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華北高效節水灌溉總體實施方案1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190725
2024-09-20
18頁
55.50KB
該文檔所屬資源包:
農業生態節水灌溉項目實施方案合集
1、西北、華北地區縣級高效節水灌溉項目總體實施方案(2013-2017)編制提綱1綜合說明1.1項目背景及依據項目提出的背景、重要性、緊迫性及有關政策等方面的依據。1.2建設范圍和項目布局項目建設范圍及總體布局。1.3項目建設內容及規模項目建設內容及規模。1.4項目管理項目建設管理及運行管護方案。1.5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項目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方案。1.6效益分析主要效益指標及國民經濟評價結論。2概況2.1 自然概況介紹全縣的地形地貌、氣候、河流水系、水資源、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土壤、耕作情況,土地利用現狀,主要自然災害等情況。2.2 社會經濟狀況說明全縣的人口、農業生產、地方財政、農民收入等方面的2、情況。2.3 農業生產狀況說明全縣主要農作物種類、種植結構、復種指數、主要農產品產量、平均畝產等。說明全縣農業生產經營方式現狀(包括土地集中流轉、經營大戶、村集體集中經營、分散經營情況等)2.4 灌溉情況說明全縣水利工程現狀,全縣的總灌溉面積、有效灌溉面積、高效節水灌溉面積及在不同水源類型(地表水、地下水)上的分布情況。現狀年農業灌溉用水總量、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等。說明全縣節水灌溉工程現狀、工程節水灌溉面積(分別按渠灌、管灌、噴灌及微灌統計)、農藝節水面積,工程使用管理狀況,維修養護情況等。3 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3.1必要性結合國家與區域發展的戰略、生態環境、節水灌溉發展存在問題等方面,論述3、發展高效節水灌溉的必要性。3.2 可行性主要從實踐經驗、政策保障、農業生產對水資源的依賴程度、灌溉管理、基礎設施條件等方面進行論述。4 建設目標、任務和布局4.1指導思想和建設原則4.1.1 指導思想 從節水增效、農民增收、生態環境保護、提高管理水平等角度來考慮。4.1.2 建設原則從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重點,連片推進;政府主導,多方參與;建管并重,強化服務等方面來確定本項目建設原則。4.2編制依據與規劃范圍4.2.1 編制依據包括政策法律、法規依據,相關規劃依據,技術規范與技術標準等。4.2.2 實施范圍、規模及實施年限實施范圍及規模:說明項目建設實施的區域及其規模。項目區應在選擇水源有4、保障,電力設施基本配套,群眾積極性高的區域,主要安排在基本農田范圍內,土地集中連片。應嚴格按照國家和區域的相關規劃確定項目的布局和規模。基準年:2011年設計水平年:2017年實施年限:2013年2017年4.3 建設目標及任務4.3.1 建設目標總體目標:根據水資源狀況、高效節水灌溉發展的有利條件、未來發展趨勢、發展潛力和需求等,提出到2017年要達到的總體目標。具體目標:可以分別從工程目標、效益目標、管理目標方面進行論述。其中:工程目標可以從發展高效節水灌溉面積方面論述;效益目標可以從節水能力(節水總量,灌溉水利用系數提高),增產能力、生態保護等方面說明;管理目標分別從總量控制,定額管理;5、水價及水權制度改革;管護經費落實;農業用水計量;基層服務體系建設等方面進行論述。4.3.2 建設任務工程建設主要任務運行管護方面的主要任務信息化建設任務4.4 建設布局根據區域特點、種植結構等,合理確定項目區的總體布局。4.5 典型節水技術模式結合典型設計,確定適合本縣的主要節水技術模式。