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傳人:地**
編號:1189786
2024-09-20
19頁
85.50KB
該文檔所屬資源包:
公司企業防臺防汛應急預案方案合集打包下載
1、張家浜楔型綠地住宅三期一標防汛防臺專項應急預案張家浜楔型綠地住宅三期一標工程項目部 編制2013年3月12目 錄1 總則11.1編制目的11.2編制依據11.3適用范圍11.4工作原則12概況22.1自然地理與社會經濟22.2防汛風險分析22.3防汛防臺設施22.4重點防護對象23 組織體系23.1領導機構23.2工作機構23.3其他33.3工作職責34 防范與預警54.1防汛準備工作54.2預警信息含義64.3主要防御方案65 應急響應45.1應急響應的總體要求45.2應急響應分級與行動45.3人員轉移撤離方案95.4信息報送95.5應急結束96 后期處置106.1災后救助106.2搶險物資2、補充106.3水毀工程修復106.4調查與總結107 應急保障117.1通信與信息保障117.2搶險與救援保障117.3專業保障117.4治安與醫療保障117.5物資與資金保障117.6社會動員保障118 監督管理128.1培訓128.2演習128.3獎懲128.4預案管理129 附則129.1數量概念129.2名詞定義129.3有關圖表13防汛防臺專項應急預案1 總則1.1 編制目的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會議精神,確保浦東新區防汛防臺工作高效進行,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災害損失,按照浦東新區防汛指揮部的要求為主的應急管理體制,按照國家規定的“藍、黃、橙、紅”四色預警和四級響應的要求,結合項3、目部的實際,為進一步提高防汛指揮調度、應急搶險和災后救助的效率,增強現場施工人員的防災減災意識和避險自救能力,全力避免人員傷亡、減輕災害損失,提高項目部應對防汛防臺的能力,保障公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維護區域安全和社會穩定,做好今年的防汛防臺準備工作。1.2編制依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汛條例、上海市防汛條例等國家相關法律、規章、規范性文件,地方性法規和規章以及上海市突發公共事件專項及部門應急預案框架指南、浦東新區防汛指揮部辦公室關于做好防汛防臺專項應急預案修編工作的通知(浦汛辦20132號)以及公司安全部門的要求制定本預案。1.3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本項目部內防汛防臺突發公4、共事件。本預案指導項目部的防汛防臺突發公共事件應對工作。本預案應當根據實際情況變化,及時修訂并報上級審定、備案,預案構成種類將不斷補充、完善。1.4工作原則以人為本,預防為主;統一領導,分級負責;依法規范,加強管理;快速反應,協同應對;依靠科技,資源整合。防汛防臺預案要以“實行全面規劃、統籌兼顧、預防為主、及時搶險、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的原則,切實實現“三個轉變”,按照新時期防汛防臺的要求,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營造一個穩定、祥和、安全的環境。2 概況本工程位于上海市浦東新區金橋開發區南側,場地東至規劃金槐路、南至規劃金葵路、西至張東路、北至華漕達河。由上海浦東土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興建,5、上海眾鑫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設計,浙江省工程勘察院上海分院勘察,上海博聯工程監理有限公司實行建設監理,上海住總海外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總承包。本項目總建筑面積92459.7,現有施工人數280人。內有施工電梯7臺,小型機械4臺,另有辦公區、生活區等臨時設施。2.2 防汛風險分析影響本項目部的防汛防臺突發事件主要是臺風、暴雨、高潮及龍卷風。