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硅廠辦公樓及生產生活污水池建安工程深基坑專項施工方案3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191442
2024-09-20
34頁
981KB
1、有機硅廠辦公樓及生產生活污水池建安工程深基坑專項施工方案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制單位: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二XX年X月目錄第一章;工程概況32.1根據中藍連海設計研究院招標文件3第二章;施工前準備4一、技術準備工作:42、現場準備:4第三章;主要施工方法及技術措施4一;基坑邊坡支護41.2具體開挖次序41.3預防措施8二、主要施工方案871主要構件19構、配件種類、規格及用途197.2構、配件材料、制作要求20表;桿件組焊形位公差要求217.2.11 構配件外觀質量要求:217.3荷載分析227.3.1腳手架的永久荷載,一般包括下列2、荷載:227.3.4 模板支架的可變荷載,包括下列荷載:227.4荷載標準值227.4.3 模板支撐架荷載標準值:237.4.4 腳手架的施工荷載標準值,可按下列規定采用:237.4.5 模板支撐架的施工荷載標準值237.5荷載的分項系數242 可變荷載的分項系數,取1.4。247.6荷載效應組合247.7結構設計計算261 風荷載對立桿產生彎矩按下式計算:281 在風荷載作用下連墻件的軸向力應按下式計算:292 連墻件強度及穩定應按下式計算:293 當采用鋼管扣件連接時應驗算其抗滑承載力。29第四章;質量保證措施30第五章;安全技術措施31施工風險分析表JHA)32第六章;雨季施工措施3473、. 雨后鋼筋視情況進行防銹處理,不得把銹蝕的鋼筋用于結構上。3410. 雨期所需材料、設備如水泵、塑料布、草袋等提前準備。35第一章;工程概況 一;工程概況本工程為XX有機硅廠12萬噸/年有機硅下游系列產品項目QC樓、管理辦公樓及生產生活污水池建安工程室外消防廢水收集池及生產廢水、生活污水收集池。消防廢水收集池水池長44m、寬26m、高6.4 m、容積7322 m,為鋼筋混凝土結構矩形水池,水池頂部覆土1.6m。生產廢水、生活污水收集池長20m、寬10m、高4.3m,為鋼筋混凝土結構矩形水池,水池頂覆土900mm。本工程鋼筋采用級、級鋼筋。水池及檢修井為C30混凝土,基礎墊層采用C20混凝土,4、混凝土抗滲標號為p6、p8。開工日期2010年09月5日-2010年11月20日,計劃工作日75天。二;編制依據2.1根據中藍連海設計研究院招標文件2.2依據施工圖紙B007G-070-29071-12B007G-070-29072-122.2.1; 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 建筑地基基礎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地下防水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08-2002建筑施工門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28-2000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01 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5、-2005第二章;施工前準備 一、技術準備工作: 1)組織施工技術人員在施工前認真學習技術規范、標準、安全操作規程,熟悉圖紙,弄清消防水池及生產生活廢水池的結構情況、建筑情況、標高情況等。 2)編制消防水池及生產生活廢水池工程的施工方案,對施工隊進行詳細的技術交底。 3)向進場的施工人員進行安全和技術教育,加強班組的技術素質。2、現場準備: 1)通設和搭建施工中臨時水、電源和設備。 2)在施工危險區設置警戒區標志。 3)組織和勞動力準備:成立組織領導機構、組織勞動力。第三章;主要施工方法及技術措施一;基坑邊坡支護1.1消防水池及生產生活廢水池工程的基礎工程為深基坑作業,水池頂標高分別為-1.66、m和-0.9m、基礎底標高分別為-8.7m和-5.2m。