5 水資源供需平衡分析項目總灌溉面積大于2萬畝的縣市區,2013-2017年總體實施方案,以縣級行政區為單元編制水資源論證報告書,水資源論證報告參考提綱見附件1。項目總灌溉面積小于2萬畝的縣市區,2013-2017年總體實施方案,不單獨編制水資源論證報告書,只需編寫本章內容。5.1項目區水資源及開發利用狀況56、.1.1 水資源量介紹項目所在區域降水、蒸發、水資源總量、地表水資源量和地下水資源量,地表水可利用量和地下水可開采量,分析水資源的時空分布特點。5.1.2 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項目所在區域現狀供水狀況,包括地表水、地下水供水情況,現狀用水結構,現有水利工程供水能力,灌溉用水的重點區域及其對應的灌溉方式、用水水平等,現狀水平年為2011年。5.2 項目區現狀水平年水量供需平衡分析分析計算項目區可利用水資源量、水利工程現狀供水能力(包括地表水、地下水),現狀需水量(包括灌溉、工業、生活、生態環境等),并說明富余或短缺情況。5.3 設計水平年水量供需平衡分析分析計算項目區實施完成后水利工程設計供水能力7、(包括地表水、地下水),需水量(包括灌溉、工業、生活、生態環境等),并說明富余或短缺情況。6工程建設標準與建設內容6.1建設標準及技術要求建設標準和技術要求均應滿足灌溉與排水工程設計規范GB50288-99、節水灌溉工程技術規范GB/T50363-2008、微灌工程技術規范GB/T50485-2009、農田低壓管道輸水灌溉工程技術規范GB/T20203-2006、噴灌工程技術規范GBT50085-2007等相關技術規范的要求。6.2 建設內容和規模建設內容主要包括水源工程、首部樞紐、計量設施、輸配水管網和田間灌溉設施等。規模是指主要建筑物和設施的數量、各類高效節水灌溉工程的面積等。6.3建設方8、案6.3.1 方案比選主要包括節水灌溉工程技術類型、信息化等建設方案比選。6.3.2 典型設計概述典型設計選擇的原則、類型和規模。綜合各類典型設計成果,作為投資概(估)算編制依據。具體典型設計詳見附件。6.4分年度實施計劃7項目管理7.1工程建設管理完善建設管理體制,推行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標投標制、建設監理制、合同管理制,加強質量和安全管理。嚴格資金管理和監督,完善資金使用管理制度,專帳存儲、專款專用。7.2 工程運行管理7.2.1 管理機制改革明晰工程管護主體,落實管護責任,推進農業水價改革,建立長效運行機制。落實地方財政對工程運行管理和維護的經費補貼,落實有關優惠政策,降低項目區工程運行成9、本。7.2.2 服務體系建設建立健全包括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建設、運行管理和科技支撐的多元化、多層次服務體系,確保工程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長受益。7.2.3 建立信息管理系統通過信息手段對工程地點、建設方案、工程檔案等進行管理,實現工程建設和運行情況的可查詢、可追溯。7.2.4 落實工程管護措施針對工程特點提出可操作的管護措施。8 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8.1 編制依據與方法主要以水總2002116號文為依據,參考地方相關定額標準。8.2 投資估算1、材料價格:采用編制時的當地市場價格。 2、人工單價、工程單價:按水總2002116號文執行。3、安裝費機電設備及管道管材管件設備費(材料費)與安裝費10、分別計列。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機電設備安裝費按機電設備費的15%計列;管道管材管件安裝費按材料費的10%計列。管道管材、管件及管道設備及安裝費列入金屬結構設備及安裝工程項目中。4、獨立費用獨立費用由建設管理費、工程建設監理費、勘測設計費、招標業務費組成,根據縣級直接工程費為基數。項目建設管理費:按直接工程費的0.8%-1.5%,其中:縣級建設規模達到50萬畝以上按0.8%-0.9%,規模30-50萬畝按1.0%,規模小于30萬畝按1.5%。