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一體智慧城管PDF42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187564
2024-09-20
42頁
6.48MB
該文檔所屬資源包:
智慧城管信息分析系統解決方案合集
1、創新2.0時代基于“五位一體”物聯網平臺的智慧城管宋宋剛剛SONG Gang北京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科技信息中心主任北京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科技信息中心主任Director,Beijing City Administration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Center北京大學移動政務實驗室主任北京大學移動政務實驗室主任Director,mGov Lab ChinaSmart City Administration Based on“5 in 1”IoTPlatform in the Era of Innovation 2.0“互聯網+”是對創新2.0時代新一2、代信息技術與創新2.0相互作用共同演化推進經濟社會發展新形態的高度概括。http:/ Generation of ICT and Innovation 2.0 in a Knowledge-based Society信息通信技術(ICT)的融合和發展,催生了移動技術為代表的普適計算、泛在網絡(2006)。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推動了創新形態的演化和知識社會的形成,進一步催生了面向知識社會的下一代創新,即創新2.0。面向知識社會、以用戶創新、開放創新、大眾創新、協同創新為特點的、以人為本的下一代創新模式,即創新2.0模式(2008)正在給互聯網+時代的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新的3、機遇。Innovation 2.0:The next generation of innovation,in the mobile ubiquitous society,in the knowledge-based society.第一屆、第二屆中國移動政務研討會于2006年、2008年分別在北京大學召開社會拓撲、信息技術與創新形態演變社會拓撲、信息技術與創新形態演變傳統城市數字城市智慧城市創新1.0創新2.0社會拓樸Social Topology地域Region網絡Network流體Fluid特征Characteristics邊界Boundary關系Relation變化和轉型Variatio4、n&transformation 典型信息通信技術應用Typical ICT Application主機、局域網(以及前ICT時代)Mainframe,local network(and Pre-ICT)電話、互聯網Telephone,Internet,e-mail,end user computing移動,泛在技術(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Mobile,Ubiquitous technology(IoT,Cloud Computing etc.)交互Interaction物質、同一地點Physical and co-located虛擬Virtual虛擬+物質Virtual+Physical5、服務提供Service Delivery官僚制、基于辦公室Bureaucratic,office based標準“交易”、信息的Standard transactions,informational用戶中心、行動導向、開放、定制、協同、實時User-Centric,Action oriented,Open,Tailored,coordinated,real time全球化Globalization國家Countries企業Companies個人Individuals政務模式Government Model科層制Hierarchy傳統電子政府Internet Based E-Government6、移動政府、流暢政府、智慧政府Mobile Government、Fluid Government,Smart Government前互聯網互聯網互聯網+Song and Cornford(2006)Mobile Government:Towards a Service Paradigm信息通信技術(ICT)的融合與發展推動了以移動技術為代表的普適計算、泛在網絡的發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物聯網通過智能感知、識別技術與普適計算、泛在網絡的融合應用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典型代表。