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健身館腳手架施工方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189190
2024-09-20
12頁
319.50KB
1、揚中奧體中心綜合健身館工程 腳手架工程施工方案揚中奧體中心綜合健身館工程腳手架工程專項施工方案目 錄 一、工程概況2二、構架材料的技術要求2(一)、鋼管桿件2(二)、扣件和底座2(三)、腳手板(片)2三、施工方案3(一)、排、步、柱距選用3(二)、立柱構造要求3(三)、縱向水平桿構造要求3(四)、橫向水平桿的構造要求3(五)、竹笆腳手板的構造要求3(六)、連墻件布置及構造要求4(七)、剪刀撐與橫向支撐的構造要求4(八)、門洞構造要求5(九)、安全防墜棚構造要求5(十)、之字型斜道構造要求及斜道腳手板構造要求5(十一)、腳手架地基與基礎構造要求6(十二)、腳手架的搭設順序6四、腳手架的安全設施62、五、腳手架驗算6(一)、外腳手架基本情況6(二)、腳手架整體穩定性計算6(1)、計算參數6(2)、腳手架整體穩定驗算7(3)、確定穩定系數8(4)、驗算穩定8(5)、腳手架結構自重8(6)、構配件自重8(7)、立桿強度及穩定性驗算9六、腳手架搭設及拆除的安全措施10(一)、腳手架搭設的安全措施10(二)、腳手架拆除的安全措施11(1)、腳手架拆除前的準備工作11(2)、腳手架拆除時的安全注意事項11一、工程概況本工程總建筑面積為7387.54,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樁承臺基礎,地上共五層,一層層高6.0m,二層層高5.0m,三層層高4.5m,四、五層層高4m,建筑物總高度23.8m。耐火等級為一3、級,屋面防水等級為二級,建筑抗震設防烈度為七度,主體結構設計使用年限50年。為確保施工安全,結合結構形式,工程采用雙排落地扣件式鋼管腳手架,鋼管腳手架封閉施工,四周滿掛綠色密目網,起到減少施工灰塵外揚和美化施工環境的作用,腳手架分段掛牌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腳手架搭設總高度為24.6m。二、構架材料的技術要求(一)、鋼管桿件鋼管桿件包括立桿、大橫桿、小橫桿、剪刀撐、斜撐等,鋼管采用48mm,壁厚3.50mm的焊接鋼管。鋼管的材質選用Q235鋼,用于立桿、大橫桿、剪刀撐和斜桿的鋼管長度為4.506m左右,這樣的長度一般為23kg左右,適合人工操作,用于小橫桿的長度為1.50m,以適應腳手架寬度及4、操作的要求。(二)、扣件和底座扣件的基本形式有直角扣件、旋轉扣件、對接扣件,其材質為可鍛鑄鐵,其質量符合GB978-67可鍛鑄鐵分類及技術條件的規定。扣件的附件符合Q235鋼的質量要求。基礎回填土分層夯實,表面沿建筑物外圍澆筑C20墊層混凝土進行硬化,墊層寬度為3000mm,厚度為l00mm,。所有的基礎必須平整。基礎上、底座下設置厚度為48mm、寬度為300mm、長度3000mm的硬木板,布設必須平穩,不得懸空。并在四周距腳手架外立桿50cm處設一淺排水溝,排水溝尺寸為3030cm。(三)、腳手板(片)腳手板(片)采用竹制腳手板(片),寬度1m,長度1.80m,要求竹片不得有開裂、腐朽。踢腳5、板采用300mm高竹制板或木板。三、施工方案(一)、排、步、柱距選用腳手架排距Lb選用1.05m,步距選用1.80m,最大柱距Lmax選用1.80m,連墻件每兩步三跨設一點,橫向水平桿間距宜選用縱距的1/2。(二)、立柱構造要求立柱接頭除在頂層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接頭必須采用對接扣件對接,對接、搭接應符合要求:(1)、立柱上的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兩個相鄰立柱接頭在高度方向錯開的距離不應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距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于步距的1/3。(2)、立柱的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m,不少于兩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的邊緣至桿端距離不應小于100mm。(三)、縱向水平桿構造要求(1)、縱向水平6、桿設置在橫向水平桿之上,并以直角扣件扣緊在橫向水平桿上。縱向水平桿在操作層的間距不宜大于400mm。(2)、縱向水平桿的長度一般不宜小于3跨,并不小于6m。