根據有關施工規范、地質勘查資料及施工經驗,基坑開挖采取梯形自然放坡較為穩定,消防水池基坑進行鋼板樁維護,鋼板樁采用【20槽鋼。1.2具體開挖次序1.2.1在消防水池基礎開挖面積(含工作面積)的基礎上四周擴展10m(東面擴展5m由于距離管廊基礎只有8.3m、南面擴張5m于地下埋有消防管道)進行大開挖,采用自然0.8的放坡,深度在2m然后觀察地下水位情況并清理基槽地坪(據現場其他開挖情況看,這個深度基本沒有水).見表三平面布置圖; 圖三1.2.2基槽清理完畢后進行第二次放線開挖,見表三平面布置圖;二次開挖深度3.5m,放坡0.8,東面和南面打7、入木樁進行支護,樁距0.5m,樁根部插入18mm后木工板見表一表二剖面圖,在背面修建一條寬6m東西向1;20斜度的土方運輸通道見表三平面布置圖;1.2.3第三次開挖至設計標高-9m,放坡0.6,底部四周開挖0.5*0.5的排水溝,并在四角開挖四個集水井以便及時抽水。在東面和南面使用鋼板樁支護,鋼板樁插入深度3m,樁距0.3m,并在樁根部插入18mm后木工板見表三平面布置圖和表一表二剖面圖。1.2.4生活生產污水池采用分層梯形自然放坡開挖,不在進行鋼板樁維護。1.3預防措施1.3.1如果第二次擴展面積大開挖至-4m時地下水位偏高并出水量較大的情況下,就在三次開挖線四角打入多孔管使用降水泵進行井點8、降水,保持地表無水干燥狀態見表三平面布置圖;1.3.2考慮到現場多是回填土,土質比較疏松可能出現的塌方情況,將增加放坡角度至0.8,二次開挖面使用鋼板樁進行維護并人工修筑六條踏步通道作為施工上下及安全通道。二、主要施工方案1、施工順序基礎部分:定位放線 挖土 人工清槽 水池墊層混凝土澆筑測量放線底板鋼筋綁扎底板混凝土澆筑底板混凝土養護側壁定位放線側壁鋼筋綁扎滿堂腳手架搭設側壁(及頂板)模板安裝加固(頂板鋼筋綁扎)混凝土澆筑主體、裝飾部分:鋼筋混凝土墻 水池頂板回填土裝飾竣工清理。2、土方工程回填的土方用挖機運至基坑邊,由于汽車及壓路機不能進入基坑內,人工運土方到基坑內進行平整,采用打夯機進行分9、層夯實。1) 填土前,將基坑內的垃圾等雜物清除干凈。2) 填土分層鋪攤。每層鋪土的厚度為200300mm。3) 回填土方每層壓實后,按規范進行環刀取樣,測出土的干密度,達到要求后,再進行上一層的鋪土。3、模板工程(1)基礎模板1)基礎模板采用厚度18mm木模板,底板模板安裝按位置就位,外側用腳手架做支撐,支撐在基坑側壁上,支撐處墊短塊木板。基礎上部梁的模板加固利用梁兩側預埋鋼筋進行加固模板。如下圖示: 2)由于基礎底板與墻體分開施工,所以基礎與墻體施工縫留在底板與池壁連接的斜拖上,底板鋼筋采用鋼筋馬凳支撐。模板邊的順直拉線較正,軸線、截面尺寸根據墊層上的彈線檢查較正。模板加固檢驗完成后,用水準10、儀定標高,在模板面上彈出混凝土上表面平線。作為控制混凝土標高的依據。(2)池壁模板1)池壁厚度為650厚,池壁內外側模板用穿墻螺栓加以連接,再用斜撐與基坑側壁撐牢。2)池壁模板固定采用的螺栓拉桿,設方型止水環,止水環的規格為1001004厚鋼板,并與對拉螺栓可靠焊接。3)模板以183091518mm夾板為主要規格,模板之間采用14防水對拉螺栓固定,對拉螺栓水平間距700mm,豎向間距600mm。14對拉螺栓采用3形扣件固定,將對拉螺栓與墻龍骨(雙向鋼管)可靠連接,保證模板不位移。4)墻龍骨為雙向鋼管,內模支撐在地下室滿堂腳手架上,外模支撐在外圍雙排腳手架上。(3)頂板模板1) 頂板采用183011、91518mm夾板,支撐方法采用滿堂腳手架,梁底腳手架立桿間距為800mm,平板處立桿間距為1000mm。2) 板與墻異形結構模板采用方木制作定型模板,使混凝土結構一次成活,避免修鑿、剔補。(4)模板施工注意事項1) 混凝土澆筑前認真復核模板位置,復核模板垂直度和平整度及梁板標高,檢查預留孔洞、預埋鐵件位置及尺寸是否正確,模板支撐是否牢固,接縫是否嚴密。2) 所有模板在使用前都要涂刷隔離劑,模板接縫處必須粘嵌密封條,確保接縫處不漏漿。3) 對跨度不小于4m 的現澆鋼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應為跨度的1/10003/1000。4) 混凝土施工前,清除模板內部的全部垃圾、雜物。(5)施工縫詳圖如下:12、 止水鋼板搭接長度5cm,滿焊。