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北京住宅樓工程測量施工方案長城杯.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188328
2024-09-20
24頁
374.34KB
1、建筑資料下載就在算龍網一、編制依據2二、工程概況2三、施工準備3四、施測原則5五、主要施工測量方法5六、質量標準15七、沉降觀測與變形觀測15八、測量復核和資料的整理17九、施工管理措施17十、儀器保養和使用制度19、編制依據序號類別名稱編號12345國家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6北京建筑工程測量規程DBJ01-21-957企業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程序文件二、工程概況序號項目內容1工程名稱2建設地點3建設單位4設計單位5監理單位6測繪單位7質量監督8施工單位10質量冃標一次驗收合格率100%12建筑面積40844. 39 m2,13檐高99. 5m14層數-2/35F、2、機房層150. 00絕對標高23. 30m16室內外高差0. 3m17層 高地下室地下二層3. 25m、地下一層3. 01m1-35 層2. 8m機房層3. 6m18建筑用途地下室地下一層為儲藏間、地下二層戰時五級人員俺蔽,平時為人員活動,人防防化等級為乙級135層住宅19結構形式剪力墻結構20基礎形式筏板基礎21基礎底標高-7. 62m三、施工準備1、場地準備本工程施工時拆遷工作已基本結束,現場地勢基本平坦,定位測量施工 前先進行場地平整、清除障礙物后即可進行施工定位放線丁作。2、測量儀器準備根據本工程的規模、質量要求、施工進度確定所用的測量儀器,所有測 量器具必須經專業法定檢測部門檢驗合格3、后方可使用。使用時應嚴格遵照工 程測量規范HB50026-93及公司程序文件監視和測量裝置控制程序(SZCX -18)要求操作、保管及維護,并設立測量設備臺帳。測量儀器配備一覽表序號測量儀器名稱型號規格單位數量備注1電了經緯儀DJD2臺12水準儀DS3臺13鋼卷尺50m把15m把54塔尺5 m根25工程檢測尺jzc2套26塞尺15mm把23、技術準備(1) 施工測量組織工作1) 本項目部特派專業測量人員成立測量小組,根據設計院的總平而圖的 坐標點、芙蓉花園A7#樓測量成果資料控制點及現場實際控制點進行施測,并 按規定程序檢查驗收,對施測組全體人員進行詳細的圖紙交底及方案交底, 明確分工,所有施4、測的工作進度逐日安排,由組長根據項目的總體進度計劃 進行安排。2) 測量人員及組成:測量負責人1名,測量技術員1名,測量員2名。(2) 參加施工的測量技術員、驗線人員必須持證上崗,施工放線人員要 固定,不能隨便更換,如有特殊需要必須由現場技術負責人同意后負責調換, 以保證工程正常施工。(3) 全面了解設計意圖,認真熟悉、審核圖紙。測量人員必須熟悉圖紙, 了解設計意圖,學習測量規范,充分掌握軸線、尺寸、標高和現場條件,對 各設計圖紙的有關尺寸及測設數據應仔細校對,必要時將圖紙上主要尺寸摘 抄于施測記錄本上,以便隨時查找使用。(4)測量人員測量前必須到現場踏勘,全面了解現場情況,復核測量控 制點及5、水準點,保證測設工作的正常進行,提前編制施工測量方案。(5)測量人員必須按照施工進度計劃要求,施測方案,測設方法,測設 數據計算和繪制測設草圖,以此來保證工程各部位按圖施工。四、施測原則1、認真學習執行國家法令、政策與法規。明確一切為工程服務,按圖施 工,質量第一的宗旨。2、遵守“先整體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先確定“平面控制網”,后以控 制網為依據,進行各細部軸線的定位放線。