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框剪結構高層辦公樓工程測量施工方案附示意圖.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191538
2024-09-20
15頁
1.02MB
1、xxxx銀行xxxx中心支行發行庫、辦公樓 工程測量施工方案目 錄1、編制依據12、工程概況13、測量組織機構及職責14、施工測量的基本要求25、測量儀器配備及使用要求36、工程定位與控制網測設37、基礎施工測量58、地上主體結構施工測量59、沉降觀測810、施測量安全及儀器管理 811、建立健全測量資料管理制度 912、xxxx銀行xxxx中心支行發行庫、辦公樓正立圖 13附圖:1、業主提供的工程測量放線成果圖。 2、地下部位施工測量點布控平面布置圖。 3、1-4層施工測量點布控平面布置圖。 4、5層以上施工測量點布控平面布置圖。 5、沉降觀測點平面布置圖。 1、編制依據1.1、新建建筑物的2、總平面布置圖;業主提供的建筑、結構施工圖。1.2、xxxx市測繪設計研究院提供建設工程測量定位成果表。 1.3、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93)。1.4、內蒙古自治區“草原杯”工程具體要求,和創國家“魯班獎”要求。1.5、xxxx銀行xxxx中心支行發行庫、辦公樓施工組織設計。2、工程概況2.1 工程建設概況工程名稱xxxx銀行xxxx中心支行發行庫、辦公樓工程地址xxxx市xx大街42號建設單位xxxx銀行xxxx中心支行設計單位中國xxxx設計研究院內蒙古xx建筑工程設計事務所承包方式施工總承包工期目標20xx年9月28日至20xx年8月10日,施工總工期:共1046日歷天質量目標確保3、“草原杯”,爭創國家“魯班獎”安全文明目標確保“自治區級建筑施工安全文明工地”建筑面積 31055.22平方米主樓建筑高度866m結構形式框架-剪力墻結構建筑層數地下二層,地上二十層2.2 工程建筑設計概況建筑造型主體呈距形主要建筑功能用途xx銀行辦公、發行庫耐火等級一級層 數地上二十層地下二層主樓二十層裙房三層塔樓三層層 高地下室地下一層3.6米地下二層3.6米地上部分地上一六層4.5米地上七十九層3.8米地上二十層5米結構材料墻體外墻磨光花崗石石材幕墻飾面內墻鋼筋砼墻、陶粒砼砌塊墻體管井陶粒砼砌塊砌體和GRC防水基礎防水兩道設防:鋼筋砼結構自防水和2+1SBS防水室內防水采用高分子增強復合4、防水卷材屋面防水二道設防: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另一道為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涂膜2.3 工程結構設計概況結構類型主樓框架-剪力墻裙樓框架基礎類型主裙樓鋼筋混凝土筏形基礎。抗震分類設防主裙樓8度框架抗震等級主樓一級裙樓二級 主樓混凝土強度等級部位柱梁墻樓板樓梯主樓9層以上C40C35C40C35C253-8層C45C40C45C40C252層以下C50C40C50C40C25主樓地下部分C50C40C50C40 C25主樓基礎C45S6裙房裙房基礎C30S6裙房地下部份C35C35C35C35 C251-3層C30C30C30C30 C25女兒墻與外露混凝土強度等級均大于C30其余非承生結構構件5、為C20消防水池地下C30S83、測量組織機構及職責3.1、測量機構:主要負責紅線樁、水準點的復測及交接,并負責組織場區軸線控制網的測設及工程定位后的驗線工作。