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井下運輸事故專項應急預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186109
2024-09-20
24頁
63.50KB
1、此文檔收集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網站刪除井下運輸事故專項應急預案目錄一、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185二、應急處置基本原則187三、組織機構及職責 187四、預防與預警195五、信息報告程序200六、應急處置 202七、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 207此文檔僅供學習與交流井下運輸事故專項應急預案 煤礦運輸生產過程中運輸事故主要有斜巷運輸事故,平巷運輸事故兩類,其中事故性質比較嚴重的有斜巷跑車事故、平巷車輛掉道事故。連續牽引車運輸按照斜巷運輸進行管理。 一、 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事故類型 井下巷道是人員、設備、材料、矸石等出入的通道,掘進工作面的矸石,經過巷道運輸和井筒提升至地面;井下作業所需2、要的材料、設備通過井筒提升和巷道運輸至各工作場所。井下運輸巷道斷面狹窄,又經常受地壓作用而變形;巷道分支多;明視距離受到限制;巷道通過車輛種類多,運輸任務繁重,車流密度大;運輸設備操作不規范;以及運輸設備出現故障等原因,造成輔助運輸事故的頻繁發生。近年來,隨著礦山的開采強度增加,礦井井下運輸量越來越大,煤礦運輸事故率也越來越高。根據有關事故統計資料表明運輸事故所占的比例近幾年以來一直呈上升趨勢。為確保礦井安全生產,應有效地降低輔助運輸事故的發生。 輔助運輸系統發生的事故類型主要是機車運輸傷人事故、斜巷跑車傷人事故及車輛掉道傷人事故、乘坐礦車裝置傷人事故四類。以上輔助運輸事故隨時發生,和季節沒有3、直接關系。 2、事故危害程度分析 1)機車運輸傷人事故危害程度分析 機車運輸是電機車牽引礦車在軌道上運行的一種運輸方式,它是礦山運輸重要的組成部分,是礦井水平巷道長距離運輸的主要方式。在井下,機車運輸事故較多,常見的有:機車(列車)擠、碰、壓傷人事故;機車碰頭、追尾造成人員傷亡事故。 機車運輸造成的傷害事故多數是一般人身傷亡事故或一般非人身傷亡事故,一般不會發生重大人身傷亡事故或重大非人身傷亡事故。 2)斜巷跑車傷人事故危害程度分析 斜巷提升運輸危害最大、發生頻率最高的事故是跑車事故。所謂跑車事故是指斜巷上部車場或在斜坡道上車輛脫離鋼絲繩的牽引,沿著斜巷軌道飛奔而下造成的事故。它分為斷繩跑車事4、故和帶繩跑車事故兩種。 斜巷提升運輸跑車事故的后果是相當嚴重的,有可能撞壞巷道支護和沿巷道敷設的電纜、風管、水管等設施,造成礦井大面積停電、停風或停水;有可能致使斜巷及下部車場的把鉤工或其他作業人員傷亡,造成多人重大傷亡事故;斜巷跑車揚起煤塵和摩擦引起火花,可引起煤塵、瓦斯爆炸,能夠造成大量人員傷亡、設備毀壞,甚至造成停產和資源浪費。 3)車輛掉道傷人事故危害程度分析 車輛掉道傷人事故是指車輛在運輸過程中出現車輪脫軌歪斜而引發的人身傷害事故和在復軌過程中出現的傷亡事故。主要包括車輛掉道復軌傷人事故和車輛掉道擠傷人事故。車輛掉道造成的傷害事故多數是一般人身傷亡事故或一般非人身傷亡事故,一般不會發5、生重大人身傷亡事故或重大非人身傷亡事故。 二、應急處置基本原則 1、現場遇險人員堅持緊急避災、積極營救、安全撤離的原則。 