工程建設監理費:參照發改價格2007670號選取。勘測設計費:參照發改價格200110號選取。招標業務費:0.55%-1.0%,參照發改價格2011534號11、選取。5、基本預備費按照直接工程費和獨立費用之和的1%-3%選取。8.3 資金籌措資金籌措比例暫按照中央、省、市縣、群眾自籌6:2:1:1進行。說明如何落實配套資金、群眾自籌等情況。8.4 分年度投資計劃9 效益分析及環境影響評價9.1效益分析9.1.1 經濟效益9.1.2 社會效益9.1.3 生態環境效益9.2 國民經濟評價按照水利建設項目經濟評價規范節水灌溉工程技術規范等有關規定進行項目經濟評價,主要計算項目的經濟內部收益率(應大于8)、經濟效益費用比(應大于1.2)、經濟凈現值(應大于0),以及單位面積投資、成本水價等技術經濟指標和參數,并進行評價分析。9.3 環境影響評價分析評價項目實12、施后對當地生態環境的影響。10 保障措施10.1 組織保障10.1.1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協作機制各級政府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形成政府主導的格局,狠抓工作落實。10.1.2建立部門協作機制通過建立部門聯席會議制度等方式,加強協調,充分溝通,形成合力。10.1.3落實責任按照分級負責的原則,層層簽訂責任書,落實責任追究制度。10.2 資金保障確保落實地方財政資金。落實土地出讓金用于農田水利政策。落實政策性貸款及財政貼息。落實高效節水灌溉設備和產品購置補貼。動員用水戶落實自籌資金。10.3 建立績效考評與獎懲制度要逐級落實績效考評制度,對項目落實好的進行獎勵,對完成任務不好、政策制定不完善、管理13、不到位的要采取適當的懲罰措施,調減投資額度。10.4 加強宣傳培訓加強各類專業化技術推廣服務體系建設,及時開展節水技術培訓。做好宣傳引導,形成良好社會氛圍。附表附表1 _縣(市、區)項目區社會經濟基本情況表附表2 _縣(市、區)項目區灌溉面積基本情況表附表3 _縣(市、區)高效節水灌溉建設任務實施計劃表(按工程類型分)附表4 _縣(市、區)高效節水灌溉建設任務實施計劃表(按灌溉對象分)附表5 _縣(市、區)水資源利用現狀表附表6 _縣(市、區)項目區水量平衡表附表7 _縣(市、區)高效節水灌溉項目分年度實施方案附表8 _縣(市、區)高效節水灌溉項目投資估算與效益附圖附圖1 _縣(市、區)項目區14、位置圖附圖2 _縣(市、區)河流水系圖附圖3 _縣(市、區)地下水超采區劃分示意圖附圖4 _縣(市、區)高效節水灌溉面積現狀分布圖要求:按管灌、微灌、噴灌等灌溉方式以鄉為單位在縣級地圖上列柱狀圖附圖5 _縣2013-2017年不同灌溉方式實施面積分布圖要求:按管灌、微灌、噴灌等灌溉方式以鄉為單位在縣級地圖上列柱狀圖附圖6 _縣(市、區)2013-2017年不同水源實施面積分布圖要求:按地表水、地下水兩種類型,以鄉為單位在縣級地圖上列柱狀圖附件附件1. 水資源論證報告提綱附件2、典型設計要求附件1水資源論證報告提綱1.水資源量及開發利用狀況1.1水資源量介紹項目所在區域降水、蒸發、水資源總量、地15、表水資源量和地下水資源量,地表水可利用量和地下水可開采量,分析水資源的時空分布特點。并附年降水量等值線圖(1980-2000)和地下水開采模數分布圖(1980-2000)。1.2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項目所在區域現狀供水狀況,包括地表水、地下水供水情況,現狀用水結構,現有水利工程供水能力,灌溉用水的重點區域及其對應的灌溉方式、用水水平等,現狀水平年為2011年。并附水利工程分布圖、現有地表水灌區分布圖、以縣為單位的主要用水戶和現有機電井情況統計表。1.3水資源開發利用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項目所在區域水資源開發利用存在的主要問題,突出分析地下水開發利用存在的問題。根據近10年來地下水水位觀測和調查評價16、資料、地下水開采相關環境地質和生態環境問題等資料,針對實施方案,深入分析項目所在區域地下水開采中存在的問題。