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圖什市優質高效特色林果業節水灌溉項目實施方案1.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190748
2024-09-20
21頁
91.51KB
該文檔所屬資源包:
農業生態節水灌溉項目實施方案合集
1、 2011年現代農業發展資金項目-阿圖什市優質高效特色林果業節水灌溉建設項目 2011年阿圖什市優質高效節水灌溉特色林果示范基地項目實施方案阿圖什市林業局二一一年四月制目 錄封 皮1目 錄2一、主導產業發展狀況3 (一)地理位置4 (二)自然地理條件5(三)社會經濟狀況6(四)林果業發展現狀7二、項目建設目標8-9 三、項目建設內容10(一)阿圖什市節水灌溉現狀10(二)當前灌溉用水的存在的問題11(三)節水灌溉技術編制原則與指標13(四)項目組織管理13-15四、支農資金整合方案15五、項目建設進度安排16六、投資概算17(一)資金籌措17(二)工程總投資估算18七、效益評價19八、保障措施2、20-212011年阿圖什市優質高效特色林果業節水灌溉項目實施方案一、主導產業發展狀況(一)項目概述1、項目名稱:2011年阿圖什市優質高效特色林果業節水灌溉建設項目2、項目地點:北山。3、項目負責人:姚應山4、項目規模:10000畝,其中:滴灌10000畝5、建設指標為了確保新建的木納格葡萄、紅提、無花果、核桃、紅棗節水灌溉工程質量,根據節水灌溉技術規范SL207-98和灌溉與排水工程設計規范GB50288-99,本次項目采用以下主要技術指標:并采取優良品種,科學施肥、修剪等綜合措施,建立高效節水示范園。從用水指標、工程指標和效益指標三個方面建立節水灌溉的指標體系,并通過項目的實施達到以下預3、期經濟技術指標: (1)木納格葡萄、紅提、無花果、核桃、紅棗優質高效綜合節水灌溉技術試驗基地10000畝,比普通灌溉方式約可節水6070,實施節水灌溉后,做到頭年每畝150方,以后每年每畝65方;(2)林果業技術服務隊掌握節水灌溉技術。培養木納格葡萄、紅提、無花果、核桃、紅棗節水灌溉種植示范戶200余戶;(3)在阿圖什市種植區,目前節水灌溉面積近2萬畝。6、主要建設內容:根據項目區域的自然條件,資源狀況、產品市場預測、投資及經濟效益分析,項目區占地面積25000畝,其中:本項目占地10000畝,園區道路10條10公里,防護林帶4條,管護站50平方米。7、項目總投資:3000萬元,其中:申請現代4、農業發展資金200萬元,自治區專項資金1000萬元,以工代賑資金800萬元,水利扶持資金200萬元,援疆扶持資金200萬元,良種補貼資金20萬元,投工投勞580萬元。8、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序號指 標單 位數 量備 注1生產規模100001.1項目占地畝100001.2林果生產面積畝100002產品方案2.1年生產果品噸5000噸/年3總投資萬元30003.1建設投資萬元28004.1平均銷售收入 萬元20004.2平均年總成本萬元8004.3年純收入萬元28809、編制依據:1、財政部關于印發2011年財政支持現代農業生產發展工作的通知(財辦農字201119號)2、關于做好自治區2011年現代農5、業發展資金項目申報指南(二)項目作業區自然條件1、地理位置:1、地理位置:阿圖什市位于新疆西南部,天南麓塔里木盆地西緣,地理坐標東經753030-782315,北緯3934-404550。東西寬241公里 ,南北長136公里,總面積16151平方公里,距首府烏魯木齊1100公里,阿圖什市是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首府所在地,轄7鄉2個辦事處,71個行政村,248個自然村。2、地形地貌:阿圖什市地形為北高南地,海拔1200-4562米之間,大致地形分為5大類:北部山區,南部平原,降雨少,外部搬運差,洪積扇形窄長;前洪積-沖積扇裙,地面由亞沙土和石沙兩部分組成亞沙土層面積大部分已被開墾為農田;洪積-6、沖積細沙土平原:地勢平坦,表層為洪土,河水沉積物;東南部平原,地貌單元一部分是鹽沼化學沉積;風積沙漠,生態脆弱,植被稀少,總體來講我市地形地貌由被、北向南垂直遞變規律,地形特點是北高,西南低。2、自然地理條件:1、土壤條件:阿圖什市土壤共有10個土壤類別,29個土種,地土壤9個土類,平原土壤7個土類,21個亞類。