2.3 防汛防臺設施項目部配備了潛水泵20臺,擔架一付,手電筒10只,急救箱一只,麻袋200只,還有木材等物資。2.4 重點防護對象生活區、辦公區等臨時設施和施工電梯等大型機械。3 組織體系本項目部防汛防臺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工作由上海住總海外建設工程有限公司領6、導。3.1 領導機構根據規定,項目部成立防汛指揮部,總指揮由項目經理顧凱擔任,副指揮由王晶森、許秀才 、董淑黎擔任。3.2 工作機構項目部成立防汛指揮部,負責領導本項目部的防汛防臺工作。3.3 其他建立防汛搶險小分隊,平時進行應急救援演練;發生突發事件時,參與應急處置工作。3.4 工作職責:3.4.1 指揮部各成員職責:1、顧凱 任務是了解掌握險情,組織現場搶救指揮。2、王晶森 任務是根據指揮組指令,及時布置現場搶險,保持與當地防抬、防汛部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溝通。3、許秀才 任務是維護現場秩序、做好周圍人員的問訊記錄、保持與當地上級部門的溝通。4、董淑黎 負責妥善處理好善后工作,按職能歸口7、負責保持與當地相關部門的溝通聯系。4 防范與預警4.1防汛準備工作4.1.1預防預警準備工作4.1.1.1思想準備。加強宣傳,增強全民預防洪澇臺風災害和自我保護的意識,做好防大汛抗大災的思想準備。4.1.1.2組織準備。建立健全防汛組織指揮機構,落實防汛責任人、防汛隊伍和低洼易積水區域的監測網絡及預警措施,加強防汛搶險隊伍建設。4.1.1.3工程準備。配備一定的防汛應急物資,按時完成上級下達的防汛工程建設任務。4.1.1.4預案準備。修訂完善各類臺風暴潮防御預案、人員安全轉移預案。4.1.1.5物資準備。按照分級負責的原則,儲備必需的防汛物料,合理配置。在防汛重點部位應儲備一定數量的搶險物料,8、以應急需。4.1.1.6通信準備。充分利用社會通信公網和自建通訊系統,確保防汛通信專網、預警反饋系統完好和暢通。4.1.1.7防汛檢查。按照“六不放過”的原則,發現薄弱環節,要明確責任、限時整改。4.1.1.8防汛日常管理工作。加強防汛日常管理工作,對應急物資定期檢查,確保完好。4.1.2 預防和預警機制4.1.2.1 經常上網查看和收看電視,隨時收集掌握防汛防臺信息。4.1.2.2 健全預報機制。建立信息的監測和通報系統。4.2預警信息含義按照突發公共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緊急程度和發展勢態,從低到高依次分為藍、黃、橙、紅四色預警信號,本區的防汛防臺預警級別將按市防汛指揮部的要求分為四級,9、由有關部門統一發布。國家建立突發公共事件預警制度、明確預警級別和發布程序后,從其規定。4.3主要防御方案4.3.1 現場人員應立即上報項目部指揮小組。4.3.2 現場下水道疏通。4.3.3 生活區、宿舍后勤生活保障、救護。4.3.4 施工現場施工電梯、腳手架等的檢查與檢修。4.3.5 施工用電、各部位配電箱、現場高空照明燈及架空線路的檢查、加固及搶修。4.3.6 立即撥打“120”急救中心與醫院聯系或撥打“110、119”救助,詳細說明事故地點、嚴重程度及本部門的聯系電話,并派人到路口接應。4.3.7 事故調查報告,并上報公司及有關上級機關。5 應急響應5.1應急響應的總體要求5.1.1按洪澇10、臺風等災害的嚴重程度和范圍,將應急響應行動分為四級。5.1.2進入汛期,防汛指揮機構應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全程跟蹤風情、雨情、水情、工情、災情,并根據不同情況啟動相關應急程序。5.1.3洪澇、臺風等災害發生后,由防汛指揮部向區縣人民政府和市防汛指揮部報告情況。造成人員傷亡的突發事件,可越級上報,并同時報市防汛指揮部。5.2應急響應分級與行動浦東區防汛防臺突發公共事件按照其性質、嚴重程度、可控性和影響范圍等因素,分為四級:即級(一般)、級(較重)、級(嚴重)、級(特別嚴重)四個響應等級,應對一般較大、重大、特大突發公共事件。5.2.1 級響應(藍色預警)5.2.1.1 級響應標準出現下列情況11、之一者為級響應,由區防汛指揮部處理,并報市防汛指揮部備案:(1)發布臺風藍色預警信號后;(2)發出暴雨藍色預警信號后,即預報局部地區24小時雨量超過50毫米;(3)可能造成一般災害的其他汛情(周邊居民進水100戶以下,房屋倒塌5間以下、死亡2人以下)。