(3)、縱向水平桿一般宜采用對接扣件連接,也可采用搭接,對接接頭應交錯布置,不應設在同步、同跨內,相鄰接頭水平距離不應小于500mm,并應避免設在縱向水平桿的跨中。搭接接頭長度不應小于1m,并應等距設置三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邊緣至桿端的距離不應小于100mm。(四)、橫向水平桿的構造要求雙排架的橫向水平桿兩端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柱上,靠墻一側的外伸長度不應大于500mm。(五)、竹笆腳手板的構造要求(1)、竹笆板主筋應垂直于縱向水平7、桿方向鋪設,應采用對接平鋪,四個腳應用直徑為1.20mm的鍍鋅鋼絲固定在縱向水平桿上。(2)、自頂層操作層的腳手片往下計,主體施工時每二層滿鋪腳手片,待進入裝飾工程時每層滿鋪一層竹腳手片。(3)、防護棚處必須鋪雙層竹腳手片。(六)、連墻件布置及構造要求(1)、連墻件應采用花排均勻布置,連墻件宜靠近主節點設置,并采用剛性節點,偏離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于300mm。(2)、連墻件垂直間距、水平間距一般不應大于6m,連墻件必須從底步第一根縱向水平桿處開始設置,當該處設置有困難時,應采用其它可靠措施固定。(3)、當腳手架下部不能設連墻件時可采用拋撐,拋撐應采用通長桿件與腳手架可靠連接,與地面的傾角應在48、5度至60度之間,連接點中心距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于300mm,拋撐在連墻件大赦后方可拆除。(4)、連墻件中的連墻桿宜呈水平并垂直于墻面設置,與腳手架連接的一端可稍為下斜,不容許向上翹起。(七)、剪刀撐與橫向支撐的構造要求(1)、每道剪刀撐跨越立柱的根數宜在57根之間。每道剪刀撐寬度不應小于4跨,且不小于6m,斜桿與地面的傾角宜在45度60度之間,拋撐底端埋入地不少于30cm。(2)、腳手架必須在外側立面的兩端各設置一道剪刀撐,由底至頂連續設置;中間每道剪刀撐的凈距不應大于15m。(3)、剪刀撐斜桿的接頭必須采用搭接。(4)、剪刀撐斜桿應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或立柱上,旋轉9、扣件中心線距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于150mm。(5)、橫向支撐的斜桿應在同一節內,由底至頂層呈之字形連續布置,斜桿應采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立柱或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上。(八)、門洞構造要求(1)、洞口處增設的斜桿應采用旋轉扣件優先固定在與之相交的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上,旋轉扣件中心線距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于150mm。(2)、洞口兩側增設的橫向支撐應伸出增設的斜桿端部;增設的短斜桿端部應增設一個安全扣件。(九)、安全防墜棚構造要求(1)、防墜棚是為在施工的高空落物區搭設安全通道或安全作業棚,搭設時棚上的處邊側及周邊考慮設置落物反彈擋壁。(2)、棚板采用雙層竹笆板,雙層竹笆板間距為60cm。擋護板10、采用竹笆板,擋護板高度為90cm。(十)、之字型斜道構造要求及斜道腳手板構造要求(暫不考慮搭設)(1)、斜道宜附著在外腳手架或建筑物上,但斜道桿件要獨立設置,人行斜道寬度不應小于1m,坡度宜采用1:3(高:長),拐彎處宜設置平臺,寬度不應小于斜道寬度。(2)、斜道兩側平臺外圍均必須設置欄桿及擋腳板,欄桿高度為1.20m,擋腳板高度不應小于180mm;(3)、斜道采用腳手板橫鋪在橫向水平桿上增設縱向支承斜桿,斜桿間距不應大于500mm。(4)、人行斜道的腳手板上應每隔250300mm設置一根防滑木條,木條厚度宜采用2030mm。(十一)、腳手架地基與基礎構造要求立柱下端設底座,底座用厚度為50m11、m寬度不小于200mm的木塊,基礎必須平整夯實,鋪設應根據立柱傳下的集中荷載對樓面結構進行驗算。(十二)、腳手架的搭設順序(1)、按腳手架的柱距、排距要求進行放線、定位。(2)、桿件搭設順序如下:放置縱向掃地桿立柱橫向掃地桿第一步橫向水平桿連墻件(或加拋撐)擱柵剪刀撐腳手板欄桿欄板安全網第二步橫向水平桿。四、腳手架的安全設施(一)、腳手架外側滿掛尼龍密目安全網。結構作業時上三層腳手笆滿鋪;裝飾作業時層層滿鋪腳手笆。