其中:灌耕土面積占全市境內耕地面積總面積(包括駐市單位耕地面積)的1.426%,具有明顯的灌溉、施肥、耕作而形成的熟化層,厚度18-26厘米,耕層養分狀況有機質含量1.6-3%,全氮含量 0.09-0.15%,堿解氮含量為57.5-1333PPM,速生鉀含量534-71PPM,PH值得7、7.9-8.2。土體以潤為主,無板結層,透氣性好,保水保肥力強,適種小麥、玉米、油菜等作物。地下水位小于1.5米,耕層濃度20-26厘米,耕性良好,地下礦化度多為1-3克/升,大都有鹽化威脅和次生鹽漬化現象,耕層1.6-3%,一般為1.5-2.5%,全氮 0.023-0.209%,堿解氮為24-125PPM,全磷0.07-0.1%左右,速磷含量4-2PPM,速鉀除沙湖土偏低外一般在257-810PPM,另外,包括棕漠土(121萬畝)、草旬土(5.27畝)及少量的沼澤土 (1242畝)、鹽土(91285畝)、風化土(153845畝)等,在風化土中已開發為耕地的灌耕地的灌溉風化土6713畝占全市耕8、地總面積的3.33%。植被:我市境內主要植被種類有:紅柳、梭梭、沙棗拐、沙棘、麻黃、泡泡刺、駱駝刺、沙蒿、沙柳、鹽穗木、琵琵柴。氣候狀況:阿圖什市屬暖溫帶大陸性干旱氣候,光熱資源和熱量資源比較豐富,四季分明,降水量少,蒸發量大,空氣干燥,大風較多,年日照時數3232.5小時,晝夜溫差大,無霜期183天,年降水量80毫米,年蒸發量3218毫米,歷年平均溫度11度,大風日數12天,沙塵暴21天,主要災害大風、干旱、霜凍、冰雹、風沙等。2、水資源利用情況:阿圖什市地表水資源量為7.376億立方米,其中:地下水3.148億立方米,占42.68%,地表水4.228億立方米占57.32%。阿圖什市共有大小9、河流67條,主要有恰克馬克河、布谷孜河和哈拉峻河等,恰克馬克河年流量1.596億立方米,布谷孜河和哈拉峻河年流量3.524億立方米是我市的主要水源。3、社會經濟情況:阿圖什市轄7鄉2個辦事處,有耕地面積16.95萬畝,總人口23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6.9萬人,城鎮人口6萬人,主要有柯爾克孜、漢、維、回等十三個民族組成,農牧民人均收入2096元。4、林果業發展現狀截止目前全市經濟林面積17萬畝,結果面積84931.3畝,其中:葡萄面積9萬畝,結果面積61045.7畝,年產量8萬噸;杏面積6.07萬畝;無花果面積4000畝;石榴面積1900畝;核桃面積4000畝;其他經濟林面積1.04萬畝。由于10、在農業生產中缺水問題日益突出,逐步開始開展節水灌溉,到2011年初,全市開展7000畝葡萄基地、1300畝工業園區、等綠化建設,取得了良好的節水效益。但是由于經濟條件有限,難以大規模推廣。二、項目建設目標節水灌溉工程的建成,將使灌溉水利用系數顯著提高,可達到0.75以上,較傳統的地面灌節水40左右。對控制土壤水分、保持土壤肥力,適應換茬時作物對水分的不同要求產生了極為有利的條件,從而增加了林果產品產量,提高了林果的品質。并且,節水灌溉機械化程度較高,大大減輕了灌水的勞動強度和提高了作業效率,節省了勞力。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科技知識的普及,廣大果農已深切地認識到節水灌溉技術的積極影響。節水灌溉工11、程的建成,將進一步提高群眾的科技意識,使果農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為今后大面積、高質量的推廣節水灌溉技術提供借鑒經驗和技術措施。工程項目的實施,有效調節了土壤的光、熱、水、肥、氣和微生物活動狀況,有利于土壤養分的釋放和作物根系對養分的吸收,抑制土壤產生鹽堿化,可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從而使土壤質地與環境向有利于農業生產的方向發展,改善了灌區和周邊的農業生產條件和生態環境。工程采用地埋管道輸水,不占用耕地面積,使得土地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可保證農業可持續發展。使用了節水設施之后,林果用水量減少、省工、省力、省時、省油、省電等一系列優勢就充分體現出來,隨之帶來的是林果產品增產、果農增收,極大的提高了果12、農的經濟水平,不僅改變了果農種植條件,而且加快了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步伐,促進了林業向著高科技、穩產、高產、綠色無公害方向快速發展。