1、 水平施工縫澆筑前,應將表面浮漿和雜物清除,然后鋪設凈漿或涂刷界面處理劑、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涂料等材料,再鋪3050mm厚1:1水泥砂漿,并應及時澆筑混凝土。2、 垂直施工縫澆筑混凝土前,應將其表面清理干凈,再涂刷混凝土界面處理劑或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涂料等材料,并應及時澆筑混凝土。4、 鋼筋工程 本工程鋼筋1625采用直螺紋套筒,16以下采用搭接,受拉鋼筋長度HPB為30d、HRB為42d。搭接頭應相互錯開,同一截面處鋼筋接頭數量不應大于總數的25%。鋼筋遇到孔洞時應盡量繞過,不得截斷,如必須截斷對應與孔洞口加固環筋焊接錨固。(1)底板鋼筋綁扎1) 在墊13、層上彈出位置線,先鋪底板下層鋼筋,綁完下層鋼筋后,擺放鋼筋馬凳, 縱橫向間距1米一個,在鋼筋馬登上擺放縱橫兩個方向定位鋼筋,綁扎上層鋼筋。2) 根據彈好的墻線,將墻伸入基礎的插筋綁扎牢固,同時用鋼筋將鋼筋上部固定,保證甩筋位置準確、垂直、不傾倒變形。水池底板中間用馬凳筋支撐,保證上層網片位置準確,綁扎牢固,無松動。準備足夠數量水泥砂漿墊塊,以保證鋼筋的保護層厚度。因板筋為雙層鋼筋,須配置足夠數量的鋼筋馬凳,采用人字形馬凳,馬凳用14的鋼筋制作,兩端為人字形支腳,間距為900,馬凳按縱橫間距1米設置。3)集水坑鋼筋及做法如下圖:1、水池池壁及底板鋼筋再吸水坑處應伸入坑壁內40d,不得截斷。2、基14、坑邊坡視土質情況開挖成斜坡或直坡。(2)池壁和柱鋼筋綁扎1) 立2-4根豎筋:將豎筋與下層伸出的搭接筋綁扎,在豎筋上畫好水平筋分檔標志,在下部及齊胸處綁兩根橫筋定位,并在橫筋上畫好豎筋分檔標志,接著綁其余豎筋。2) 池壁筋要逐點綁扎,雙排鋼筋之間設置拉筋或支撐筋。3) 合模后對伸出的豎向鋼筋進行修整,在搭接處綁一道橫筋定位,澆筑混凝土后再次調整以保證鋼筋位置的準確。(3)頂板鋼筋綁扎1) 清理模板上的雜物,用粉筆在模板上劃好主筋,分布筋間距。2) 按劃好的間距,先擺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3) 綁扎板筋時用順扣或八字扣,板兩層筋之間須加鋼筋馬凳,以確保上部鋼筋的位置。負彎矩鋼筋每個相交點均要綁15、扎。5、 混凝土工程本工程混凝土為商品砼,澆筑采用泵送入模。底板、墻梁板均為C30,抗滲等級為p8。(1)底板混凝土澆筑1) 清理模板內的雜物;修補嵌填模板縫隙,加固好模板支撐;2) 鋼筋模板辦理隱檢,并在模板上彈好混凝土澆筑標高線;3) 搭設好必要的進入基坑的腳手馬道和澆筑腳手平臺。4) 為保證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和坍落度,嚴格控制水灰比、石子級配及攪拌時間。5) 混凝土澆筑自由下落高度不宜超過2m。6) 振搗棒的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在振搗過程中,宜將振搗棒上下略有抽動,每點振搗時間一般以2030s 為宜,但應視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顯著下沉,不再出現氣泡,表面泛出灰漿為準。分層澆筑時16、,振搗棒應插入下層5cm 左右,以消除兩層之間的接縫。7) 養護期間,新澆筑的混凝土在12h 內鋪草袋,并澆8-10cm水養護,以保證混凝土內外溫度差不超過250C,養護時間不少于14d。(2)池壁混凝土施工1) 池壁水平施工縫留在底板與池壁連接的斜拖上,并通長埋設鋼止水條3003厚鋼板。2) 采用同配合比的細石混凝土或砂漿作墊塊,確保保護層厚度。3) 混凝土振搗時間宜為2030s,以混凝土開始泛漿和不冒氣泡為止,并避免漏振、欠振或超振。4) 施工縫上澆混凝土前,將混凝土表面鑿毛,清除浮粒和雜物,用水沖干凈,保持濕潤,再鋪一層2025mm 與原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水泥砂漿。5) 防水混凝土不宜過17、早拆模,拆模時混凝土表面溫度與周圍氣溫之差不得超過15-200C,以防防水混凝土表面出現裂縫。6) 澆筑墻體混凝土連續進行,間隔時間不應超過2h,每層澆筑厚度控制在50cm左右。7) 振搗棒移動間距小于40cm,每一振點的延續時間以表面呈現浮漿為準,振搗器應插入下層混凝土5cm。