3、必須嚴格審核測量原始依據的正確性,堅持“現場測量放線”與“內 業測量計算”工作步步校核的工作方法。4、測法要科學、簡捷,儀器選用要恰當,使用要精心,在滿足工程需要 的前提下,力爭做到省工、省時、省費用。5、定位工作必須執6、行自檢、互檢合格后再報檢的工作制度。6、緊密配合施工,發揚團結協作、實事求是、認真負責的工作作風。五、主要施工測量方法1、坐標及高程引入(1)坐標點、水準點引測依據1)坐標點引測依據(GPS測量成果表)點名縱坐標(x)橫坐標(y)TG1305716.659527799.811TG2305720. 159527831.211TG3305720. 159527861.861TG4305703. 009527861.861TG5305681. 309527823.811TG6305683.409527809.061根據GPS測量成果各點的坐標用全站儀進行引測A7#樓的各坐標2) 設計院總平面圖各坐標7、控制點見下表:點號縱坐標(X)橫坐標(y)1305716.984527799. 8612305720. 284527861.4213305720. 794527861.4214305681.374527823.7215305683.174527809.Ill3)高層引測依據根據測量成果TG2#點:絕對標高21. 357進行推算該工程的土0. 00相當 于絕對標高23. 30。總平面圖首層地面標高23. 30m為新建調度樓0. 00水準 控制點見下表:建筑物外側高程控制點點號高程(m)備注TG2# 點21. 357新建工程首層地面標咼23. 30m(2)場區平面控制網布設原則平面控制應先從整體考8、慮,遵循先整體、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 原則,布設平面控制網首先根據設計總平面圖,現場施工平面布置圖,選點 應選在通視條件良好、安全、易保護的地方,本工程各樓座控制樁、控制點 布設在混凝土護坡坡頂或圍墻上,并用紅油漆作好測量標記。(3)引測坐標點、水準點,建立局域控制測量網1) 坐標點根據設計圖紙、施工組織設計對樓層進行網狀控制,兼顧土0. 000以上施 工,確定控制軸線坐標為:A7#樓以縱軸選定A軸、E1軸為主控軸,橫軸選定1軸、42軸為主控軸 線。第一步:施測時,首先,校核設計院提供的各樓座坐標控制點的相對距 離、夾角是否符合,若有出入必須與設計院進行溝通,確認后方可進行施測。第二步:9、校核完畢后,采用輸入坐標的施測方法進行定位的方法。將全 站儀置于TG1點處作為后視點,對中整平,TG1點作為前視點,然后輸入各軸 網控制點坐標進行定位。第三步:采用全站儀坐標測量功能,復查調度樓各定位點。利用TG3、TG4 已知點,然后前置光靶于各定位點,測讀各定位點的坐標,復查校核各樓座 坐標數據。至此,建立了本樓座測量的控制軸線網,如附圖。建筑資料下載就在算龍網 魏統狀輛外猷寸,翹細角信 般尉北因名制因B期從現場場地的實際情況來看,整個基槽采取大開挖,在基礎大開挖前, 用經緯儀將各控制軸線引測到基坑外通視條件良好、安全、易保護的地方。定位方法:用經緯儀根據盤左盤右取中的原則,及鋼尺量距的方10、法(量 距誤差小于1/10000;測角誤差小于20)定出角樁引樁,具體方法為在定位樁點上安經緯儀,后視對面同軸樁點,倒轉望遠鏡,定出該軸線的延長線,用鋼尺配合在量岀距外墻皮5. 0m的地方釘上樁位作為建筑物的角樁引樁 并引測到圍墻上。引樁確定后應按規范妥善保護。2)水準點高程控制點根據測繪院提供的TG2(21.357m,絕對標高)高程控制點,采用環線閉合的方法,將外側水準點引測至場內,向施工現場四周圍墻上引測本工程固定高程控制點為23. 30m,東、四、南、北側各設一個。2、測量控制方法(1)軸線控制方法基礎部位主要采用“軸線交會法”,主體結構主要為“內控天頂法”。(2)高程傳遞方法基礎部位主11、要采取“鋼尺掛垂球法”,主體結構為“鋼尺垂直傳遞法”。