5.2.1.2 級響應行動(1)區防汛指揮部領導進入崗位,組織開展防汛搶險和災后救助工作,并加強汛情監測,密切關注汛情變化,及時向市防汛指揮部上報汛情、災情和災害處置等情況。(2)市防汛指揮部成員單位根據市防汛指揮部指令,協助區防汛指揮部實施防汛搶險和各項應急處置工作。5.2.1.3藍色預警防御指引(1)注意收聽、收看有關媒體報道,了解最新預警信12、息,妥善安置易受風雨影響的室外物品;(2)各新聞媒體、各電子顯示屏發布有關預警信息和安全提示;(3)各單位、各部門按照防汛防臺預案,做好各項防御準備;(4)低洼、易受淹地區做好排水防澇工作; (5)加固戶外裝置,高空等戶外作業人員采取有效防御措施;(6)電力、通信等管線部門加強搶修力量的配備;(7)排水量放水人員和清掃人員提前進行道路進水口清潔工作,并做好降雨過程中的量放水工作;5.2.2 級響應(黃色預警)5.2.2.1 級響應標準出現下列情況之一者為級響應,由市防汛指揮部辦公室處理,并報市政府和市防汛指揮部備案。(1)發布臺風黃色預警信號后;(2)發布暴雨黃色預警信號后,即預報部分地區2413、小時降雨量超過100毫米;(3)可能造成較大災害的其他汛情(居民進水100300戶、房屋倒塌550間、死亡35人)。5.2.2.2 級響應行動(1)市防汛指揮部副總指揮主持會商,作出相應工作安排,加強對汛情的監測和防汛工作的指導,并將情況上報市防汛指揮部總指揮;(2)區防汛指揮部領導進入崗位,組織開展防汛搶險和災后救助工作,并加強汛情監測,密切關注汛情變化,及時向市防汛指揮部上報汛情、災情和災害處置等情況;(3)市防汛指揮部成員單位根據市防汛指揮部指令,協助區防汛指揮部實施防汛搶險和各項應急處置工作。(4)各級搶險隊伍進入戒備狀態,駐滬部隊、武警部隊進入經常性戰備狀態,防汛搶險物資儲運單位做好14、隨時調運的準備;(5)各新聞媒體及時刊播有關預警信息,加強各種安全防范知識宣傳。5.2.2.3 黃色預警防御指引(1)市民盡可能減少外出或者到安全場所躲避;(2)各新聞媒體、各電子顯示屏及時更新有關預警信息和安全提示;(3)各級防汛機構和有關搶險單位加強值班,密切監視災情,落實應對措施;(4)高空等戶外作業需采取專門的保護措施,必要時可以暫停作業;(5)消防部門加強備勤力量,做好搶排積水準備;(6)排水量放水人員和市容環衛清掃人員及時進崗到位,確保排水暢通;5.2.3 級響應(橙色預警)出現下列情況之一者為級響應,由市防汛指揮部處理,并報市政府備案,市防汛指揮部總指揮必須進入崗位或到現場;5.15、2.3.1 級響應標準(1)發布臺風橙色預警信號后;(2)發布暴雨橙色預警信號,即預報部分地區24小時降雨量超過150毫米;(3)可能造成重大災害的其他汛情(房屋倒塌51150間、死亡610人)。5.2.3.2 級響應行動(1)市防汛指揮部總指揮主持會商,作出相應工作安排,加強對汛情的監測和防汛工作的指導,并將情況上報市政府主要領導,提請市政府召開緊急會議,作出應急部署,并適時下達人員撤離指令;(2)區防汛責任人和區防汛指揮部領導必須進入崗位,組織開展防汛搶險、人員撤離和災后救助工作,并加強汛情監測,密切關注汛情變化,及時向市防汛指揮部上報汛情、災情和災害處置等情況;(3)市防汛指揮部成員單位16、根據市防汛指揮部指令,協助區防汛指揮部實施防汛搶險和各項應急處置工作。(4)各級搶險隊伍進入臨戰狀態,駐滬部隊、武警部隊進入三級戰備狀態,在指定地點集結待命;防汛搶險物資儲運單位做好隨時調運的準備;(5)電視、電臺、網絡和電信運營商、電子顯示屏管理等單位及時播發和隨時插播有關預警信息和安全提示,報刊等媒體也要及時刊發相關信息。5.2.3.3 橙色預警防御指引(1)盡可能留在家中,關門、關窗、收物,防止墜物傷人;一旦室內進水,立即切斷電源,防止觸電;(2)各新聞媒體、各電子顯示屏滾動發布有關預警信息和安全提示;(3)各部門、各單位按照市防汛指揮部的統一部署,加緊檢查落實各項防范措施;(4)各類建17、設工地停工,并對塔吊等設備進行鎖定,對腳手架等進行加固或拆除;(5)消防官兵全部上崗待命;(6)衛生部門落實醫療救護力量和設備;5.2.4 級響應(紅色預警)5.2.4.1 級響應標準出現下列情況之一者為級響應,必須向市政府報告,市政府領導進入崗位或到現場:(1)發布臺風紅色預警信號后;(2)發布暴雨紅色預警信號后,即預報部分地區24小時降雨量超過200毫米;(3)可能造成特大災害的其他汛情(死亡10人以上,房屋倒塌50間以上)。