振搗時注意鋼筋密集及洞口部位,為防止出現漏振,須在洞口兩側同時振搗。(3)梁、板混凝土澆筑1) 澆筑方法由一端開始用“趕漿法”,根據梁高分層澆筑成階梯形,當達到板底位置時再與板的混凝土一起澆筑。混凝土澆筑時注意接槎,防止施工縫出現。混凝土收水后馬上派人用木板搓平,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現收縮裂紋。2) 澆筑板混凝土的虛鋪厚度18、應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搗器垂直澆筑方向來回振搗,并用鐵插尺檢查混凝土厚度,振搗完畢后用長木抹子抹平。預埋件及插筋處用木抹子找平。(4)混凝土養護立面混凝土涂刷養護液進行養護,拆模后立即涂刷均勻。平面混凝土用覆蓋塑料薄膜和草簾子澆水保潮養護時間不小于14 晝夜。(5)混凝土試塊制作混凝土試塊按規范規定制作,并在工地設試塊標養室。取樣應在現場隨時抽取,取樣與試件留置應符合下列規定:1) 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樣不得少于一次;2) 每次取樣至少留置一組標準養護試件,同條件養護試件組數應根據數量確定;5、裝修工程1) 抹灰部位的主體結構檢查合格,方可施工。2) 水池內壁用1:2防水水泥砂漿(內摻3%防水19、粉)抹面20mm厚。應分層緊密連續涂抹,每層接縫需上下左右錯開,并與混凝土施工縫錯開。水池外用1:2水泥砂漿抹面20mm厚。3) 抹灰前基層表面的塵土、污垢、油漬等應清除干凈,并應灑水潤濕。4) 抹灰質量要求:做到無空鼓,表面平整、垂直, 陰陽角方正,墻面無裂縫等質量通病。5) 抹灰工程的表面質量應符合表面應光滑、潔凈、接槎平整,分格縫應清晰。6) 抹灰層的總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寬度和深度均勻,表面應光滑,棱角應整齊。6、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搭設及注意事項1) 單排外腳手架內皮立桿距墻0.50m,外皮立桿距墻1.80m。立桿間距1.50m。小橫桿的間距1.0m。2) 相鄰的立桿或大橫桿的接頭相互錯20、開。3) 每面腳手架的兩端必須設剪刀撐,中間每隔10m 設一道剪刀撐,剪刀撐從地面開始設置,每組剪刀撐的兩斜桿與地面的夾角約為600C。4) 設連墻桿。主體連墻桿系墻體支撐架上,連墻桿的上下間距為三步架的高度,水平間距為4m。5) 注意事項a、 各種桿件相交時伸出的端頭均必須大于100mm,以防扣件滑脫。擰緊扣件螺栓時松緊程度必須適當,以扭矩達45kgm 為宜。b、 定時檢查已搭好的腳手架的扣件松緊程度和連墻桿的可靠程度。c、 腳手架搭設要橫平豎直,不變形,不搖晃。隨時校正桿件垂直和水平偏差,腳手架搭設完,經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d、 腳手架拆除時必須由專人負責,拆除腳手架時自上而下逐根拆除21、逐根往下傳遞,嚴禁從高空拋下。高空拆除人員系好安全帶,上下專人指揮,每次拆下的鋼管和扣件分類堆放,對扣件螺栓逐個檢查并注入潤滑油。7;內滿堂腳手架搭設 71主要構件構、配件種類、規格及用途表; 碗扣式腳手架主要構、配件種類、規格及用途名稱型號規格(mm)市場重量(kg)設計重量(kg)立桿LG-120483.512007.417.05LG-180483.5180010.6710.19LG-240483.5240014.0213.34LG-300483.5300017.3116.48橫桿HG-30483.53001.671.32HG-60483.56002.822.47HG-90483.590022、3.973.63HG-120483.512005.124.78HG-150483.515006.285.93HG-180483.518007.437.08間橫桿JHG-90483.59005.284.37JHG-120483.512006.435.52JHG-120+30483.5(1200+300)7.746.85JHG-120+60483.5(1200+600)9.698.16專用斜桿XG-0912483.51507.116.33XG-1212483.51707.877.03XG-1218483.521609.668.66XG-1518483