2、救援人員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的原則。在確保搶險人員安全的前提下,最快而有效地使遇險人員盡快脫險,同時最大程度地降低設備的損害及事故影響程度。 三、 組織機構及職責 七臺河市祥銘煤礦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礦長辦)搶險救災礦山救護醫療救護礦技術組礦生產科物資供應后勤保障礦全體警戒保衛礦保衛科善后處理1、指揮機構及職責設立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總指揮:行政礦長市救護隊成員技術礦長安全礦長生產礦長通風礦長一旦發生事故,礦調度室立即通知市救護隊和礦搶險救災隊組織救援人員趕赴事故現場,6、并通知各組人員趕到礦調度室研究救護方案、協調救災各項工作。成立應急救援小組職責:1)分析判斷事故、事件或災情的受影響區域,危害程度,確定相應警報級別,應急救援級別。 2)決定啟動應急救援預案,配合上級相關部門組織、揮、協調各應急反應組織進行應急救援行動。3)批準成立現場搶救指揮部,批準現場搶救方案。4)根據事態發展,決定請示上級或外部援助。5)組織各類事故應急救援演練。(2)指揮部下設搶救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礦調度室。辦公室主任:礦長成員:各副礦長和所有地面后勤人員職責:1)可按單位事故、事件或災情報告,請示總指揮啟動事故應急救援預案。2)負責通知總指揮部成員和各專業組織人員到高度室集合。3)傳7、達總指揮下達各項命令,通知搶險救災人員趕赴事故現場。4)在事故搶救過程中負責各專業的碰頭會,配合各專業救援單位的搶險救援工作。5)組織協調對外救援有關事宜,負責事故上報。6)落實上組指示和指示,對內通報事故搶救進展情況,并做好相關記錄。(3)指揮部下設九個專業組1)搶救組井下事故行政礦長生產礦長通風礦工瓦檢班長瓦檢班長組長:礦長安全礦長技術礦長瓦檢員瓦檢員地面火災、水災、易燃易爆危險品、交通、人群聚集場所和集會事故。職責:對事故現場情況進行偵察、評估、協調現場搶救,提出搶救方案。組織一切力量嚴格按搶救方案實施現場搶救。控制事故現場的緊急情況,協調現場各應急隊伍。監督應急人員執行有效的應急操作,8、保證應急人員的安全。協助事故后的現場清除和恢復工作。2)技術組組長:技術礦長地測技術員通風技術員機電技術員采掘技術員職責:協同現場總指揮制定搶救方案及安全措施對搶救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及時給予技術支持,并協助現場總指揮及時修改,補充搶救方案。協同現場指揮部制定應急結束后的恢復計劃。3)供電通訊保障組組長:機電礦長電鉗工電鉗工電鉗工機電技術員職責:負責現場照明線路、設施的搶修,保證事故搶救用電。負責組織通訊線路設施的搶修,保證通訊暢通。按總指揮部命令報警,恢復供電或切斷電源。4)物資供應組組長:生產礦長機電礦長通風礦長保管員采購員職責:負責搶救物資的供應,保證搶救物資及時到位。保證搶救資金及時到位。9、5)醫療后勤保障組組長:生產礦長會計出納員通風礦長安全礦長職責:負責現場傷員的緊急救治工作。負責聯系外部醫院支援。負責搶救人員的生活、后勤保障工作。負責對環境進行監測、評估,輔助制定環境修復方案并實施。6)交通保障組組長:行政礦長機電礦長采購員職責:負責組織搶救車輛負責運送事故搶救人員和搶險物資7)治安保衛組組長:行政礦長技術礦長生產礦長保管員安檢員職責:負責事故現場治安保衛,維持現場的秩序,確保搶救工作順利進行。負責交通疏導,確保運送搶救物資及人員暢通。協助對現場及周圍人員防護指導,協助組織人員安全疏散或轉移。