3.2、項目部測量機構:xxx:項目總工,負責現場測量交底及定位放線復查。xxx:測量主管,負責具體施工測量放線及資料填寫,報驗等工作。xxx:質量主管,負責測量放線的內部復測及驗收工作。4、施工測量的基本要求4.1、施測原則4.1.1 、嚴格執行測量規范,遵守先整體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先確定平面控制網,后以控制網為依據,進行各局部軸線的定位放線。4.1.2 、必須嚴格審核測量原始數據的準確性,堅持測量放線與計算工作同步校核的工作方法。46、.1.3 定位工作執行自檢、互檢合格后再報檢的工作制度。 4.1.4 測量方法要簡捷,儀器使用要熟練,在滿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爭做到省工省時省費用。4.1.5 明確為工程服務,按圖施工,質量第一的宗旨。緊密配合施工,發揚團結協作、實事求是、認真負責的工作作風。4.2、準備工作4.2.1、全面了解設計意圖,認真熟悉與審核圖紙。4.2.2、施測人員通過對總平面圖和設計說明的學習,了解工程總體布局,工程特點,周圍環境,建筑物的位置及座標,其次了解現場測量座標與建筑物的關系,水準點的位置和高程以及首層0.000的絕對標高。在了解總圖后認真學習建筑施工圖,及時校對建筑物的平面、立面、剖面的尺寸、形狀、7、構造,它是整個工程放線的依據,在熟悉圖紙時,著重掌握軸線間的尺寸、層高,對比基礎,樓層平面,建筑、結構幾者之間軸線的尺寸,查看其相關之間的軸線及標高是否吻合,有無矛盾存在。4.2.3、測量儀器的選用。測量中所用的儀器和鋼尺等器具,根據有關規定,送有北京市儀器校驗資質的檢測廠家進行校驗,檢驗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4.3、測量的基本要求4.3.1、測量記錄必須原始真實、數字正確、內容完整、字體工整;測量精度要滿足要求。根據現行測量規范和有關規程進行精度控制。4.3.2、根據工程特點及工程測量規范,此工程設置精度等級為二級,2級儀器,測角中誤差8,測距精度高于1/14000。5、測量儀器配備及使用要8、求5.1、測量儀器名 稱型 號數 量用途備 注全站儀Leica TCA20031臺測量平面控制檢控周期一年經緯儀TDJ2E1臺測設軸線檢控周期一年激光經緯儀DJJ23臺測量平面控制垂直投測軸控制點檢控周期一年水準儀DZS3-12臺水平標高測量傳遞檢控周期一年激光垂準儀DZJ31臺豎向點投測傳遞檢控周期一年鋼尺50m5把細部軸線測量I級(6474)鋼尺20m3把細部軸線測量I級(3999)鋼尺5m5把細部軸線測量1364塔尺5m4把水平標高測量傳遞61425.2、所有測量儀器、鋼尺均應有簽定證書,未經鑒定合格的儀器不準使用,測量人員應經常保養,使測量儀器經常處于完好狀態,以保證施工的需要。6、工9、程定位與控制網測設6.1、工程定位 根據xxxx市測繪規化部門提供的定位樁、紅線樁和水準點,(詳見測量成果圖)。按照所計算的建筑物主軸線座標點進行軸線定位。6.2、平面控制網布設原則6.2.1、平面控制應先從整體考慮,遵循先整體、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則。6.2.2、平面控制網的坐標系統與工程設計所采用的坐標系統一致。