.5234010.349.30XG-18184823、3.5255011.1310.04專用斜桿ZXG-0912483.512705.89ZXG-1212483.515006.76ZXG-1218483.519208.73十字撐XZC-0912302.513904.72XZC-1212302.515605.31XZC-1218302.520607TL-30寬度3001.681.53TL-60寬度6009.308.60LLX120.18KTZ-45可調范圍3005.82KTZ-60可調范圍4507.12KTZ-75可調范圍6008.5KTC-45可調范圍3007.01KTC-60可調范圍4508.31KTC-75可調范圍6009.69JB-120124、200x27012.8JB-1501500x27015JB-1801800x27017.9JT-255254653034.77.2構、配件材料、制作要求腳手架用鋼管應采用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直縫電焊鋼管(GB/T13793-92)或低壓流體輸送用焊接鋼管(GB/T3092)中的Q235A級普通鋼管,其材質性能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碳素結構鋼(GB/T700)的規定。 碗扣架用鋼管規格為483.5mm,鋼管壁厚不得小于3.5 -0.025mm。上碗扣、可調底座及可調托撐螺母應采用可鍛鑄鐵或鑄鋼制造,其材料機械性能應符合GB9440中KTH330-08及GB11352中ZG270-500的規定。7.2.425、 下碗扣、橫桿接頭、斜桿接頭應采用碳素鑄鋼制造,其材料機械性能應符合GB11352中ZG230-450的規定。7.2.5 采用鋼板熱沖壓整體成形的下碗扣,鋼板應符合GB700標準中Q235A級鋼的要求,板材厚度不得小于6mm。并經600650C的時效處理。嚴禁利用廢舊銹蝕鋼板改制。7.2.6 立桿連接外套管壁厚不得小于3.5-0.025mm,內徑不大于50 mm, 外套管長度不得小于160mm,外伸長度不小于110mm。7.2.7 桿件的焊接應在專用工裝上進行,各焊接部位應牢固可靠,焊縫高度不小于3.5mm,其組焊的形位公差應符合表要求表;桿件組焊形位公差要求序號項目允許偏差(mm)1桿件管口26、平面與鋼管軸線垂直度0.52立桿下碗扣間距13下碗扣碗口平面與鋼管軸線垂直度14接頭的接觸弧面與橫桿軸心垂直度15橫桿兩接頭接觸弧面的軸心線平行度17.2.8 立桿上的上碗扣應能上下串動和靈活轉動,不得有卡滯現象;桿件最上端應有防止上碗扣脫落的措施。7.2.9 立桿與立桿連接的連接孔處應能插入12mm連接銷。7.2.10 在碗扣節點上同時安裝14個橫桿,上碗扣均應能鎖緊。7.2.11 構配件外觀質量要求:1 鋼管應無裂紋、凹陷、銹蝕,不得采用接長鋼管;2 鑄造件表面應光整,不得有砂眼、縮孔、裂紋、澆冒口殘余等缺陷,表面粘砂應清除干凈。3 沖壓件不得有毛刺、裂紋、氧化皮等缺陷;4 各焊縫應飽滿,27、焊藥清除干凈,不得有未焊透、夾砂、咬肉、裂紋等缺陷;5 構配件防銹漆涂層均勻、牢固。6 主要構、配件上的生產廠標識應清晰。7.2.12 可調底座及可調托撐絲桿與螺母捏合長度不得少于4-5扣,插入立桿內的長度不得小于150mm。7.3荷載分析 7.3.1腳手架的永久荷載,一般包括下列荷載:1 組成腳手架結構的桿系自重,包括:立桿、縱向橫桿、橫向橫桿、斜桿、水平斜桿、八字斜桿、十字撐等自重;2 配件重量,包括:腳手板、欄桿、擋腳板、安全網等防護設施及附加構件的自重;設計腳手架時,其荷載應根據腳手架實際架設情況進行計算。 腳手架的可變荷載,包括下列荷載:1 腳手架的施工荷載,腳手架作業層上的操作人員28、器具及材料等的重量。2 風荷載。 模板支架的永久荷載,一般包括下列荷載:1 作用在模板支架上的結構荷載,包括:新澆筑混凝土、鋼筋、模板、支承梁等自重。2 組成模板支架結構的桿系自重,包括:立桿、縱向及橫向水平桿、水平及垂直斜撐等自重。3 配件自重,根據工程情況定,包括:腳手板、欄桿、擋腳板、安全網等防護設施及附加構件的自重。7.3.4 模板支架的可變荷載,包括下列荷載:1 施工人員及施工設備荷載。2 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3 風荷載。