(3)軸線及高程點放樣程序1)基礎工程2)地下結構工程3)地上結構施工3、基礎測量放線(1) 軸線投測1) 土方開挖:由于本工程基礎土方為大開挖,開挖前根據控制樁放出基 坑邊上口線,在挖出工作面后,先釘出距坑邊1米控制樁,以此控制坑的開 挖尺寸和邊坡坡度。2) 底板放線:防水及其保護層施工完畢后直接采用基坑外控制樁兩點通 視直線投測法,向基礎平臺投測軸線,為防止軸線上墻、柱鋼筋、模板影響 測量觀測,故采取軸線偏離1000mm設定施工觀測控制線。再按施工觀測控制 線引放出墻體控制線、門窗洞口細部尺寸線以及距墻皮300mm墻體模板施工 控制線,12、且每次施工觀測控制線的放樣必須獨立施測兩次,經校核無誤后方 可使用。剪力墻位置線剪力墻300“控制線/ /L軸線剪力墻模板控制線3) 地下墻體及頂板放線:底板施工完畢后在底板上精確投測出主軸線的 位置,并嚴格檢查主軸線的投測尺寸,主軸線放線完畢后,根據主軸線的位 置放出墻體控制線、門窗洞口細部尺寸線、柱尺寸線以及距墻皮300mm墻體 模板控制線,4) 基礎電梯井、集水坑,根據其與主控線關系確定其長短邊方向的中心 線對稱放樣,以便復核。(2) 標高控制1)咼程控制點的聯測:在向基坑內引測標咼時,首先聯測咼程控制網點, 以判斷場區內水準點是否被碰動,經聯測確認無誤后,方可向基坑內引測所 需的標高。13、2)標高的施測:為保證豎向控制的精度要求,對每層所需的標高基準點, 必須正確測設,在同一平面層上所引測的高程點,不得少于三個。并作相互 校核,校核后三點的偏差不得超過3mm,取平均值作為該平面施工中標高的基 準點,基準點應標在邊坡立面位置上,所標部位應先用水泥砂漿抹成一個豎 平面,在該豎平面上測設定施工用基準標高點,用紅色三角作標志,并標明 絕對高程和相對標高,便于施工中使用。3)為了控制基槽的開挖深度,當基槽快挖到槽底設計標高時,用水準儀 在槽壁上測設一些水平木樁,使木樁的上表面離槽底的標高為一固定值。為 施工時方便,一般在槽壁各拐角處和槽壁每隔34m均測設一水平樁。必要 時可沿水平樁上表面14、掛線檢查槽底標高。4)根據標高線分別控制墊層標高和混凝土底板標高,墻、柱模板支好檢 查無誤后,用水準儀在模板上定出墻、柱標高線。拆模后,抄測建筑lm線控 制頂板高度,在此基礎上,用鋼尺作為傳遞標高的工具。4、主體結構測量放線(1)樓層主控軸線傳遞控制1)在首層平面復測校核樓層施工主控軸線,并按照施工流水段劃分要求 細分二級控制點。在首層平面施工時留置二級控制線交叉內控點,預埋鋼板 (200X200X8mm),在內控線的鋼板交點上打(Hmm小坑并點上紅漆作為向上 傳遞軸線的內控點。以后所有上層結構板均在同一位置預留200X200mm的洞口,作為依次向上傳遞軸線的窗口。2)激光控制線投測方法:在首15、層控制點上架設激光經緯儀,調整儀器對 中整平后啟動電源,使激光經緯儀發射出可見的紅色光束,投射到上層預留 孔的接受靶上,查看紅色光斑點離靶心最小點,將儀器旋轉4個90。畫圓, 將4點連成十字,其中心點即為圓心,此點即作為第二層上的一個控制點, 其余控制點可用同樣的方法向上傳遞,彈出控制線。投測完畢檢查無誤后,根據主軸線測放細部墻線、門窗洞口線以及模板控制 線,統一以墻邊線外側300mni控制模板邊線。4)建筑物大角鉛直度的控制:首層墻體施工完畢后,分別在大角兩側20cm 處的外墻上,各彈出一條豎直線,并涂上兩個紅色三角標記,作為上層墻體 支模板的控制線,上一層支墻體模板時,以此20cm線校準模16、板邊緣位置,以 保證墻角與下一層墻角在同一鉛直線上,如此層層傳遞,從而保證建筑物大 角的鉛直度。垂直度控制在2%。以內。5)外墻窗洞口上下垂直位置控制方法:首層墻體施工完畢后,校核外墻窗洞口的位置線,并在洞口外側墻面上彈出洞口豎直中心,分別在洞口上下 豎直線上涂上兩個紅色三角標記,作為上層外墻窗洞口模板安裝的控制線。上層外墻拆模后將外墻洞口豎直中心線向上引側,如此層層傳遞。