布設呈矩形。6.2.3、布設平面控制網首先根據設計總平面圖、現場施工平面布置圖。6.2.4、 選點應在通視條件良好、安全、易保護的地方。6.3、建筑平面控制網的布設6.3.1、依據平面布置與定位原則,本工程分為三個階段設置一橫二縱三條主控軸,分別為:地下部位施工按外控點布設10、原則:1-2軸間,距2軸2m,9-10軸間,距9軸2m;16-17軸間,距16軸1m;F-K軸間,距K軸10.5m;C-E軸間,距E軸6.0m;具體外控投測點詳見:地下部位測量布控點平面布置圖。1-4層施工按外控和內控結合原則:外控:1-2軸間,距2軸2.0m;9-10軸間,距9軸,2.0m;15-16軸間,距16軸,距1.0m;K-F軸間,距K軸10.5m;F-E軸間,距E軸2.2m。內控:共設7個內控點,具體內控投測點詳見:1-4層測量控制點平面布置圖。5層以施工按內控原則:共設5個內控點,NK-1位于K-J軸/6-7軸;NK-2位于E-F軸/6-7軸;NK-3位于E-F軸/9-10軸;N11、K-4位于J-K軸/11-12軸;NK-7位于E-F軸/11-12軸;具體內控投測點詳見:5層以上測量控制點平面布置圖。6.3.2、主控軸線定位時,均布置引線,橫軸東側以及縱軸北側投測到基坑邊擋水墻上,橫軸西側、縱軸南側設置定位樁(見附圖)。墻上、地面引線均用紅三角標出,清晰明了。施測完成后報監理、建設單位確認后,加以妥善保護。6.3.3、樁位必須用砼保護,砌磚維護,并用紅油漆作好測量標記(詳見下圖:軸線、高程點控制樁埋設示意圖)。6.3.4、控制線隨結構逐層彈在外墻上,用以檢查復核樓層放線。6.4 、高程控制網的布設為保證建筑物豎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場區內建立高程控制網。先用水準儀進行復測檢12、查,校測合格后,測設一條閉合水準路線,聯測場區高程豎向控制點,即場區半永久性水準點CB-1=24.692m,CB-5=24.581m,以此作為保證豎向施工精度控制的首要條件,該點也作為以后沉降觀測的基準點。6.5、技術要求6.5.1、高程控制網的精度,不低于三等水準的精度。6.5.2、半永久性水準點位處于永久建筑物以外,用埋設樁的方式埋設,并妥善加以保護。6.5.3、引測的水準控制點,需經復測合格后方可使用。6.5.4、高程控制網技術要求高程控制網的按三級水準的精度控制,水準測量技術要求如下表:等級高差全中誤差(mm/km)路線長度(km)與已知點聯測次數附合或環線次數平地閉合差(mm)三等613、50往返各一次往返各一次127、基礎施工測量7.1、土方開挖前,根據場區平面控制網測定基坑開挖內、外邊線,拉直小白線撒白石灰。7.2、基坑開挖由東向西推進,先挖裙房后挖主樓,高程分兩次傳遞到基坑底。7.3、開挖到槽底標高10cm處,在基坑邊架設經緯儀,向基坑投測主控線,在木樁上釘鐵釘,確定控制點,并用小白線拉通,然后在基坑邊架設經緯儀。當縱橫主控線投測交叉后,檢查距槽邊尺寸,確定槽寬,修整槽邊。隨挖土進度依次放出各外控線,并放出電梯井、集水坑等開挖邊線。7.4、在墊層上進行基礎定位放線前,以建筑物平面控制線為準,校測軸線控制樁無誤后,再用經緯儀以正倒鏡挑直法投測各主控線,投測允許誤差2mm。714、.5、墊層上建筑物輪廓軸線投測閉合,經校測合格后,用墨線詳細彈出各細部軸線,暗柱、暗梁、洞口必須在相應邊角,用紅油漆以三角形式標注清楚。7.6 、標高由至少三點閉合后,引測至基槽外圍磚胎模內側壁。