7.4荷載標準值7.4.1 腳手架結構桿系自重標準值。7.4.2 腳手架配件重量標準值,可按下列規定采用。1 腳手板自重標準值統一按0.35kN/m2取值。229、 操作層的欄桿與擋腳板自重標準值按0.14kN/m2取值。7.4.3 模板支撐架荷載標準值:1 模板支撐架的自重標準值Q1:見表7.4-1。表7.4-1 水平模板自重標準值(kN/m2)序號模板的構件名稱木膠合板及木模板定型鋼模板1平面模板及小楞0.302頂板模板(其中包括梁模板)0.502 新澆筑混凝土自重(包括鋼筋)標準值Q2:對普通鋼筋混凝土可采用25 kN/m3,對特殊鋼筋混凝土應根據實際情況確定。3 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標準值Q3:取2kN/m2。7.4.4 腳手架的施工荷載標準值,可按下列規定采用:1 操作層均布施工荷載的標準值,應根據腳手架的用途,按表4.2.4采用。 操作層均30、布施工荷載標準值腳手架用途荷載標準值(kN/m2)結構腳手架3.0裝修腳手架2.02 腳手架的操作層層數按實際計算。7.4.5 模板支撐架的施工荷載標準值1 施工人員及設備荷載標準值按均布活荷載取1.0 kN/m2。2 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標準值可采用2.0 kN/m2。7.4.6 作用于腳手架及模板支撐架上的水平風荷載標準值,應按下式計算:Wk = 0.7zsWo 式中:Wk風荷載標準值(kN/m2);z風壓高度變化系數,按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規定采用。;s風荷載體型系數,按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規定的豎直面取0.8;W31、o基本風壓(kN/m2),按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規定采用。7.5荷載的分項系數7.5.1 計算腳手架及模板支撐架構件強度時的荷載設計值,取其標準值乘以下列相應的分項系數:1 永久荷載的分項系數,取1.2;計算結構傾覆穩定時,取0.9。2 可變荷載的分項系數,取1.4。7.5.2 計算構件變形(撓度)時的荷載設計值,各類荷載分項系數,均取1.0。7.6荷載效應組合7.6.1 設計腳手架及模板支架時,其架體的穩定和連墻件承載力等應按表7.6.1的荷載組合要求進行計算。表7.6.1 荷載效應組合序號計算項目荷載組合1立桿穩定計算 永久荷載+可變荷載 永久荷載+0.32、9(可變荷載+風荷載)2連墻件承載力計算風荷載+3.0kN3斜桿強度和連接扣件(抗滑)強度計算風荷載7.7結構設計計算7.7.1 本規范的結構設計依據建筑結構設計統一標準(GBJ68-84)、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9-2001)和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03)及冷彎薄壁型鋼結構技術規范(GB50018-2002)等國家標準的規定。采用概率理論為基礎的極限狀態設計法,以分項系數的設計表達式進行設計。7.7.2 腳手架的結構設計應保證整體結構形成幾何不變體系,以“結構計算簡圖”為依據進行結構計算。腳手架立、橫、斜桿組成的節點視為“鉸接”。7.7.3 腳手架立、橫桿構成網格體系幾何33、不變條件應保證(滿足)網格的每層有一根斜桿(圖7.7.3)。圖7.7.3 網絡結構幾何不變條件7.7.4 模板支撐架(滿堂架)幾何不變條件應保證(是)沿立桿軸線(包括平面x、y兩個方向)的每行每列網格結構豎向每層有一根斜桿(圖7.7.4),也可采用側面增加鏈桿與結構柱、墻相連(圖5.1.4-1所示)或采用格構柱法(圖7.7.4-2)。圖7.7.4 滿堂架幾何不變體系圖7.7.4-1 側面增加支撐鏈桿法 圖7.7.4-2 格構柱法7.7.5 雙排腳手架沿縱軸x方向形成兩片網格結構的幾何不變條件可采用每層設一根斜桿(圖7.7.5),在y軸方向應與連墻件支撐作用共同分析:1 當兩立桿間無斜桿時(圖734、.7.5a),立桿的計算長度l0等于拉墻件間垂直距離;2 當兩立桿間增設斜桿(圖7.7.5 b)則其立桿計算長度l0等于立桿節點間的距離。