中心線位 移控制在3mm。(2)樓層標高傳遞控制1)高程控制網的布置:本工程高程控制網采用水準法建立,現場共設置 四個水準點,分別設在現場周圍的東、南、西、北處各設個,每點間距約 50米。2)標高傳遞:主體上部結構施工時采用17、鋼尺直接丈量垂直高度傳遞高程。 首層施工完后,應在結構的外墻面抄測+ 50cm交圈水平線,在該水平線上方 便于向上掛尺的地方,沿建筑物的四周均勻布置四個點,作出明顯標記,作 為向上傳遞基準點,這四點必須上下通視,結構無突出點為宜。以這幾個基 準點向上拉尺到施工面上以確定各樓層施工標高。在施工面上首先應閉合檢 查四點標高的誤差,當相對標高差小于3mm時,取其平均值作為該層標高的 后視讀數,并在鋼筋上抄測該層結構+ 50cm水平標高線,以便確定模板標高、 門窗洞口標高。墻體模板拆除后,在墻上彈出建筑l0m線和頂板支模200nmi 頂板模板控制線以及頂板模板上n模板線。3)由于鋼尺長度有限,因此向上18、傳遞高程時采取接力傳遞的方法,傳遞 時應在鋼尺的下方懸掛配重(要求輕重適宜)以保持鋼尺的垂直。4)每層標高允許誤差3mni,全層標高允許誤差15mm,施工時嚴格按照規 范要求控制,盡量減少誤弟。5、裝修及安裝工程測量放線控制裝修及安裝工程施工時平面控制仍以結構施工控制線為依據,標高控制 引測建筑+50cm標高線,要求交圈閉合,誤差在限差范圍內。(1) 內裝修測量:以該層結構室內四周墻面+l0ni線作為內裝修施工的 標高控制線。根據+ 1.0m水平線來控制地面面層的標高;根據每層結構施工 墻體控制線放出各內隔墻、分戶墻以及外墻保溫線等細部尺寸線;室內門窗 洞口豎直控制線由軸線關系彈岀,水平控制線19、也由鋼尺彈出;外門窗以頂層 分出的邊線為準,用經緯儀將邊線標劃在外墻面上的各層窗洞口兩側,彈出 豎向控制線,窗口橫向控制線用鋼尺傳遞,并彈在墻上。(2) 外裝修測量:結構施工每層墻體完成后,用儀器在外墻面上的各大 角兩側,窗洞口兩側等20cm處投測豎向控制線。在投測室內水平控制線的同 時在外墻面上投測相同高度的水平控制線,作為外墻面裝修的標高控制標準。6、測量注意事項(1) 儀器限差符合同級別儀器限差要求。(2) 鋼尺量距時,對懸空和傾斜測量應在滿足限差要求的情況下考慮垂 曲和傾斜改正。(3) 標高抄測時,采取獨立施測二次法,其限羌為3mm,所有抄測應 以水準點為后視。(4) 垂直度觀測,若采20、取吊垂球時應在無風的情況下,如有風而不得不 采取吊垂球時,可將垂球置于水桶內。7、細部放樣的要求(1) 用于細部測量的控制點或控制線必須經過檢驗。(2) 細部測量堅持由整體到局部的原則。(3) 方向控制盡量使用距離較長的點。(4) 所有結構控制線必須清楚明確。六、質量標準工程測量應以中誤差作為衡量測繪精度的標準,二倍誤差作為極限誤差。為保證誤差在允許限差內,各種控制測量必須按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93 執行,操作按規范進行,各項限羌必須達到下列要求:1、建筑物控制網允許誤差1/15000(邊長相對中誤差)20(測角中誤差)2、豎向軸線允許偏差每層3 mm全高15mm3、標咼豎向傳遞允許偏21、差每層 3mm全高 15 mm七、沉降觀測與變形觀測本工程沉降觀測、變形觀測由業主委托相應資質的測量單位進行。1、建筑物自身的沉降觀測以建設單位聘請的有資質的測繪院施測數據為準。要求“三定”及定人、 定點、定儀器。(1)應設計要求,本建筑物做沉降觀測,要求在整個施工期間至沉降 基本穩定停止進行觀測。(2) 本建筑物施工時沉降觀測按二等水準測量進行,觀測精度如下表:沉降觀測精度參考表等級標高中誤差 (mm)相鄰高差中誤差 (mm )觀測方法往返校差附和或環線閉合差 (mm )k竺 *、J土 0.5+ 0.3二等水準測量0. 6nl/2 5為測站數)(3) 沉降觀測點設置:根據設計要求布設沉降觀測22、點,用于沉降觀測的 水準點必須設在便于保護的地方。