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場改擴建項目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188755
2024-09-20
14頁
86.50KB
1、甘南州體育場改擴建項目混凝土施工方案編 制 人: 審 核 人: 審 批 人: 編制單位:重慶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二零一三年四月二十日一、編制依據1、甘南州體育場改擴建項目施工圖;2、鋼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42002;3、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驗收規范GB502082002;4、建筑工程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5、本工程施工組織設計;6、我公司的工程技術質量管理規定。二、工程概況甘南州體育場改擴建項目,基地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體育中心原址上,基地內部原有一座簡易的體育場,兩座單層的訓練樓。基地呈現為一個較規則的五邊形地塊,占地面積89972.50平方米(約1342、.97畝)基地西側與通欽街相接,東面臨S306道,北面接一條城市支路(規劃中),南側與訓練館相鄰。甘南州體育場改擴建項目(體育場)主要功能包括400米跑道標準運動場地、觀眾席、運動員、貴賓用房、小買部以及競賽相關功能用房。體育場總建筑面積4587.7M2,基地面積2046.43M2。座位數:普通坐席5622個(含貴賓席128個)殘疾人坐席18個。看臺視線升起設計:C=68-158。建筑高度:體育場看臺上部張拉膜最高點標高25.9M。建筑層數:主體二層,局部三層。比賽場地:包括競賽周長400M的8條標準環形跑道,標準足球場和多種田徑競賽場地。建筑合理使用年限:50年。建筑耐火等級:二級。抗震設防3、烈度:7度。體育建筑等級:丙級。體育建筑規模分級:小型。結構類型: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屋頂鋼架張拉膜結構。人防:經當地主管部門同意,本工程異地設配套人防設施。停車數量:地上98輛(均為地面停車),其中大車13輛,小車83輛,無障礙停車位2輛。本項目為多層公共建筑,結構形式為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墻結構,基礎采用墻下泥漿護壁鉆孔灌注樁+承臺基礎;結構復雜,施工場地較為寬敞。根據以上工程特點,合理利用現場條件。 采用商品混凝土澆灌三、施工部署1、質量目標:合格;2、安全目標:創建甘南州安全文明工地;3、對商品混凝土的技術要求:(1)坍落度的控制見下表:(mm)樁承臺基礎梁柱梁樓板與樓梯18020184、020180201802018020(2)混凝土的凝結時間:初凝時間3小時,終凝時間8小時;(3)水泥、外加劑、摻和料有材質證明和復試合格報告;(4)混凝土骨料粒徑及含泥量控制:石子5至35mm,含泥量小于1%,砂子含泥量小于3%。(5)每一結構層應采用同一廠家同一品種的水泥,不得混用。4、試驗計劃:(1)施工常規試驗與見證取樣試驗委托廣元市利州建設工程質量檢測有限公司進行。(2)每車測試坍落度,并在整個砼施工過程中均勻采集試樣留置試塊,組數為28天標養試塊三組,同條件試塊兩組,進行拆模時間的確定,同一施工情況每次都做。同條件試塊放置在樓層中,用鋼筋籠保護好,標養試塊在商品砼供應單位(甘南州和5、泓建材混凝土有限公司)標養室中養護。(3)普通混凝土,試塊規格為150mm150mm150mm,試驗項目為抗壓強度檢測。