣站使用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整體形象極具時代感。2.站房、罩棚外觀整齊、統一、標志明顯。3.積極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四、設計范圍我院承擔本工程的建筑、結構、給排水、暖通、電氣及工藝的設計,綠化設計由建設單位另行委托有綠化資質的部門進行單項設計。五、技術經濟指標項目單數量備注總用地面積2314.15 總建筑面積329.22 加氣罩棚132 站房197.22 總占地面積461.22 加氣罩棚264 站房1973、.22 建筑密度%19.93 容積率0.14 綠地面積413 綠地率%17.8.第二章總圖布置一、設計依據及基礎資料天津市規劃部門對本工程在205 國道上位置確定、平面控制布局、綠化工程、交通運輸、出入口設置等要求。二、本工程采用的坐標、高程系統均為市規劃局提供的坐標及高程系統。三、本站 出入口均開設在205 國道多功能車道上,本站區服務于行駛在 205 國道上的車輛。四、站區內綠化:本站區與205 國道之間設有城市綠化帶,這些綠化帶的設置不但美化了站區環境,又起到了隔離作用。五、豎向設計:設計依據為市規劃局提供的規劃要求;站區地表水向道路找 0.3%坡。六、交通運輸:1本站設有兩個出入口與24、05 國道相連。2靠 205 國道車道寬度大于3.5m,作為單車道,中間車道及內側車道寬度大于7m為雙車道,符合汽車加油加氣站設計與施工規范(GB50156-2012)(2014 版)第 5.0.3 之規定。路面結構:采用砼路面,轉彎半徑滿足消防車道要求。第三章建筑專業一、設計依據及要求1建設單位提供的使用要求;2市規劃部門批準的方案設計文件;3國家現行有關設計規范。二、本工程為三級LNG加氣站,生產的危險性為甲類,建筑耐火等級為二級,抗震設防烈度為7 度(加速度0.15g,第二組)。三、建筑設計1罩棚本站設有加氣罩棚一座,形狀為矩形,投影面積為264,折合建筑面積 132。罩棚為鋼柱網架結構5、。2站房根據站區使用功能,設置站房,長 30.72,寬 6.42m,建筑高度 4.20m,建筑面積為197.22。外墻面淺灰白色外墻涂料,設置便利店、收銀室、財務室、控制室、操作室、空壓機房、工具間、儲藏間、配電間及對外開放的衛生間。外立面造型簡潔大方,清新明快。3加氣區:該區設60 立方米臥式LNG 儲罐一座,LNG 潛液泵一臺,滿足汽車加油加氣站設計與施工規范GB50156-2012(2014 版)三級LNG 加氣站之規定。加氣區設2 臺雙槍加氣機。4平面布置:整個站區設置站房、LNG 儲罐、加氣罩棚、加氣機,站區內各建.構筑物之間防火安全距離均符合汽車加油加氣站設計與施工規范GB50156、6-2012(2014 版)之規定。站房內設衛生間,滿足顧客及站區內員工需要,淋浴間為站區員工所設,滿足員工生活要求。5剖面設計1)罩棚:整體為矩形,鋼柱網架結構,檐高6.7m。2)站房為一層磚混結構,建筑高度為4.2m。6立面造型1)建筑外檐以淺灰白色為基調,設計中遵守國家現行的設計規范及標準,并執行地方有關建設項目得設計規范及標準要求以及中華煤氣集團加氣站建設標準,以滿足使用要求。整體建筑簡潔、明快、大方。第四章結構專業一、設計依據及設計標準1、設計依據1)依據國家及天津市現行規范規程及相關結構專業技術規定進行結構專業設計,主要規范規程如下:序號名稱代號1 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GB507、223-2008 2 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12 3 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 4 混凝土結構技術規范GB50010-2002 5 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7-2011 6 砌體結構設計規范GB 50003-2011 7 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03 8 工業建筑防腐腐蝕設計規范GB50046-2008 9 網架結構設計與施工規程JGJ7-91 10 冷彎薄壁型結構技術規范GB50018-2003 2、自然條件、地貌及地質情況自然條件:本工程位于靜海,靜海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雖臨渤海,但屬內陸海灣,海洋氣候影響不大,而大陸性氣候顯著,四季分明。8、春季(35月)干燥、多風、光照足;夏季(68 月)炎熱、多雨、陰天多;秋季(911 月)晝暖、夜寒、溫差大;冬季(12 月次年2 月)寡照、寒冷、雪稀少。