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某高速公路合同段碎石樁試樁施工方案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190365
2024-09-20
8頁
203.50KB
1、碎石樁試樁施工方案一、編制依據1、 滬蓉國道主干線湖北省恩施至利川高速公路第X10合同段的施工圖。2、現場踏勘及調查所獲取的第一手資料及工程地質參考資料。3 、現行的部頒公路軟土地基路堤設計與施工技術規范、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等。二、工程概況:本段位于利川盆地的南緣,處在盆地與中山的過渡地帶,為沖溝與溝脊相間地貌,由三疊系中統巴東組二段粉砂質粘土巖組成,相對高差一般在30m40m,地形較圓滑,溝口常形成洪積扇堆積,此段地勢寬緩平坦,水網密布,耕地、魚塘分布較廣,以河相、湖相沉積、沖積的淤泥質粘土、淤泥質亞粘土為主。 該段地層自上而下分四層:依次為耕植土(層厚約0.40.8m);淤泥質粘土、2、亞粘土(層厚約0.704.30m);圓礫土、卵石土作為持力層,碎石樁臥在此層上。本合同段軟土地基采用碎石樁處理的地段有:K283+320K283+ 360,設計樁徑0.5m,樁間距1.5m,平均處理深度為6.0m,總根數1035根,總樁長為6212m;K283+700K283+735設計樁徑0.5m,樁間距1.5m,平均處理深度為4.8m, 總根數973根,總樁長為4672 m;K284+820 K285+000,設計樁徑0.5m,樁間距1.5m,平均處理深度為6.5m, 總根數4227根,總樁長為27476 m ;K284+844 284+856設計樁徑0.5m,樁間距d1=1.2m,d2=3、1.0m平均處理深度為6.5m, 總根數632根,總樁長為4672 m;本合同段總計碎石樁6868根,樁長42468m。三、試樁目的根據設計及規范要求,碎石樁正式施工前,進行試樁,以檢驗設計的合理性及采集相關數據。以便更好的掌握碎石樁施工工藝及施工技術參數,確定樁體在密實狀態下的各項指標及實際的填料量,確定合理的施打順序和控制依據。通過對試驗數據的收集、整理、分析,總結出一套能夠具體指導碎石樁施工行之有效的施工方法和技術措施,對人員的組織和能力進行檢驗,對機械的性能進行檢驗,對地質狀況進行復核與對照,為確保工程質量提供科學依據。四、試樁總體安排 試樁部位選擇在路基K283+700K283+734、5段軟基處理,在K283+700斷面處進行五根樁的試樁,編號分別為2-17、2-18、2-19、2-20、2-21。具體試樁位置見附件二“K283+700K283+735段軟基處理碎石樁布點圖”。 試樁時擬采用型號DA60-KS直管式碎石樁機一臺,配備了120KW柴油發電機一臺, BX1-300電焊機一臺,磅稱一臺。各種機械經調試均可以滿足施工要求。試樁工作由第十合同段路基第二隊負責施工,項目部工程技術部、試驗室、安全質量部,駐地辦等單位參加。試驗碎石計劃進場14.0m3。 試樁結束后按照規范進行標準貫入試驗,根據試樁結果總結相關成果,用以指導今后的碎石樁施工。五、施工程序及施工工藝碎石樁以梅5、花形布置,樁徑50cm,路堤坡腳邊界外,增加一排樁,施工采用沉管法施工。換填料選擇硬度較高的不易風化的粒徑為2050mm碎石,含泥量不大于10;碎石樁、碎石墊層進行軟基處理方式見圖1碎石樁原地面線碎石墊層24.5/21:m1:1.5說明: 1.填料采用粒徑為2-5cm的未風化碎石; 2.碎石樁樁徑為50cm,按正三角形布置,施工時不得出現斷樁、徑縮樁;L150圖1 軟基處理示意圖碎石樁施工程序見圖2,施工工藝流程見圖3。施工前做成樁試驗,認真記錄樁的貫入時間和深度、壓入的碎石量和電流變化,確定正式施工時采用的參數,如密實電流、留振時間、填料量等。成樁按設計和規范要求抽檢其成樁效果,復核地基承載6、力。(a)(b)(c)(d)(e)(f)(g)(h)(a)樁架就位,套管尖插在標樁上。(b)打設到設計標高。(c)灌入1m高碎石。(d)撥起套管,活瓣樁尖打開,碎石留在樁孔內。(e)將套管再次打至填筑層底標高。(f)灌入1m高碎石,邊振邊提升,完成一層碎石填筑。(g)重復(c)(f)施工步驟。(h)撥出套管,完成碎石樁。進行下一層碎石填筑。圖2 碎石樁施工程序圖施工準備: a、挖溝晾曬及平整場地 沿路基前進方向的兩邊設計排水溝位置,挖縱向臨時排水溝,將水引入當地的排水系統,路基中的水,利用挖的橫向小溝引入縱向臨時排水溝。晾曬后,將施工場地進行清理整平,清理包括路基用地范圍內地面表層的種植土、樹7、木、灌木叢、樹根、既有房屋、道路、河溝、通訊、電力設施、上下水道、墳墓及其它建筑物。