并附項目所在區域地下水超采區的分布范圍和超采區地下水水位等值線圖,近10年地下水水位變化趨勢圖。2水資源配置與水源論證2.1水資源配置根據水資源綜合規劃、取用水量控制管理要求,闡述項目所在區域現狀年(2011年)和設計水平年(2017年)的水資源配置工程、配置水量以及取用水量控制指標,各行業的規劃供水量和需水量,根據配置水量和水源條件,分析項目布局的合理性。以縣為單位,列表說明各項目區的水源配置和可供的灌溉水量。2.2灌溉水源論證根據項目區所在區域配置水量、取用水總量控制指標和項目布局,17、論證灌溉水源選取的合理性和供水量的可靠性。項目水源選取應優先開發地表水,合理開發地下水,禁止開發深層承壓水。以地下水為水源的,應根據項目區水文地質單元、水文地質條件及項目區分布范圍確定地下水的資源評價范圍,分析計算評價范圍內地下水可開采量,并列表說明規劃取水井的數量和開采量。在此基礎上,分析評估地下水灌溉水源選取合理性。對于取水水源不可行的、以及可供水量難以滿足要求的,應提出對項目布局方案調整的建議。3項目布局和用水合理性分析3.1灌溉方式分析根據論證單元內水源類型、氣候條件、地形地貌、主要種植作物、耕作技術等情況,分析選擇適宜的高效節水灌溉技術模式和工程類型的可行性。將選擇的高效節水灌溉技術18、模式和工程類型與設計水平年的灌溉方式,進行灌溉制度及灌溉水利用率的比較,分析論證分析范圍內發展高效節水灌溉后的節水潛力。3.2灌溉需水量合理性分析針對設計水平年分析項目實施范圍內主要作物種植面積、灌水方式、灌水定額、灌水時間、灌溉定額等方面,分析計算設計水平年設計保證率的灌溉需水量及過程。根據現狀農田水利工程的類型、完好程度、管理模式和水平等方面,分析設計水平年項目區的灌溉水利用率。根據已有高效節水灌溉的實際用水和有關節水灌溉方式的實驗資料等方面論證用水的合理性,并確定合理的取用水量。3.3項目區規模合理性分析根據規劃項目區所在區域的水資源條件,基于取水總量控制指標和地下水開發利用規劃與保護要19、求,結合已有項目區的節水潛力分析,論證新建和改造項目區規模選取的合理性。3.4水資源供需平衡分析對項目所在區域灌溉需水量、可供水量、取用水總量控制指標和用水效率控制指標進行綜合分析,論證項目布局和水資源條件的適應性。4取水影響論證4.1取水對區域水資源平衡的影響主要分析規劃項目取水后對水資源綜合規劃已配置水量和區域取用水總量控制的影響等。重點分析取水對已有和規劃的其他行業用水的影響,項目取用地下水的,應分析評估地下水持續開發對地下水位的影響、地下水超采可能性。4.2取水對區域生態環境的影響對濕地、湖泊和河流等生態環境敏感的地區和生態環境脆弱區,應重視地下水開采對生態環境帶來的影響分析。重點論證20、同一水文地質單元內,長期取水后的累積影響。4.3補救措施建議根據取水影響論證的結論,有針對性地提出補救措施和建議。附件2:典型設計要求一、典型區選擇原則1.必須能夠涵蓋規劃的各種灌溉方式(管灌、噴灌、微灌)和水源條件(地表水、地下水)。2.在區域地形地貌、水資源條件以及農業氣象條件上必須具有一定的代表性。3.工程規模適度,能夠代表大多數片區單元工程的建設規模。4.水源、輸水工程結構及組成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二、一般要求1.典型設計嚴格按照節水灌溉工程技術規范(GB/T-50363-2006)及其他規范和技術標準的相關要求進行。2.典型區設計應包括水源工程、首部樞紐、輸配水管網、田間灌溉設施等。3.設施農業灌溉不包括大棚建設費用。4.典型設計應考慮水量量測設施。5.典型設計應以表格形式給出單元工程的工程量。6.典型設計應按照要求編制概算。三、圖紙要求1.典型區管網平面布置圖圖幅、比例根據典型區面積自行確定,圖中盡量能夠反映典型區設計有關技術指標、參數以及相關設計說明,必要時可用附表表示。2.典型區建筑物設計圖建筑物主要包括水源工程(機電井、泵站、蓄水池等)、輸配水系統附屬建筑物(包括各類閥門井、泄水井等)。所有圖件原則上采用A3圖幅,圖中應附單位建筑物技術指標、工程量表及相應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