5.2.4.2 級響應行動(1)市政府主要領導主持會商,市防汛指揮部領導成員參加,作出防汛防臺應急部署,加強工作指導,必要時發表電視講話,動員全市軍民全力抗災搶險;(18、2)區黨政領導和防汛責任人進入防汛搶險指揮崗位,迅速落實各項防汛搶險措施,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5.2.4.3 紅色預警防御指引(1)市民根據安全提示進一步檢查落實自我防范措施;(2)各新聞媒體、各電子顯示屏隨時插播有關預警信息、安全提示和緊急通知等;(3)各類學校、幼兒園以及其他有關單位采取停課或其他專門的保護措施;(4)除直接關乎國計民生的企事業單位外,其他單位可自行決定是否停產、停工、停業;5.2.5 等級調整變更突發公共事件的實際級別與響應級別密切相關,但可能有所不同,根據實際情況確定,響應等級一般由低(級)向高(級)逐級遞進,出現應急情況和嚴重態勢時也可直接躍進。區應急委根據突發公共19、事件的事態、影響和處置需要,按照規定程序來決定或報請市應急委決定變更響應級別,對于跨區域、跨部門的重大突發公共事件,可針對各種不同情況制定相應的分級響應程序和措施,情況特殊時,根據加強預防的需要,可提高響應等級。5.3人員轉移撤離方案 5.3.1準備工作根據近幾年在“麥莎”和“卡努”及“韋帕”和“羅莎”臺風中人員撤離、轉移的情況和經驗,首先對臨時工棚內人員的情況進行調查和統計,根據實際情況,按照安全、就近、方便的原則,本項目選擇施工場地上的A1、A2號樓作為撤離安置地點,聯系人及聯系電話:5.3.2撤離指令發布條件在臺風影響前,接市防汛的撤離指令后迅速通知各有關單位及時撤離、轉移,確保人員安全20、。5.3.3撤離點保障撤離點的治安由所在地區的派出所和聯防隊負責,由所在地區的政府和有關單位提供飲食、醫療后勤保障。5.4信息報送 5.4.1 迅速報告信息。一旦掌握和發現突發公共事件信息,要按照“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的原則,立即根據其性質和威脅程度,將有關信息報告區應急聯動中心、所在地鎮政府、園區管委會、上級主管部門。市民有義務通過 110 等報警、特服電話和其它途徑迅速報告和反映突發公共事件信息。5.4.2 嚴格報告制度。各應急救援部門和項目部管理人員接到報警信息后,要按照相關預案和報告制度的規定,在組織搶險救援和應急處置工作的同時,及時掌握和匯總相關信息,重要信息要及時向區應急聯動中21、心和區應急辦報告(突發應急事件發生后半小時內向區應急辦口頭匯報,一小時內書面報告)。要做到事發后報告迅速,處置時報告正確,事件結束后要有總結報告。 5.4.3 及時處置信息。接到重要信息后,要及時處理或提出應急處置建議反饋到相關部門。5.4.5 跨區域信息通報。要與相鄰區加強協作,建立防汛防臺信息的通報、協調渠道。一旦出現超出本區域的態勢,要根據應急處置工作的需要,及時通報、聯系和協調。5.5應急結束防汛防臺突發事件的結束需經有關的權威部門宣布,并注意區別于現場搶救活動的結束。6 后期處置6.1災后救助和重建6.1.1 善后工作6.1.1.1 突發公共事件發生后,有關職能部門,要積極穩妥,深入22、細致地做好善后處置工作。妥善做好抗災救災的善后工作,慰問災民,幫助他們解決吃穿住的問題,使他們有一個安定的環境,恢復生產工作,穩定思想情緒。對突發公共事件中的傷亡人員、應急處置工作人員,以及緊急調集、征用個人的物資,要按照規定給予憮恤、補助或補償。6.1.1.2 及時調查統計災害事故影響范圍和損害程度,并按規定向上級報告。6.1.1.3 積極支持、配合民政部門妥善安置、安撫災民。6.1.2 社會救助6.1.2.1 提倡和鼓勵個人捐贈資金和物資。6.1.2.2 當事人對行政機關的具體應急行政行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6.1.3 保險鼓勵參加保險,減少損失。及時向有關保險公司23、要求定損理賠。因定損理賠需要單位和個人提供相關情況的,單位和個人應積極配合。6.2搶險物資補充搶險物資根據當年使用情況及時補充,同時根據汛情及時調整儲備物資的品種和數量,達到一定年限的及時予以更新,確保防汛物資能及時拉得出、用得上。