8、結構施工測量8.1、平面控制網的測設8.1.1、在基礎底板混凝土澆筑完畢后,根據場地平面控制網,校測建筑物軸線控制樁后,使用經緯儀將軸控制線引彈到結構外立面上。并彈出外墻大角10cm控制線。地下部位施工按照外控施工原則,具體詳見地下部位測量布控點平面布置圖8.1.2 、樓層上部結構軸線垂直控制,1-4層采用內控和外控相結合方法,5層以上采用內控點傳遞方法。5層以上內設置5個內控點,組成自成體系的矩15、形控制方格,縱橫主控軸交叉點,控制點編號見1-4層測量控制點平面布置圖5層以上測量控制點平面布置圖。8.1.3 、澆筑負一層頂板混凝土過程中,按照控制點預埋1001003mm鐵板。一層樓面放線,依據外控點布置網點,可以通視的主軸控制線進行施測,鐵板上用鋼針劃出縱、橫軸交叉線,并將交叉點處鉆出2mm小孔作為標志。鐵件剖面圖正面圖 背面圖8.1.4、上部樓層結構相同的部位留200200的放線洞口以便進行豎向軸線投測。 預留洞不得偏位,且不能被掩蓋,保證上下通視。具體詳見1-4層測量控制點平面布置圖5層以上測量控制點平面布置圖。8.1.5、 一層樓面的軸網須認真校核,經復核驗收方可向上投測。8.1.16、6 、一層樓面基點鐵件上不得堆放料具,頂板排架避開鐵件,確保可以架設儀器。 8.1.7 、平面控制網根據結構平面確定,盡量避開墻肢,保證通視。8.1.8 、平面控制網布設原則:先定主控軸,再進行軸網加密。控制軸線滿足下列條件:建筑物外輪廓線、施工段分界軸線、樓梯間電梯間兩側軸線。8.2、激光經緯儀選型8.2.1、選用北京光學儀器廠生產的DJJ2激光經緯儀。8.2.2、技術指標如下:豎向掃描精度20角秒8.2.3、豎向激光束射出距離:白天500米 夜間3000米。8.2.4、要保證激光經緯儀的豎向掃描的精度,激光器射出的光束與儀器的視準軸同軸,激光束光斑與須望遠鏡同心,激光束射出至工作面的距離與17、望遠鏡調焦系統同焦(光斑最小),簡稱“三同”。8.3、基準線豎向投測方法及技術要求8.3.1 基本要求8.3.1.1、豎向投測精度取決于測量人員的技術素質和設備的狀態。從這兩方面著手控制投測精度。8.3.1.2、測量人員經技術培訓,持證上崗。8.3.1.3、測量人員施測前認真理解方案。8.3.1.4、儀器需有檢定合格證。8.3.2 豎向投測程序8.3.2.1、將激光經緯儀架設在一層樓面基準點,調平后,接通電源射出激光束。8.3.2.2、通過調焦,使激光束打在作業層激光靶上的激光點最小,最清晰。8.3.2.3、通過順時針轉動望遠鏡360度,檢查激光束的誤差軌跡。如軌跡在允許限差內,則軌跡圓心為所18、投軸線點。8.3.2.4、通過移動激光靶,使激光靶的圓心與軌跡圓心同心,后固定激光靶。在進行控制點傳遞時,用對講機通信聯絡。 8.3.2.5、軸線點投測到樓層后,用光學經緯儀進行放線。8.3.2.6、施工層放線時,應先在結構平面上校核投測軸線,閉合后再細部放線。室內應把建筑物輪廓軸線和電梯井軸線的投測作為關鍵部位.為了有效控制各層軸線誤差在允許范圍內,并達到在裝修階段仍能以結構控制線為依據測定,要求在施工層的放線中彈放下列控制線,所有細部軸線,墻體邊線、門窗洞口邊線。8.3.3、測量精度要求8.3.3.1、距離測量精度 : 1/14000 ;8.3.3.2、測角允許偏差 : 20秒 ;8.3.19、4、垂直度控制。結構施工中每層施工完畢,應檢測外墻偏差并記錄,并每層檢查門窗洞口凈空尺寸偏差,同一外立面同層窗洞口高低偏差及各層同一部位窗洞口水平位移,彈外墻窗口邊線豎直通線。