三、項目建設內容(一)阿圖什市節水灌溉現狀近年來,阿圖什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北畜南果”以及林果業、種植業、畜牧業三分天下的農村經濟發展思路,依托“無花果之鄉”、金獎木納格葡萄的品牌以及資源優勢,挖掘特色林果業價值,形成阿扎克鄉、松他克鄉以葡萄、無花果為主的鮮果生產基地,上阿圖什鄉、阿湖鄉以杏、木納格葡萄、紅棗為主的干果生產基地的布局,始終堅持“走出去”與“請進來”并舉的方針,利用烏洽會、林果業博覽會等平臺,加大對外宣傳力度,擴大市場占有率,提高品牌知名度。由于節水灌13、溉越來越備受關注以及在農業生產中缺水問題日益突出,逐步開始開展節水灌溉,截止2011年初,阿圖什市開展7000畝葡萄基地、1300畝工業園區綠化建設,取得了良好的節水效益。也總結一些好的經驗,但是由于經濟條件有限,難以大規模推廣。(二)當前灌溉用水的存在的問題1、林業灌溉用水緊張與用水浪費現象并存 目前我市灌溉用水總量一直維持在20世紀80年代初的水平,灌溉用水約占全市用水總量的60,并呈下降的趨勢。近年來,新增供水能力幾乎全部用于城市和工業發展。大量的林業用水轉向為城市發展服務,農業之間、城鄉之間爭水矛盾突出。受水源和設施條件限制,多數灌區農作物供水關鍵期都存在季節性供水不足問題。地表水不足14、,不得不打井超采地下水,帶來了一系列環境問題。 2、灌溉管理體制改革滯后 灌溉粗放用水、浪費水的情況比較普遍。田間灌水方法和技術仍以傳統的地面灌溉為主,噴灌、滴灌等現代灌水技術應用比例不到5。由于基礎設施薄弱和技術手段落后,多數灌區的水利用率僅為4045,低效率用水進一步加劇了林業灌溉用水的供需矛盾,也制約著林業產業結構、種植結構的調整。(三)節水灌溉技術編制原則與指標根據阿圖什市林業建設、林果業“十二五”規劃的要求和目標,依靠科技進步,合理確定項目區用水量、節水灌溉工程規模,積極推廣應用以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率和作物水分生產率為中心的工程、農藝和管理等綜合措施,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提高農業抗旱抗災15、能力,促進和推動全市農業產業結構和種植結構的優化調整,為效益農業和現代農業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和保障,為農業增產、果農增收創造條件,實現項目區水土資源、環境、社會和經濟可持續發展。1、編制原則1)改善水環境、增加林果業經濟效益能力為主要目的,加強節水灌溉技術的發展,提高水利工程效益的最大限度的發揮。2)堅持全面規劃、綜合治理、旱澇并防、資源優化配置的原則,又要堅持節水灌溉工程規劃與農田水利建設長遠規劃相結合的原則。對項目區溝、田、渠、林、路、橋、涵綜合規劃,體現生態田園景觀化。3)堅持高標準、高起點、高效益和綜合節水的原則。采取工程措施、林果措施、管理措施和節水灌溉新技術相結合的綜合節水模式。4)16、堅持因地制宜、先進性和實用性相結合的原則。從實際出發,充分考慮自然、氣候條件和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在大力發展投入少的常規節水措施的基礎上,推廣利用適合當地實際的智能自動化節水灌溉新技術。5)重視工程建設與運行管理機制的創新。在工程建設過程中,積極推行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標投標制和建設監理制。工程建成后,及時建立健全先進的組織管理體系,制定高效的運行管理方案,努力實行新水價政策,按成本計費,利用市場機制促進林業節水。2、項目建設要求的主要技術指標根據節水灌溉技術規范SL207-98和灌溉與排水工程設計規范GB50288-99,本次規劃采用以下主要技術指標:建設總面積10000畝,其中:滴灌1000017、畝。(1)滴灌設計:1)全自動過濾器,首部壓力高采用安全保護、降壓、空氣平衡、自動施肥系統全套設備。2)滴灌系統根據我市實際情況和專家意見,滴灌管采用集簇內鑲式滴頭形式即:每隔兩米,兩個相距40厘米的滴頭(40-40-160-40-40)平均行距3米計算,240米/畝,加上邊接配件。3)地下pvc管道: (主管(4500米)、支管(9000米)、毛管40萬米)pvc管道一般6級或6級以上。4)主管道土方開挖回填及系統安裝指導。5)局部土方和建筑物。6)閘閥7)其它零部件。8)蓄水池:1000立方10個。3、道路、林帶設計1)道路設計項目區建設道路5條,項目區道路和干線路10km,項目區內排水系18、統完善,排水溝分布合理,汛期降水能迅速匯集,排入河道不會造成洪澇災害。