年平均氣溫為11.8,最熱為 7 月,月平均氣溫為26.2,最冷為1 月,月平均氣溫為-4.8。降水多集中在夏季,其年平均降水量約590毫米,七月份最多,平均205 毫米,一月份最少,平均3 毫米。累年平均無霜期 193 天,平均日照2699 小時,日照率61。地貌、地質情況:.本工程場地地貌為華北沖積平原地貌類型,地質構造屬新華夏構造體系。基礎持力層為亞粘土,地質結構良好。場地類別為III 類,場地埋深10 米以上土層無液化土層。本工程抗震9、設防烈度7 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 0.15g,設計地震分組第一組。本場地內不存在地震時可能發生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陷、地裂等的部位,不存在活動斷裂,其它影響場地穩定性的不良地質作用也不發育,綜合分析屬于穩定場地,適于本工程建設。地下水質:地下水對混凝土及混凝土中的鋼筋不具有腐蝕性,干濕交替部位對混凝土無腐蝕性,對混凝土中的鋼筋具有中等腐蝕性。基礎應按GB50046-2008中有關規定處理。地下水位埋深1.11.6 米。場地冰凍深度:0.69m 3、結構設計標準設計要求:根據國家現行設計規范及工程勘察報告,本工程建筑安全等級二級,地基基礎設計等級丙級,抗震設防分類為丙類。鋼筋混凝土結構框架10、抗震等級三級,設計使用年限為50 年。抗震設防有關參數抗震設防烈度7 度場地特征周期0.45S 設 計 基 本 地 震加速度值0.15g 建筑場地類別III 類設計地震分組第一組建筑抗震設防類別丙類4、荷載1)風荷載及雪荷載(荷載標準值)根據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12,按 50 年重現期。基本風壓(高度10 米處)0.50KN/基本雪壓0.40KN/2)樓、屋面使用荷載:按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 2012 取用。其主要活荷載標準值如下:站房屋面:0.50KN/辦公室、值班室:2.0kN/活動室、餐廳、會議室、樓梯:3.5kN/衛生間、走廊:2.5kN/罩棚網架恒荷載:上弦11、層:0.30kN/;下弦層:0.10kN/;活荷載:上弦層:0.50kN/;下弦層:0.00kN/;二、結構體系及形式1)罩棚:網架結構,平面尺寸46mx28m,檐高 1.3 米。網格形式為四角錐,節點采用螺栓球節點,網架支承形式為下弦多點支承。鋼管規格:48X3.25、60X3.25、76X3.50、89X4.00。鋼球規格:D100、D120、D150.罩棚柱采用高頻焊接或熱軋無縫鋼管351X12mm,外包鋁塑板。罩棚基礎形式為柱下獨立鋼筋混凝土基礎,天然地基,混凝土標號C30。2)站房:兩層框架結構,根據使用功能要求及建筑平面布置,該建筑采用空間布置較靈活的框架結構體系,樓、屋蓋均為現澆12、鋼筋混凝土梁、板結構。一層層高 3.8 米,二層層高3.2。框架抗震等級為三級。柱:500mmX500mm。框架粱:根據跨度取250 300mmX500750mm。次粱:根據跨度取250mmX250650mm。本工程基礎利用天然地基,采用柱下獨立基礎。3)罐區:罐區基礎采用帶肋梁筏板基礎,筏板厚300mm。4)站區路面結構:采用混凝土路面。三、結構材料選用1.罩棚1)鋼管:選用 Q235B 鋼,采用高頻焊管或無縫鋼管;2).高強螺栓:選用 40Cr 鋼,技術條件符合(GB3077-88)的規定.3).鋼球:螺栓球選用45 號鋼,球體表面光滑,無裂紋,無麻點;4)封板錐頭:選用 Q235B 鋼.13、鋼管與封板或錐頭的連接焊縫與鋼管等強,焊縫質量為二級;5)套筒:選用 Q235B 鋼,當螺栓直徑大于30mm 時用 45 號鋼.6)焊條:Q235 鋼與 Q235 鋼之間焊接選用E43 型;Q235 鋼與 45 號鋼之間焊接選用E43 型;螺栓球與支座肋板焊接時應先將球體加熱至150200 7)材料應具有質量證明及驗收報告,鋼球須打上工號。8)基礎為 C30 鋼筋混凝土柱下獨立基礎。2.站房:基礎均采用C30 混凝土,環境類別為二b。在 0.000 以上粱、板、柱采用 C25 混凝土。砌體:a、基礎 0.000 以下墻體材料為:MU10 混凝土實心磚,用 M10 水泥砂漿砌筑,兩側抹20mm 14、厚防水砂漿(1:2.5 水泥砂漿摻3%防水劑)。b、0.000 以上框架填充墻:MU7.5 非承重混凝土空心磚,用M7.5混合砂漿砌筑。鋼筋:HPB235 鋼;HRB400 鋼3.罐區:基礎為 C30 鋼筋混凝土。