創新2.0:面向知識社會的下一代創新信息、知識擴散帶來的創新民主化進程重塑了個體的力量,更有7、利于對用戶、對個體需求的關注。以用戶為中心、以社會實踐為舞臺、以用戶創新、大眾創新、開放創新、協同創新為特點的面向信息經濟、知識社會的創新2.0模式正在逐步顯現。SONG Gang,ZHANG Nan,and MEMG Qingguo.Innovation 2.0 as a Paradigm Shift: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ree Innovation Modes.MASS 2009,IEEE Computer Society,2009宋剛宋剛,張楠創新張楠創新2.0:知識社會環境下的創新民主化:知識社會環境下的創新民主化J.中國軟科學,中國軟科學,2009,(8、10):60-66掃一掃關注下一代創新研究創新創新2.02.0視野下的視野下的ICTICT與與公共服務提供公共服務提供模式模式Government Service Delivery Model in Perspective of Innovation 2.0Social Topology,ICT and Government Service Delivery Model Song(2005)Transcending eGovernment:a Case of mGovernment in Beijing互聯網時代的電子政府公共服務提供模式Web Interface信息系統公務員政府機構政府機構9、主機時代(前互聯網時代)政府公共服務提供模式公務員信息系統政府機構政府機構公眾企業社會“互聯網”時代新一代信息技術支撐的移動政府公共服務提供模式信息系統政府機構政府機構公務員公眾企業社會公眾企業社會從協商到協作From Deliberation to CollaborationDeliberationCollaboration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推動了知識社會的創新民主化,從為協商提供通訊工具,到為協作提供交互、制造、知識管理、可視化等工具,推動了從對話、交流到共同行動、共同創造,從協商到協作的轉變。王連峰,宋剛.創新2.0視野下的合作民主:從協商到協作以“我愛北京”政務維基為例J.電子政務,10、2015,(4):73-812012年12月,智慧城市與社會管理創新論壇: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創新2.0作為智慧城市建設的兩大基因,缺一不可!信息通信技術(ICT)融合發展催生了創新2.0(用戶創新、開放創新、協同創新、大眾創新),創新2.0又反作用并重塑著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的形態。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物聯網通過智能感知、識別技術與普適計算、泛在網絡的融合應用,成為創新2.0時代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典型代表。云計算是物聯網的基石,支撐基于創新2.0的大眾參與的計算模式。物聯網催生大數據,推動以用戶為中心、社會為舞臺的創新2.0。移動互聯網繼承了互聯網分享、開放、互動的優勢,是以人為本的11、創新2.0在互聯網的典型體現。“互聯網“互聯網+”+”也被也被認為是創新認為是創新2.02.0時時代代智慧城市智慧城市、政政府府2.02.0的基本特征。的基本特征。ICTICT推動創新形態嬗變推動創新形態嬗變(創新創新2.0)2.0),創新,創新2.02.0引領社引領社會形態、城市形態、政府形態演變。會形態、城市形態、政府形態演變。互聯網互聯網+城市:城市:智慧智慧城市城市,是,是新一代信息技術新一代信息技術支支撐、知識社會撐、知識社會創新創新2.02.0環境下的城市形態環境下的城市形態。互聯網互聯網+政務:政務:政府政府2.02.0,是是新一代信息技術新一代信息技術支撐、支撐、知識社會知識社12、會創新創新2.02.0環境下環境下的政府治理形態。的政府治理形態。創新2.0時代的城市管理:智慧城管Smart City Admin in the Era of Innovation 2.0電子政府Digital government政府2.0Government 2.0數字城市Digital city智慧城市Smart City智慧城管Smart City Admin創新2.0Innovation 2.0宋剛,孟慶國.政府2.0:創新2.0視野下的政府創新J.