3 無拉墻件立桿應在拉墻件標高處增設水平斜桿,使內外大橫桿間形成水平桁架(圖5.1.5AA剖面)。圖7.7.5雙排外腳手架結構計算簡圖 無風荷載時,單肢立桿承載力計算1 立桿軸向力按下式計算: (5.3.11)式中:腳手架結構自重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kN/m2);腳手板及構配件自重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kN/m2);施工荷載產生的軸向力總和,分雙排腳手架與模板支撐架兩種情況(kN/m2)。2 單肢立桿穩定性按下式計算: (5.3.12)式中:A立桿橫截面積;軸35、心受壓桿件穩定系數,按細長比查本規范附錄C;f鋼材強度設計值,查本規范附錄B表B2。 組合風荷載時單肢立桿承載力計算:1 風荷載對立桿產生彎矩按下式計算: (5.3.21)式中:Mw單肢立桿彎矩(KNm);a立桿縱矩(m);Wk風荷載標準值(kN/m2);l0立桿計算長度(m)。2 單肢立桿軸向力按下式計算: (5.3.22)3 立桿壓彎強度按下式計算:f (5.3.23)式中:有效彎矩系數,采用1.0;截面塑性發展系數,鋼管截面為1.15;W立桿截面模量;NE歐拉臨界力,(E為材料彈性模量,為壓桿長細比)。 連墻件計算1 在風荷載作用下連墻件的軸向力應按下式計算: (5.3.31)式中:Nc36、風荷載作用下連墻件軸向力設計值(kN);L1、H1 連墻件豎向及水平間距(m)。2 連墻件強度及穩定應按下式計算: (5.3.32)式中:N0連墻件約束腳手架平面外變形所產生的軸向力,取3kN;Ac連墻件的毛截面積(mm2)。3 當采用鋼管扣件連接時應驗算其抗滑承載力。三、施工注意事項a) 水池混凝土澆筑前應將鐵爬梯墻管等預埋件先埋設牢固,防止澆筑混凝土時松動;安裝附屬設備以前,預埋孔洞應事先留出,不得事后敲鑿。b) 水池抹面之前先做充水試驗,充水分3次,每次充水1/3水深,每次充水結束穩定二天,觀察和測定滲漏情況,扣除管道的滲漏因素,24小時滲漏率應小于1/1000,根據觀察得到滲漏,視具體37、情況修補。c) 水池土建及滿水試驗完成后,覆土回填工作應沿水池池頂四周分層均勻回填,防止超填。頂板表面覆土時要避免大力夯打。填土壓實系數0.94。水池回填土應符合給水排水構筑物施工及驗收規范GBJ141-90的規定。第四章;質量保證措施1) 建立質量保證體系。 2) 鋼筋應有出廠合格證原件,并做機械性能試驗。3) 鋼筋加工的形狀、尺寸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及施工規范規定。鋼筋表面應清潔,無損傷、油污、漆污和鐵銹。4) 確保鋼筋規格數量、位置符合設計要求,控制好鋼筋保護層。5) 澆筑混凝土時要派專人負責,看護鋼筋,確保鋼筋保護層厚度及鋼筋不松動、不走型、不翹起。6) 在澆筑混凝土時應將模板和鋼筋上的雜38、物、油污清理干凈。施工縫處的混凝土繼續施工時,接縫處混凝土應先鑿去浮漿,用水濕潤,并澆一層水泥漿,使新舊混凝土結合良好。7) 攪拌好的混凝土運抵現場后應及時澆筑,澆筑時不可落差太大,防止離析。底、頂板澆筑時,應用水準儀抄平,初凝前的混凝土先粗略找平,澆筑11.5h 以后,混凝土表面浮漿終凝前,再用木槎板進行認真找平。第五章;安全技術措施1) 建立以項目經理為安全第一責任人的安全責任制,建立安全保證體系。將責任落實到每個人身上,將安全管理置于嚴密控制之下。2) 工程開工前,針對工程特點,對所有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識。3) 所有施工人員入場前,必須進行安全教育,特殊工種需持證上崗。4)39、 施工現場的一切電源、電路、機電設備的安裝、拆除必須由專職的電工操作,各種電器設備,嚴格安裝接地,接零和安裝漏電保護,各種設備要求一機一閘。5) 夜間施工必須配備足夠的照明設施。6) 加強安全防護,嚴禁違章作業,操作人員必須帶好安全帽,嚴禁酒后作業。7) 鋼筋骨架綁扎時的臨時固定架必須牢固。8) 危險區域、配電箱等處設置相應的安全標志牌。9) 現場各種用電設備不得超負荷運轉,不準帶病運轉。10) 施工機械必須接地良好,操作電焊的人員必須佩帶絕緣手套。現場內導線接頭須絕緣良好,導線完好無損,脫皮老化導線不得使用。11) 腳手架操作面滿鋪腳手板,外側設擋腳板和1m 高兩道護身欄桿,腳手架上不得有探40、頭板和飛板,板下面設安全兜網。