(4) 當澆筑基礎墊層混凝土時,在墊層平面位置埋設臨吋觀測點,待穩 定后及時進行觀測。(5) 待基礎結構施工完工后將臨時觀測點移至基礎底板上埋設,并及時 進行觀測。(6) 直到0.00時按平面布置位置埋設永久性觀測點,每施工一層復測 一次,直至竣工。(7) 工程竣工后,第一年測四次,第二年測二次,第三年后每年測一次, 直至沉降穩定為止,一般為五年一次。(8) 觀測資料及時整理,并與土建施工技術人員一同進行分析成果。2、基坑護坡的位移觀測(1)在基坑開挖后,在護坡壓頂上布設變形點(變形點間隔10米左右)。 并在護坡基坑一側500mm左右設置平面控23、制點線(即一點為置儀點,一點為 后視點),用經緯儀視準線法,以各變形點的角度變化為依據進行觀測,判別 其變形位移量。(2)基坑外觀測用點必須設置永久性固定位置,且應深埋于凍土層下0. 5mo(3) 變形點觀測頻率為每月三次,雨、雪后加測一次,直至地下工程完 工為止。(4) 做好變形觀測數據資料的整理,及時分析和處理成果。八、測量復核和資料的整理1、工程定位、測量工作完成后,市監理單位和業主參加驗線,驗線方法 和驗線儀器與放線時程序相同,以確保驗線工作的檢查獨立性。2、樓層驗線由現場質量員及專職驗線員復驗各樓層的放線結果合格后, 報監理工程師復驗。3、外業記錄采用統一格式,裝訂成冊,內業及時整理24、并填寫有關表格, 并由不同人員將原始記錄及有關表格進行復核,對于特殊測量要有技術總結 和相關說明。4、對各層放樣軸線間距離等釆用鋼尺復核,達到準確無誤。5、所有測量資料統一編號,分類裝訂成冊。九、施工管理措施1、保證質量措施(1) 為保證測量工作的精度,應繪制放樣簡圖,以便現場放樣。(2) 對儀器及其他用具立時進行檢驗,以避免儀器誤差造成的施工放樣 誤差。測量工作是一個極為繁忙的工作,任務大、精度高,因此必須按工 程測量規范要求,對測量儀器、量具按規定周期進行檢定,在周期內的經 緯儀與水準儀的主要軸線關系還應每23個月進行定期校驗。此外,還應做 好測量輔助工具的配備與校驗工作。(3) 每次測角25、都應精確對中,誤差土0. 5mm,并采用正倒鏡取中數。(4) 高程傳遞水準儀應盡量架設在兩點的中間,消除視準軸不平行于水 準軸的誤差。(5) 使用儀器時在陽光下觀測應用雨傘遮蓋,防止氣泡偏離造成誤差, 雨天施測要有防雨措施(6) 每個測角、丈量、測水準點都應施測兩遍以上,以便校準。(7) 每次均應作為原始記錄登記,以便能及時查找。2、安全技術措施(1) 施工測量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2) 在基坑邊投放基礎軸線時,確保架設的經緯儀的穩定性。(3) 軸線投測到邊軸時,應將軸線偏離邊軸1米以外,防止高空墜落, 保證人員及儀器安全。(4) 每次架設儀器,螺旋松緊適度,防止儀器脫落下滑。(526、) 較長距離搬運,應將儀器裝箱后再進行重新架設。(6) 軸線引測預留洞口 200 x 200mm預留后,除引測時均要用木板蓋嚴 密,以防落物打擊傷人或踩空,并設安全警示牌。(7) 向上引測時,要對工地工人進行宣傳,不要從洞口向下張望,以防 落物打中。(8) 外控引測投點時要注意臨邊防護、腳手架支撐是否安全可靠。(9) 遵守現場安全施工規程。十、儀器保養和使用制度1、儀器實行專人負責制,建立儀器管理臺帳,由專人保管、填寫。2、所有儀器必須每年鑒定一次,并經常進行自檢。3、儀器必須置于專業儀器柜內,儀器柜必須干燥、無塵土。4、儀器使用完畢后,必須進行擦拭,并填寫使用情況表格。5、儀器在運輸過程中,必須手提抱等,禁止置于有振動的車上。6、儀器現場使用時,司儀人員不得離開儀器。使用過程中防爆曬、防雨 淋,正確使用儀器,嚴格按照儀器的操作規程使用。7、水準尺不得躺放,三角架、水準尺不得做工具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