(4)普通混凝土試塊的留置:鉆孔樁基礎每一根樁留置兩組,其它部位以同一強度等級,每一工作臺班,每一現澆樓層,每100m3取樣一次。(4)用于檢查結構構件混凝土質量的試件,應在混凝土澆筑地點隨機取樣制作。(5)每次試塊取樣標準養護及同條件養護試塊各留置兩組。5、機械的安裝(1)塔吊根據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該工程平面為橢圓形,長方向為106米,短方向為64米,故選用一臺QTZ63型塔機安裝在工程場地的中間,即可滿足施工要求。(2)天泵選用汽車式天泵,泵管直徑為100mm,順環形場6、地道路停放,每一個停放點位以能完整覆蓋一個施工段為準 (共計四個停放點),這樣即可滿足施工需要。(3)振搗棒每次澆注砼時配置HZ-50插入式振搗棒5臺, HZ-30插入式振搗棒3臺,另外,HZ-50插入式振搗棒再預備3臺, HZ-30插入式振搗棒2臺。6、質量要求商品混凝土運到工地后要對其進行全面的、仔細的檢查,若混凝土拌合物出現離析、分層等現象,則應利用砼運輸車自身旋轉對混凝土拌和物進行二次攪拌;同時應檢測其坍落度,所測坍落度應符合施工要求,其允許偏差應符合規定,若不符合要求時應退貨。且混凝土運到現場時,夏季混凝土溫度出罐最高不宜超過350C;冬季出罐最低不低于100C。7、流水段的劃分(17、)以設計后澆帶為界線劃分為4個流水段, 。(2)第一施工段為1軸-8軸交A軸-H軸,第二施工段為1軸-8軸交H軸-Q軸,第三施工段為8軸-14軸交H軸-Q軸,第四施工段為8軸-14軸交H軸-A軸。(注:LT12及LT13僅一層,與主樓之間有變形縫斷開,可不作為關鍵線路上的施工段)(3)具體流水段劃分方式如下:1-6軸、6-12軸各一個施工段,按后澆帶劃分。四、施工方法1、混凝土的運輸對攪拌站提出運輸要求,每次混凝土澆筑前,對本段混凝土施工的部位、強度、坍落度、數量、發車間隔時間進行再次確認,對進入現場的罐車進行發車、到場時間的統計,對是否符合質量技術要求予以確認,搞好商品砼施工記錄。同時,和攪8、拌站隨時保持聯系,對現場實際發生的情況隨時準備調整。每段澆筑完后,進行統計分析,以便確保以后的運輸質量。2、季節性施工措施在降雨或炎熱天氣運輸混凝土,罐車、天泵車上要加遮蓋,以防進水、水分蒸發或混凝土溫度過高;冬期施工時,對罐車、天泵要做保溫處理,以保證混凝土入模溫度大于50C。具體季節性施工措施另詳冬期施工方案和雨季施工方案。3、施工準備(1)混凝土的申請混凝土澆筑前,預先與商混站辦理商品混凝土委托及申請,委托單的內容包括:混凝土強度等級、混凝土的特殊要求、使用部位、方量、坍落度、澆注時間等等。(2)機具和人員在施工前,一切施工用的機具、人員準備充分。機具有:桃形鋤、平鍬、插入式振搗棒、木抹9、子、鋁合金長刮杠、天泵、塔吊、發電機等等。所有機具均應在澆筑混凝土前進行檢查,同時配備專職機修工,隨時檢修。在混凝土澆筑期間,要保證水、電、照明不中斷。停電時及時與項目部臨電工長聯系,隨時用已經準備好的發電機發電。人員準備及任務的劃分:澆筑混凝土前要考慮分幾個方向打,如何分班交接,吃飯、休息,混凝土最長許可間歇時間,如何分配混凝土;如何保證分層均勻同步施工,各段如何接槎。如振搗人員什么時間在作業面的什么位置要非常清楚。另外要注意,混凝土工人不要過于疲勞,在技術交底中交代清楚每班工作多長時間、多少工作量、什么時間交班等。4、施工條件(1)對于已澆下層混凝土柱根部,在支設本層柱模板前,要清除水泥浮10、漿和松動石子以及軟弱混凝土層,并將柱內的垃圾等用高壓空氣清理干凈。(2)確認澆筑混凝土層段的模板、鋼筋、預埋件及管線等全部安裝完畢,檢查和控制模板、鋼筋、保護層、預埋件和預留洞口等的尺寸、規格、數量和位置,其偏差值應符合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的規定。