8)接待組組長:礦長機電礦長生產礦長會計出納員職責: 負責接待上級單位、增援人員。10、負責接待安置來訪職工家屬,負責做好傷亡職工善后處理工作。9)事故調查組行政礦長技術礦長安全礦長機電礦長生產礦長協助和配合上級有關部門對事故現場進行現場勘察,調查取證。協助和配合上級有關部門對事故進行調查分析。協助和配合上級有關部門對事故進行處理。 四、預防與預警 1 危險源監控 1)危險源監控方式、方法 (1)斜巷跑車監控方式、方法:用游標卡尺檢查絞車提升鋼絲繩直徑;目測絞車提升鋼絲繩斷絲數及銹蝕情況;定期取樣到監測中心檢驗絞車提升鋼絲繩及連接裝置;用塞尺檢查絞車制動閘的間隙。 (2)機車運輸監控方式、方法:使用機車運輸監控系統。 2)預防措施 (1)斜巷跑車傷人事故預防措施 絞車操作工持證上11、崗,并掛牌簽字;接班后對絞車鋼絲繩全面檢查一次,檢查鋼絲繩有無彎折、硬傷、打結、嚴重銹蝕和斷絲超限等;開車前必須檢查防跑車裝置和跑車防護裝置,確保靈敏可靠;開車前必須檢查制動裝置、絞車基礎、深度指示器、過卷保護等安全保護裝置,確保靈活可靠;絞車操作工開車時精力要集中,注意觀察;嚴禁違章開閘放飛車;嚴禁一手開車一手處理爬繩。信號把鉤工持證上崗;必須檢查牽引車數、各車的連接和裝載情況,牽引車數超過規定,連接不良或裝載物料超重、超高、超寬或偏載嚴重有翻車危險時,嚴禁發出開車信號;嚴禁提前打開擋車裝置;嚴禁礦車未到安全停車位置提前摘鉤;嚴禁余繩較多的情況下把礦車強行推過變坡點;嚴禁用不合格的物件代替有12、保險作用的插銷。把鉤工每次提升前必須檢查鉤頭15m范圍內鋼絲繩、保險繩和礦車之間及礦車與鋼絲繩之間連接是否符合規定,發現不符合煤礦安全規程規定時嚴禁使用;鋼絲繩在運行中遭受到掉道、突然停車等猛烈拉力時,必須立即停車檢查,發現不符合煤礦安全規程規定時,嚴禁使用;滾筒上鋼絲繩繩頭固定要牢固,并且至少常留三圈鋼絲繩。車輛連接裝置、鋼絲繩及鋼絲繩連接裝置,必須嚴格按煤礦安全規程的有關規定進行使用前及使用中的檢驗工作,并建立健全檢查實驗臺帳。 斜井串車提升,嚴禁蹬鉤;行車時,嚴禁行人;把鉤工負責行車不行人,行人不行車制度落實。 (2) 機車運輸傷人事故預防措施 電機車司機必須持證上崗,嚴格執行崗位責任制13、和交接班制;開車前必須檢查機車的閘、燈、警鈴(喇叭)、連接器以及撤砂裝置,任何一項不正常時或防爆部分失去防爆性能時,都不得使用該機車;機車司機必須按信號指令行車,在開車前必須發出開車信號;機車運行中,嚴禁將頭或身體探出車外;司機離開座位時,必須切斷電動機電源,將控制手把取下,扳緊車閘,但不得關閉車燈;列車或單獨機車都必須前有照明,后有紅燈;正常運行時,機車必須在列車前端;機車行近巷道口、硐室口、彎道、道岔、坡度較大或噪聲大等地段,以及前面有車輛或視線有障礙時,都必須減低速度,并發出警號;兩機車或兩列車在同一軌道同一方向行駛時,必須保持不少于100m的距離。 井下行人必須走人行道,嚴禁走道心及巷14、道另一側,與車輛交匯時,行人應就近進入躲避硐,無躲避硐時應停止前進,側身站立,讓過車輛。乘坐平巷人行車時人員必須聽從電機車司機及跟車工的指揮,開車前必須掛上防護鏈;乘車人員的人體及所攜帶的工具和零件嚴禁露出車外;嚴禁攜帶有爆炸性的、易燃性的或腐蝕性的物品乘坐平巷人車;列車行駛中和尚未停穩時,嚴禁上下車和在車內站立;嚴禁超員乘坐;嚴禁在機車上或任何兩車廂之間搭乘;嚴禁扒車、跳車和坐礦車;兩車之間嚴禁搭乘人員;車輛掉道時,必須立即向司機發出停車信號;人員必須從人行道一側上下車,不準從兩車之間橫行竄過。 (3)車輛掉道傷人事故預防措施現場安全負責人必須檢查掉道現場巷道及所有設備、設施有無再次發生事故15、的隱患,特別是檢查掉道車輛穩定性是否可靠,嚴格執行先穩車、后處理的作業制度;平巷車輛掉道復軌必須在掉道區域前后40m的地點設置警示標志和車檔;要使用專用復軌器具復軌;兩個或兩個以上車輛掉道時,必須逐個進行復軌;超高、超長、超寬的車輛或重心高、重心偏有傾倒危險的車輛復軌時,必須首先采取可靠的防止車輛歪斜和防止裝載物品滑脫措施后方可復軌,車輛兩側嚴禁站人;采用人力杠桿復軌時,杠桿必須牢固定位,嚴防杠桿轉動或滑脫,一次撬抬高度不得超過150mm,撬起車輪墊木料時,墊料人不得將頭或身體的任何部位放在兩車之間及沒有采取防歪措施的車輛一側。斜巷串車車輛掉道復軌前,必須首先由上把鉤工下行進行檢查,并用道木在16、掉道串車車輛下方支設木馬掩擋后,方可讓下把鉤工上行參加復軌工作;復軌前必須對串車逐個車輛實施可靠的穩車固定;嚴禁用絞車牽引復軌(用復軌器除外);超高、超長、超寬的車輛或重心高、重心偏有傾倒危險的車輛復軌時,必須首先采取可靠的防止車輛歪斜和防止裝載物品滑脫措施后方可復軌;復軌前應使斜巷各車場的所有阻車器和擋車器處于阻車狀態;絞車司機在處理掉道事故過程中,不得離開司機崗位,必須剎緊制動閘;斜巷復軌過程中,不得摘掉鉤頭、連接裝置、保險繩,提升鋼絲繩嚴禁有余繩;斜巷復軌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穿越軌道時,必須從車輛的上方通過,嚴禁從礦車的下方穿越。連續牽引車及所牽引車輛掉道復軌時,必須先反向點動絞車使牽引17、鋼絲繩緩解張力后方可復軌。斜巷段下行時車輛掉道,必須反向點動絞車使處于斜巷上方的牽引鋼絲繩拉緊,不得留有余繩。2、預警行動 1)預警條件 (1)斜巷運輸出現下列情況之一進行預警:絞車提升鋼絲繩斷絲、磨損、銹蝕超限;絞車制動裝置失效;絞車基礎松動;斜巷上車場變坡點處阻車器失效或其它地點有兩組阻車器失效。 (2)機車運輸出現下列情況之一進行預警:電機車的閘、燈、警鈴(喇叭)、連接裝置和撒砂裝置,任何一項不正常或防爆部分失去防爆性能;機車監控系統工作不正常;漏泄通訊系統工作不正常。 (3)車輛掉道出現下列情況之一進行預警:機車四個車輪掉道;平巷組列礦車掉道超過7輛;順槽連續牽引車掉道及所牽引礦車掉道18、超過2輛;特殊運輸車輛掉道:大型設備車、支架車、三超車輛、急運車輛、人車掉道(3節及以上);斜巷跑車、串車(2輛及以上)掉道事故。 2)預警方式、方法符合事故預警條件,現場人員在保障人身安全的情況下應立即用電話向值班人員匯報,同時并立即組織受威脅區域人員撤至安全地點,同時看護好現場,等待命令。值班人員接到預警信息,立即用電話向調度室匯報,調度室接到匯報后,及時通知有關單位值班領導,立即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預防事故的進一步擴大及傷人事故發生,并及時匯報分管礦領導。要隨時準備啟動事故應急預案,組織實施救援。 3)事故預警信息的發布程序 現場人員 生產區隊值班領導 調度室 分管礦領導五、信息報告程序 19、1、現場發生事故時,應立即采用電話方式向調度室、安監部門,由值班人員向單位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匯報或本單位進行匯報,主要領導寸艮據事故的情況立即下達啟動相應的事故應急救援命令,組織實施救援。并在1小時內向市煤炭局調度室匯報。 1)事故報告內容 事故發生時間、地點、類別、性質、經過。 