2)林網設計目前,在項目區道路和溝渠兩側,擬栽植防護林帶,主要品種為新疆楊、沙棗,對項目區的林網按照防護農田、道路、調節小氣候的原則,統一規劃,分步實施,責任到村、到人。使項目區初步建成以農田林網為中心的帶、網、片、點相結合的綜合防護林體系。(四)項目組織管理(一)組織管理為了確保項目建設如期實施和圓滿完成,使投資發揮最佳效益,實現本生經濟效益和示范的建設目標,建立健全項目建設的管理制度。1、項目由市林管站操作,阿扎克鄉具體實施,實行項目法人責任制2、該項目推行工程建設合同制,并明確項目投資、技術標準、質量要求、工期和違約責19、任。3、嚴格按國家、自治區有關工程技術標準執行,采用工程監理制。4、必須嚴格執行基本建設程序,從項目設計到管理,做到文件齊全、檔案齊備。(二)科技支撐1、為了本生態項目和順利實施,特邀自治區林科院、克州林管站為技術依托單位。自治區林科院、克州林管站在經濟林豐產栽培、果園節水灌溉方面有多項先進的研究成果,并有一支素質過硬的科技隊伍,為全市林果業發展作出過突出貢獻。2、項目技術組織建立比較完整、有效的技術組織,即由技術依托單位地區林管站為主組成的科技支撐專家組和市林業局技術人員共同組成的技術中心。技術中心包括:項目評估、技術推廣和技術培訓三個部分。3、技術推廣措施(1)建立素質高,懂技術、有開拓性20、的項目管理執行隊伍,制定技術推廣計劃,隨時隨地進行技術指導服務。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解決生產技術難題。(2)對不熟悉生產管理技術的個人,從節水灌溉、土壤管理、整形修剪、施肥、病蟲害防治等全過程進行技術指導和示范,真正將技術推廣和服務落到實處。(3)組織生產人員觀摩,學習先進經驗。(三)資金管理該項目建設投資嚴格執行財務管理制度,加強資金管理,具體管理辦法如下:(1)實行獨立核算,開設獨立賬戶、專款專用,按進度合理調配資金,做到帳帳相對、帳物相符。(2)嚴格執行財務管理制度,所有資金流向必須按“資金使用審批程序”辦理。(3)實行專款專用。(4)應定期對資金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和審計,財務人員應定21、期填報現金流量表。(四)檔案信息管理檔案信息是項目區生產經營管理活動的基礎,積累原始材料,對示范園今后的生產、科研等工作打下良好基礎,建立健全完善的示范園資料庫,對示范園建設、管理等建立完備的管理檔案。(四)建設地點:北山(五)建設規模:10000畝。四、支農資金整合方案阿圖什市是典型的農業、牧業區,農村人口多,農業生產基礎差,果農收入較低,切實解決“三農”問題,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關鍵,是我市黨委、政府光榮而艱巨的歷史使命。根據自治區2011年現代農業生產發展項目指南精神,為了增強全市林業建設工作的預見性、計劃性和系統性,增強林業抗御旱澇災害的能力,大力推進高效節水灌溉基本建設,提高林22、業綜合生產能力,加速構建和諧社會、農村全面小康社會進程,進一步提高我市產業化發展優勢,促進農民增收,結合阿圖什實際,特制定本項目資金整合方案。項目總投資3000萬元,其中:自治區專項資金1000萬元、以工代賑資金800萬元,水利扶持資金200萬元,援疆扶持資金200萬元,自治區良種補貼項目資金20萬元、投工投勞資金580萬元,主要用于購置節水灌溉設施(包括全自動過濾器,安全保護、降壓、空氣平衡、自動施肥系統全套設備)、購置苗木、土壤改良、水電費、撫育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本次申請現代農業生產資金200萬元,主要用于項目區節水滴灌管材更新及設備維護集簇內鑲式滴頭形式即:每隔兩米,兩個相距40厘米的23、滴頭(40-40-160-40-40)平均行距3米計算,240米/畝,加上邊接配件,閘閥以及其它零部件等。五、項目建設進度安排2011年4月,完成項目申報前期工作2011年5月-9月,完成初步設計及施工前期工作2011年9月-11月,完成示范項目基礎設施建設2011年10月-12月,完成滴灌設備采購2012年1月-2月,完成滴灌設施安裝調試2012年3月-4月,完成造林作業工作2012年5-7月,完成補植補造作業并驗收六、 投資估算按照自治區2011年現代農業發展資金項目申報指南精神,特色林果節水灌溉示范基地補助標準200元/畝。