鋼筋:HPB235 鋼;HRB400 鋼四、鋼結構涂裝與除銹按鋼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5-2001)第 14.2 條規定,本工程鋼結構除銹為拋丸除銹,除銹等級為St 2 級。五、防火.鋼結構的防火應滿足建筑專業的要求,外表面涂刷防火涂料達到二級防火要求。框架結構的粱、板、柱均滿足2 級防火要求。六、結構分析本工程使用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PKPMCAD工程部編制的PKPM 15、系列結構分析程序(2008 年 10 月版)進行結構分析。第十二章工藝專篇工程內容及規模本站為二級加油加氣合建站站。整個站區設有站房、罩棚、埋地非承重罐區,LNG 半地下罐區及加油機和LNG、CNG 加氣機。1.站房:面積742.14 二層框架結構2.罩棚:面積1288 鋼柱網架結構(兩個)3.油罐區:四具地下罐,二具30 立方米汽油罐,兩具30 立方米柴油罐4.LNG 罐區:1 具 60 立方米半地下臥式罐5.加油機:設計8 臺雙油品雙槍潛油泵加油機6.加氣機:4 臺雙槍 CNG 加氣機,4 臺 LNG 單槍加液機加油及加氣回收工藝流程描述:1.加油工藝流程:(二次油氣回收只針對汽油,回到低16、油品汽油罐)油罐潛油泵輸油管線加油機加油槍二次油氣回收管線油氣回收真空泵2.卸油工藝流程:(一次油氣回收只針對汽油,回到低油品汽油罐)油罐車卸油倒靜電軟管卸油口卸油管線油罐一次油氣回收管線3.通氣管工藝流程:油罐通氣管線防火通氣帽或壓力真空閥4.三次油氣回收工藝流程:汽油油氣從通氣管采集三次油氣回收設備液體回到低油品汽油罐5.LNG 卸車流程采用增壓汽化器和潛液泵兩種卸車流程。增壓汽化器的卸車流程:LNG 通過槽車的增壓口進入增壓汽化器,增壓汽化器將LNG 汽化,在將汽化后的氣態天然氣通過LNG 槽車氣相口進入車內給槽車增壓,使LNG 槽車的壓力升高,與加氣站內的低溫LNG 儲罐形成壓差,在壓17、力作用下,使LNG進入加氣站內的低溫儲罐,完成自增壓卸車過程;潛油泵的卸車流程:將 LNG 槽車的氣相口與LNG 儲罐的氣相口聯通,LNG槽車的出液口通過潛液泵連接到LNG 儲罐的進液口,待潛液泵和管道充分預冷.后,啟動潛液泵將槽車內的LNG 卸入加氣站內的低溫LNG 儲罐,完成潛液泵卸車過程。6.LNG 加注流程升壓流程:LNG 的汽車發動機需要車載氣瓶內飽和液體壓力較高,一般在0.450.8MPa,而運輸和儲存需要LNG 飽和液體壓力越低越好。所以在給汽車加氣之前須對儲罐中的LNG 進行升壓。LNG 加氣站儲罐升壓的目的是得到一定壓力的飽和液體,在升壓的同時飽和溫度相應升高。增壓過程中低溫18、儲罐的 LNG 從儲罐出液口流出,經過工藝管線流到增壓汽化器中,通過汽化器與大氣換熱。升溫氣化后的天然氣在經過儲罐的下進液口進入儲罐。在此過程中升溫后的天然氣與儲罐中LNG 充分混合達到對LNG 增壓升溫的目的。加注流程:LNG 汽車是加氣站儲罐中的飽和液體LNG 通過潛液泵加壓后由 LNG 加氣機經計量后給汽車儲氣瓶加氣。采用雙管加氣,車載儲氣瓶為上進液噴淋式,加進去的LNG 直接吸收車載氣瓶內氣體的熱量,使瓶內壓力降低,減少放空氣體,并提高了加氣速度。7.L-CNG 加氣流程L-CNG 加氣過程主要是完成將LNG 加壓升溫后轉化為高壓CNG,然后通過加氣機給 CNG 汽車加氣的過程。儲罐中19、 LNG 自流進入柱塞泵,經泵加壓至25.0Mpa 后進入主氣化器,換熱后轉化為氣態高壓天然氣CNG 并升溫至溫度不小于5,然后經順序控制盤控制自動送入高、中、低儲氣瓶組,并分配給CNG 加氣機自動加氣。8.泄壓流程當 LNG 儲存壓力超過儲罐最高工作壓力時,在沒有達到低壓安全閥起跳壓力之前,通過手動或程控放空閥來實現泄壓的過程,如果沒能實現正常的超壓卸壓而使儲罐壓力進一步升高,當達到儲罐壓力限定值時,通過安全閥起跳完成泄壓的過程,在一些形成密閉空間的LNG 管道上,設置管道安全閥,所有泄壓排放的氣體進入安全泄壓排放系統集中排放。安全泄壓排放系統由手動放空閥、安全閥、EAG 加熱器、放散管組成。低溫放散的 NG 經過 EAG 加熱器進行集中加熱,升溫至溫度不低于-107,通過放散管高點排放。單純的課本內容,并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通過補充,達到內容的完善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腦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腦,所以一無所能。教育革命的對策是手腦聯盟,結果是手與腦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