電子政務,2012,(2/3):53-61新一代ICT+創新2.0+政務新一代ICT+創新2.0+城市智慧城市管理,是新一代信息技術支13、撐、知識社會創新2.0環境下的城市管理新模式,通過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和用戶參與的服務設計(新的業務模式)讓面向老百姓的城市管理服務更美好。Smart City Admin is a new City Admin mode enabled by the new generation of ICT and fueled by Innovation 2.0.Smart City Administration reinvents public value for the city and creates unique value for every citizen in the city by us14、er involved service design.宋剛,鄔倫.創新2.0視野下的智慧城市J.城市發展研究,2012,19(9):53-60 Technology:Internet of Things,Cloud Computing,Big Data,MobileTools and Methodologies:Wiki,Social Network,Fab Lab,Living Lab,Meta Synthesis用戶創新大眾創新開放創新協同創新全面透徹的感知Thorough Sensing寬帶泛在的互聯Ubiquitous Broadband Con智能融合的應用Intelligent C15、onverged App以人為本的可持續創新智慧城市基于全面透徹的感知全面透徹的感知、寬帶泛在的互聯寬帶泛在的互聯、智能融合的應用智能融合的應用,實現以用戶創新、大眾創新、開放創新、協同創新為特征的以人為本的可持續創新以人為本的可持續創新政府政府2.0/2.0/智慧城市的四大特征智慧城市的四大特征Four Characteristics of Smart city/Gov 2.0People Centered Sustainable InnovationUser InnovationMass InnovationCo-InnovationOpen Innovation北京“五位一體”城管物聯網16、平臺Cloud-Terminal 云到端的基礎支撐平臺Synthesis Application 綜合應用平臺Sensing 城市環境秩序和資源感知平臺指揮決策指揮決策智能化公共服務系統公共服務系統接入反饋決策支持系統決策支持系統指揮調度系統指揮調度系統巡查監察系統巡查監察系統派遣反饋接入反饋接入接入反饋政務信息系統政務信息系統分析建模分析建模智能識別智能識別常量體系常量體系三高分析三高分析模擬仿真模擬仿真集成研討廳集成研討廳市民參與市民參與咨詢咨詢投訴投訴建議建議疏堵結合疏堵結合勤務報備勤務報備勤務部署勤務部署日常派單日常派單預案體系預案體系資源調度資源調度點對點指揮點對點指揮視頻巡查視頻巡17、查自動巡查自動巡查日常巡查日常巡查巡查核實巡查核實反饋分析反饋分析監察考核監察考核綜合協調綜合協調輿情監測輿情監測部門聯動部門聯動領導批示領導批示專業巡查專業巡查社區服務社區服務政務信息政務信息人力資源人力資源電子法律文書電子法律文書用戶展現用戶展現市民城管通市民城管通大屏展示系統大屏展示系統執法城管通執法城管通電腦展示屏電腦展示屏服務服務ServiceService指揮指揮CommandCommand監察監察SupervisionSupervision分析分析AnalyzingAnalyzing感知感知SensingSensing基于“五位一體”物聯網平臺的智慧城管基于“五位一體”物聯網平臺18、的智慧城管The Practice of BeijingSmart City Administration based on“5 in 1”Internet of Things Platform感知Sensing分析Analyzing服務Service指揮Command監察Supervision巡查監察Patrol&Supervision指揮決策Command&Decision公共服務PublicService精細化Delicacy智能化Intelligence社會化Governance巡查即錄入、巡查即監察工作模式感知數據驅動的高峰勤務模式基于創新2.0的公共服務模式北京“五位一體”城管物聯19、網平臺Cloud Terminal云到端的基礎支撐平臺Synthesis Application 綜合應用平臺Sensing 城市環境秩序和資源感知平臺基于“五位一體”物聯網平臺的智慧城管基于“五位一體”物聯網平臺的智慧城管The Practice of BeijingSmart City Administration based on“5 in 1”Internet of Things