檢查模板支撐的穩定性以及接縫的密合情況,澆筑前應將模板內的垃圾、泥土等雜物及鋼筋上的油污清除干凈,并檢查鋼筋的保護層塑料卡是否墊好,柱模板應在清除雜物等后再封閉。并辦完預檢、隱蔽驗收手續,填寫砼澆筑令并經有關各方簽字。(3)依據定位柱、梁等控制線和施工平面圖校核各樓層柱、梁等軸線及邊線;確保軸線位置在規范允許范圍內。(4)澆筑混凝土用人行跑道11、支搭完畢,天泵車支撐安放完畢并經檢查性能良好,運轉正常。(5)通知混凝土攪拌站運送混凝土,保證混凝土的連續供應,混凝土的連續澆筑。 (6)振搗器等機具經檢驗試運轉正常。(7)檢查安全設施、勞力配備是否妥當,能否滿足澆筑速度要求。 (8)工長根據施工方案對操作班組進行全面施工技術交底。(9)專職安全員根據施工方案及操作規程對班組進行安全交底。5、混凝土的澆筑(1)考慮到施工效率及工期等因素,所有框架結構(包括基礎部分)砼澆筑均采用天泵進行澆筑施工。二次砼(構造柱、圈梁等)主要采用塔吊吊運的方法進行澆筑。(2)梁、板混凝土澆筑方法:梁、板混凝土同時澆筑,澆筑從一端開始采用“趕漿法”,先澆筑梁,根據12、梁高分層澆筑成階梯形,達到板底位置時再與板的混凝土一起澆筑,隨著階梯形不斷延伸,梁、板混凝土澆筑連續向前進行。梁柱節點鋼筋較密時,澆筑此處混凝土時用小直徑振搗棒(HZ-30)振搗。板混凝土澆筑的厚度應略微大于板厚, 用插入式振搗器順澆筑方向連續振搗, 澆筑前在適當部位焊與頂板砼表面等高的鋼筋,以鋼筋為依據,用鋁合金刮杠刮平,用木抹壓實提漿找平。(3)柱混凝土的澆筑方法柱澆筑前,對模板進行嚴格驗收,模板的底部邊角應嚴密、牢固,以防漏漿造成爛根及麻面。澆筑前先在底部均勻澆筑3-5cm厚與柱體混凝土配比相同的水泥砂漿,柱混凝土澆筑高度利用尺桿,和手把燈照明進行控制。采用分層澆筑法,每層高度不得超過513、0cm,混凝土澆筑高度至比梁底高出3cm為止,混凝土硬化后將上口浮漿軟弱層剔除。澆筑時做到“活完、料凈、腳下清”,及時把模板邊的混凝土清理干凈,尤其是在角落處,一定要在凝固前清理干凈以便于拆模。澆筑完畢之后,將上口的鋼筋清理干凈,整理到位并按標高線將表面混凝土找平。(4)樓梯混凝土澆筑:同段樓梯混凝土應自下而上澆筑,先用50振動棒振搗休息平臺處樓梯橫梁,后振搗休息平臺,到達踏步位置時,與樓梯踏步一同澆搗。樓梯踏步用50振動棒振搗隨即用木抹將踏步表面搓平。(5)后澆帶混凝土澆筑:后澆帶混凝土應按設計要求對于不同的情況采取不同的澆筑時間,對于收縮后澆帶在兩側混凝土齡期達到60天后澆筑,對于沉降后澆14、帶在主體施工完成14天后澆筑。澆筑前應將鋼筋清理干凈,剔鑿掉表面松散的混凝土,后澆帶混凝土澆筑采用比原強度高一等級的微膨脹混凝土澆筑。(6)混凝土的振搗使用插入式振搗棒時應快插慢拔,振搗過程中,要上下略為抽動,每個振點時間以20S30S為宜,且混凝土表面出現浮漿,不再下沉,不再出現氣泡為準。振第二層時,振動捧應插入下層5-10 cm左右,以保證上下層結合良好,同時,在振搗上層混凝土時,要在下層混凝土初凝之前進行。振搗時要仔細振搗,防止漏振,同時防止振搗棒振動模板,并應盡量避免碰撞鋼筋、管道、預埋件模板等。(7)混凝土澆筑的要求:)混凝土自出料口下落的自由傾落高度不得超過2m,澆筑高度如超過2m15、時必須采用溜管伸到柱體的下部,才允許澆筑混凝土。)澆筑混凝土要連續進行。如就餐時間或其它原因,由兩班人員換班,現場不得中斷。如果必須間歇,其間歇時間應盡量縮短,并應在前層混凝土初凝前,將次層混凝土澆筑完畢。澆筑間歇時間:混凝土澆筑允許間歇時間詳見下表:混凝土強度氣 溫2525C30210 min180 minC30180 min150 min)澆筑混凝土時應派木工、鋼筋工隨時觀察模板、鋼筋、預埋孔洞、預埋件和插筋等有無移動,變形或堵塞情況,發生問題應立即處理并應在已澆筑的混凝土初凝結前修正完好。)在澆筑工序中,應控制混凝土振搗的均勻性和密實性,混凝土拌和物運到澆筑地點后,應立即澆筑入模。)混凝16、土浮漿的剔除:下層混凝土澆筑之前,要剔除混凝土表面浮漿,直到露出石子為準。