6.3水毀工程修復在發生災情后,項目部應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對水毀工程的修復工作,以確保防汛工程設施的完整性。6.4調查與總結6.4.1 突發公共事件處置完畢后,項目部應積極配合上級有關部門調查,并按要求提供有關情況。6.4.2 對責任事故,應依法追究有關責任人的法律責任。6.4.3 對應急工作進行總結,找出管理上的薄弱環節,找出預防、預測、預警和應急處置環節中的經驗和24、教訓,提高管理水平和相應能力,及時修訂完善應急預案,逐步完善應急機制。7 應急保障建立應急救援小分隊,對暴雨后易積水點,采用潛水泵等設備臨時排除積水。7.1通信與信息保障可通過電話、傳真機、網絡、微波通訊等方式聯絡。施工項目經理王晶森,聯系電話:18601659727。7.2搶險與救援保障7.2.1人員保障7.2.1.1建立業余搶險隊伍。由各班組骨干組成。7.2.2醫療保障。對受災區內的傷病員,在搶險隊伍救出后用救護車送到醫院治療,如需轉院,由接受醫院負責轉院。7.3專業保障7.3.1對供電系統,一旦出現倒桿,吹斷高壓輸電線路等,及時向南匯供電分公司報告。7.3.2環境衛生:出現災情,項目部要25、認真做好衛生工作,確保清潔,災后配合防疫部門進行消毒防疫。7.4治安與醫療保障7.4.1治安保衛。一旦出現災情,項目部要配合公安部門做好治安保衛工作。7.4.2醫療救護和衛生防疫。對受災區內的傷病員,在搶險隊伍救出后用救護車送到醫院治療,如需轉院,由接受醫院負責轉院。7.5物資與資金保障7.5.1按規定根據自身情況儲備一些物資,作為現場搶險物資;由項目部提供資金保障。防汛搶險儲備物資及運輸車輛均要明確專人負責,定點儲存,嚴禁隨意動用,隨時聽從市、區防汛指揮部的緊急調度。一旦有所耗用,必須立即補足。7.6社會動員保障一旦出現災情,項目部應執行區防汛指揮部總指揮根據情況發布抗災命令,立即抗災。發生26、防汛防臺突發事件后,首先應采取自救措施,減少損失,同時請求援助,再由專業隊伍處置,如果事態繼續擴大,則需要向上級部門報告,請求支援,全力搶險救災。8 監督管理8.1宣傳、培訓8.1.1 公眾宣傳教育公布應急、報警電話等。充分利用黑板報、宣傳欄、開會學習等,進行應急法律法規和預防、避險、自救、互救等常識的宣傳教育,增強公民風險防備意識和應急基本技能。8.1.2 培訓根據實際情況,不定期組織防汛知識培訓,提高防汛人員的業務能力。8.2演習8.2.1 應根據預案,定期組織專業性和綜合性的應急演習,明確演習的隊伍、內容、范圍、場所、頻次、組織、評估和總結。做好跨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及通信聯絡,確保各種緊27、急狀態下的有效溝通和統一指揮。8.2.2 積極參與鎮、園區組織的防汛防臺突發事件應急救援專項演練。8.3獎懲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工作實行行政領導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制定獎懲制度,對預案實施的全過程進行檢查,保障應急措施到位。8.4預案管理8.4.1預案的修訂 原則上每二年對預案進行一次修繕,必要時可作隨時調整。8.4.2預案的實施 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正式實施。9 附則9.1數量概念本預案有關數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數,“以下”不含本數。9.2名詞定義9.2.1防汛防臺預案:對臺風、暴雨、高潮、洪水、災害性海浪等可能引起的災害進行防汛搶險、減輕災害的對策、措施和應急部署,包括預案啟用條件、安全保障體系和組織指揮體系等內容。9.2.2防汛設施:包括潛水泵、排水管道等能夠防御和減輕臺風、暴雨和洪水等引起的災害的應急設施。9.3 有關圖表附表一:突發公共事件預警及響應等級匯總表序 號預 警等 級響 應等 級性質表示色應對情況及類別備 注1四級四級一般藍色一般突發公共事件2三級三級較重黃色較大突發公共事件3二級二級嚴重橙色重大突發公共事件4一級一級特別嚴重紅色特大突發公共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