調度室電話號碼: 8370222 2)礦內事故匯報程序 事故地點(時間、地點、事故原因、危害程度、傷及人數、現狀、發展趨勢、影響范圍)呻調度值班主任(詢問內容同上,馬上進入事故處理)值班領導(調度值班主任通知并在1 0分鐘內集合完畢,分析制定事故處理臨時方案)斗總工程師(確定是否實施方案執行或另行確定方案)礦領導(布20、置安排應急措施)、:壓務室:(安排做好一切準備急救小組成立,調度室派專車送人員 進入事故現場并帶急救藥品,必要時醫院救護小組由調度安排下井救援)斗安監站(安排盯好事故現場并組織自救,維護現場安全)斗事故區隊(了解事故基本原因并組織好自救工作)斗有關科室及科室專業人員(準備好圖紙、規程協助事故處理)斗井下調度室、提升井口呻120救護車(提升井口、運送傷病員) 3)向市煤炭局等上級部門匯報程序:4)信息上報事故發生后,礦井調度室必須及時匯報市煤炭局調度室,由市煤炭局負責根據事故級別,在規定的時限內向上級有關部門匯報(死亡12人事故發生后24小時內, 重大傷亡事故發生后6小時內) 。 5)事故信息上21、報的內容包括: 事故發生的單位概況 事故發生的時間(年、月、 日、時、分) 事故發生的地點 事故類型 事故現場總人數、遇險、傷亡人數 事故倘要情況(事故的經過及事故原因初步分析) 事故搶救和各級領導及有關人員趕赴現場組織搶救的有關情況 其它上級要求匯報的信息 2、信息傳遞 2L小時與相關部門的通訊、聯絡方式: 區煤管局值班室:04642933975 市礦山救護隊:04648699865 礦井24小時值班電話:13846469988 3、向外求援的方式 求援聯系方式一般為電話,當發生事故通訊不通時,可以采用敲擊管路、大聲叫喊等方式與救援人員進行聯系。六、應急處置 1、 響應分級 按照事故嚴重程度22、和影響范圍,將事故應急響應級別分為級(一般事故)響應、級(較大事故)響應、級(重大事故)響應。 (1)出現下列情況時啟動級響應:造成或可能造成12人輕傷,或造三級非傷亡事故。 (2)出現下列情況時啟動級響應:造成或可能造成12人重傷,或造成3人及以上輕傷,或造成二級非傷亡事故。 (3)出現下列情況時啟動級響應:造成或可能造成1 人及以上死亡,或造成3 人及以上重傷,或造成一級非傷亡事故。 2、響應程序 1、根據總指揮指示,立即通知各救援小組成員到礦調度室集中。 2、礦調度室和應急指揮中心進一步了解事故情況,整理事故相關資料和圖紙等,為救援工作決策提供基礎資料。3、指揮中心研究、決策救援方案,確23、定各救援小組工作要求,明確現場救援人員安排,選擇合理的救援路線,各成員單位按照應急救援方案認真履行各自的職責。4、根據救援工作的需要,可匯報上級有關領導、部門協調調動其它煤礦救援基地的救援力量增援。 5、根據受傷人員情況,可匯報上級有關領導、部門協調醫療救護中心專家組奔赴現場,加強醫療救護的指導和救治。 6、根據事故情況和救援工作進展情況,及時匯報有關部門并適時向新聞媒體公布。 3、處置措施 1機車運輸傷人事故處置措施 (1)平巷電機車運輸發生追尾、碰頭事故或運輸過程中傷人時,現場人員立即停止車輛運行,將事故發生的地點、性質、造成危害程度及人員傷亡情況向礦調度室和本單位值班領導進行匯報。 (224、)事故造成人員傷害的,現場人員應同時現場進行自救互救和創傷急救,對因擠、壓、碾、砸等原因引起的出血人員,應采取利用繃帶、毛巾包扎止血,出血嚴重的用包扎法止血;對因外傷窒息引起的呼吸停止人員,應用人工呼吸法進行搶救,然后護送上井。 (3)礦調度室在接到事故匯報后,應根據事故響應等級并按照信息報告程序立即電話報告礦長或運輸副礦長或事故單位負責人。事故應急救援總指揮根據事故的情況啟動相應等級的輔助運輸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組織實施救援。 (4)實施救援前,必須切斷架空線電源,并嚴格執行架空線停送電制度。在事故區域前后設置木馬和警戒標志,救援期間嚴禁與救援無關的車輛通行。 (5)靠掩住,防止車輛滑動出現二25、次傷人。 (6)受傷人員救援完畢,用完好的電機車將事故中毀壞的機車拖至電車庫修理。 