并將松動石子除掉。)施工縫的處理:在施工縫處繼續澆筑混凝土時,已澆筑的混凝土抗壓強度不應小于1.2N/mm2。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繼續澆筑混凝土前,應清除垃圾、水泥薄膜、表面上松動砂石和軟弱混凝土層,同時還應加以鑿毛,用水沖洗干凈并充分濕潤,一般不宜少于24h,殘留在混凝土表面的積水應予清除;注意施工縫位置附近回彎鋼筋時,要做到鋼筋周圍的混凝土不受松動和損壞,鋼筋上的油污、水泥砂漿和浮銹等雜物應清除;澆筑前在施工縫處鋪10mm-15mm厚與混凝土內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漿,然后再澆筑混凝土;從施工縫處開始繼續澆筑時,要注意避17、免直接靠近縫邊下料;機械振搗前,宜向施工縫處逐漸推進,加強對施工縫接縫的搗實工作,使其緊密結合。6、施工縫的留設施工縫的位置應該設置在結構受剪力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留縫應符合下列規定:(1)柱子留置在基礎及現澆板的頂面、梁的下面。(2)和板連成整體的大斷面梁,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至30mm處。(3)有主次梁的樓板,宜順著次梁方向澆筑,施工縫應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間三分之一范圍內7、混凝土的養護必須加強砼的養護工作,采取有效措施,確保砼在濕潤條件下硬化;對于樓板、梁、樓梯,在上部蓋一層塑料布防止風直吹新澆混凝土體,并減少水份的蒸發,設專人負責淋水,每天不少于3至4次。豎向構件的養護條件較差,拆模18、后必須有專人負責淋水,每天不少于6至7遍,連續養護時間不得少于7晝夜。對后澆帶進行養護時,在后澆帶兩側砌4皮磚做水池進行灌水養護,養護時間不少于2周。8、混凝土測溫同條件養護的試塊,要求現場設溫度計,專人記錄每天實際氣溫最高值和現場最低值。混凝土冬施測溫,詳見冬期施工方案。9、混凝土模板拆除模板盡可能及時拆除,有利于模板的周轉和加速工程進度。拆模要掌握時機,應使混凝土達到必要的強度,混凝土的強度以同條件養護試塊的抗壓強度為準,具體要求如下表:底模拆除時的混凝土強度要求構件類型構件跨度(m)達到設計的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標準值的百分率(%)板2502,8758100梁、拱、殼8758100懸臂構19、件-100拆除后的混凝土溫度與環境溫度差大于20時,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應及時覆蓋,使其緩慢冷卻。10、技術措施(1)每次澆筑前現用同配比的水泥砂漿用于潤管,同時也作為施工縫處的結合層(水泥砂漿數量約1-2M3)。 (2)柱上口水平施工縫留置時高于板底或梁底標高約2至3cm,在混凝土終凝硬化后,首先上部浮漿(軟弱層)剔除,鑿毛,剔鑿后沖洗干凈,二次澆筑前灑水濕潤。(3)澆筑后澆帶的混凝土時,將后澆帶松散混凝土、水泥漿、雜物等清理干凈,后澆帶混凝土澆筑采用比原強度高一等級的微膨脹混凝土澆筑。(4)當混凝土拌合物泌水性較大時,澆筑完畢后,應及時排除泌水,混凝土澆筑后及時采用木抹子搓抹,對小的干縮裂縫20、進行二次搓抹,搓模之后及時保溫養護。(5)混凝土強度達到1.2N/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裝模板及支架。五、質量控制措施1、認真貫徹集團公司質量管理體系,嚴格過程檢驗,把不合格項消滅在萌芽狀態,力爭做到事前控制,減少事中控制,避免事后控制。2、加強混凝土養護工作,安排責任心較強的人員專門負責混凝土的養護。3、搞好方案研討工作,做好書面交底及現場交底兩個環節,提高質量意識,消滅質量通病。