(一)資金籌措:項目總投資3000萬元,其中:申請現代農業發展資24、金200萬元,自治區專項資金1000萬元,以工代賑資金800萬元,水利扶持資金200萬元,援疆扶持資金200萬元,良種補貼資金20萬元,投工投勞580萬元。(二)工程總投資估算1、苗木木納格葡萄:10萬株 每株3元概算30萬元無花果:2萬株 每株10元概算 20萬元核桃:10萬株每株10元概算,共100萬元紅棗:30萬株,每株5元概算,共150萬元2、滴灌設施(1)全自動過濾器,首部壓力高采用安全保護、降壓、空氣平衡、自動施肥系統全套設備每畝投資700元/畝。(2)滴灌系統根據我市實際情況和專家意見,在山地建設滴灌管采用集簇內鑲式滴頭形式即:每隔兩米,兩個相距40厘米的滴頭(40-40-16025、-40-40)平均行距3米計算,240米/畝,加上邊接配件,300元/畝。(3)地下pvc管道: pvc管道一般6級或6級以上,按市場價700元/畝。(4)主管道土方開挖回填及系統安裝指導:200元/畝。(5)局部土方和建筑物100元/畝。以上合計2000元.滴灌設施費用:10000畝2000元/畝=2000萬元(附帶40閘閥在內)3、土壤改良10000畝400元/畝=400萬元4、蓄水池10萬元/個10=100萬元5、引電設施20萬元6、防洪壩10萬元7、管護站20萬元8、生產道路100萬元(10條)9、病蟲害防治設備10萬元10、預備費40萬元七、效益分析(一)工程效益分析節水灌溉工程的建26、成,將使灌溉水利用系數顯著提高,可達到0.75以上,較傳統的地面灌節水40左右。對控制土壤水分、保持土壤肥力,適應換茬時作物對水分的不同要求產生了極為有利的條件,從而增加了林果產品產量,提高了林果的品質。并且,節水灌溉機械化程度較高,大大減輕了灌水的勞動強度和提高了作業效率,節省了勞力。(二)社會效益分析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科技知識的普及,廣大果農已深切地認識到節水灌溉技術的積極影響。節水灌溉工程的建成,將進一步提高群眾的科技意識,使果農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為今后大面積、高質量的推廣節水灌溉技術提供借鑒經驗和技術措施。(三)經濟效益分析使用了節水設施之后,林果用水量減少、省工、省力、省時、27、省油、省電等一系列優勢就充分體現出來,隨之帶來的是林果產品增產、果農增收,極大的提高了果農的經濟水平,不僅改變了果農種植條件,而且加快了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步伐,促進了林業向著高科技、穩產、高產、綠色無公害方向快速發展。八、保障措施林業要發展必須走節水之路,這已在全國上下形成共識。節水灌溉不僅可以緩解水資源緊缺矛盾,而且是建設優質、高效、低耗生態建設的重要環節,是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保障。為切實做好這項工作,我們采取以下政策措施:(一)加強領導,統一認識領導重視是搞好節水灌溉的關鍵。為此,市委、市政府把節水灌溉工作擺上了重要位置,成立了市、鄉、村三級節水灌溉組織機構,在抓好宣傳發動、使干部群28、眾樹立水患意識和節約用水意識的同時,進一步統一認識,增強發展節水灌溉的信心,并建立健全包保責任制和目標管理責任制,確保節水灌溉任務順利實施。(二)強化隊伍,跟蹤服務節水灌溉科技含量高,特別是廣大干部缺乏言聽計從,必須建立一批懂技術、會管理、高素質并相對穩定的科技推廣隊伍,通過多種形式的技術培訓,深入基層,使果農盡快掌握節水灌溉技術,并定期派出專業技術人員下鄉搞咨詢服務,使節水灌溉技術真正在林海大地生根開花結果。(三)強化意識,樹立精品節水灌溉工程效益的好壞,質量是基礎,管理是關鍵。因此,必須樹立精品意識,把質量和數量、規模與標準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嚴把設計關、施工關和質量驗收關,把責、權、利結合起來,以最大限度發揮工程效益。(四)多元籌資,共同興建資金不足是制約節水灌溉發展的關鍵問題。抓好資金籌必須堅持依靠群眾,自力更生,誰受益、誰投資、誰管理,多方籌集,合理使用的原則,建立多渠道、多層次、多元化的水利建設投入新機制,一是市、鄉級財政進一步加大節水灌溉的工程建設投入;二是用好用活現有的水利投資政策,抓好水利建設基金的征收;三是用好節水灌溉貼息貸款;四是廣泛吸納社會各方面資金;五是突出果農的投入主體作用,有效利用節水灌溉設施。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