PlatformRecording and Inspecting while Patrolling Working ModePublic Service Mode based on innovation 2.20、0Sensory Data Driving Commanding Mode#執法車輛1200輛城管執法車、880余套執法車GPS終端400余套無線車載取證裝置執法隊員5000余部數字集群(TETRA)、6300余部執法城管通視頻監控400個無線視頻監控探頭21000路公安共享視頻1000余個建委工地視頻噪聲監測20個工地施工噪聲監測北京智慧城管:環境秩序和執法資源感知平臺北京智慧城管:環境秩序和執法資源感知平臺Smart City Administration:City and Resource Sensing Platform公眾參與Public Service and Participat21、ionBusiness and Decision Support“I Love Beijing”市民城管通市民城管通城管地圖城管地圖物聯網平臺物聯網平臺3 in 1 執法城管通執法城管通基于物聯網和創新2.0,在資源整合基礎上初步構建北京城管云,依托云計算,實現了端到端(“執法城管通”與“市民城管通”)的互動,強化支撐一線、支撐決策、服務市民的能力。大數據大數據北京城管云北京城管云City Administration Cloud,big data,任務處理應用服務應用服務存儲服務存儲服務計算服務計算服務北京智慧城管:云到端的基礎支撐平臺北京智慧城管:云到端的基礎支撐平臺Smart City 22、Administration:Cloud Terminal Supporting Platform2013年4月,執法城管通移動應用管理平臺投入運行,實現對執法城管通應用發布、升級,以及用戶、權限的統一管理。同時,基于Android的執法城管通終端完成升級,努力打造執法城管通“三個一”功能:綜合執法的“一卡通”、督促考核的“成績單”、應急處理的“護身符”,助力智慧城管建設。護身符成績單一卡通整合綜合應用:“執法城管通”的“三個一”整合綜合應用:“執法城管通”的“三個一”“3 in 1”Law enforcement urban management mobile system launched23、All Work in OneEvaluationEmergencyReport一卡通、成績單、護身符“執法城管通”的“三個一”“執法城管通”的“三個一”“3 in 1”Law enforcement urban management mobile system launched2012年10月,城管物聯網平臺及新一代指揮中心投入運行。基于物聯網平臺的指揮調度中心投入使用。基于巡查、感知等多渠道的數據采集與匯總,分析城管執法的“高發時間、高發地點、高發違法形態”三高問題,實現三色態勢分析和預警,初步形成感知數據驅動的高峰勤務模式,提高了及時回應群眾訴求和快速應急反應的能力基于“五位一體”物聯網24、平臺的智慧城管城市環境秩序和資源感知平臺噪聲數據視頻數據執法車位置數據執法隊員數據業務采集數據綜合應用平臺云到端的基礎支撐平臺存儲巡查監察系統指揮調度系統公共服務系統決策支持系統政府信息系統服務計算基于創新2.0的公共服務模式感知數據驅動的高峰勤務模式巡查即錄入、巡查即監察工作模式“我“我愛愛北京”北京”I Love Beijing市民市民residentsresidents建議propose舉報report挑錯rectify咨詢consult評價“疏堵結合”便民菜市場Community Convenience Market糾錯城管政務維基(Government Wiki)數據開放(Open 25、Data)Evaluationrectify開放數據集下載(Dataset Download)匯聚群體智慧,大眾參與管理(Public Participation,Crowd Sourcing,Collective Inteligence)城管地圖公共服務平臺2012年7月,“我愛北京”城管政務維基系統上線試運行,就城市管理相關政策和工作方案制定問計一線城管執法隊員和廣大城市管理志愿者,依托維基系統建設推進“人民城市人民管”的探索。自時代將北京城管維基系統作為“城市自管理”的代表,并高度評價:“基于創新2.0的智慧城管系統,成功實現了市民“自管理”和政府管理的上下融合,形成與公共管理的有效互動26、,更是政府有序發揮市民“自管理”功能的一種創舉。”