4、每道工序完成后,質檢員必須進行驗收,并填好檢驗批記錄,報監理驗收。六、質量保證措施1、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劑等必須符合規范規定。嚴格控制原材料的計量誤差,外加劑的添加必須有記錄。2、檢測混凝土在澆筑21、地點的坍落度,混凝土坍落度損失值控制在規范允許的范圍內。3、混凝土坍落度與要求坍落度之間的允許偏差滿足規范要求(20mm)。4、在澆筑柱混凝土時,要掛牌操作,嚴格控制下料的厚度,一次下料不能過厚,澆筑時每層下料厚度控制在1000mm,要按順序振搗,以防少振或漏振。保證澆筑出的混凝土表面光滑、內部密實,不會出現蜂窩、麻面現象。對于柱根部及易發生質量通病部位的振搗要派專人監督控制質量,在澆筑柱根部前,要先鋪漿,底部澆筑混凝土分層薄一些(500mm左右),增加振搗密實度。5、鋼筋塑料保護卡要與鋼筋連接牢固,工長和質檢員要對各個部位的塑料保護卡進行檢查,防止出現塑料保護卡位移、漏放,鋼筋緊貼模板造成漏22、筋。6、支設模板前要及時涂刷脫模劑并嚴格控制拆模時間,拆模不要過早,防止構件表面混凝土易粘附在模板上造成麻面脫皮。7、在鋼筋較密的部位混凝土要細致振搗,振搗密實,防止未經振搗就繼續澆筑上層混凝土。8、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允許偏差詳見下表項次項 目允許偏差(mm)1軸線位置:(1)基礎承臺(2)框架梁、柱1232垂直度:(1)層間:5m以下(2)全高5H/1000但不大于303標高:(1)層高(2)全高8204截面尺寸+5, -35表面平整度(2m長度以上)56預埋設施中心線位置:(1)預埋件 (2)預埋螺栓(3)預埋管8337預留洞中心線位置128電梯井井筒長寬對定位中心線+20,-0井筒全高23、垂直度H/1000且不大于30七、成品保護1、在澆筑混凝土過程中,為了防止鋼筋位置的偏移、人為踩踏,在人員主要通道處的梁、板鋼筋上鋪設木跳板,操作工人站立在木跳板上,避免踩踏梁板、樓梯的鋼筋和負彎矩鋼筋,不碰撞預埋件和插筋。2、在交叉作業時,嚴禁操作人員用重物沖擊模板,不允許在梁或樓梯踏步模板吊幫上蹬踩,保護模板的牢固和嚴密。3、結構施工處于冬期施工階段時,在拆除梁、板側模板時,混凝土強度必須達到受凍臨界強度4Mpa方可拆模。4、拆模時,對各部位模板要輕拿輕放,注意鋼管或撬棍不要劃傷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要使用錘子或其他工具劇烈敲打模板面。5、冬期施工階段,要注意對樓板混凝土的保護,要從一端隨著24、壓光隨著覆蓋塑料薄膜和阻燃草簾,倒退作業,避免踩踏出腳印。6、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結構,應在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后,才允許承受全部計算荷載。施工中不得超載使用,嚴禁堆放過量建筑材料。當承受施工荷載大于計算荷載時,必須經過核算加設臨時支撐。7、在澆筑完混凝土后,要派工人及時進行清掃落地混凝土,以保證樓板面的平整與清潔。8、下雨時,在混凝土未終凝前須用塑料薄膜將樓板混凝土覆蓋。八、安全文明管理措施1、混凝土、泵車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有人指揮,防止車輛傷人或壓壞現場的設施和道路。2、所有出場車輛均必須先經保潔值班人員沖洗干凈后,方可上路。3、所有施工人員及作業人員必須帶好安全帽,現場內嚴禁吸煙,作業面嚴禁嬉戲打鬧。4、晚上作業時,嚴禁非電工拉燈接線,所有用電線路必須架空敷設,不允許拖地使用,燈光照度要符合要求。-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