b、測量、放樣按照平面一般布置圖及碎石樁位坐標進行測量放樣,用全站儀、鋼尺定出每排樁位軸線和樁位中心,并用白灰和木樁作醒目標記,以免損壞。將采用的施工設備、施工方法報監理工程師批準;碎石樁填料采用2-5cm碎石,并進行材料試驗,其碎石含泥量不大于10%,碎石最大粒徑不超過5.0cm。樁架就位:樁架就位必須平整、穩固,套管尖插在測設好的標樁上并與地面保持垂直,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5%。振動沉管:開動振動器,利用振動器自重和激振力將套管沉入軟土層中,直至設計標高。管內灌入碎石:沉管至設計標高后,采用人工將經檢驗符合8、要求的碎石分批灌入套管中。每次加料量一般為管內1m堆高的填料。振動拔管:碎石填灌完成后,開動振動器,在原地留振1020s后,即邊振動邊撥管,撥管速度控制在1.53.0m/min,隨振動撥管,套管尖的活瓣打開,碎石進入樁孔,并被初步振實。振動沉管、擠密碎石:套管內碎石放完后,利用振動器自重和激振力將套管擠壓入已填入樁孔的碎石中,將碎石擠入周圍土體并振擠密實。成樁:重復以上步驟,直至樁孔內填滿碎石,撥出套管,樁架移位,進行下一根樁的施工。注意單樁的碎石灌入量不小于0.245m3/min,加固碎石樁密實的方式多采用邊拔管邊振動,留振和反插相結合的方法。地面下1-2米由于側向約束薄弱,不利于成樁,施工9、至此深度時采取投料法,再通過振擠以提高粒料的密實度。成樁后,及時按設計和規范要求進行試驗檢測。施工注意事項 a.振動頭工作頻率:一般按24.5Hz控制;穩定電壓一般為380V20V;振孔器密實電流一般按80A左右(根據現場制樁試驗定),嚴禁在超過密實電流的情況下作業;b.激振力一般采用100150KN。倒入碎石高度1.0-1.5米;振孔器留振時間10-20s,拔管速度1.5-3.0m/min. c.加固碎石樁密實的方式,多采用邊拔管邊振動、留振和反插相結合的方法。地面下12米由于側向約束薄弱,不利于成樁,施工至此深度時應采取超載投料法,再通過振擠以提高粒料的密實度。當檢驗碎石樁發現有上下不連續10、,單位深度粒料不足,平面位置和垂直度不符合要求以及有斷樁、縮頸、沉樁等質量問題時,應采取補救措施,必要時就近復打,以保證地基處理質量。加固效果檢驗:碎石樁施工完畢后,最終應進行復合地基加固效果的檢查,檢查內容包括標準灌入、重型擊實、輕便觸探和載荷試驗,檢測的數量不少于樁孔總數的5%,并不少于3處(每個工點)。施工過程中詳細記錄樁的貫入時間和深度、壓入的碎石量和電流變化。施 工 準 備測 量 放 樣樁 架 就 位套 管 對 中振動沉管成孔管中灌入1m高碎石振動提升套管振動沉管、擠密碎石成 樁自檢合格后報監理檢查NY圖3 碎石樁施工工藝流程圖 六、施工檢測1、碎石樁施工允許誤差應符合下表規定項次項11、目單位允許偏差檢查方法和頻率1樁距cm15抽查2%2樁徑mm不小于設計抽查2%3樁長cm不小于設計查施工記錄4垂直度%1.5查施工記錄5灌碎石量m3不小于設計查施工記錄2、碎石樁施工完畢后對碎石樁和碎石樁復合地基進行檢驗,包括對樁身質量的動力觸探試驗和對承載力的靜荷載試驗檢測。檢測數量一般遵守以下原則:選擇試驗點時應本著隨機分布的原則進行選擇(試樁的五根應全檢)。質量檢測:檢查施工紀錄,重點檢查沉管貫入深度、填料的連續性、單樁每延米樁體的碎石用量。靜載單樁承載力不低于600KPa.動力觸探試驗檢測樁的數量一般取碎石樁總樁數的5%,用重II型動力觸探測試,灌入量10cm時,擊數不小于5次。對于樁12、檢不合格的樁,周圍補樁三根,補樁工藝按檢樁合格的工藝進行。七、文明施工和環境保護措施1、施工場地周邊區域均為良田,應加強宣傳教育工作,提高職工文明施工和環境保護意識,不損壞農作物和農民的利益,以免發生糾紛。2、 建立項規章制度,并加強檢查和監督。3、合理布置場地,合理定制各項施工措施。4、對職工進行安全教育宣傳,提高全體操作人員安全意識。八、安全施工措施1、機械作業人員嚴格遵守安全規程,按照規程操作,文明施工。2、機械施工人員應經常檢查機械,防止在施工中出現機械不能正常運作。3、夜間施工時,施工作業人員必須有充足的睡眠時間,避免發生質量、安全事故。4、現場配電設施一律采用絕緣,配電箱及開關必須防雨,設門配鎖。九、質量保證措施1、嚴格遵守施工工藝操作規程,認真執行施工技術規范、技術標準及有關操作規程,確定施工工藝和方法;做到操作有工藝、施工有圖紙,并做好施工的記錄。2、加強原材料檢驗、保證原材料質量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3、施工中,加強現場的控制,并做好詳細的施工記錄。4、認真貫徹執行質量控制程序,實行質量“三檢”(自檢、互檢、專檢)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