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滾磚位置開裂常見質量問題專項治理方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184487
2024-09-20
12頁
1.37MB
該文檔所屬資源包:
20套工程質量常見問題治理措施合集
1、工程質量常見問題專項治理工作方案(梁(板)底與墻體交接處開裂)審批: 審核: 編制: 云南工程建設總承包公司二一五年四月十一日目 錄 一、工程概況1二、墻頂滾磚與框架梁、板底交接處開裂原因分析1三、防治措施3(一)、組織管理措施4(二)、技術質量措施5 2一、工程概況龍斗壹號海岸城36號地塊海天雅苑-(小學、幼兒園、售樓處辦公樓)項目位于昆明市呈貢區斗南片區的滇池東岸,處于滇池盆地東部邊緣與緩坡丘陵交接的過渡帶,東側緊鄰興呈路(昆洛公路),西側距離昆明環湖東路約1.3km,交通便利、區域位置優越,本工程占地面積為5764.73平方米,總建筑面積39715.07平方米,其中:1、幼兒園占地面積為2、1854平方米,建筑面積為5154平方米,建筑高度為13.7m,建筑層數為3層,其中一、二層層高3.9m,三層層高3.95m。2、小學占地面積為2445.73平方米,建筑面積為9268.07平方米,建筑高度為22.8m,建筑層數為5層,底層層高4.2M,二五層層高3.9M,屋面房層高2.4M。3、售樓處辦公樓占地面積為1465平方米,建筑面積為25293平方米,建筑高度為47.05米,建筑層數為地下二層,地上11層。其中筏板頂標高10.1米,地下二層層高3.6M,地下一層層高3.9M,夾層層高2.6M,一層層高5.4M,二四層層高4.5M,五十層層高3.9M,十一層層高4.15M。為減少常見質3、量問題的出現,為住戶提供放心滿意的房子,特針對梁底滾磚與框架梁交接部位開裂的常見質量問題制定防治措施。二、墻頂滾磚與框架梁、板底交接處開裂原因分析1、材料不合格:滾磚齡期不足28天,砂含泥量大于5%,砂漿添加劑使用偽劣產品,鋼絲網及鍍鋅鐵釘墊片不合格。2、混凝土砌塊及砂漿干縮變形引起的裂縫砌塊與梁底灰縫不飽滿、灰縫過厚、砂漿以及砌體收縮,引起交接處產生橫向裂縫。3、砌體沉縮變形引起的梁底填充墻開水平裂縫引起的梁底填充墻開水平裂縫的主要原因是填充墻體沉縮變形,墻體沉縮變形的原因如下:(1)填充墻滾磚未頂緊,(2)墻與梁底交接處灰縫過厚、且灰縫不飽滿,(3)砌體砂漿層較厚,滾磚又砌筑過早,墻體沉縮4、過大。4、溫度變化引起的裂縫砌體、混凝土基層與抹灰層之間,由于材料不同,線膨脹系數就不同,也會形成一種溫度應力。當產生剪切應力過大時,墻面產生空鼓;受溫差影響,頂層墻體經常出現開裂的情況。如墻梁交接處開水平裂等。5、建筑物構造不合理引起的裂縫墻體過長,沒有設置構造柱,如果梁的跨度太大,其中部向下的徐變量超過一定限度時,會產生斜裂縫,還有門、窗洞口上方的過梁剛性小而向下彎曲時,會產生八字形裂縫。6、混凝土砌塊墻體表面粘結性差導致交接處開裂基層表面過于致密、光滑,將造成漿體無法深入基層表面,砂漿與基層不能形成咬合(鍥合)作用,大大降低了界面的粘結力,產生裂縫;基層過于干燥,將使其吸水率過大,使抹灰5、層過快失去流動性和失去凝結硬化所需的水分,使抹灰砂漿失去粘結力,產生空鼓裂縫;7、框架梁底與斜砌磚頂陰角沒有抹圓弧角當框架梁截面寬度比墻厚,當采用偏心砌筑或者分中砌筑,由于陰角掛設耐堿網格布難度增加,質量監管不到位,陰角沒有抹圓弧角,造成空鼓開裂。8、施工工藝質量不符合規范要求導致交接處開裂施工工藝質量不符合規范要求是主要因素,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墻體砌塊沒有提前預排,匹數不合理,導致頂部后塞口不滿足200高度(10mm)。2)后塞口斜磚沒有逐塊敲緊擠實,斜砌角度沒有控制在4560。3)后塞口斜磚開始砌筑時間與下部墻體砌筑完成時間間隔小于14天,甚至后塞口斜磚與下部墻體一次性砌筑。