“我愛北京”城管政務維基系統:“I Love Beijing”City Administration Wiki“我“我愛愛北京”北京”I Love Beijing“I Love Bejing”APPAndroidIOS舉報糾錯便民菜市政務維基2012年1月上線基于“五位一體”物聯網平臺的智慧城管城市環境秩序和資源感知平臺噪聲數據視頻數據執法車位置數據執法隊員數據業務采集數據綜合應用平臺云到端的基礎支撐平臺存儲基于創新2.0的公共服務模式感知數據驅動的高峰勤務模式巡查即錄入、巡查即監察工作模式巡查監察系統指揮調度系統公共服務系統決策支持系統政府信27、息系統服務計算2010年11月,EU負責推進下一代創新的官員、歐洲Living Labs組織(ENoLL)、歐洲智慧城市網絡負責人Oliveira博士(Chair of ENoLL)出席“創新2.0與城市管理”研討會(Innovation 2.0 and Smart City ManagementSeminar)。他認為:北京城管在以市民為主體、用戶參與建設城管信息系統的信息化建設理念和實踐與ENoLL倡導的下一代創新有很多可以互相學習借鑒的地方,愿就面向下一代創新的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務、智慧城市建設方面互相借鑒,共贏發展。交流與合作:創新2.0與智慧城管Innovation 2.0 and S28、mart City Management2011年10月14日,北京城管“基于創新2.0的城管地圖服務模式”獲得“FutureGov Award”授予的“Technology Leadership”大獎,是繼新加坡國內稅務局、菲律賓馬里基納市、馬來西亞行政現代化和管理規劃中心、大韓民國行政安全部之后,第五個獲得該獎的亞洲地區政府機構。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政府前任首席信息官,澳大利亞政府聯邦服務部前任首席信息官Jane Treadwell女士為我局代表頒發獎杯“放在創新2.0時代的電子政務發展背景下特別有意義,更重要的是其前瞻性給國內以及整個亞太區同行重要的啟發和前行的動力”新西蘭前政府CIO及此29、次獎項的評委Laurence Millar榮譽與認可 Honors在2011年度中國IT財富(CEO)年會和中國信息主管(CIO)年會上,北京市城管執法局獲得會議最高獎“2011推動中國信息化進程突出貢獻獎”。榮譽與認可 Honors榮譽與認可 Honors北京市城管執法局李潤華局長被授予“2012年電子政務年度人物獎”,北京城管“五位一體”物聯網平臺項目獲得“2012 年電子政務創新應用獎”,并被作為典型案例收錄于中國電子政務年鑒(2012)。典禮發布詞中強調,李潤華局長立足世界城市管理前沿,以服務和創新為理念,前瞻性地提出感知、分析、服務、指揮、監察“五位一體”城管物聯網平臺總體建設思路,30、通過“巡查即錄入、巡查即監察”的工作模式、感知數據驅動的高峰勤務模式和基于創新2.0的公共服務模式等三大新模式構建推進城市管理精細化、智能化、社會化,并組織完成北京市第一批物聯網應用示范項目 城管物聯網平臺建設,在首都城市管理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是對世界城市、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先行實踐。英國國家創新與藝術基金會主席Geoff Mulgan考察了北京智慧城管,并在2014年中國智慧城市報告將其作為中國智慧城市建設的突出實踐。北京“五位一體”智慧城管還被納入2015年出版的聯合國智慧城市報告的典型案例。英國2014年5月份的中國智慧城市報告,對北京城管移動應用進行重點報道。(http:/www.31、nesta.org.uk/blog/smart-cities-and-china)榮譽與認可 HonorsService Design and Business model is Key!-Professor Solvang2013年6月,北京物聯網研究會聯合北京市城管執法局科技信息中心召開“物聯網和智慧城市管理”研討會,認為城管物聯網平臺建設充分體現了技術集成與應用創新的緊密結合,特別是基于物聯網平臺的三大新模式構建實現了應用驅動的創新,充分體現了智慧城市依托新一代信息技術實現管理和服務模式創新,達到城市讓人民生活更美好的愿景,具有很高的應用示范價值。首都智慧城管政府2.0典型案例2014年32、11月15日,“政府2.0:創新2.0視野下的政府治理”典型案例現場研討在我局召開。研討會由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南開大學等國內高校從事電子政務研究和教學的同行發起,由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承辦。榮譽與認可 Honors2015年4月2日,國家行政學院“創新戰略與國家繁榮:創新2.0”司局級公務員研討班在我局舉行。榮譽與認可 Honors思考:智慧城市管理絕非數字化城市管理的一次簡單技術升級。Reflection:Smart City Management is not just another technological upgrading of Digital City33、 Management.