8.3.5、豎向測量允許誤差層 間 : 2.5mm ;全 高 : 3H/10000,且不應大于10mm ;8.4、標高豎向傳遞,8.4.1、標高傳遞法依據現場內兩個永久標高控制點,每段在外墻設置3個標高控制點,一層控制點相對標高為+0.50米,以上各層均以此標高線直接用50米鋼尺向上傳遞,每層誤差小于3mm時,以其平均點向室內引測+50cm水平控制線,抄平時,盡量將水準儀安置在測設范圍內中心位置,并進行精密安平。8.4.20、2、標高傳遞技術要求8.4.2.1、標高引至樓層后,進行閉合復測。8.4.2.2、鋼尺需有檢定合格證。8.4.2.3、鋼尺讀數進行溫差修正。8.4.3、標高允許誤差層 高 : 2mm ;全 高 : 3H/10000,且不應大于10mm ;8.4.4、 標高傳遞注意事項8.4.4.1、標高基準點的確定非常重要,標高傳遞前,必須進行復核。8.4.4.2、標高基準點需要妥善保護。9、沉降觀測9.1、沉降點布設原則9.1.1、能夠反映建筑物變形特征和變形明顯的部位9.1.2、標志應穩固、明顯、結構合理,不影響建筑物的美觀;9.1.3、建筑物四角、沿外墻每10-15米處,布置沉降觀測點;9.1.4、點位21、應避開障礙物,便于觀測和長期保存。(詳見沉降觀測點平面布置圖)9.2、觀測點設在一層0.000標高處;沉降觀測點在墻體砼澆筑前預先埋設。沉降觀測按國家一等精密水準測量方法進行閉合觀測,首層拆模后首次測設觀測點的高程,并進行詳細記錄。結構施工期間,每施工二層觀測一次,裝修階段每月觀測一次。觀測工作結束后,應及時整理和檢查外業觀測數據。并提交垂直位移量成果表。9.3、為保證沉降觀測工作的準確性,盡量做到“觀測人員、測量工具、沉降水準點”三固定,按規定的測量路線、觀測方法進行觀測。9.4、精度要求高程誤差 : 0.5mm ;相鄰點高差誤差 : 0.3 mm ;為此,應使用精密水準儀測量的方法。9.522、觀測時間性強:各項沉降觀測的首次觀測時間必須按時進行否則得不到原始數據,其他各階段的復測,也必須根據工程的進展,才能夠得到準確的沉降變化情況。9.6、觀測成果可靠、資料要完整:這是進行沉降分析的需要,否則得不到符合實際的結果。10、施測安全及儀器管理10.1、施測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10.2、在基坑邊投放基礎軸線時,確保架設的經緯儀穩定性。10.3、一層樓面架設激光經緯儀時,要有人監視不得有垃圾從軸線洞中掉落打壞儀器。10.4、操作人員不得從軸線洞口上仰視,以免掉物傷人。10.5、軸線投測完畢,須將洞上防護蓋板復位。10.6、操作儀器時,同一垂直面上其他工作要注意盡量避開。10.23、7、施測人員在施測中應堅守崗位,雨天或強烈陽光下應打傘。儀器架設好,須有專人看護,不得只顧彈線或其他事情,忘記儀器不管。10.8、施測過程中,要注意旁邊的模板或鋼管堆,以免儀器碰撞或傾倒10.9、所用線墜不能置于不穩定處,以防受碰被晃掉落傷人。10.10、儀器使用完畢后需立即入箱上鎖,由專人負責保管,存放在通風干燥的室內。10.11、測量人員持證上崗,嚴格遵守儀器測量操作規程作業。10.12、使用鋼尺測距須使尺帶平坦,不能扭轉折壓,測量后應即卷起。10.13、鋼尺使用后表面有污垢及時擦凈,長期貯存時尺帶涂防銹漆。11、建立健全測量資料管理制度11.1、交接樁紀錄;11.2、工程定位放線記錄;11.3、設計變更文件;11.4、現場平面控制網和水準點成果及驗收記錄;11.5、樓層測量紀錄;11.6、工程定位復驗記錄;11.7、測量原始記錄。 14