12) 現澆混凝土的預留孔洞尺寸在150cm150cm 以內,加固定蓋板,超過150cm150cm 的洞口,四周設兩道防護欄桿,中間掛水平安全網。13) 氧氣瓶、乙炔瓶存放有安全距離,氣壓表必須有效,應輕抬輕放,不得撞擊和在高溫、高壓下存入。氣焊、氣割、電焊現場盡可能清除易燃物。14) 施工風險分析表; 施工風險分析表JHA)序號工作步驟可能造成的危害LS風險值R詳細的控制措施1定位放線受周圍及地面危險源的傷害224設防護欄桿及警戒標志注意地面及周圍機械和環境2基坑開挖機械傷害、交通人員墜落排水降水土方坍塌339開挖區域設置警戒標志提示開挖前安全技術交底并簽字機械41、開挖由專人指揮并明確標志(穿反光背心)基坑需分層放坡開挖,并做多條安全通道,以方便施工人員上下基坑,且通道不易太陡基坑底部四周挖設排水溝及集水坑進行抽水,如開挖時發現水位較高,應及時做降水處理基坑二層開挖時,基坑四周應做鋼板樁支護,并經常檢查邊坡和支護情況基坑周圍設置攔水措施,防止外圍積水流入基坑內基坑挖出土方及時運走,不需要運走的,堆在基坑的外圍,堆放高度不宜過高,且距基坑邊緣不宜太近3基礎墊層綁扎鋼筋腳手架搭設高空作業傷害人員墜落扎傷手腳基坑內通風氣割傷害236分項安全技術交底,明確注意事項根據施工需要搭設滿堂腳手架且搭設必須嚴格遵守規范,橫平豎直,扣件螺栓必須擰緊。立桿間距1.5M且底部42、必須墊實,小橫桿間距1M,每層需搭設橫向扶手桿,并根據規范設置剪刀撐。每層腳手架需鋪滿木板,2M以上掛設安全網腳手架需經檢查合格并掛牌后方可使用,并不定期對扣件連接進行檢查配備好安全帶,做到高掛低用搬運物料相互配合好穿戴好個人勞保用品(*手套)基坑內空氣流通較差,施工人員需要長期作業,可根據現場實際情況設置風扇現場氧氣、乙炔瓶擺放必須使用專用支架及遮陽罩。壓力表及皮管需定期檢查,如有破損,立即更換,防止意外事故發生4支模高空作業傷害扎傷砸傷236支模安全技術交底,明確注意事項配備好安全帶,做到高掛低用搬運模板注意腳下,工器具使用前檢查其是否完好穿戴好個人勞保用品(*鋼頭勞保鞋)5混凝土澆筑高空43、作業傷害車輛傷害工具傷害用電安全236安全技術交底,明確注意事項。明確指揮人員配備好安全帶,做到高掛低用搭設作業平臺,不得站在鋼筋或溜槽上作業攪搗時檢查機具絕緣是否良好,嚴格遵守“一機一閘”制現場用電需遵守W7車間臨時用電管理規定,實行“三級保護”制度。現場接電、機具安裝修理必須由現場臨時電工操作設一人牽電源線,并設專人監護、配合6模板拆除高空作業傷害工器具具傷手釘子扎傷手腳腳手架拆除236配備好安全帶,做到高掛低用拆除下來的模板及時搬放到指定位置并拔掉釘子,嚴禁隨處堆放腳手架拆除需從上至下逐步拆除,鋼管嚴禁從高處拋下。拆除人員須佩戴安全帶并注意上下配合要得當7土方回填機械傷害用電安全224土44、方回填作業由專人指揮夯機由兩人配合,使用前檢查絕緣是否良好,嚴格遵守“一機一閘制”注:1.風險值R=LS;可能性L取值范圍為:1-2-3-4-5;嚴重性S取值范圍為:1-2-3-4-5;剩余風險R取值范圍為1-2-3-4。詳見HSE因素(危險源)評價(風險評價)辦法 2JHA由項目部安全經理組織技術員、安全員以及對該項工作有豐富經驗的施工人員進行。編制人審批人施工負責人交底人第六章;雨季施工措施1. 雨季施工前組織有關人員認真分析雨季施工計劃,根據雨季施工措施,所需材料要在雨季施工前準備好。2. 成立防汛領導小組,制定防汛計劃和緊急預防措施其應包括現場和與施工有關的周邊居民區。3. 夜間均設專45、職的值班人員,保證晝夜有人值班,并做好值班記錄,同時要設置天氣預報負責收聽和發布天氣情況。4. 砼施工應盡量避免在雨天施工。大雨和暴雨天氣不得澆注砼,新澆砼應覆蓋,以防雨水沖濕。5. 雨季期間應隨時測定砂、石含水率,及時調整砼配合比,嚴格控制水灰比。6. 現場鋼筋堆放應墊高,以防鋼筋泡水銹蝕。有條件的應把鋼筋堆放在鋼筋骨架上。7. 雨后鋼筋視情況進行防銹處理,不得把銹蝕的鋼筋用于結構上。8. 雨天使用的鋼模板拆下后應及時清理,刷脫模劑,下雨過后應從新刷一遍。9. 材料堆放場地要夯壓堅實,并能及時排走雨水,保證不積水,不能見水的物資存放入倉庫內或有防雨措施。10. 雨期所需材料、設備如水泵、塑料布、草袋等提前準備。11. 基坑上部臨邊處,離基坑1米處設防水土遞,嚴禁場面雨水流入基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