4)6、抹灰開始前,框架梁未進行毛化處理,沒有進行鋼絲網釘掛,沒有先將梁與砌體陰角用砂漿填實。5)下部墻體砌筑質量差,灰縫不飽滿,砂灰強度不夠。9、追求建設速度、管控不嚴、忽視工程質量。三、防治措施引起砌體開裂的原因較為復雜,影響因素多,有技術質量組織管理的因素、技術質量措施因素、設計結構因素、施工工藝水平的因素。所以要控制好墻體開裂問題,必須采取綜合性的技術措施。(一)、組織管理措施1、建立健全常見質量問題防治與質量管理組織機構,項目部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技術負責人、質量員為副組長,主工長、棟號工長、試驗員、材料員、資料員等人員為組員的并以公司質量、技術管理部門為指導監督的項目質量管理小組,及時分7、析施工質量形式及現狀,提出規劃措施,協調指導各種質量管理活動。項目部質量管理小組所配成員須具備一定的施工技術和工程質量知識及管理經驗與能力,成員變動時及時調整補充。2、質量管理機構的設置項目部設項目經理1名、技術負責人2名、質量負責人1人、主工長2人、工長4人、材料員2人、試驗員1人、資料員2人;勞務班組配兼職專業質檢員各1名(現場為班組長兼任)。所配質量檢查人員分工明確,專職專用。如下圖:質量管理組織機構圖3、管理任務分工項目部根據工程內容對質量管理任務進行分工,每個棟號工長負責所管棟號質量,明確責任人。(二)、技術質量措施1、嚴格按圖紙、規范及圖集構造要求設置構造柱及圈梁、砌體拉結筋、釘掛8、鋼絲網,約束墻體開裂。2、控制混凝土砌塊的齡期大于28天,砂的含泥量小于5%,嚴禁使用不合格的外加劑。3、嚴格控制砌筑質量,控制灰縫厚度,保證灰縫飽滿度。填充墻砌筑質量必須進行嚴格控制,主要控制指標為:表面平整度、垂直度、灰縫厚度及飽滿度。其中豎向灰縫飽滿度不得小于80%,水平灰縫飽滿度不得小于90%,特別強調的是銜接處,必須嚴格保證。嚴格控制灰縫的厚度和飽滿度,灰縫過厚,墻體沉縮大引起開裂;灰縫厚度應控制在68mm。灰縫不飽滿,砂灰密實度不夠,墻體沉縮大引起開裂。墻體砌筑前根據墻高采用“倒排法”確定砌塊匹數(采取由上至下原則,即先留足后塞口200高度(預留高度允許誤差10),然后根據磚模數進9、行排磚)。4、控制每日砌筑高度控制每日砌筑高度,使得墻體沉縮變形較充分,防止墻體出現階梯形的裂縫。每日砌筑高度控制在1.2M-1.5M。墻體必須分三次砌筑,第一次一步架高(1.2M-1.5M),第二次砌筑至梁底后塞口200mm,第三次保證墻體砌筑完14天以后。讓墻體充分沉實,減少墻灰縫收縮變形過大引起的開裂。斜砌60度,滾磚滾磚要擠緊、塞縫密實。5、梁底和填充墻頂縫的處理墻頂后塞口斜砌須等墻體砌筑完成14天后再進行,后塞口采用配磚砌筑,斜砌角度應控制在60度,兩端可采用預制三角砼塊或切割實心磚進行砌筑,斜砌灰縫厚度應寬窄一致,與墻體平砌要求相同。嚴格按規范要求施工,滾磚要擠緊、塞縫密實,保證砂10、灰飽滿密實。斜砌60度,滾磚滾磚要擠緊、塞縫密實。現場配制混凝土三角形制塊。尺寸控制精確200mm。6、耐堿網格布粘貼1) 混凝土與砌體接縫兩側各200表層抹灰加掛4mm*4mm規格耐堿網格布。采用水泥砂漿(加801膠)抹平壓實。 若梁與滾磚交接處存在高低錯臺不平整,則鋪網前應高剔低補后再鋪網。 2)框架梁底與滾磚斜砌陰角先用砂漿抹成圓弧角,然后再將耐堿網格布壓實在梁上或者磚墻上。正確做法。錯誤做法。7、抹灰時間控制墻體抹灰宜在砌筑完14天后進行,干燥時間愈長,對防止抹灰開裂越有利。8、抹灰層厚度的控制過厚的抹灰層會有較大的總干縮變形,更容易引起抹灰開裂,因此必須控制抹灰層的厚度。抹灰時必須進行分層施工,一次分層厚度宜為7-9mm,應待前一抹灰層凝結硬化后方可進行下一層施工。9、抹灰層養護抹面砂槳應及時做好養護工作,一般養護時間為7天,每天噴水3次。10、施工過程中,應注意結構預留洞口(管井、管道預留洞)的封堵、擋水措施,避免上層結構施工用水、養護用水流至下層,使砌體受潮,造成砌體開裂隱患。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