2斜巷跑車傷人事故處置措施 (1)斜巷發生跑車事故時,信號工必須及時利用信號與司機或其他信號工取得聯系,停止運輸設備運轉,防止事故擴大 ,并立即將事故發生的地點、性質、造成危害程度及人員傷亡情況向礦調度室和本單位值班領導進行匯報。 (2)發生跑車事故造成人員傷害的,現場人員應同時現場進行急救,對因擠、壓、碾、砸等原因引起的出血人員,應采取利用繃帶、毛巾包扎止血,出血嚴重的用包扎法止血;對因外傷窒息引起的呼吸停止人員,應用人工呼吸法進行搶救,然后護送上井。 (3)礦調度室在接到事故匯報后,應根據事故響應等級并按照26、信息報告程序立即電話報告礦長或運輸副礦長或事故單位負責人。事故應急救援總指揮根據事故的情況啟動相應等級的輔助運輸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組織實施救援。 (4)實施救援前,必須切斷絞車電源,并將開關閉鎖、掛牌。絞車司機必須堅守崗位。必須將斜巷所有阻車器搬至阻車位置。 (5)實施救援時,必須從斜巷上頭向下進行救援。 (6)救援受傷人員前,必須將斜巷的車輛可靠鎖牢。 (7)受傷人員救援完畢,將事故中毀壞的車輛復軌后,運至車間修理。 3車輛掉道傷人事故處置措施 (1)車輛掉道或復道過程中發生人身事故時,現場人員立即將事故發生的地點、性質、造成危害程度及人員傷亡情況向礦調度室和本單位值班領導進行匯報。 (2)27、車輛掉道事故造成人員傷害的,現場人員應同時現場進行急救,對因擠、壓、碾、砸等原因引起的出血人員,應采取利用繃帶、毛巾包扎止血,出血嚴重的用包扎法止血;對因外傷窒息引起的呼吸停止人員,應用人工呼吸法進行搶救,然后護送上井。 (3)礦調度室在接到事故匯報后,應根據事故響應等級并按照信息報告程序立即電話報告礦長或運輸副礦長或事故單位負責人。事故應急救援總指揮根據事故的情況啟動相應等級的輔助運輸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組織實施救援。 (4)實施救援前,必須切斷架空線電源,并嚴格執行架空線停送電制度。在事故區域前后設置木馬和警戒標志,救援期間嚴禁與救援無關的車輛通行。 (5)實施救援時,并用木鍥將車輪可靠掩住28、,防止車輛滑動出現二次傷人。 (6)受傷人員救援完畢,及時將掉道的車輛復軌、運走。 4乘坐架空乘人裝置傷人事故處置措施 (1)乘坐架空乘人裝置發生人身傷害事故時,現場人員立即停止乘坐架空乘人裝置運轉,立即將事故發生的地點、性質、造成危害程度及人員傷亡情況向礦調度室和本單位值班領導進行匯報。 (2)事故造成人員傷害的,現場人員應同時現場進行急救,對因擠、壓、碾、砸等原因引起的出血人員,應采取利用繃帶、毛巾包扎止血,出血嚴重的用包扎法止血;對因外傷窒息引起的呼吸停止人員,應用人工呼吸法進行搶救,然后護送上井。 (3)礦調度室在接到事故匯報后,應根據事故響應等級并按照信息報告程序立即電話報告礦長或機電副礦長或事故單位負責人。事故應急救援總指揮根據事故的情況啟動相應等級的輔助運輸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組織實施救援。 (4)實施救援前,必須切斷架空乘人裝置電源,并將開關閉鎖、掛牌,安排專人看守開關。 (5)受傷人員救援完畢,及時修復脫落的乘人器,將鋼絲繩復位。 七、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 由機運隊負責維護管理的應急物資及裝備:井下各主要運輸崗位備有復軌機、道木及鎖車工具;井下各工具房備有救護擔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