(二)、鋼管腳手架避雷設備安裝(1)、避雷針選用12鍍鋅鋼筋制作,設在建筑物大角的腳手架立桿上高度高出腳手架上端不小于1m,同時腳手架最上層的橫桿全部連通,形成避雷網絡。(2)、接地12、利用鋼管樁打入地下,深度不得少于2m。五、腳手架驗算(一)、外腳手架基本情況(1)、腳手架步距1.80m,立桿橫距為1.00m,立桿縱距為1.50m,腳手架高度最高24.6m,內立桿離墻1.30m。(2)、腳手架與墻體拉結水平4.00m,豎向按層高。(二)、腳手架整體穩定性計算(1)、計算參數立桿縱距La=1.50m,橫距Lb=1.00m,步距h=1.80m,連墻體考慮2步3跨。腳手板為竹笆腳手板,立桿截面積A=489mm2,立桿截面抵抗距=5.08103mm3,立桿回轉半徑i=15.80mm,擋風面積Ah=1.501.80敞開式腳手架擋風面積(1.801.500.089=0.2403)0.513、0+0.2403=1.47015m2,相應的迎風面積AW=2.70 m2,綜合擋風系數1.47015/2.70=0.5445,鋼材抗壓強度設計值fc=0.205KN/mm2。荷載計算:、橫載的標準值GK=Hi(gk1+gk3)+n1lagk2查表gk1=0.1068KN/m gk2=0.3762KN/m gk3=0.0768KN/m取Hi=24.6米用于結構作業時:GK=24.60(0.1068+0.0768)+1.500.3762=4.1628KN5.0809KN用于裝修作業時: GK=24.60(0.1068+0.0768)+21.500.3762=4.7272KN4.8928KN、活載(14、作業層施工荷載)標準值QK=n1Laqkqk=1.50KN/m(結構作業時) qk=1.00KN/m(裝修作業時) 用于結構作業時:QK=1.501.50=2.25KN 用于裝修作業時:QK=21.501.00=3.0KN 、風荷載標準值 WK=laWk Wk=0.7uSuzWo查表uS=1.34=1.300.5445=0.71 uz=0.80 Wo=0.351.20=0.42 Wk=0.700.710.800.42=0.167KN/m2Wk=1.500.54450.167=0.14 KN/m(2)、腳手架整體穩定驗算因組合風荷載取rm=1.5607、計算軸心力設計值N N=1.20(GK+Q15、K)用于結構作業時:N=1.20(5.08+2.25)=8.796KN用于裝修作業時:N=1.20(4.89+3)=9.468KN、計算風荷載彎矩 MW=0.12qWKh2=0.120.141.802=0.054KN.m=54KN.mm(3)、確定穩定系數 u=1.50 =h/i=1.501.80/0.0158=171 由表5-22查得=2.45(4)、驗算穩定N/A+MW/WFc/0.9rm=0.146KN/mm2驗算截面A(mm2)W(mm3)N(KN)MW(KN.mm)N/A+MW/W驗算結果結構作業0.2454895.081038.796540.073合格裝修作業0.2454895.016、81039.468540.079(5)、腳手架結構自重查JGJ130-2011規范(以下簡稱規范)表A.0.1得NG1K=180.1295=2.331KN(6)、構配件自重1)、外立桿、腳手板按設3步考慮,單位荷載按0.10KN/m2NG2K-1=(31.001.500.10)/2=0.225KN、欄桿、扣件、擋腳板(擋腳板按三層計)查規范表4.2.1-2NG2K-2=30.171.50+221.500.0384+220.0132=1.0482KN、安全網NG2K-3=22.81.500.01=0.342KN、合計NG2K=0.225+1.0482+0.342=1.6152KN2)、內立桿、腳17、手板NG2K-1=301.001.500.10/2+0.301.5020.10=0.315KN、縱向橫桿(擱置懸挑部分的腳手板用)NG2K-2=221.500.0384+220.0132=0.2832KN、合計NG2K=0.315+0.2832=0.60KN3)、施工荷載外立桿=21.501.003/2=4.50KN里立桿=4.50+0.301.5023=7.20KN4)、垂直荷載組合、外立桿N1=1.20(2.331+1.6152)+1.404.50=11.04KN、里立桿N2=1.20(2.331+0.60)+1.407.20=13.59KN(7)、立桿強度及穩定性驗算1)、無風荷載時,立18、桿最大垂直力為13.59KN立桿步距1.80m立桿計算長度L0=1.1551.498180=311.43cm則細長比=311.43/1.80=173查附錄C =0.2375立桿軸向壓應力f=13590/(0.2375489)=117.02N/mm2205 N/mm2 安全2)、在活荷載作用下WK=0.70.711.4780.42=0.31KN/M由風荷載設計值產生的外立桿彎矩MW=0.851.40.311.51.82=0.179KN.M組合風載后外立桿壓彎應力f=11040/(0.2375489)+0.179106/5.08103=130.29N/mm2205 N/mm2 安全六、腳手架搭設及19、拆除的安全措施(一)、腳手架搭設的安全措施1)、墊板、底座應準確地放在定位線上,墊板必須鋪放平穩,不得懸空。