智慧城管與數字城管的八大區別Smart vs.Digital:Eight Differences從數字城管到智慧城管:創新2.0視野下的城市管理創新,城市管理與科技2012年第6期數字化城市管理數字化城市管理智慧城市管理智慧城市管理Digital City Management Smart City Management數字城管通過通過城市地理空間信息與城市管理各方面信息的數字化在虛擬空間再現傳統城市。智慧城管則注重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利用傳感技術、智能技術實現對城市管理與運行狀態的自動、實時、全面透徹的感知。當數字城管通過城市管理各行業領域的信息化及初步整合提高了各行業管34、理效率、服務質量,并實現了初步協同。智慧城管則更強調通過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進一步實現城市管理信息化的集約化和智能化,發揮城市管理信息化的整體效能。智慧城管則更注重通過泛在網絡、移動技術,依托執法城管通、市民城管通等載體實現無所不在的互聯和隨時隨地隨身的智能融合服務。數字城管的管理對象聚焦在基于地理信息系統的“部件”和“事件”管理,即圍繞“物”(城市公共設施及環境)及與“物”相關的“事”的管理。智慧城管則更加重視人的主體地位及社會服務管理,將管理對象拓展到“人、地、物、事、組織”的全方位管理。數字城管基于互聯網形成初步的業務協同vs.數字城管通過專業隊伍參與網格劃分、數據普查等方式關注35、數據資源的生產、積累和應用。智慧城管則更加關注社會各方參與的開放數據建設與共享。數字城管通過建立監督指揮中心、聘用監督員等方式實現指揮和監督的協同互動。智慧城管則更注重通過社會資源的廣泛發動,通過市民城管通、城管政務維基的方式匯聚大眾的力量和群眾的智慧解決城市管理難題。智慧城管則更強調人的主體地位,更關注用戶視角的服務設計和提供,更強調開放創新空間的塑造及其間的市民參與、用戶體驗,及以人為本實現可持續創新。數字城管致力于通過信息化手段實現城市運行與發展各方面功能,提高城市管理效率,服務城市建設與發展。智慧城管則更強調通過政府、市場、社會各方力量的參與和協同實現城市公共價值塑造和獨特價值創造。數36、字城管更多注重利用信息技術實現城市各領域的信息化以提升生產和管理效率數字化城市管理數字化城市管理智慧城市管理智慧城市管理Digital City Management Smart City Managementvs.城市運行城市建設城市規劃創新2.0重新定義城市規劃、建設、運行城市管理是城市規劃、城市建設、城市運行全過程的動態管理過程。創新2.0時代的“互聯網+”智慧城市,為重新認識城市規劃、建設與運行提供了新視野。隨著知識壁壘消融帶來的精英創新向大眾創新的轉變,隨著抽樣實驗數據向大數據全數據的轉變,傳統的由城市規劃師依據抽樣調查數據規劃城市正在向公眾參與面向城市運行的數據驅動的規劃方式轉變,37、城市管理也正從一個以傳統規劃為主的生產過程變成一個運行數據驅動的以人為本的服務過程。創新2.0不僅僅是給城市管理提供了全新的技術工具,更重要的是城市運行以及社會公眾的參與將在管理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從而再造創新2.0時代的城市管理并重新定義城市規劃、城市建設與城市運行。創新2.0改寫城市地理、再造城市服務智慧城市是為了更好地為市民服務,也需要市民參與,城市才能更加智慧和美好。創新2.0注重城市中市民的參與,挖掘城市運行中市民真正的需求,并激發政府、市場和個體的協同創新的力量,把握創新2.0時代的城市規劃、建設、運行趨勢,通過以人為本的可持續創新,實現真正有預見性和創造性的改變。從數字城市到38、智慧城市從數字城市到智慧城市From Digital City to Smart City“互聯網“互聯網+”=新一代新一代ICT+創新創新2.0數字城市智能城市智慧城市物聯網等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創新創新2 2.0.0以人為本的可持續創新以人為本的可持續創新“互聯網+”是建設創新2.0時代智慧城市的必由之路,“互聯網+”的“+”,不僅僅是技術上的“+”,更是思維、理念、模式上的“+”,其中以人為本推動管理與服務模式創新是其中的重要內容。“五位一體”智慧城管是創新2.0時代數字城管建設的必然要求。智慧城管智慧城管 感知北京感知北京 服務首都服務首都 服務市民服務市民Smart City Administration,Sensing Beijing,Serving the Capital City,Serving the peo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