2)、搭設立柱時,外徑不同的鋼管嚴禁混用,相鄰立柱的對接扣件不得在同一高度內,錯開距離應符合構造要求。3)、開始搭設立柱時,應每隔6跨設置一根拋撐,直至連墻件安裝穩定后,方可根據情況拆除。4)、當搭至有連墻件的構造層時,搭設完該處的立柱、縱向水平桿、橫向水平桿后,應立即設置連墻件。5)、封閉行腳手架的同一步縱向水平桿必須四周交圈,用直角扣件與內外角柱固定。6)、雙排腳手架的橫向水平桿靠墻一端至墻裝飾面的距離不應大于100mm。7)、當腳手架操作層高出連墻件兩步時,應采取臨時穩定措施,直到20、連墻件搭設完后方可拆除。8)、剪刀撐、橫向支撐應隨立柱、縱橫向水平桿等同步搭設,剪刀撐、橫向支撐等扣件的中心線距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于150mm。9)、對接扣件的開口應朝上或朝內。各桿件端頭伸出扣件蓋板邊緣的長度不應小于100mm。10)、鋪設腳手板時,應滿鋪、鋪穩,靠墻一側立墻面距離不應大于150mm。腳手板的探頭應采用直徑3.20mm的鍍鋅鋼絲固定在支承桿上,在拐角、斜道平口處的腳手板,應與橫向水平桿可靠連接,以放置滑動。11)、欄桿和擋腳板應搭設在外排立柱的內側,上欄桿上皮高度1.20m,中欄桿居中設置,擋腳板高度為150mm。12)、搭設金屬扣件雙排腳手架,應嚴格遵守規范及腳手架搭設施工21、方案進行施工。13)、腳手架必須配合施工進度搭設,一次搭設高度不應超過相鄰連墻件以上二步。14)、開始搭設立桿時,應每隔6跨設置一根拋撐,直到連墻件安裝穩定后,方可根據情況拆除。15)、當搭至有連墻件的構造點時,在搭設完該處的立桿、縱向水平桿、橫向水平桿后,應立即設置連墻件。16)、腳手架搭設完畢后,必須經驗收后,方可投入使用。(二)、腳手架拆除的安全措施(1)、腳手架拆除前的準備工作1)、全面檢查腳手架的扣件連接、連墻件、支撐體系等是否符合構造要求。2)、根據檢查結果補充完善施工組織設計中的拆除順序和措施,經批準后方可實施。3)、由項目部安全員進行拆除安全技術交底。4)、清除腳手架上雜物及地22、面障礙物。(2)、腳手架拆除時的安全注意事項1)、拆除作業必須由上而下逐層進行,嚴禁上下同時作業;2)、連墻件必須隨腳手架逐層拆除,嚴禁先將連墻件整層或數層拆除后再拆腳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應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應增設連墻件加固;3)、當腳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長立桿的高度時,應先在適當位置搭設臨時拋撐加固后,再拆除連墻件;4)、現場必須設警告區域,張掛醒目的警戒標志區域嚴禁非操作人員通行或在腳手架下方繼續施工,地面監護人員必須履行職責。5)、仔細檢查吊運機械,包括索具是否安全可靠,吊運機械不允許搭設在腳手架上,應另設置。6)、如遇強風、雨、雪等特殊氣候,不應進行腳手架的拆除,夜間實施拆除作23、業應具備良好的照明設備。7)、所有高處作業人員,應嚴格按高處作業規定執行和遵守紀律和拆除工藝要求。8)、拆除人員進入崗位以后,先進行檢查,加固松動部位,清除每層內留的材料及垃圾塊,所有清理物應安全輸送至地面,嚴禁高處拋擲。9)、拆除時應按搭設的反程序進行,主要程序為:安全網踢腳板剪刀撐腳手板防護欄桿擱柵連墻桿大橫桿小橫桿立桿。10)、不允許立面拆除或上、下二步同時拆除,認真做到一步一清、一桿一清。11)、所有連墻桿、隔排措施、登高措施必須隨腳手架步層拆除同步進行下降,不準輸送地面。12)、所有桿件與扣件,在拆除時應分離,不允許桿件上附著扣件輸送地面,或兩桿同時拆下輸送地面。13)、所有腳手板拆除,應自外向里豎立搬運,防止自里向外翻起后笆面垃圾物直接從高處墜落傷人。14)、腳手架內必須使用電焊氣割工藝時,應嚴格按照國家特殊工種的要求和消防規定執行。15)、當日完工后,應仔細檢查崗位周圍情況,如發現留有隱患部位,應及時進行修復或繼續完成至一個程序、一個部位的完成方可撤離崗位。16)、輸送至地面的所有的桿件、扣件等物件,應按類堆放整齊。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